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供应链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本综合研究所供应链研究部著;李建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780073322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供应链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序言2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是改革的经营的最终法宝一、把握供应链的结构2
二、从制造到销售的内在联系4
三、供给形式因产品特性而变化6
四、供应链的四个流程8
五、理解基本机能及问题所在10
六、由部分最佳到整体最佳12
七、追求顾客优势14
八、适应牵拉型市场16
九、供应链管理通过共享信息掌握顾客需求18
十、供应链管理的七种效果20
十一、变换品种,提高销量22
十二、全面压缩库存24
十三、缩短全过程所需时间26
十四、实现低成本操作28
十五、改善现金流通30
十六、将市场需求风险降到最低点32
十七、加强市场调研,创造非凡价值34
十八、提高供应链全体企业的利益36
十九、信息共享使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稳定38
第二章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新动向42
一、现在仍然要向美国学习42
二、对供销联合的改革44
三、考虑全体成员的利益46
四、卖方参与,改革流通48
五、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使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50
六、理解重建供应链管理的理论52
七、思考过程改变经营54
八、生产计划技术的进步支持供应链管理56
九、把握生产率会计的特征58
十、加强工程管理,缩短所需时间60
十一、引进强有力的支持软件62
第三章 重建供应链体制66
一、探讨推进供应链事业的价值66
二、确定题目,分析现状68
三、运用框架,实施分析70
四、敏感捕捉经营环境的变化72
五、明确经营课题,积极投身经营74
六、建立假说,解决问题76
七、战略分析主要看重要因素间的平衡78
八、分析重建供应链管理的价值80
九、把握不同业务的产品、市场战略82
十、确定不同机能,明确部门目标84
十一、分析商务站台86
十二、总结问题的发生原因88
十三、是否有全面掌握情况的成员90
十四、分析计划、实施、实际业绩92
十五、掌握不同部门的分析要点一94
十六、掌握不同部门的分析要点二96
十七、确定制约条件,解决现实问题98
第四章 供应链管理构思设计的具体推进方法一、反复构思,确定方向102
二、重新制定全公司的战略104
三、建立独立的竞争地位106
四、变革的方向性决定供应链管理的基础108
五、明示变革的目的和蓝图110
六、明确改革的重点112
七、巩固不同部门的方针,实现业务战略114
八、确定业务构思,探讨组织改革116
九、充分运用信息系统118
十、对信息系统实行分工负责120
十一、统一各部门的改革方针122
十二、全面规划蓝图,共享美好未来124
十三、管理程序与供应链管理并进126
十四、调整经营系统128
十五、积极扩大供应链130
十六、选好合作伙伴,扩大企业联合132
第五章 从心革的设计到引进136
一、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构想具体化136
二、明确攻克课题的重点措施138
三、改革的顺序从整个工程的设计开始140
四、实现和业务计划的联合142
五、执行系统程序难免发生变化144
六、通过组织改革实现效率提高146
七、改革之前整理课题148
八、明确责任制150
九、修改并统一相关企业间的规则152
十、全面描绘信息系统的蓝图154
十一、开发商品、调配、生产的单项系统156
十二、开发运输、销售的单项系统158
十三、开发企业间的系统160
十四、确定业务范围,引进单项系统162
十五、保持机构改革的效果164
十六、强制性渗透信息系统的方法166
十七、长期巩固组织调整后出现的稳定168
十八、通过重整经营系统巩固改革成果170
第六章 掌握不同行业建立供应链管理的不同特点一、重点课题因行业不同而不同174
二、向假想的机能联合过渡(日用杂货行业)176
三、发展超越系列的开放的供应链 (汽车行业)180
四、对压缩流通库存倾注全力(家电行业)184
五、在需求不景气的状况下改善成本(建筑行业)188
六、将重点放在新药开发上,适应药价改革(医药行业)192
七、建立与厂家、批发商、零售业的战略同盟(食品、水产行业)196
第七章 制定不同部门重建供应链的战略202
一、“全员最佳”的含义202
二、决定主要成本的部门(开发、技术部门)204
三、重视进货点的改革(采购部门)206
四、大胆开展缩短周期工作(生产部门)208
五、开展商品评价,取消劣势商品(规划、销售部门)210
六、从彻底调整运输、配送途径开始(流通部门)212
后记214
热门推荐
- 2913739.html
- 1204219.html
- 3722292.html
- 1699488.html
- 1761297.html
- 61727.html
- 815500.html
- 3087622.html
- 3526815.html
- 3622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2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2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4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3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4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