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昆曲表演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修询主编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ISBN:75499461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757页
- 主题词:昆曲-表演艺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昆曲表演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昆曲演剧方法与中国演剧体系1
一、关于“昆曲学”1
二、关于“演剧体系”2
三、中国戏曲演剧体系与昆曲6
(一)曲为本体7
(二)舞台自由8
(三)程式方法11
(四)戏曲制式立范20
四、昆曲是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范本23
(一)中国戏曲的“大综合”艺术特征23
(二)昆曲的代表性24
第一章 昆曲表演概述41
第一节 昆曲表演的构成41
一、五个组成部分41
(一)滑稽调笑41
(二)南戏以生活情趣见长的本色表演42
(三)元杂剧慷慨豪爽,激越奔放的艺术风格43
(四)演绎传奇文学的诗性内涵44
(五)来自时剧,具有民间气息的表演46
二、四项要素48
(一)曲学48
(二)身法49
(三)传神51
(四)特技54
第二节 昆曲表演程式的三个层级56
一、本色程式57
二、模拟程式58
三、意象性程式62
(一)单元动作63
(二)舞台调度65
(三)借助服装和道具68
第三节 昆曲程式表演的古典特性73
一、昆曲表演程式的历史感73
(一)仪式73
(二)“到位”75
二、警惕泛娱乐化82
三、昆曲的体验法85
四、昆曲表演艺术的“意趣神色”——味87
(一)曲唱曲情88
(二)自然雅正89
(三)剧中趣旨90
第四节 京昆之别91
一、历史上的京昆关系93
二、导致昆曲主体迷失的“京昆合流”99
三、结语116
第二章 昆曲表演技术基础(上)131
第一节 名词术语131
一、脚色、行当、家门131
二、脚色和角色131
三、副末开场131
四、老旦团圆(老旦做亲)132
五、拍曲、拍作(桌)台132
六、开白132
七、凿石头132
八、踏戏132
九、说戏132
十、手面133
十一、回戏133
十二、彩串133
十三、网巾133
十四、打背躬134
十五、戏胆134
十六、检场134
十七、三脚撑戏134
十八、定场词134
十九、定场诗135
二十、上场诗135
二十一、下场诗135
二十二、上三路135
二十三、开锣戏136
二十四、总纲136
二十五、推磨(磨盘)136
二十六、抱台脚136
二十七、场面136
二十八、龙套家门137
二十九、一顺边137
三十、闪肩137
三十一、扛肩137
三十二、兜肩138
三十三、伸颈138
三十四、强颈138
三十五、立腰138
三十六、塌腰138
三十七、腰硬138
三十八、哈腰139
三十九、撅臀139
四十、露肘139
四十一、露腕139
四十二、面目板139
四十三、三笑139
四十四、气椅140
四十五、开蒙戏140
四十六、过戏140
四十七、戏抹布140
四十八、身势串头141
四十九、体段141
五十、盖口141
五十一、戏肩胛141
五十二、单片141
五十三、小座、大座142
五十四、内场、外场142
五十五、吊场142
五十六、合棚叫142
五十七、答白143
五十八、上场势、下场势143
五十九、叫头上143
六十、唱上143
六十一、报上143
六十二、嗽上143
六十三、暗上、暗下144
六十四、望门144
六十五、戏料144
六十六、拆戏145
六十七、戏德145
六十八、十大庭柱145
六十九、正榜、副榜、帮开146
七十、念白146
七十一、亮相147
七十二、搭头148
七十三、家门一语148
七十四、开场三跳148
七十五、三赋150
七十六、三法场150
七十七、三扁担150
七十八、三刺三杀150
七十九、三双拖鞋皮151
八十、三副野鸡毛151
八十一、三醉、三访151
八十二、三扫151
八十三、油葫芦151
八十四、五毒戏151
八十五、五独戏152
八十六、一门九娘152
八十七、七红、八黑、三和尚152
八十八、风花雪月,琴棋书画153
