图书介绍
诊断免疫组织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纪小龙,张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4049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免疫学-组织化学-免疫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诊断免疫组织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总论3
第1章 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和现状3
一、病理诊断的历史回顾3
二、免疫组化的发展4
三、免疫组化的优点5
四、免疫组化的应用5
五、免疫组化应用中的注意事项8
第2章 免疫组织的理论和技术14
第一节 抗原和抗体14
一、抗原14
二、抗体14
三、抗原与抗体的关系15
四、抗原与抗体的反应15
第二节 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固定15
一、取材15
二、固定16
三、玻片的处理17
第三节 抗原修复17
一、化学方法(酶消化方法)17
二、物理化学方法18
三、修复方法的评价18
第四节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20
一、免疫金银及铁标记免疫组化技术20
二、亲和组织化学技术21
三、非标记抗体酶法22
四、酶标抗体法23
五、多重免疫组化方法25
第五节 各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评价26
第六节 免疫组化染色注意事项26
一、抗体的保存和配制26
二、正确设计对照方法27
三、出现假阳性的几种原因31
四、出现假阴性的几种原因31
五、出现背景着色的几种原因32
六、怎样最大限度地减低背景染色32
七、着色不匀的原因33
八、非特异性着色的原因及特征33
九、显示剂的合理使用和增强方法34
十、结果判断标准34
十一、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34
十二、阳性标记色度特征34
十三、阳性标记细胞学特征35
十四、阳性标记组织学特征36
十五、阳性标记强度特征37
十六、非特异性着色特征38
第七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38
一、免疫组化诊断成功的关键要素38
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39
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不断完善46
第3章 医院免疫组化工作常规47
一、抗体的选择47
二、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区别48
三、最常用抗体的应用要点49
四、抗体的合理保存50
五、技术常规51
六、诊断常规52
七、免疫组化应用的范围52
八、染好切片的关键52
九、随时收集抗体应用中的新体会53
第4章 癌基因蛋白免疫组化标记56
第一节 癌基因的概述56
一、癌基因的概念56
二、癌基因的命名57
三、癌基因的数目和原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57
四、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58
第二节 癌基因的分类及生物学特征59
一、src癌基因族59
二、ras癌基因族60
三、myc癌基因族60
四、抑癌基因族60
五、抗肿瘤转移基因66
六、其他癌基因68
第三节 癌基因的激活及致癌机制73
一、癌基因的激活方式74
二、癌基因致癌机制75
第四节 癌基因的功能75
一、癌基因与细胞生长调节75
二、癌基因与细胞分化调节77
三、抑癌基因与细胞周期调控78
四、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79
第五节 癌基因蛋白的免疫组化标记79
一、检测方法80
二、ras癌基因蛋白82
三、c-erbB-2癌基因蛋白83
四、p53抗癌基因蛋白85
五、c-myc癌基因蛋白88
六、bc1-2癌基因蛋白89
七、nm23癌基因91
八、p16癌基因93
九、mdm2癌基因94
十、SAS癌基因95
第六节 癌基因检测的实用价值96
一、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96
二、癌基因检测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的关系97
第5章 神经和内分泌细胞标记102
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102
二、神经纤维细丝蛋白103
三、S-100蛋白104
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105
五、髓磷脂碱性蛋白106
六、突触素106
七、嗜铬素A107
八、CD56109
九、人自然杀伤因子1109
十、钙(视)网膜蛋白110
十一、巢蛋白112
十二、外周蛋白112
十三、神经元特异核抗体112
十四、微管相关蛋白-2112
十五、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113
十六、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113
十七、蛋白基因产物9.5113
第6章 淋巴造血细胞标记114
一、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演变过程及常见标记114
二、T淋巴细胞常见标记115
三、组织细胞常见标记115
