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的门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发展的门槛
  • 诸大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522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的门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11年1月1

[2011/1/3]星期一 特色导向的个人管理1

[2011/1/4]星期二 少就是多的聚焦原则3

[2011/1/5]星期三 独一无二的特色原则4

[2011/1/6]星期四 最大产出的效率原则6

[2011/1/7]星期五 台湾人看来比上海人快乐7

[2011/1/9]星期日 台湾人的地域局限8

[2011/1/10]星期一 台湾智库对台湾的看法9

[2011/1/12]星期三 上海当前的转型与创新11

[2011/1/14]星期五 再看佛罗里达的创意城市理论12

[2011/1/18]星期二 过去十年的上海城市发展15

[2011/1/19]星期三 台北是个可以发呆的城市16

[2011/1/23]星期日 从美国看消费创新18

[2011/1/28]星期五 对奥巴马国情咨文的感想19

2011年2月21

[2011/2/5]星期六 中国低碳城市的误区21

[2011/2/8]星期二 做人做学问的箴言23

[2011/2/9]星期三 向欧洲学习绿色发展25

[2011/2/10]星期四 2020年上海进入稳定发展26

[2011/2/11]星期五 好的管理胜于民主28

[2011/2/12]星期六 中国城市发展C模式30

[2011/2/13]星期日 做奢侈品消费的思考者31

[2011/2/14]星期一 公司生态效率研究与比较33

[2011/2/15]星期二 基于人类发展的绿色竞争力38

[2011/2/16]星期三 55岁以后要做减法40

[2011/2/18]星期五 中国能否有创意地超过美国42

[2011/2/19]星期六 终身教授与学术创新43

[2011/2/20]星期日 巴斯德型的创新研究46

[2011/2/21]星期一 中国发展C模式的缘起50

[2011/2/22]星期二 创新能力与经济水平相关59

[2011/2/23]星期三 一部分地区先创新起来?61

[2011/2/25]星期五 基于稳态经济的低碳竞争力研究63

[2011/2/26]星期六 中国低碳竞争力的几个假说65

[2011/2/27]星期日 巴斯德型的管理创新69

[2011/2/28]星期一 生态限制的城市增长71

2011年3月74

[2011/3/1]星期二 绿色经济的领先研究74

[2011/3/2]星期三 绿色经济的三重效益77

[2011/3/3]星期四 简单模型与深刻思想79

[2011/3/5]星期六 中国低碳经济分析82

[2011/3/6]星期日 幸福讨论的五个误区84

[2011/3/7]星期一 绿色经济的研究逻辑86

[2011/3/8]星期二 基于问卷的管理研究89

[2011/3/9]星期三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变化的92

[2011/3/10]星期四 用资源环境天花板倒逼上海创新与转型94

[2011/3/11]星期五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PSR分析99

[2011/3/12]星期六 学术研究的三种路径101

[2011/3/13]星期日 基于案例研究的图像模型104

[2011/3/14]星期一 绿色投资是否增加生活质量108

[2011/3/15]星期二 基于案例分析的理论创新113

[2011/3/16]星期三 如何解释中国富豪超速增长116

[2011/3/17]星期四 实证研究的起点是绩效评价119

[2011/3/18]星期五 案例研究的规范问题120

[2011/3/19]星期六 中国绿色经济的研究体系123

[2011/3/21]星期一 收入不平等与社会问题125

[2011/3/22]星期二 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127

[2011/3/23]星期三 基于PSR的三个门槛研究130

[2011/3/24]星期四 政策分析的三个维度133

[2011/3/25]星期五 一般很同济、偶尔不同济135

[2011/3/26]星期六 收入不平等与环境问题138

[2011/3/27]星期日 五个资本的图像模型140

[2011/3/28]星期一 自成一体的研究体系142

[2011/3/29]星期二 绿色经济的不同形态144

[2011/3/30]星期三 增长经济需要终结148

[2011/3/31]星期四 稳态经济需要倡导150

2011年4月154

[2011/4/1]星期五 生活质量-自然消耗曲线154

[2011/4/2]星期六 聪明增长的理论要点157

[2011/4/4]星期一 中国发展的三种情景159

[2011/4/5]星期二 B模式与C模式的区别161