八十九、书、见、惊153
九十、衣西翡蝴154
九十一、两件半红衣裳154
九十二、十二月花神154
九十三、落静工155
九十四、分背155
九十五、合盘155
九十六、撒豆155
第三节 昆曲表演艺诀155
第四节 脚色行当及家门163
一、源流163
二、昆曲家门165
(一)生行165
(二)旦行167
(三)净行169
(四)末行171
(五)丑行173
第五节 家门规范174
一、各个家门的“分档”174
二、坚守本体的借鉴造型术176
第六节 舞台体制及群场调度181
一、开放性古典舞台体制181
(一)出将入相182
(二)场面台183
(三)左、右、大边、小边、台中183
(四)九龙口183
(五)出角、下角183
二、现有昆曲舞台体制183
三、群场调度183
(一)群场调度步法及要求184
(二)圆场和太极图184
(三)一字上184
(四)斜一字185
(五)斜八字185
(六)斜门上185
(七)站门186
(八)挖门186
(九)报门186
(十)走四门187
(十一)三插花187
(十二)扯四门187
(十三)推磨187
(十四)绕场188
(十五)分班188
(十六)二龙出水188
(十七)合龙189
(十八)一翻两翻189
(十九)会阵190
(二十)过合190
(二十一)迎宾一190
(二十二)迎宾二190
(二十三)迎宾三190
(二十四)十字花191
(二十五)倒脱靴192
(二十六)斜夹道192
(二十七)钻烟囱192
(二十八)两边翻下192
(二十九)抄过场193
(三十)追过场、追下场194
第三章 昆曲表演技术基础(下)207
第一节 足为根基207
一、站立207
二、步法209
(一)各行当家门基本台步210
(二)通用台步215
(三)组合步法套路举要221
第二节 手的示意223
一、基本手形224
(一)兰花掌224
(二)兰花拳224
(三)佛手掌225
(四)笋壳手225
(五)瓦楞掌225
(六)虎爪掌225
(七)荷叶掌225
(八)方拳225
(九)佛手拳225
(十)翘指拳225
(十一)鼎脚手226
二、基本指式226
(一)一指式226
(二)二指式226
(三)三指式226
(四)四指式226
(五)掐指式226
(六)数字指227
(七)赞美指227
(八)贬意指227
(九)弹指227
(十)单指228
(十一)迎风指228
(十二)倒影指228
(十三)托月指228
(十四)剪式指228
(十五)拳式229
(十六)锥拳229
(十七)拱手式229
(十八)掠眉手229
三、手部基本动作229
(一)端掌230
(二)撩掌230
(三)落掌230
(四)托掌230
(五)立掌230
(六)劈掌230
(七)摊掌231
(八)按掌231
(九)撒掌231
(十)坐腕231
(十一)扣腕231
(十二)翻掌231
(十三)穿掌231
(十四)端拳232
(十五)提拳232
(十六)勒马拳232
(十七)划手232
(十八)搓手232
(十九)涮手232
(二十)背手233
(二十一)绾手233
(二十二)小五花233
(二十三)云手233
(二十四)顺风旗234
(二十五)腕花234
(二十六)盘手234
第三节 眼为心窍235
一、亮眼237
二、定眼和愣眼238
三、瞪眼238
四、梭眼238
五、上下眼238
六、转眼238
七、对眼239
八、惊眼239
九、痴呆眼239
十、闺门眼239
十一、醉眼240
十二、落地取神240
十三、远眼、近眼240
十四、忌随意眨眼240
第四节 各种技艺240
一、水袖241
(一)抖袖242
(二)掇袖242
(三)折袖242
(四)翻袖243
(五)穿袖243
(六)勾袖243
(七)执袖243
(八)双扬袖243
(九)背袖244
(十)抓袖244
(十一)摔袖244
(十二)甩袖244
(十三)绕袖244
(十四)举袖244
(十五)揾袖245
(十六)翳袖245
(十七)掸袖245
(十八)搭肩袖245
(十九)盖袖246
(二十)揎袖246
二、髯口246
(一)理髯250
(二)捋中髯250
(三)双捋髯250
(四)捋耳髯251
(五)捋扎髯251
(六)撕扎髯251
(七)捋一字髯251
(八)挑髯252
(九)抛挑髯252
(十)撕扎掏耳毛252
(十一)推髯252
(十二)抖髯252
(十三)搂髯253
(十四)甩髯253
(十五)捻扎253
(十六)衔髯253
三、翎子254
(一)掏翎257
(二)抓翎257
(三)抖翎257
(四)摇翎258
(五)扫翎258
