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占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575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数据通信及系统组成1
1.2.1 消息、信息与数据的关系1
目录1
1.2.2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3
1.2.3 数据通信及其特点4
1.3 数据传输方式4
1.3.1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4
1.3.2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5
1.3.3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5
1.3.4 单工、半双工与双工传输6
1.4.1 数据通信系统的有效性7
1.4 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7
1.4.2 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8
1.5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网9
1.5.1 计算机网络9
1.5.2 数据通信网10
1.5.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0
1.6 网络体系结构13
1.6.1 层次模型13
1.6.2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14
1.6.3 Internet参考模型16
1.6.4 标准化与标准化组织18
1.7 本章小结18
1.8 思考练习题19
2.1.1 信号的频谱20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0
2.1 信号与调制解调20
2.1.2 信号的带宽21
2.1.3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22
2.2 传输信道24
2.2.1 传输信道的分类24
2.2.2 传输介质25
2.2.3 信道噪声27
2.2.4 信道容量28
2.2.5 话音信道传输数据信号29
2.3 多路复用33
2.3.1 频分多路复用(FDM)33
2.3.2 时分多路复用(TDM)33
2.3.4 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35
2.3.3 波分多路复用(WDM)35
2.4 数据编码37
2.4.1 数据编码标准37
2.4.2 语音编码与IP电话通信40
2.4.3 数据压缩编码46
2.5 数据通信的同步51
2.5.1 概述51
2.5.2 载波同步52
2.5.3 位同步52
2.5.4 群同步54
2.5.5 网同步55
2.6 本章小结55
2.7 思考练习题56
3.1 数据基带信号分析58
3.1.1 常用基带信号58
第3章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58
3.1.2 基带信号的频谱61
3.2 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63
3.3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65
3.3.1 码间干扰及其数学分析65
3.3.2 无码间干扰的传输特性67
3.4 眼图71
3.5 基带传输系统性能分析72
3.6 改善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几个措施74
3.6.1 部分响应74
3.6.2 时域均衡78
3.6.3 数据传输加扰与解扰81
3.7 本章小结85
3.8 思考练习题85
4.2 二进制数字调制解调88
第4章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88
4.1 频带传输系统组成88
4.2.1 二进制幅移键控89
4.2.2 二进制频移键控91
4.2.3 二进制相移键控95
4.2.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分析与比较99
4.3 多进制数字调制解调100
4.3.1 多进制幅移键控100
4.3.2 多进制频移键控101
4.3.3 多进制相移键控102
4.3.4 幅相联合调制103
4.4 调制解调器105
4.4.1 调制解调器基本概念105
4.4.2 调制解调器标准简介109
4.4.3 V.29调制解调器110
4.4.4 V.32调制解调器111
4.4.5 V.34调制解调器115
4.4.6 V.90和V.92调制解调器118
4.5 ADSL调制解调器120
4.5.1 ADSL系统结构120
4.5.2 数据信号调制方式121
4.6 本章小结123
4.7 思考练习题124
第5章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125
5.1 概述125
5.1.1 差错控制125
5.1.2 信道编码127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129
5.2.2 行列监督码130
5.2.1 奇偶监督码130
5.2 常用的简单信道编码130
5.2.3 恒比码131
5.2.4 重复码131
5.2.5 正反码132
5.3 线性分组码132
5.3.1 基本概念132
5.3.2 线性分组码编码135
5.3.3 汉明码141
5.3.4 循环码144
5.4 卷积码149
5.4.1 卷积编码器150
5.4.2 卷积码的解析描述151
5.4.3 卷积码的图解描述152
5.4.4 维特比译码原理152
5.5 本章小结154
5.6 思考练习题155
第6章 物理层接口与传输控制规程157
6.1 物理层接口157
6.1.1 EIARS-232接口157
6.1.2 X.21接口159
6.2 线路规程162
6.2.1 询问/应答模式162
6.2.2 轮询/选择模式163
6.3 数据传输控制规程的功能165
6.3.1 流量控制165
6.3.2 差错控制167
6.4 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规程172
