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80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口腔科学:生物化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理论篇5
第一章 牙体硬组织5
第一节 牙体硬组织基本成分概述5
一、釉质5
二、牙本质6
三、牙骨质7
第二节 釉质的生物化学特性8
一、釉质晶体8
二、釉质的生长规律10
三、釉基质蛋白及其生物学活性12
四、釉基质蛋白酶及其生物学活性16
五、釉质生化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17
第三节 牙本质的生物化学特性19
一、牙本质晶体的结构与特征19
二、牙本质中的胶原19
三、牙本质的非胶原蛋白及其生物学活性20
四、牙本质的其他有机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25
五、牙本质生化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26
第四节 牙骨质的生物化学特性27
一、牙骨质晶体结构特征27
二、牙骨质基质蛋白及其生物学活性28
三、牙骨质生化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29
第五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29
一、釉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29
二、牙本质:生物矿化的调控30
三、牙骨质:新蛋白与新功能31
第二章 牙周组织33
第一节 胶原33
一、胶原的组成与构型33
二、胶原的种类和分布33
三、胶原的理化特性34
四、胶原类型改变的意义36
五、胶原的非结构性功能36
第二节 牙周组织胶原36
一、正常牙周组织的胶原组成36
二、牙周病变过程中牙龈胶原的改变37
三、胶原与新附着38
第三节 牙周组织蛋白聚糖39
一、蛋白聚糖的结构和分布39
二、蛋白聚糖的相互作用与功能40
三、不同牙周组织中的蛋白聚糖40
四、蛋白聚糖的降解与牙周病变过程中蛋白聚糖的变化42
第四节 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43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种类和生化特性43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调节43
三、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周病中的作用44
第五节 牙周骨细胞的代谢调节与骨吸收45
一、骨组织的动态变化45
二、骨吸收过程细胞控制的生化机制46
三、白细胞介素-1与骨代谢47
四、前列腺素与骨代谢48
第六节 矿化相关蛋白与牙周组织的关系48
一、碱性磷酸酶48
二、Ⅰ型胶原48
三、骨钙蛋白49
四、骨粘连蛋白49
五、骨桥蛋白49
六、骨涎蛋白49
第七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49
一、正常牙周组织代谢与稳态49
二、外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与牙周组织破坏50
三、牙周组织损伤再生52
第三章 口腔黏膜组织54
第一节 口腔黏膜组织的结构54
一、上皮层54
二、上皮下层55
三、上皮间细胞55
四、基底膜56
第二节 口腔黏膜组织的代谢56
一、糖代谢57
二、脂类代谢59
三、蛋白质代谢59
第三节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组织更新62
一、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裂部位62
二、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周期62
三、口腔黏膜上皮组织更新时间63
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周期过程中的生物化学63
五、上皮细胞周期的调控63
六、上皮细胞周期的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64
第四节 基底膜64
一、基底膜的组织结构特征64
二、基底膜的生物化学特征65
三、基底膜的生物学功能66
四、基底膜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66
第五节 口腔黏膜结缔组织66
一、胶原纤维66
二、弹力纤维67
三、结缔组织基质68
第六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70
一、口腔黏膜上皮代谢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71
二、基底膜代谢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72
三、口腔黏膜结缔组织代谢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72
第四章 唾液74
第一节 唾液的成分74
一、无机成分74
二、有机成分75
第二节 影响唾液分泌的因素78
一、生理节律的影响78
二、年龄的影响78
三、生理刺激的影响79
四、机体状况的影响79
五、周围环境的影响79
六、精神因素的影响79
七、药物的影响79
八、其他因素的影响80
第三节 唾液在口腔内的生物学作用80
一、味觉80
二、保护与润滑80
三、稀释及清洁80
四、缓冲能力80
五、维持釉质的完整性81
六、消化81
七、抗菌及参与生物膜和牙石的形成81
第四节 唾液流率及唾液的诊断价值82
一、唾液流率82
二、唾液的诊断价值83
第五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84
第五章 龈沟液87
第一节 龈沟液的形成和收集87
一、混合或单个样本的分析87
二、取样时间及重复多次取样对GCF内容物的影响89
三、GCF中成分的表达方式89
四、影响龈沟液质量的因素89
第二节 龈沟液的成分89
一、细胞成分90
二、电解质90
三、有机成分90
第三节 龈沟液在口腔疾病和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90