四、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CD系列116
五、石蜡切片中常用抗体的意义116
第7章 间叶组织肿瘤标记128
一、波形蛋白128
二、肌动蛋白129
三、肌球蛋白130
四、结蛋白130
五、肌红蛋白131
六、MyoD家族132
七、高分子量钙调结合蛋白133
八、钙调宁蛋白134
九、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134
十、荆豆凝集素1(UEA-1)134
十一、CD31135
十二、血栓调理素136
十三、CD34136
十四、脉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136
十五、D2-40137
十六、podoplanin138
十七、溶菌酶138
十八、α1-抗糜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138
十九、CD163138
二十、成束蛋白138
二十一、CD99138
二十二、CD117139
二十三、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142
二十四、bc1-2142
第8章 上皮性肿瘤标记144
一、细胞角蛋白144
二、上皮膜抗原154
三、桥粒蛋白155
四、上皮特异性抗原155
五、hepatocyte paraffin 1(Hep-Par-1)155
六、绒毛蛋白156
七、衰老相关上皮膜蛋白158
第9章 肿瘤相关抗原标记159
一、癌胚抗原159
二、甲胎蛋白160
三、CA125和CA19-9160
四、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62
五、前列腺酸性磷酸酶162
六、甲状腺球蛋白163
七、甲状腺转录因子-1163
八、组织蛋白酶D164
九、黑色素瘤164
十、Melan-A165
十一、小眼转录因子166
十二、肾细胞癌标志物170
十三、肾母细胞肿瘤蛋白(WT1)171
十四、Oct-4171
十五、肠道上皮特异性基因CDX2172
下篇各论177
第10章 软组织肿瘤177
第一节 常用于软组织肿瘤诊断的相关标记物177
第二节 脂肪细胞肿瘤178
一、脂肪瘤178
二、平滑肌脂肪瘤178
三、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179
四、软骨样脂肪瘤179
五、冬眠瘤179
六、树突状纤维粘液样脂肪瘤179
七、含铁血黄素沉着性纤维组织细胞脂肪瘤性肿瘤180
八、去分化脂肪肉瘤180
九、粘液性圆形细胞脂肪肉瘤180
十、多样性脂肪肉瘤180
第三节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80
一、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80
二、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肿瘤185
三、中间型(偶见转移型)肿瘤185
四、恶性肿瘤188
第四节 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190
一、良性肿瘤190
二、中间型(偶见转移型)肿瘤192
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94
第五节 平滑肌肿瘤195
一、血管平滑肌瘤195
二、深部软组织平滑肌瘤195
三、平滑肌肉瘤195
第六节 周细胞性(血管周细胞性)肿瘤196
一、血管球瘤196
二、肌周细胞瘤197
第七节 骨骼肌肿瘤197
一、横纹肌瘤197
二、横纹肌肉瘤198
第八节 血管肿瘤200
一、乳头状血管内皮增生200
二、杆菌性血管瘤病200
三、上皮样血管瘤200
四、窦岸细胞血管瘤200
五、淋巴管瘤201
六、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201
七、网状型血管内皮细胞瘤201
八、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201
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201
十、软组织血管肉瘤202
第九节 软骨-骨性肿瘤202
一、软组织软骨瘤202
二、骨外骨肉瘤202
三、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202
第十节 周围神经肿瘤203
一、神经鞘瘤203
二、神经纤维瘤203
三、颗粒细胞瘤203
四、神经鞘粘液瘤204
五、神经束膜瘤204
六、恶性周围神经鞘瘤205
第十一节 分化不确定的肿瘤205
一、内粘液瘤205
二、关节旁粘液瘤205
三、深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206
四、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206
五、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206
六、骨化性纤维粘液样肿瘤206
七、混合瘤肌上皮瘤副脊索瘤207
八、滑膜肉瘤207
九、上皮样肉瘤208
十、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08
十一、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208
十二、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208
十三、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208
十四、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209
十五、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209