6.4.1 报文格式172
6.4.2 数据传输过程175
6.4.4 透明传输177
6.4.3 差错控制177
6.5 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178
6.5.1 数据链路结构与操作方式178
6.5.2 帧结构180
6.5.3 控制字段的格式和参数182
6.5.4 数据传输过程184
6.5.5 HDLC与基本型控制规程的比较188
6.6 Internet中的数据传输协议189
6.6.1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189
6.6.2 点对点的PPP协议190
6.7 本章小结193
6.8 思考练习题193
7.1.2 局域网拓扑结构195
7.1.1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征195
7.1 局域网基本知识195
第7章 局域网技术195
7.1.3 局域网传输介质196
7.1.4 局域网标准197
7.2 局域网体系结构197
7.2.1 局域网参考模型198
7.2.2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199
7.2.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201
7.3 IEEE 802.3标准:以太网205
7.3.1 以太网概述206
7.3.2 以太网介质访问策略206
7.3.3以太网的体系结构208
7.3.4 以太网的组成209
7.3.5 快速以太网210
7.4.1 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211
7.4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211
7.4.2 令牌总线网MAC帧格式212
7.5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局域网213
7.5.1 令牌环局域网概述213
7.5.2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213
7.5.3 令牌环MAC帧格式214
7.6 IEEE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217
7.6.1 无线局域网概述217
7.6.2 介质接入控制218
7.6.3 无线局域网的需求220
7.6.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221
7.7 局域网性能比较223
7.8 局域网互连223
7.9 本章小结226
7.10 思考练习题227
第8章 分组交换数据网228
8.1 数据通信网的交换方式228
8.1.1 电路交换228
8.1.2 报文交换229
8.1.3 分组交换230
8.1.4 快速分组交换233
8.1.5 各种交换方式的比较234
8.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234
8.3 X.25协议简介236
8.3.1 X.25协议层次模型236
8.3.2 X.25物理层237
8.3.3 X.25数据链路层237
8.3.4 X.25分组层239
8.4 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248
8.4.1 基本概念249
8.4.2 扩散式路由选择250
8.4.3 固定路由选择251
8.4.4 集中自适应路由选择252
8.4.5 分散自适应路由选择252
8.5 分组交换网的互连254
8.5.1 分组交换网之间的互连255
8.5.2 公用分组交换网与PSTN之间的互连257
8.6 中国公用分组网258
8.6.1 CHINAPAC网络结构258
8.6.2 CHINAPAC业务功能259
8.6.3 用户终端接入方式260
8.7 本章小结260
8.8 思考练习题261
9.1.1 DDN定义及特点263
第9章 高速数据通信网263
9.1 数字数据网(DDN)263
9.1.2 DDN网络组成264
9.1.3 DDN网络分级结构266
9.1.4 DDN网络业务与用户接入266
9.2 帧中继网269
9.2.1 概述270
9.2.2 用户接入帧中继网272
9.2.3 帧中继业务应用273
9.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74
9.3.1 ISDN概述及特征274
9.3.2 ISDN网络组成275
9.3.3 ISDN用户/网络接口277
9.3.4 ISDN的业务能力279
9.4.1 B-ISDN与N-ISDN的区别280
9.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80
9.4.2 B-ISDN网络结构281
9.4.3 B-ISDN协议模型282
9.5 高速IP网284
9.5.1 高速IP传输284
9.5.2 高速IP交换290
9.6 本章小结291
9.7 思考练习题292
附录293
附录A ITU-TV系列建议(电话网上数据通信的标准)293
附录B ITU-TX系列建议(公共数据网数据通信标准)295
附录C ISO数据通信标准300
附录D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301
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
- 3692543.html
- 2401484.html
- 610379.html
- 1786032.html
- 1817497.html
- 2542359.html
- 124616.html
- 1892872.html
- 1979708.html
- 2035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0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9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1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9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