(六)衔翎258
(七)绕翎258
(八)涮翎258
(九)挑翎259
(十)交叉掏翎259
(十一)单手并翎259
(十二)三倒翎259
四、扇子260
(一)折扇结构部位名称263
(二)用扇常规与身段程式263
五、水发266
(一)打267
(二)冲268
(三)旋268
(四)立散发269
(五)抖发269
六、云帚269
(一)举云帚269
(二)稽首帚270
(三)背云帚270
(四)托云帚270
(五)拱云帚270
七、马鞭271
(一)男脚上马式271
(二)旦脚上马式271
(三)举鞭式272
(四)勒马式272
(五)下马式272
(六)拉马式272
八、灯烛272
(一)掌灯274
(二)吹灯274
(三)弹烛灺274
(四)掭油灯275
第五节 特色动作和特技275
一、特色动作278
(一)基本身形278
(二)整冠279
(三)搭鬓279
(四)提鞋279
(五)单膝跪280
(六)双膝跪280
(七)拎衣襟280
(八)撩衣襟280
(九)绾手分背280
(十)荡脚281
(十一)辗桌沿281
(十二)对扇281
(十三)游蜂巾282
(十四)穷骨头282
(十五)打穷结282
(十六)前踢脚282
(十七)后踢脚283
(十八)?勿倒283
(十九)踢裙283
(二十)支颐284
(二十一)掠眉284
(二十二)抡眉284
(二十三)熏田鸡284
(二十四)卧鱼284
(二十五)耍袖285
(二十六)磨袖285
(二十七)滚袖285
(二十八)落花285
(二十九)拖鞋皮286
(三十)抡手冲冠286
(三十一)跪步286
(三十二)龟步286
(三十三)醉步286
(三十四)合盘287
(三十五)穿窦287
(三十六)商羊步288
(三十七)壶形288
(三十八)祭酒288
二、昆曲特技288
(一)仙人翻288
(二)五心朝天289
(三)一跌三段289
(四)铁板桥289
(五)耍佛珠290
(六)靴子两开花290
(七)射稻柴291
(八)双蹿桌291
(九)三坐头292
(十)蝎子步292
(十一)蜈蚣形292
(十二)游蛇形292
(十三)壁虎形293
(十四)蛤蟆形293
(十五)蜘蛛形293
(十六)鼠形294
(十七)倒卷珠帘294
(十八)纸人技294
三、武勇性动作294
(一)蹿毛294
(二)仆步295
(三)飞脚295
(四)旋子295
(五)扫腿296
(六)涮腿296
(七)探海296
(八)铁门槛296
(九)鹰展翅297
(十)劈叉297
(十一)跺泥297
(十二)鹞子翻身297
(十三)射燕297
(十四)扑虎298
(十五)抢背298
(十六)吊毛298
(十七)摔僵尸298
(十八)吸腿298
(十九)片腿299
(二十)盖腿299
(二十一)腰功299
(二十二)涮腰299
(二十三)滚毛300
(二十四)倒扎虎300
(二十五)摔磕子300
(二十六)盘腿跳坐300
(二十七)乌龙绞柱301
(二十八)前桥、后桥301
第四章 身段组合举隅313
第一节 小生314
一、巾生315
一般通用手势身段315
(一)抚按、散落、分理、晃手315
(二)上指、后指316
(三)招手、摇手、思索、摊手316
(四)连理分合317
(五)开门317
(六)关门318
(七)掠眉、远望318
(八)揩鼻画圈、拍手称快319
(九)闷怀、推窗、倾听、嗅香319
(十)扪胸、思索320
(十一)云手十字、双指320
(十二)受困、冲决、落花321
(十三)遮羞、背躬321
(十四)捧银、端送、拱手322
(十五)拱手三式322
(十六)拂纸、磨墨、拈毫322
(十七)染毫、构思、书写323
(十八)下阶、分背324
水袖身段组合324
(一)出场、抖袖、整冠324
(二)拎衣、划步、划步转圈325
(三)上坡325
(四)下坡326
(五)遮风、护肩、看鞋326
(六)请起、搀扶、扭挽326
(七)掇包、回望327
(八)凭栏、远眺327
(九)撮巾带、望月327
(十)遮羞、偷觑328
(十一)抓袖、愤怒328
(十二)盖袖遮雨329
(十三)惊畏、退避329
(十四)对景、赞叹329
(十五)悠闲下场329
折扇身段组合330
(一)携扇出场330
(二)赏月330
(三)扇弄影330
(四)月掩隐331
(五)听虫鸣331
(六)遣闷怀331
(七)月在天331
(八)引路月332
(九)随人月332
(十)水月影332
(十一)绕池行333
(十二)闻荷馨333
(十三)赏水月333
(十四)月半嗔334
(十五)风有声334
(十六)叶飘零334