十六、内膜肉瘤209
第十二节 常见软组织肿瘤的免疫组化鉴别模式210
一、小圆形细胞肿瘤210
二、梭形细胞软组织肉瘤210
三、上皮样多边形细胞肿瘤211
四、多形性细胞肿瘤212
五、软组织粘液样肿瘤212
第11章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14
第一节 抗体的选择214
第二节 应用范围214
第三节 淋巴瘤分类进展215
一、纯病理形态学分类215
二、基于免疫表型的分类216
三、我国和日本的分类219
四、新淋巴瘤类型的认识及最新WHO分类方案的产生219
第四节 淋巴瘤新分类中免疫组化的应用226
一、前驱淋巴组织肿瘤226
二、成熟B细胞淋巴瘤228
三、成熟T/NK细胞淋巴瘤240
四、霍奇金淋巴瘤(HL)246
第12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48
第一节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56
一、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6
二、毛细胞粘液样星形细胞瘤256
三、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7
四、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257
五、弥漫型星形细胞瘤257
六、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58
七、胶质母细胞瘤258
八、大脑胶质瘤病259
九、少突胶质细胞瘤260
十、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260
十一、少突星形细胞瘤260
十二、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261
十三、室管膜下瘤261
十四、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261
十五、室管膜瘤262
十六、间变型室管膜瘤262
十七、脉络丛乳头状瘤263
十八、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263
十九、脉络丛癌263
二十、星形母细胞瘤264
二十一、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264
二十二、血管中心性胶质瘤264
二十三、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265
二十四、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265
二十五、节细胞瘤265
二十六、节细胞胶质瘤265
二十七、中枢神经细胞瘤266
二十八、脑室外神经细胞瘤266
二十九、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266
三十、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266
三十一、第四脑室伴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267
三十二、副神经节瘤268
三十三、松果体细胞瘤268
三十四、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269
三十五、松果体母细胞瘤269
三十六、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269
三十七、髓母细胞瘤270
三十八、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71
三十九、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272
第二节 脑神经和脊柱旁神经肿瘤273
一、神经鞘瘤(施万细胞瘤)273
二、神经纤维瘤274
三、神经束膜瘤275
四、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75
第三节 脑膜肿瘤276
一、脑膜瘤276
二、间叶性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279
三、原发性黑色素病变281
四、血管母细胞瘤282
第四节 鞍区肿瘤283
一、颅咽管瘤283
二、颗粒细胞肿瘤284
三、垂体细胞瘤285
四、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286
第五节 淋巴瘤和造血系统肿瘤287
一、恶性淋巴瘤287
二、浆细胞瘤287
第六节 生殖细胞肿瘤287
一、生殖细胞瘤287
二、胚胎癌288
三、内胚窦瘤288
四、绒毛膜上皮癌289
五、畸胎瘤289
六、混合生殖细胞肿瘤290
第七节 转移性肿瘤290
第13章 泌尿系统肿瘤292
第一节 正常泌尿组织免疫组化特征292
一、肾组织免疫组化特征292
二、膀胱和输尿管上皮的免疫组化特征292
第二节 肾脏肿瘤293
一、肾细胞癌293
二、嗜酸细胞腺瘤和嗜酸细胞腺瘤病299
三、后肾肿瘤299
四、肾母细胞瘤300
五、肾间叶性肿瘤301
第三节 肾盂、膀胱和输尿管肿瘤303
一、移行细胞(尿路上皮)癌303
二、膀胱腺癌305
三、其他肿瘤305
第14章 消化系统肿瘤306
第一节 消化系统肿瘤常用免疫组化标记306
第二节 消化道肿瘤307
一、消化道癌307
二、消化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308
三、胃肠道淋巴瘤312
四、胃肠道间质肿瘤313
第三节 肝脏肿瘤317
一、肝脏的癌基因317
二、常用的肝癌标记物321
