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宋儒学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两宋儒学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 上
  • 冯克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 ISBN:78017647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教育思想-思想史-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宋儒学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两宋时期儒学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2

两宋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思潮2

两宋的文教政策2

两宋教育及其理论的发展5

(一)教育理论发展5

(二)宋朝时期教育制度6

北宋老学中的性命论14

(一)性与天道15

(二)性素朴论16

(三)复性论18

(四)穷理尽性以至于命20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23

(一)儒佛之辩宋明时期,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寂然未通23

(二)理学的道德形上学29

(三)宋明理学的分系32

宋初三先生教育思想和教育论著40

教育家胡瑗40

胡瑗的教育思想4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6

(二)苏湖教法49

(三)胡瑗教育活动分类资料55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选读59

高平讲友60

论语说61

春秋说62

安定门人63

荀子辩63

辩习66

语录67

训学者文69

谏院钱先生公辅69

龙学孙莘老先生觉(附弟览)69

章敏滕先生元发70

签判田先生述古71

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72

(一)尊儒排佛,重言佛老之害而攻之72

(二)提倡古文运动,以明道、教化为功73

(三)重视学政,以复古劝学化行天下74

(四)重视修身之道的探讨75

(五)严师弟子之礼,倡活泼笃实的学风76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选读77

高平讲友77

春秋尊王发微78

睢阳子集(补)97

直讲石徂徕先生介99

春秋说100

徂徕文集101

运判刘长民先生牧104

南宋诸儒教育文论选读108

杨万里教育文论选读108

通州重修学记(节选)108

谭氏学林堂记109

秀溪书院记(节选)109

送王才臣赴秋试序(节选)110

礼论111

曾子论中112

子思论上113

子思论中(节选)115

子思论下116

人 才上117

人 才下(节选)119

庸言(节选)120

学箴 为清江陈叔声作122

范成大教育文论选读122

论知人札子130

石经始末记131

姑苏同年会诗序132

魏了翁教育文论选读133

(一)神童早登金榜终生服膺程朱133

(二)适应政治需要树立理学权威135

(三)政治思想开明积极倡言改良137

(四)兼收各家之长创立一家学说140

(五)倡导理学功过应有公正评说144

论敷求硕儒开阐正学(节选)144

上建康留守叶侍郎适145

石泉军军学记(节选)146

书鹤山书院始末147

普州贡院记(节选)148

泸州重修学记149

华亭县重修学记151

夔州重建州学记(节选)152

黔阳县学记153

全州清湘书院率性堂记155

潭州州学重建稽古阁明伦堂记156

朱文公年谱序157

邵万州孝弟蒙求序159

止堂训蒙序159

真德秀教育文论选读160

(一)少幼苦读成器入仕为国分忧160

(二)关注国计民生躬行惠民之政163

(三)撰讲《大学衍义》阐发理学思想164

铅山县修学记170

敬思斋记171

弘毅堂记171

政和县修学记172

龙山书院记173

南雄州学四先生祠堂记175

送周天骥序176

送潭州陈教授序177

送徐元杰子祥序178

大学衍羲序178

西山问答(节选)179

潭州示学者说184

崇风教(节选)185

教子斋规185

辽金元儒学教育思潮与教育文论选读190

辽、金、元的文教政策190

辽代的文教政策190

金代的教育政策191

元代的文教政策195

辽、金、元时期的主流教育政策文选196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196

晓谕持身之道197

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197

教子李胡197

辽圣宗(耶律隆绪)197

论举拔人才诏198

诫诸侄198

耶律常哥198

述时政文198

辽兴宗(耶律宗真)198

谕萧韩家奴诏199

谕萧韩家奴制礼典诏199

金熙宋(完颜亶)199

谒奠孔子庙谕侍臣199

谕量才通用各族人士199

金海陵王(完颜亮)200

论修德治国200

谕侍臣教太子200

论《论语》“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200

唐括安礼200

广取士之路议201

奏各场宜通考策论折201

梁肃201

奏请赐孝经疏201

上奏世宗皇帝言用人书201

金世宗(完颜雍)201

谕女直习儒学儒行202

谕侍臣重女直进士,尊孔子之道202

谕经籍诵行之事202

谕太子203

谕刘仲诲教太子203

敕宰臣教诫胄子勿滋侈心203

敕议御试题203

谕选进士不当限数,当以答题合格论203

谕察取文士操行204

谕勿循资格而以才能用人204

敕宰臣勿惑佛道而行德化204

敕举孝弟?睦204

完颜守贞204

议经童科205

元世祖(忽必烈)205

诫贵胄臣子勿欺罔、勿大心205

搜贤招士诏206

兴学育材诏206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206

晓谕尚儒学用儒士207

整饬学校诏207

行科举以德行经术取士诏208

许有壬208

论语衍义序208

元代主流教育思想家及教育论著选读212

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212

生平和教育活动212

以儒治国、尊孔兴学213

以佛治心、修身养性215

耶律楚材教育文论选读216

奏请太宗考用儒臣施行儒教216

贫乐菴记(节选)217

寄用之侍郎217

辨邪论序217

重修宣圣庙疏218

邳州重修宣圣庙疏218

贾非熊修夫子庙 疏218

云中重修宣圣庙疏219

太原修夫子庙疏219

周敬之修夫子庙219

寄万松老人书219

刘祁教育文论选220

论科举取士与育材220

许衡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221

生平和教育活动222

传播理学教育理论225

道德教育思想227

教学思想229

《鲁斋遗书》选读231

许衡教育论选读235

小学大义235

大学要略(节选)237

小大学或问239

论明明德240

中书大要241

为君难242

农桑、学校246

与子师可246

吴澄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247

生平和教育活动247

教育思想250

吴澄的书院教育活动255

吴澄教育文论选读258

尊德性道问学斋记258

中庸纲领260

评郑夹涤通志答刘教论261

武城书院记262

儒林义塾记263

勉学吟(四首)264

又264

又264

又264

答人问性理(节选)265

思无邪斋说266

思诚说267

象山先生语录序268

女教之书序268

学则序269

许谦教育文论选读269

山中次韵酬马生270

送郭子昭序(节选)270

赠李仲谦序(节选)270

学校论271

八华讲义272

学箴274

赵秉文教育文化选读274

太学(节选)275

叶县学记279

商水县学记280

直论281

时习斋铭282

日省斋铭282

习斋铭282

思斋铭282

诚斋铭282

富义堂铭282

郝经教育文论选读283

养说283

太极书院记284

五经论并序285

思治论(节选)291

辨微论(节选)293

志箴298

师箴298

友箴298

思箴299

正心四箴并引299

恐惧箴299

忧患箴299

忿懥箴299

好乐箴299

立箴300

自恕箴300

与北平王子正先生论道学书300

与汉上赵先生论性书(节选)301

上紫阳先生论学书303

马端临教育文论选读304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304

学校考序307

论周时乡里教养考校之法307

论立教举贤必赏罚相胥而行308

论唐科举之弊308

评五代之科举309

评宋徽宗时立科造士之变革309

评汉之举贤良方正309

评天子亲策贤良310

论制科310

论鸿都门学310

评三舍法及庆历法之长短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