(十七)好事近335
(十八)穿花径335
(十九)将归寝335
(二十)转回程336
二、冠生336
冠生身段组合举隅337
(一)察看337
(二)写诗337
(三)乘风看日338
(四)秋色云树338
(五)醉李白338
(六)雨后入园338
(七)思亲339
(八)闻耗339
(九)伊人信至339
(十)盼亲至340
三、雉尾生341
(一)惊艳342
(二)如愿342
(三)盘戟耍翎342
(四)搁戟衔翎343
(五)咬脐试翎343
(六)咬脐所见343
(七)穿花双蝶343
(八)蜻蜓戏水344
(九)二龙戏珠344
(十)风柳并枝344
四、穷生344
穷生身段组合举隅346
(一)银罄346
(二)羊触藩篱(困窘)346
(三)索银346
(四)寒颤347
(五)摸索、惊惧347
(六)锥拳、捶心347
(七)听训、扇袖348
(八)掸靴、作揖348
(九)呵欠、拭泪349
(十)厌烦鄙视349
(十一)跌雪赶路350
(十二)衷情难诉350
(十三)近乡情怯350
(十四)呼天不应(之一)351
(十五)呼天不应(之二)351
(十六)进退两难351
(十七)左右为难352
(十八)滑跌寻鞋352
第二节 旦353
一、五旦357
(一)理袖、端袖357
(二)背袖回顾357
(三)折袖、掠眉357
(四)执袖、交臂358
(五)背袖、偷觑358
(六)荡脚、点唇359
(七)礼谦、掩唇359
(八)避风雨360
(九)交叉抛袖360
(十)拎袖前指360
(十一)背躬指360
(十二)搭肩袖360
(十三)抖手361
(十四)双手指361
(十五)双耍袖361
(十六)扬袖、卷袖361
(十七)掸袖、劈袖361
(十八)过帘362
(十九)拭泪、望门362
(二十)耍袖四式363
(二十一)整袖、挑袖363
(二十二)扑袖、膝步364
(二十三)颤袖、恨指364
(二十四)拨棘穿林365
(二十五)搭袖、飞袖365
(二十六)上山、下坡365
(二十七)单指366
(二十八)侧指366
(二十九)指鬓367
(三十)搭鬓367
(三十一)对指367
(三十二)合手368
(三十三)数指368
(三十四)抱臂368
(三十五)画圈368
(三十六)双摊手368
(三十七)状月368
(三十八)出双指368
(三十九)掠眉369
(四十)礼数369
(四十一)指耳369
(四十二)横指370
(四十三)磨墨、挥毫370
(四十四)十字指371
(四十五)倚桌371
(四十六)搓手371
二、六旦371
(一)支腰372
(二)下指373
(三)蹲侧指373
(四)心绪不宁373
(五)理床374
(六)合十374
(七)托盘374
(八)敲门、听门外374
(九)开门、出门375
(十)背语、思忖375
(十一)提汗巾376
(十二)弄粉调朱376
(十三)贴翠拈花376
(十四)傍妆台377
(十五)摆手、拍膝377
(十六)簪花、拔鞋377
(十七)招手、遮羞378
(十八)贬指378
(十九)落花379
(二十)运梳、绾髻379
(二十一)执扇法380
(二十二)团扇托腮380
(二十三)掠眉端扇380
(二十四)盘扇反执381
(二十五)滚扇平指381
(二十六)云手遮阳381
(二十七)磕扇观鱼381
(二十八)抱扇理鬓382
(二十九)揉穗思忖382
(三十)扇把横指382
(三十一)照镜、穿扇382
(三十二)划圈、斜指383
(三十三)托扇遮羞383
(三十四)反托扇偷觑384
(三十五)立扇下指384
(三十六)指发、拍手384
(三十七)盘花、卧鱼385
(三十八)端扇、荡足385
(三十九)回扇、背扇385
(四十)三觑倒影扇386
(四十一)拍扇逍遥386
(四十二)抖扇、波浪扇386
(四十三)端扇、掩唇387
(四十四)云步滚身扇387
三、正旦387
(一)路呈状纸388
(二)难舍难离389
(三)呼天389
(四)抢地389
(五)卖发389
(六)拾芦柴389
(七)衣褴褛390
(八)上无亲、下无依390
(九)水清方见两般鱼390
(十)回家去390
(十一)傍人闲言390
(十二)殷勤指路391
(十三)亏心的笑391
(十四)自责391
(十五)一鞍配一马391
(十六)一蒂二瓜391
(十七)梦中喜悦391
(十八)夜梦冠带392
四、四旦392
(一)劈棺394
(二)刺虎之誓395
(三)刺虎有计396
(四)藕已断丝397
(五)阎婆惜扣信397
(六)杀惜397
(七)刺梁398
(八)巧云挣命398
五、老旦398
(一)趱路400
(二)过桥400
(三)进门落座400
