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
  • 王元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5009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导论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1

(二)列宁奠定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8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过程所给予的启示20

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33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34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各国的时序53

(三)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66

(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及其期限80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80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长期性的原因84

(三)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90

(四)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必须采取的经济措施98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07

(一)无产阶级获得政权后没有现存的社会主义公有经济107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109

(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12

(三)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22

四、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方式137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138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经营方式157

(一)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涵和标志165

五、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165

(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必要性169

(三)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途径和方法176

六、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物质利益关系18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地位184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186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189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方式191

(五)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195

七、社会主义劳动及其生产率203

(一)社会主义劳动的特征204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组织方式209

(三)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的途径214

八、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货币关系221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命运及其原因222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性质244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246

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和市场252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计划252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市场261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265

十、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273

(一)社会主义农业273

(二)社会主义工业282

(三)社会主义工农业之间的关系285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的命运291

十一、社会主义商业291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作用294

(三)社会主义商业中的所有制形式297

(四)社会主义的商业原则300

十二、社会主义财政和金融306

(一)社会主义财政306

(二)社会主义金融312

十三、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318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319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328

十四、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335

(一)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335

(二)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性质339

(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类型341

(四)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46

十五、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357

(一)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及其原因357

(二)个人消费品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365

(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370

(四)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层次372

(五)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具体形式375

(六)按劳分配所体现的权利的性质378

(七)个人消费品分配中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383

十六、社会主义国家的涉外经济关系391

(一)涉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92

(二)涉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397

(三)涉外经济关系的前提条件402

(四)涉外经济关系的原则405

(五)涉外经济关系的体制410

(六)涉外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416

(七)涉外经济关系的实质427

十七、社会主义再生产430

(一)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430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451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产业结构461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布局465

十八、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470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机构470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特点475

(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483

(四)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491

十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497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规律497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500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际关系506

二十、社会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516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经济特征的异同516

(二)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523

(三)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528

(四)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532

后记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