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语文复习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中语文复习指导
  • 曹日升,林文彬,胡道吾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284·41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中语文复习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编字、词、句1

第一章字1

第一节汉字基础知识1

第二节正音2

一、声旁错读字举例3

二、形近误读字举例6

三、多音多义字举例8

四、成语难读字举例9

五、专称异读字举例10

第三节正字11

一、偏旁容易写错的字举例12

二、容易写别的字举例14

三、其他容易写错的字举例15

练习与思考(一)16

第二章词19

第一节词的基础知识19

第二节词的解释21

一、解释词语的注意事项21

二、解释词语的方法23

一、多义词的运用26

第三节词的运用26

二、同义词的运用27

三、反义词的运用28

四、熟语的运用30

练习与思考(二)32

第三章句35

第一节词类和词组36

一、词类表36

二、词组表40

【附】词组和词的区别42

一、句子成分表43

第二节单句和复句43

二、句子(结构)类型表46

三、复句常用关联词举例47

四、单句和复句的区别48

六、多重复句51

第三节常见病句54

一、常见病句类型54

五、复杂单句59

二、检修病句的方法和原则64

一、什么是句群66

第四节句群知识66

二、为什么要分析句群67

三、怎样分析句群68

练习与思考(三)70

第二编文言文74

第一章文言实词的特点74

第一节 古今词语的差异75

一、注意区别单音词和双音复合词75

二、注意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77

【附】中学文言文偏义词举例80

中学文言文古今形同义异词举例82

练习与思考(一)87

第二节一词多义89

一、抓住本义,贯通其他意义89

二、抓住常用义,切忌死钻冷僻义91

三、了解一词多义与同形异义词的区别92

四、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92

练习与思考(二)93

第三节古字通假94

二、古字通假的规律95

一、什么是古字通假95

三、怎样识别通假字96

【附】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举例98

练习与思考(三)103

第四节词类活用104

一、词类活用与一词多类的区别104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105

三、怎样识别词类活用111

【附】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举例115

练习与思考(四)130

第五节数量词用法的古今差异131

练习与思考(五)134

第二章文言虚词的使用规律136

第一节文言虚词的由来137

第二节文言虚词的特点138

一、虚实兼类138

二、一词多类141

三、一词多义144

四、古今差异和内部差异146

练习与思考(一)152

一、按词类归纳153

第三节文言虚词的归纳153

二、按构词特色归纳157

三、按所处位置归纳159

练习与思考(二)161

第三章古今句式的异同164

第一节古今汉语在词序上的差异164

一、宾语前置165

二、定语后置167

三、介宾词组的位置169

练习与思考(一)170

第二节古今汉语在句式上的差异171

一、判断句式172

二、被动句式175

三、省略句式176

【附】 中学文言文中几种常见的习惯句式(凝固形式)180

练习与思考(二)182

第四章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184

第一节文言文的标点184

一、文言文标点错误的原因184

二、怎样标点文言文186

练习与思考(一)190

四、翻译的方法191

第二节文言文的翻译191

一、翻译的原则191

二、翻译的要求193

三、翻译的步骤193

练习与思考(二)197

第三编作文199

第一章关于审题199

第一节单纯命题作文的审题202

一、据题辨体202

第二节外国其他名家名作204

二、据题选材205

三、据题抓眼207

四、据题立意208

练习与思考(一)211

第二节提供材料作文的审题213

一、缩写213

二、改写214

三、扩写214

四、仿写214

五、看图作文215

六、读后感217

七、评论220

练习与思考(二)222

第二章关于布局223

一、记叙文223

第一节各种文体的布局特点223

二、抒情散文227

三、议论文230

四、说明文239

练习与思考(一)240

一、详写和略写241

第二节布局的共同要求241

二、过渡和照应242

三、开头和结尾245

四、编写提纲248

练习与思考(二)250

第三章关于起草和修改253

第一节起草的注意事项253

第二节修改的原则要求255

【附】例文选评257

谈青年时代(1977年沈阳考生)257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1981年湖南考生)261

重理岂能轻文(1989年上海高二学生)263

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1977年天津考生)265

雨后(1962年北京考生)267

第四编文学常识27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271

第一节先秦文学272

第二节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73

第三节唐宋文学276

第四节元明清文学279

练习与思考(一)280

第一节文学史常识283

第二章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283

第二节重要作家、作品285

练习与思考(二)289

第三章外国文学291

第一节 中学课本中的外国作家作品291

练习与思考(三)296

后记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