(四)叹老401
(五)勉儿尽忠401
(六)秋风透肌401
(七)心急如焚402
(八)花婆自美402
六、作旦402
(一)家乡何处403
(二)伍封思母403
(三)拭泪404
(四)欢跃404
(五)拱手404
(六)放学归来404
(七)敲门404
(八)此事难忘404
(九)荣宗耀祖404
第三节 末405
一、老生405
(一)梦绕故国407
(二)忧国白了头407
(三)何日定中原407
(四)叹聚散无常408
(五)盼消息408
(六)意外获罪408
(七)谪配408
(八)叹运蹇409
(九)穷儒自怜409
(十)人生聚散409
(十一)水月空捞409
(十二)行步难409
(十三)四顿409
(十四)走七步410
(十五)周遇吉别母·登场410
(十六)奉酒慰亲411
(十七)星月荒郊411
(十八)有国难投411
二、外412
(一)伍员登程413
(二)跋涉414
(三)伍员托孤414
(四)老臣相殴414
(五)宗泽述志415
(六)碰肩415
三、副末416
(一)塾师吟趣417
(二)讲书417
(三)苍头织屦418
(四)遥瞻故里418
(五)家人投刺418
(六)述说跋涉险阻419
(七)恭敬回话419
(八)四点足419
(九)受命立功419
(十)扶老过桥419
第四节 净420
一、大面422
(一)昆曲大面表演的生活气息423
(二)昆曲大面的笑、叫、跳424
(三)昆曲大面的个性化设计427
(四)昆弋大面430
(五)湘昆大面432
二、大面身段程式举隅432
(一)张飞登场432
(二)项羽起霸433
(三)项羽无双掌434
(四)项羽登场434
(五)钟馗登场434
(六)钟馗趱路435
(七)鲁智深醉拟罗汉436
(八)青面虎椅技439
(九)关羽凭吊赤壁440
三、白面441
(一)相貂白面442
(二)褶子白面443
(三)邋遢白面446
四、白面身段程式举隅446
(一)相貂白面446
(二)褶子白面449
(三)邋遢白面453
第五节 丑455
一、丑456
(一)从“倡优”到“娼优”457
(二)“倡优侏儒”的身影459
(三)昆丑之侏儒遗形461
(四)倡优其意,侏儒其形462
(五)昆丑的主要技术规范和艺术特征463
(六)丑家门身段程式举隅468
二、副丑477
(一)冷二面478
(二)油二面479
(三)“冷”为主,“油”为辅480
(四)“雨夹雪”481
(五)“大二面”和“小二面”481
(六)副家门的“尺寸”482
(七)副家门身段程式举隅483
第五章 折子戏表演提要497
一、刀会497
二、孙诈498
三、扫秦499
四、寄信相骂501
五、访普502
六、辞朝505
七、参相506
八、见娘508
九、梅岭509
十、拜冬512
十一、请医514
十二、议剑516
十三、寄子519
十四、吃茶521
十五、佳期523
十六、闹学524
十七、拾画527
十八、硬拷531
十九、扫花533
二十、折柳阳关535
二十一、琴挑536
二十二、亭会537
二十三、游街540
二十四、卖兴542
二十五、教歌544
二十六、卖书545
二十七、跪池550
二十八、借茶552
二十九、活捉555
三十、写状557
三十一、狗洞558
三十二、醉写559
三十三、搜山563
三十四、别母565
三十五、刺虎567
三十六、定情、赐盒569
三十七、惊变、埋玉570
三十八、思凡572
三十九、借靴574
四十、芦林576
第六章 身段谱五种597
一、《乔醋》598
二、《痴梦》618
三、《罗梦》643
四、《夜奔》658
五、《游园》662
附录:中国昆剧与人类戏剧经验——以个人名义申报昆曲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附件材料677
后记699
部分参考书目700
热门推荐
- 3125899.html
- 1539053.html
- 2248257.html
- 3111567.html
- 730108.html
- 1531704.html
- 2053921.html
- 3783810.html
- 196814.html
- 3196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6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7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