三、免疫组化在肝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323
四、几种少见肝脏肿瘤的免疫组化特点326
第四节 胰腺外分泌部肿瘤328
一、胰腺导管腺癌328
二、腺泡细胞癌331
三、小细胞癌331
四、实性-假乳头状瘤331
五、胰母细胞瘤332
第15章 支气管和肺肿瘤334
第一节 支气管和肺肿瘤的常用标记物334
第二节 恶性上皮性肿瘤338
一、鳞状细胞癌338
二、小细胞癌339
三、腺癌340
四、大细胞癌342
五、腺鳞癌343
六、肉瘤样癌343
七、类癌344
八、唾液腺型癌345
第三节 良性上皮性肿瘤346
第四节 淋巴增生性肿瘤346
第五节 间叶性肿瘤347
第六节 混杂性肿瘤349
一、硬化性血管瘤349
二、透明细胞瘤350
三、肺内胸腺瘤351
四、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351
第16章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352
第一节 前列腺肿瘤352
一、前列腺癌的肿瘤标记物352
二、免疫组化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355
第二节 精囊肿瘤和瘤样病变365
一、精囊腺癌365
二、良性及恶性混合性上皮-间质瘤366
三、精囊腺间质肿瘤366
第三节 睾丸肿瘤366
一、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瘤变366
二、精原细胞瘤366
三、胚胎性癌367
四、卵黄囊瘤368
五、畸胎瘤368
六、绒毛膜上皮癌368
第四节 集合管和睾丸网肿瘤及睾丸周围组织肿瘤369
一、睾丸网腺癌369
二、腺瘤样瘤369
三、附睾腺癌370
第17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371
第一节 常用抗体简介371
一、cytokeratin371
二、vimentin371
三、CEA371
四、激素类标记物372
五、肿瘤相关抗原372
六、人胎盘碱性磷酸酶373
七、常用于判断预后的标记物373
第二节 外阴病变375
一、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376
二、鳞状细胞癌376
三、前庭大腺癌376
四、外阴Paget病376
五、外阴软组织肿瘤377
第三节 阴道和宫颈病变378
一、原位癌378
二、鳞状细胞癌379
三、宫颈腺癌380
第四节 子宫体肿瘤382
一、子宫内膜癌382
二、良性和恶性平滑肌肿瘤384
三、子宫内膜间质和相关肿瘤385
四、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386
五、癌肉瘤387
第五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87
一、妊娠性绒毛膜癌389
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390
三、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390
四、胎盘部位结节和斑块390
五、超常反应胎盘部位391
六、水泡状胎块391
第六节 卵巢肿瘤392
一、表面上皮-间质肿瘤394
二、性索-间质肿瘤399
三、生殖细胞肿瘤404
四、神经外胚肿瘤406
五、伴有肝样分化的肿瘤406
第七节 小细胞癌407
第八节 卵巢表面原发和继发性浆液性肿瘤407
第九节 腹水细胞学诊断408
第18章 乳腺肿瘤409
第一节 乳腺癌的组织特异性抗原409
一、乳白蛋白和酪蛋白409
二、乳腺囊肿病液蛋白15409
三、乳脂球膜抗原和上皮细胞膜抗原410
第二节 肿瘤相关抗原410
一、CA15-3410
二、B72.3410
三、T和Tn抗原411
四、癌胚抗原411
五、gp52411
第三节 上皮性标记物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411
第四节 肌上皮及基底膜标记物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415
第五节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417
第六节 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标记物418
一、肿瘤细胞增殖活性418
二、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420
三、肿瘤抑制基因423
四、多药耐药基因蛋白425
五、层粘连蛋白受体和Ⅳ型胶原酶425
六、触珠蛋白相关蛋白425
七、PS2426
八、组织蛋白酶D426
第七节 乳腺癌的基因表型426
第19章 胸膜、胸腺及心脏肿瘤429
第一节 胸膜肿瘤429
一、恶性间皮瘤429
二、胸膜其他原发的肿瘤431
第二节 胸腺肿瘤431
一、正常胸腺组织的免疫表型431
二、胸腺瘤431
三、胸腺癌433
第三节 心脏肿瘤436
第20章 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437
一、垂体439
二、下丘脑440
三、松果体440
四、甲状腺441
五、甲状旁腺449
六、肺、支气管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450
七、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450
八、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相关肿瘤452
九、肾上腺453
十、皮肤梅克尔细胞癌454
十一、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455
第21章 皮肤肿瘤456
第一节 正常皮肤组织的免疫表型456
一、表皮456
二、皮肤附属器456
三、真皮457
