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285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考试大纲3

Ⅰ教育学原理3

目录3

Ⅱ中外教育史13

Ⅲ 教育心理学23

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9

第二部分 考试指南41

Ⅰ教育学原理41

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41

一、教育学的历史41

二、教育学的基本问题47

四、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50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50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52

一、教育的词源52

二、教育的定义52

三、教育本质的论争55

四、现代教育及其特征55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61

一、教育的属性61

二、教育与生产力63

三、教育与经济基础65

四、教育与政治制度67

五、教育与文化69

六、教育的现代化71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76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76

二、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79

三、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81

四、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教育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83

第五章 教育目的86

一、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86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教育的目的90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95

第六章 教育制度100

一、教育制度概述100

二、现代学制及其类型102

三、现代学制的变革109

四、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112

第七章 学校115

一、学校的历史115

二、学校、家庭与社区118

三、学校文化120

四、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123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129

一、教师129

二、学生134

三、师生关系136

一、课程概述142

第九章 课程142

二、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147

三、课程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157

第十章 教学161

一、教学概述161

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163

三、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164

四、教学模式165

五、教学评价168

第十一章 德育171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171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172

三、德育的过程与原则174

四、德育的理论与方法175

五、当前德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176

Ⅱ中外教育史179

第一章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79

一、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79

二、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88

三、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92

四、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194

五、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199

第二章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208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208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211

三、荀子的教育思想212

四、《礼记》中的教育思想214

五、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216

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219

七、王充的教育思想220

八、颜之推的教育思想221

九、韩愈的教育思想222

十、朱熹的教育思想223

十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225

十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潮226

十三、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潮228

十四、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229

十五、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231

十六、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潮233

十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235

第三章 外国古代教育243

一、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243

二、古代希腊的教育245

三、古代罗马的教育253

四、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256

五、中世纪拜占廷的教育259

六、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260

七、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261

一、外国近代教育制度264

第四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264

二、外国现代教育制度278

第五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96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296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297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298

四、教育心理学化思想299

五、科学教育思想301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302

七、欧洲新教育思潮303

八、进步主义教育思潮304

九、新传统教育流派305

十、当代欧美教育思潮306

十一、前苏联教育思想308

Ⅲ 教育心理学312

第一章 绪论312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312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313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5

第二章 学生的身心发展317

一、学生身体的发展317

二、学生认知的发展318

三、学生社会性的发展321

四、学生的个别差异323

一、学习的概述326

第三章 学习心理326

二、学习理论328

三、学习的迁移336

第四章 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342

一、概念学习342

二、原理学习343

三、问题解决344

四、创造力的培养348

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352

一、技能的概述352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353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355

一、学习动机概述360

第六章 学习动机360

二、学习动机理论362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365

第七章 学习策略368

一、学习策略的概述368

二、认知策略与元认知370

三、学习策略的应用372

第八章 教学心理375

一、教学设计375

二、有效教学378

三、因材施教381

一、课堂学习管理概述384

第九章 课堂学习管理384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386

三、维持课堂学习的纪律389

第十章 学校群体心理395

一、学校群体心理概述395

二、学校群体心理的效能396

三、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399

四、班级群体心理402

第十一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405

一、品德心理的结构与形成405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410

三、品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413

一、心理健康概述416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416

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417

三、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420

第十三章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423

一、教育的测量与评定概述423

二、教学过程中的评定424

三、测量与评定的技术426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428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428

二、教师的职业行为430

三、教师的素质433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437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437

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437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441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449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456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456

二、文献查阅与利用460

三、理论构思与形成假设463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465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70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470

二、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473

三、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476

四、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486

五、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495

六、教育人种学方法499

第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501

一、教育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501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506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509

第三部分 考试样卷515

A卷515

B卷517

选择题参考答案521

后记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