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性思想的形成和开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佛性思想的形成和开展
  • 廖明活著 著
  •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7895766886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佛性思想的形成和开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佛性教理的形成——南北朝时期的佛性学说11

第一节 大乘《涅盘经》的佛性思想、和南北朝时期佛性教说的流行12

第二节「佛性」释名18

第三节「正因佛性」释义21

第四节「本有」「始有」问题40

第五节 一阐提是否具有佛性的争论46

第六节 结论51

第二章 净影慧远的佛性思想53

第一节「佛性」释名54

第二节 佛性的体状60

第三节 慧远与当时流行的诸佛性思想课题69

第四节 佛性学说的意趣76

第三章 吉藏的佛性思想79

第一节 中道为佛性80

第二节 五种佛性和正因佛性84

第三节 本有或始有的问题、和佛性学说的意趣87

第四节 对南北朝时期流传的各种正因佛性说法的评破90

第五节 对地论学统之佛性教说的批难、和对如来藏观念的涵摄96

第六节 一阐提和无情具有佛性102

第七节 结论:与净影慧远的佛性思想比较105

第四章 法宝的佛性思想107

第一节 法相学统的五种种性说法108

第二节 法宝的生平和著述110

第三节 佛性与判教——各种佛性说法的判别113

第四节 佛性的类别和正因佛性的释义122

第五节 对法相学统之五种种性说法的评难133

第六节 结论(附:无情有佛性)145

第五章 慧沼的佛性思想——对法宝的佛性思想的斥难148

第一节 对法宝的判教说法的斥难149

第二节 三种佛性说法和对法宝「理心正因」说法的斥难158

第三节 法相学统佛性思想的辩解(一)——法尔性别170

第四节 法相学统佛性思想的辩解(二)——一分众生不能成佛175

第五节 法相学统佛性思想的辩解(三)——毕竟无涅盘性一阐提181

第六节 结论186

第六章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中的一乘问题189

第一节 早期中国佛性论的一乘观念189

第二节 法相学统之五种种性说法跟一乘观念的会通194

第三节 法宝和「密意」、「究竟」两种一乘的判别205

第四节 慧沼对法宝的一乘说法的斥难210

第五节 结论216

第七章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218

第一节 印度经论的「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观念218

第二节 法相学统的「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即是增寿」说法223

第三节 法宝对法相学统的「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即是增寿」说法的评难232

第四节 慧沼对法宝的评难的反难243

第五节 结论258

第八章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真如所缘缘种子问题261

第一节 《瑜伽师地论》的真如所缘缘种子观念261

第二节 真如所缘缘种子观念的异释和法相学统的说明263

第三节 法宝对真如所缘缘种子和相关观念的申释269

第四节 慧沼对法宝的真如所缘缘种子释义的斥难274

第五节 结论278

第九章 理、行两种佛性说法的形成和演变280

第一节 地论师与理、行两种佛性说法的形成280

第二节 法相学统的种性理论和理、行两种佛性涵义的转变284

第三节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中有关理佛性、行佛性的论议(一)——灵润、神泰和义荣286

第四节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中有关理佛性、行佛性的论议(二)——法宝和慧沼293

第五节 结论302

第十章 法藏的佛性思想305

第一节 从法藏对两种大乘的评述看他在初唐时期佛性论争中所持立场305

第二节 判教与佛性——各种种性说法的判别308

第三节 五种种性说法的改造和全分有性思想的发扬315

第四节 二乘回心——定性二乘观念的改造322

第五节 一阐提观念的分位解释和佛性通遍非情的主张328

第六节 结论332

第十一章 天台学统的佛性思想334

第一节 智顗的佛性思想334

第二节 湛然的佛性思想347

第三节 结论373

辑录论文出处一览376

徵引书目377

索引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