一、龈沟液与口腔疾病的关系90
二、龈沟液在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92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92
第六章 口腔微量元素94
第一节 人体组织中的微量元素94
一、微量元素的分类94
二、微量元素的来源及功能95
三、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97
四、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99
第二节 口腔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100
一、牙组织100
二、唾液102
三、牙菌斑102
第三节 与口腔健康关系密切的微量元素102
一、氟102
二、锶103
三、锌104
四、钼105
五、硒105
六、其他微量元素106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109
第七章 氟的生物化学111
第一节 氟的分布和理化特性111
一、氟在自然界的分布111
二、氟的理化性质113
第二节 人体氟的代谢114
一、人体摄氟的来源114
二、氟的吸收114
三、人体氟的分布115
四、氯的排泄116
五、氟的生理作用和毒性117
第三节 氟在口腔中的分布和生物学作用118
一、口腔氟储库118
二、氟对牙的生物学作用119
第四节 氟的防龋机制121
一、氟对牙发育的作用121
二、氟对口腔微细菌的作用122
三、氟对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影响124
第五节 氟对牙硬组织的损伤126
一、氟对釉质的损伤126
二、氟对牙本质的损伤129
第六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130
一、慢性氟中毒与氟排泄的研究130
二、氟防龋研究的新视角130
三、氟斑牙发生的研究新进展131
第八章 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化学133
第一节 羟基磷灰石的基本概况133
一、概念与简史133
二、羟基磷灰石在人体的分布133
三、羟基磷灰石的人工合成134
第二节 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质135
一、羟基磷灰石的机械性质135
二、羟基磷灰石的物理性质135
三、羟基磷灰石的化学性质136
四、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分析方法136
第三节 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性质138
一、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138
二、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139
三、羟基磷灰石的生物降解140
第四节 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化学反应141
一、羟基磷灰石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反应141
二、羟基磷灰石与血液的反应141
三、羟基磷灰石与唾液成分的反应142
四、细胞外基质对羟基磷灰石矿化的作用142
五、羟基磷灰石与牙体组织的再钙化143
六、羟基磷灰石与涎石及牙结石的形成143
七、羟基磷灰石与钙磷代谢及硬组织的钙化144
第五节 羟基磷灰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44
一、羟基磷灰石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144
二、羟基磷灰石在其他医学领域的应用146
第六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146
第九章 口腔钙磷代谢与生物矿化149
第一节 钙磷代谢149
一、人体内钙磷分布149
二、血钙与血磷150
三、钙磷的吸收与排泄151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152
五、钙、磷的生理功能154
第二节 口腔生物矿化154
一、生物矿化的基本过程155
二、生物矿化的调控机制156
三、牙、骨及口腔异位生物矿化157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161
第十章 牙菌斑生物膜代谢163
第一节 牙菌斑生物膜的化学组成163
一、牙菌斑蛋白质163
二、牙菌斑糖类163
三、牙菌斑脂类164
四、牙菌斑无机成分164
第二节 牙菌斑生物膜中获得性膜的形成164
一、唾液蛋白对牙表面的选择性吸附164
二、获得性膜的主要生化成分165
三、影响获得性膜成分的因素166
第三节 牙菌斑生物膜形成中的细菌黏附166
一、疏水键作用166
二、胞外多糖167
三、钙桥静电作用167
四、黏附素与受体的特异结合167
第四节 牙菌斑生物膜形成中的细菌集聚169
一、细菌之间的特异结合169
二、菌斑基质成分的介导169
三、菌斑的成熟170
第五节 牙菌斑的糖代谢172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糖转运172
二、糖的分解代谢174
三、糖的合成代谢180
四、菌斑生物膜糖转运系统的调节184
五、口腔微生物对糖的优先选择185
六、糖代谢途径的调节186
七、“糖杀”和“乳酸闸门”187
第六节 牙菌斑的氮源化合物代谢188
一、菌斑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188
二、菌斑氮源代谢与菌斑pH190
第七节 牙菌斑的矿物质转换191
一、菌斑与唾液间的矿物质交换191
二、菌斑与牙表面间的矿物质转换191
第八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193
一、菌斑细菌黏附的相关研究193
二、菌斑糖代谢的非致龋性底物196
三、牙周可疑病原菌的含硫蛋白质代谢197
四、变异链球菌密度感应系统在菌斑生物膜中的作用199
第十一章 牙结石201
第一节 牙结石的组成和结构201