四、皮下组织457
第二节 免疫组化在皮肤肿瘤中的诊断模式457
第三节 上皮细胞肿瘤459
一、鳞状细胞癌459
二、基底细胞癌460
三、透明细胞棘皮瘤460
第四节 附属器肿瘤460
一、伴大汗腺和小汗腺分化的肿瘤461
二、伴皮脂腺分化的肿瘤464
三、伴毛囊分化的肿瘤464
第五节 黑色素细胞肿瘤465
一、典型的阳性表达466
二、异常的免疫组化类型467
三、鉴别467
第六节 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468
第七节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469
第八节 皮肤软组织肿瘤471
第22章 头颈部肿瘤474
第一节 口腔和口咽部肿瘤474
一、鳞状细胞癌474
二、疣状癌和乳头状鳞状细胞癌474
三、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475
四、梭形细胞癌475
五、腺鳞癌476
六、颗粒细胞瘤476
七、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476
第二节 鼻腔和鼻窦肿瘤476
一、嗅神经母细胞瘤476
二、鼻腔鼻窦未分化癌477
三、淋巴上皮癌478
四、肠型腺癌478
五、神经内分泌肿瘤478
六、黏膜恶性黑色素瘤479
七、恶性淋巴瘤479
八、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480
第三节 鼻咽部肿瘤480
一、鼻咽癌480
二、鼻咽乳头状腺癌481
三、鼻咽部血管纤维瘤481
第四节 涎腺肿瘤481
一、多形性腺瘤482
二、基底细胞腺瘤癌483
三、肌上皮细胞肿瘤483
四、伴嗜酸细胞改变的肿瘤484
五、管状腺瘤485
六、涎腺母细胞瘤485
七、腺泡细胞癌485
八、粘液表皮样癌485
九、腺样囊性癌486
十、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486
十一、上皮-肌上皮癌487
十二、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487
十三、涎腺导管癌488
十四、小细胞癌488
十五、木村病489
第五节 牙源性肿瘤489
一、成釉细胞瘤489
二、牙源性透明细胞癌490
三、婴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瘤490
第六节 耳及颞骨肿瘤491
一、神经胶质组织491
二、脑膜瘤491
三、耵聍腺腺瘤491
四、中耳腺瘤491
五、中耳乳头状肿瘤491
六、内淋巴囊肿瘤492
第七节 副神经节瘤和恶性副神经节瘤492
第23章 骨及软骨肿瘤494
第一节 骨肿瘤基因表达的研究494
一、癌基因494
二、抑癌基因495
第二节 骨及软骨肿瘤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497
一、骨钙素497
二、骨粘连蛋白497
三、骨形态发生蛋白497
四、骨唾蛋白498
五、S-100蛋白498
第三节 常见骨及软骨肿瘤的免疫组化表达498
一、骨肉瘤498
二、软骨肉瘤499
三、纤维结构不良和骨性纤维结构不良500
四、巨细胞瘤500
五、脊索瘤500
六、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瘤501
七、发生于骨的非骨源性肿瘤501
第24章 未分化及来源不明肿瘤502
第一节 概述502
一、发病率502
二、分类502
三、年龄502
四、诊断规范502
五、预后503
第二节 临床表现503
一、临床表现503
二、病史的不典型503
三、MUO转移部位503
四、治疗反应与原发灶的关系505
第三节 病理检查506
一、MUO的病理特点506
二、MUO的病理类型506
三、MUO的病理诊断的前提507
四、未分化肿瘤及MUO组织器官来源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诊断线索509
第四节 鉴别诊断523
一、转移癌的特征524
二、肿瘤起源的病理鉴别诊断线索525
三肿瘤标记物526
四、免疫组化鉴别诊断528
第25章 病原体相关肿瘤537
第一节 病毒与肿瘤的研究进展537
一、与人类肿瘤发展有关的病毒537
二、病毒相关性肿瘤的发生机制539
第二节 病毒学诊断技术540
一、免疫荧光技术540
二、分子杂交技术541
三、免疫组化技术542
四、免疫电镜技术542
五、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原位PCR技术543
第26章 肿瘤多药耐药544
第一节MDR基因与P-gp544
一、MDR基因544
二、MDR基因的检测方法545
三、MDR1编码蛋白P-gp(P-糖蛋白)545
四、MDR逆转药551
第二节 其他与耐药有关的蛋白551
一、谷胱甘肽转移酶552
二、拓扑异构酶-Ⅱ552
三、肺癌耐药蛋白LRP552
四、耐药相关蛋白552
参考文献554
热门推荐
- 1377901.html
- 3316091.html
- 2961553.html
- 1113647.html
- 2008789.html
- 362188.html
- 1181658.html
- 3724491.html
- 3474216.html
- 31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4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8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1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8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0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