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
  • 刘烈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617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 市场经济学 学科: 研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市场经济实践的发生与发展1

0.1.1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1

0.1.2 第一次产业革命促进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

0.1.3 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4

0.1.4 第三次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战后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7

0.1.5 第四次产业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9

0.1.6 市场经济在一系列原社会主义国家中实施10

0.2 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2

0.2.1 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13

0.2.2 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5

0.2.3 市场经济理论的全面发展20

第1章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25

1.1 市场经济的含义与性质25

1.1.1 市场与市场经济25

1.1.2 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属性27

1.2.1 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相比较29

1.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9

1.2.2 与商品经济相比较32

1.2.3 与市场调节相比较34

1.3 市场经济的功能与作用35

1.3.1 市场经济的功能35

1.3.2 市场经济的作用40

1.3.3 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失灵42

2.1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前提46

2.1.1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46

第2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46

2.1.2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49

2.1.3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55

2.1.4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践标准58

2.2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64

2.2.1 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出路64

2.2.2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71

2.2.3 抛弃对市场经济的偏见73

2.3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可行性80

2.3.1 计划与市场80

2.3.2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91

2.3.3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98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04

3.1 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商品货币的认识104

3.2 马列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市场经济观107

3.2.1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商品货币思想107

3.2.2 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与市场经济的认识109

3.3 传统的超越阶段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111

3.3.1 商品货币理论的斯大林范式111

3.3.2 毛泽东的超越阶段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观114

3.4 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理论117

3.4.1 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117

3.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理论120

3.4.3 苏联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123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25

3.5.1 经典作家的观点和论述127

3.5.2 党和政府在市场化改革中的认识与决策132

3.5.3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140

4.1.1 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栽体148

4.1 市场经济框架148

第4章 中国市场经济框架与模式选择148

4.1.2 市场制度、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150

4.1.3 国家、市场与企业153

4.2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56

4.2.1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56

4.2.2 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起点165

4.2.3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168

4.3 市场经济模式选择172

4.3.1 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的主要类型173

4.3.2 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比较与借鉴176

4.3.3 从国情出发进行模式创造184

第5章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86

5.1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分析186

5.1.1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证分析186

5.1.2 “体制外改革”与“增量改革”191

5.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分析199

5.2 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比较分析201

5.2.1 中国市场化与俄罗斯市场化的比较201

5.2.2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与过渡模式208

5.2.3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认识偏位的理论分析212

5.3 双轨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219

5.3.1 转轨的路径选择219

5.3.2 突出重点和攻克难点221

5.3.3 规避改革的风险225

第6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228

6.1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与公有制主体地位228

6.1.1 公有制经济结构与调整228

6.1.2 民营经济结构与发展235

6.1.3 中国私有化问题237

6.2 国有制产权制度及其配置243

6.2.1 产权理论与产权配置243

6.2.2 国有制的产权关联250

6.2.3 国有制改革中的产权配置254

6.3 我国市场经济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式257

6.3.1 社会混合所有制257

6.3.2 企业内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260

6.3.3 企业内剩余混合所有制262

6.3.4 企业内所有者与经营者混合所有制264

6.3.5 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高度统一的混合所有制267

第7章 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270

7.1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新思考270

7.1.1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体移位270

7.1.2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客体错位272

7.1.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偏位274

7.2.1 股份制的产权构架276

7.2 股份制与国有企业改革276

7.2.2 股份制与政企分开286

7.2.3 股份制与产权明晰291

7.3 微观基础重构的关键是政企分开293

7.3.1 行政关系上的政企分开294

7.3.2 社会关系上的政企分开299

7.3.3 产权关系上的政企分开303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客体308

8.1 市场流通的内容308

8.1.1 商品市场308

8.1.2 要素市场309

8.1.3 知识产品市场313

8.1.4 综合性商品市场316

8.2 市场流通的形式318

8.2.1 商流318

8.2.2 物流320

8.2.3 信息流322

8.2.4 货币流323

8.3.1 实值商品市场与虚拟商品市场324

8.3 市场流通的类型324

8.3.2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327

8.3.3 地上市场与地下市场331

8.3.4 传统市场与网络市场333

第9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337

9.1 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337

9.1.1 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力337

9.1.2 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关系342

9.2 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度343

9.2.1 市场运行秩序343

9.2.2 市场运行规则351

9.2.3 市场运行制度353

9.3 市场经济的运行状态356

9.3.1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356

9.3.2 市场经济中的均衡与非均衡366

9.3.3 市场经济中的波动与周期372

第10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376

1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形式376

10.1.1 政府调节376

10.1.2 市场调节381

10.1.3 第三种调节382

10.2 不同调节方式与不同条件下的调节384

10.2.1 三种不同调节方式的比较384

10.2.2 不同条件下的市场调节386

10.2.3 不同条件下的政府调节388

10.3 市场经济中政府调节的建设与完善393

10.3.1 政府失灵393

10.3.2 改革与完善政府调节396

10.3.3 实行配套改革,创造政府调节的环境条件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