[2011/4/6]星期三 足够经济的崛起163

[2011/4/7]星期四 不同模式下的城市发展167

[2011/4/8]星期五 稳态经济的评价指标170

[2011/4/9]星期六 如何从繁忙到悠闲172

[2011/4/10]星期日 评论宁波城市发展质量175

[2011/4/11]星期一 气候变化的深化研究177

[2011/4/12]星期二 低碳中国的情景选择180

[2011/4/13]星期三 深化三个门槛研究184

[2011/4/14]星期四 走向稳态经济的三个阶段188

[2011/4/15]星期五 面向中国与面向世界的理论创新190

[2011/4/16]星期六 走向生活满意的两种模式192

[2011/4/17]星期日 低碳转型的路径分析194

[2011/4/18]星期一 绿色宏观经济研究196

[2011/4/19]星期二 20年来《生态经济学》杂志的研究趋势198

[2011/4/20]星期三 从五年计划看中国发展C模式203

[2011/4/21]星期四 稳态经济与增长经济的比较204

[2011/4/22]星期五 绿色经济的两种模式206

[2011/4/23]星期六 三个门槛的认识区别209

[2011/4/24]星期日 减少增长(De-growth)的权威定义212

[2011/4/25]星期一 展望生态经济学下一个10年216

[2011/4/26]星期二 三个门槛的政策意义218

[2011/4/27]星期三 低碳转型的路径问题219

[2011/4/28]星期四 城市研究的四个方面222

[2011/4/29]星期五 中国发展在沿袭A模式224

[2011/4/30]星期六 三个门槛的范式比较227

2011年5月230

[2011/5/2]星期一 中国转型的系统思考230

[2011/5/3]星期二 中国观察的特色概念233

[2011/5/4]星期三 转型发展的执行力问题236

[2011/5/5]星期四 福利门槛的研究成果238

[2011/5/7]星期六 中国转型的研究视角241

[2011/5/8]星期日 研究三种生产率248

[2011/5/10]星期二 政府绩效评估的问题250

[2011/5/11]星期三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252

[2011/5/12]星期四 福利门槛的原因与对策254

[2011/5/13]星期五 反弹效应与生态创新256

[2011/5/14]星期六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福利提高陷阱258

[2011/5/15]星期日 碳排放的P分析与实证261

[2011/5/16]星期一 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265

[2011/5/17]星期二 生态门槛的基本问题268

[2011/5/18]星期三 福利门槛的基本问题270

[2011/5/19]星期四 低碳思考的范式区别271

[2011/5/22]星期日 生态门槛倒逼转型274

[2011/5/23]星期一 发展观念与发展实际为什么有落差276

[2011/5/25]星期三 到布鲁塞尔遇到航班延误278

[2011/5/26]星期四 对绿色经济报告的评论279

[2011/5/27]星期五 对脱钩发展报告的评论283

[2011/5/28]星期六 向国际同行讲述自己的理论285

[2011/5/29]星期日 治理门槛的基本问题288

[2011/5/30]星期一 循环经济的研究路径289

[2011/5/31]星期二 基于脱钩发展的中国绿色经济291

2011年6月294

[2011/6/1]星期三 组织之间的三角关系294

[2011/6/2]星期四 基于三角关系的研究296

[2011/6/3]星期五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298

[2011/6/4]星期六 政社合作与第三方治理300

[2011/6/6]星期一 三类组织及其交互作用307

[2011/6/7]星期二 三种组织与国家模型309

[2011/6/8]星期三 治理模式与发展绩效311

[2011/6/9]星期四 如何看待中国的治理问题314

[2011/6/10]星期五 合作治理的界面问题317

[2011/6/11]星期六 政府对于企业与社会的界面管理319

[2011/6/12]星期日 社会组织对于企业与政府的界面管理321

[2011/6/13]星期一 结构变化与三个门槛323

[2011/6/14]星期二 社会责任的分类研究325

[2011/6/15]星期三 治理结构与发展研究327

[2011/6/16]星期四 企业组织对于政府与社会的界面管理329

[2011/6/17]星期五 企业声誉与责任行动330

[2011/6/18]星期六 企业社会责任的转型之路333

[2011/6/19]星期日 中国和谐发展的目标334

[2011/6/20]星期一 重大事件的研究模式337

[2011/6/23]星期四 转型发展的政策差异338

[2011/6/24]星期五 创新区域的三种模式341

[2011/6/25]星期六 可持续性大学的双向合作343

[2011/6/27]星期一 过去的理论无法指导当前的现实344

