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速无线通信 UWB、LTE与4G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江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276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速无线通信 UWB、LTE与4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1
第1章 高速无线通信1
1.1 UWB通信1
1.1.1 基于多载波CDMA的UWB4
1.1.2 基于脉冲无线电的UWB6
1.1.3 UWB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8
1.2 演进型(evolved)3G移动通信9
1.2.1 发射分集9
1.2.2 自适应调制14
1.3 4G移动通信16
1.3.1 OFCDM——一种有前景的无线接入技术16
1.3.2 OFDM MIMO复用系统17
1.3.3 混合ARQ18
参考文献19
第二部分 UWB通信22
第2章 应用于UWB通信的多载波CDMA重叠22
2.1 发射机、信道和窄带干扰22
2.2 接收机25
2.2.1 横向带阻滤波器的抽头权重26
2.2.2 数据恢复的Rake结构28
2.3 差错概率34
2.4 数值结果38
2.4.1 发射机滤波的意义38
2.4.2 接收策略的比较42
2.4.3 其他方面48
2.5 讨论50
参考文献51
第3章 应用于UWB通信的脉冲无线电重叠53
3.1 引言53
3.2 系统模型54
3.3 性能评估56
3.4 跳时和多载波CDMA系统的比较59
3.5 数值结果63
3.6 总结67
附录3A 多径干扰方差的推导67
附录3B 多址干扰方差的推导69
附录3C 窄带干扰的方差推导70
参考文献72
第4章 快速捕获74
4.1 引言74
4.2 系统模型74
4.2.1 信号模型74
4.2.2 TH编码设计准则以及自、互相关边界76
4.3 传统串行搜索捕获77
4.3.1 系统描述77
4.3.2 非相干相关检测器78
4.3.3 流图分析80
4.4 新的两步捕获法82
4.4.1 系统描述82
4.4.2 相干相关检测器83
4.4.3 流图分析86
4.5 数值结果88
4.6 总结91
附录4A 式(4.23)中Tacq的推导91
附录4B 式(4.46)中Tacq的推导92
参考文献93
第三部分 演进型3G移动通信95
第5章 具有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TD接收机95
5.1 引言95
5.2 系统模型95
5.2.1 CDMA下行链路中的发射机模型95
5.2.2 信道模型96
5.2.3 接收机模型97
5.3 相干接收的性能分析98
5.3.1 每个分支的STBC编码98
5.3.2 等增益合并2D-Rake接收机101
5.3.3 广义选择性合并2D-Rake接收机104
5.3.4 未采用TD-STBC的传统RaKe接收机109
5.4 数值解与讨论116
5.4.1 EGC 2D-Rake接收机的性能116
5.4.2 GSC 2D-Rake接收机的性能117
5.5 总结120
附录5A 复高斯随机变量(CGRV)中的Hermitian二次型120
附录5B 相关积分推导121
参考文献140
第6章 具有非理想信道估计的TD接收机142
6.1 引言142
6.2 系统模型142
6.2.1 CDMA下行链路的发射机模型142
6.2.2 信道模型143
6.2.3 接收机模型143
6.3 相干接收的性能分析144
6.3.1 每个分支的STBC解码144
6.3.2 EGC 2D-Rake接收机148
6.3.3 广义选择性合并2D-Rake接收机151
6.3.4 未使用TD-STBC的传统Rake接收机152
6.4 数值结果和讨论158
6.4.1 2D-Rake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158
6.4.2 系统参数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161
6.5 总结165
参考文献166
第7章 具有天线分集的正交幅度调制167
7.1 引言167
7.2 系统模型167
7.2.1 发射机模型168
7.2.2 信道模型169
7.2.3 相干接收机结构170
7.3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172
7.3.1 通用误比特率性能公式的推导172
7.3.2 非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条件误比特率173
7.3.3 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条件误比特率性能174
7.4 数值结果174
7.5 总结179
参考文献179
第8章 带干扰抵消的多码CDMA的QAM180
8.1 引言180
8.2 系统模型180
8.3 性能分析186
8.4 数值结果和讨论188
8.5 总结192
参考文献192
第四部分 4G移动通信193
第9章 OFCDM下行链路最优化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193
9.1 引言193
9.2 系统描述194
9.2.1 发送端模型194
9.2.2 接收端模型197
9.2.3 导频辅助信道估计器198
9.2.4 最优化检测器200
9.2.5 MMSE检测器201
9.3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203
9.3.1 最优化检测器性能203
9.3.2 MMSE检测器性能204
9.4 数值结果205
9.5 总结210
参考文献210
第10章 OFCDM系统的混合检测211
10.1 引言211
10.2 系统模型212
10.3 性能分析213
10.3.1 发送信号213
10.3.2 信道模型和接收信号214
10.3.3 信道估计215
10.3.4 数据信道的时域解扩217
10.3.5 频域解扩218
10.4 性能评估222
10.5 数值结果224
10.6 总结231
参考文献231
第11章 空—时—频编码分层结构232
11.1 引言232
11.2 系统描述232
11.2.1 发射机结构232
11.2.2 信道模型236
11.2.3 迭代接收机结构237
11.3 MMSE-SIC检测239
11.4 仿真结果242
11.5 总结246
参考文献246
第12章 混合ARQ系统的子包传输248
12.1 引言249
12.2 系统概述249
12.3 性能界251
12.4 分析和仿真252
12.4.1 最佳子包方案252
12.4.2 延时257
12.4.3 丢包率258
12.4.4 子包合并259
12.5 总结260
参考文献260
缩略语262
热门推荐
- 945323.html
- 2772649.html
- 857283.html
- 1265291.html
- 3495924.html
- 708498.html
- 1142483.html
- 589692.html
- 571030.html
- 1076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9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