一、牙结石的化学组成201
二、牙结石的分类和结构202
第二节 牙结石的形成机制203
一、牙结石的形成203
二、牙结石的矿化机制204
第三节 牙结石的危害性与防护206
一、牙结石的危害206
二、抗牙结石剂的研究207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207
一、牙结石形成机制及动力学207
二、纳米细菌与生物矿化208
第十二章 口腔疾病与代谢组学211
第一节 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211
一、毒理代谢组学211
二、药物代谢组学212
三、疾病代谢组学213
四、植物代谢组学213
五、微生物代谢组学213
六、营养代谢组学215
第二节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215
一、数据采集技术215
二、数据解析方法218
第三节 代谢组学与口腔疾病226
一、先天性唇腭裂226
二、口腔癌与口腔白斑228
三、口腔微生物230
四、牙菌斑生物膜232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233
下篇 技术篇239
第十三章 口腔生物化学常用研究技术239
第一节 生化实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39
一、血液239
二、唾液241
三、牙菌斑241
四、龈沟液242
五、组织样品242
第二节 无机成分的分析243
一、钙含量测定243
二、磷测定244
三、氟化物测定245
第三节 牙菌斑pH值的测定246
一、原位菌斑微电极接触测定法246
二、原位菌斑pH遥测法246
三、集合菌斑pH测定247
第四节 细菌有机酸分析247
一、气相色谱法247
二、离子色谱法248
第十四章 口腔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249
第一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249
一、无菌操作与细胞取材249
二、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培养250
三、传代培养252
四、微生物污染253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53
一、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和分化253
二、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型253
三、培养细胞的黏附和伸展254
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254
第三节 细胞计数及活力测定256
一、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256
二、台酚蓝染色法256
三、MTT法测定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257
第四节 细胞的冻存、复苏与运输257
一、细胞冻存257
二、细胞的复苏258
三、细胞的运输259
第五节 口腔细胞的培养259
一、牙髓细胞259
二、牙周膜细胞260
三、牙胚细胞260
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261
五、成肌细胞261
六、颌骨相关的硬组织细胞262
七、口腔肿瘤细胞263
第六节 DNA的相关实验技术263
一、DNA的提取与纯化263
二、Southern印迹分析264
第七节 RNA的相关实验技术267
一、RNA的提取267
二、RNA的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268
三、RNA的反转录——cDNA第二链的合成269
四、实时荧光定量PCR270
五、Northern 印迹分析273
六、micro RNA274
第八节 蛋白质的相关实验技术276
一、蛋白质的制备及定量检测276
二、Western印迹分析276
三、双向电泳技术279
第十五章 口腔免疫学常用研究技术283
第一节 口腔常用抗原的制备技术283
一、口腔天然抗原的制备283
二、人工抗原的制备285
三、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口腔细菌、组织细胞特异性抗原285
四、口腔常见细菌、细胞、组织抗原的制备286
第二节 抗体制备286
一、多克隆抗体及制备286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288
三、基因工程抗体及其制备290
第三节 口腔局部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分离和检测291
一、口腔局部免疫细胞的分离291
二、免疫细胞亚群的选择性分离和纯化291
三、细胞表面标记的免疫学检测292
四、免疫细胞功能测定292
第四节 口腔组织细胞、细菌的免疫学检测294
一、基本原理294
二、常用方法294
三、几种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原理294
第五节 口腔组织液特异分子的免疫学检测295
一、蛋白水平检测295
二、生物活性检测298
三、基因水平检测298
第六节 发展中的免疫学技术30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03
热门推荐
- 1251900.html
- 265574.html
- 555738.html
- 3395351.html
- 1201814.html
- 703764.html
- 454428.html
- 2262104.html
- 3608026.html
- 3895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2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3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6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8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