[2011/6/28]星期二 从卡亚公式谈低碳城市346

[2011/6/29]星期三 给英国华威克全球能源MBA讲课348

[2011/6/30]星期四 创新型区域中的三元组织350

2011年7月353

[2011/7/4]星期一 绿色城市的三种路径353

[2011/7/8]星期五 住房的拥有导向与使用导向355

[2011/7/10]星期日 大学与学者的四种水平356

[2011/7/11]星期一 欧洲国家的公共服务358

[2011/7/14]星期四 中国税收与福利的发展方向359

[2011/7/20]星期二 中国的发展是粗糙的362

[2011/7/24]星期日 一个在美国当公务员的中国人363

[2011/7/25]星期一 中国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365

[2011/7/26]星期二 税收问题的三个误区368

[2011/7/31]星期日 “仇和现象”的理论思考370

2011年8月373

[2011/8/2]星期二 中国模式的三种看法373

[2011/8/4]星期四 绿色经济的PSR分析375

[2011/8/8]星期一 中国发展的两低一高成本378

[2011/8/9]星期二 特殊利益集团制约中国发展380

[2011/8/13]星期六 中国的问题首先是政府失灵382

[2011/8/16]星期二 哈佛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384

[2011/8/18]星期四 熊彼特主义与转型发展386

[2011/8/19]星期五 逆政府时代的公共管理388

[2011/8/22]星期一 巴斯德型研究的两个空间390

[2011/8/24]星期三 治理政府失灵的三个方面392

[2011/8/26]星期五 逆政府时代的PSR分析394

[2011/8/30]星期二 中国发展中的漂白、漂绿和漂蓝396

2011年9月399

[2011/9/1]星期四 管理理论的四种情况399

[2011/9/2]星期五 思考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理论401

[2011/9/4]星期六 中国是原始的资本主义?403

[2011/9/8]星期四 什么是绿色的增长404

[2011/9/13]星期二 设想给《文汇报》谈可持续性研究407

[2011/9/16]星期五 三个版本的政策分析理论409

[2011/9/20]星期二 学术发言的三版突进411

[2011/9/22]星期四 技术、管理、政治的区别412

[2011/9/27]星期二 上海大都市区的交通时间413

[2011/9/29]星期四 中、美、欧需要在10年内实现转型414

2011年10月416

[2011/10/1]星期六 从政策分析角度思考城市规划416

[2011/10/2]星期日 影响度假旅游的因素是收入吗?418

[2011/10/3]星期一 佛罗利达的3T理论419

[2011/10/4]星期二 气候治理的四种类型420

[2011/10/5]星期三 从城市理论到空间研究422

[2011/10/6]星期四 奥巴马对乔布斯的纪念辞424

[2011/10/7]星期五 打的问题的理论思考426

[2011/10/8]星期六 城市规划师的利益问题427

[2011/10/9]星期日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429

[2011/10/10]星期一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形态影响431

[2011/10/13]星期四 管理研究的三个层次433

[2011/10/14]星期五 公众参与的有效问题434

[2011/10/15]星期六 研究领域的去传统化436

[2011/10/16]星期日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面管理研究437

[2011/10/17]星期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C模式438

[2011/10/18]星期二 企业社会责任的倒U形440

[2011/10/19]星期三 邻避运动的管理思考443

[2011/10/20]星期四 澳门城市的“四可”特征445

[2011/10/21]星期五 政府管理创新的三个维度447

[2011/10/23]星期日 邻避现象的深入研究449

[2011/10/25]星期二 苏州太湖的旅游定位453

[2011/10/26]星期三 深圳蛇口的低碳转型454

[2011/10/27]星期四 博士论文的逻辑美456

[2011/10/29]星期六 中国绿色发展的模式456

[2011/10/31]星期一 给鲍利的《蓝色经济》写序458

2011年11月462

[2011/11/2]星期三 可持续性大学的变革实质462

[2011/11/3]星期四 可持续性大学的FLA模型464

[2011/11/4]星期五 卡内基梅隆基于地方的转型466

[2011/11/5]星期六 东京大学的可持续性科学系统(IR3S)468

[2011/11/6]星期日 康内尔的可持续性发展实验室470

[2011/11/7]星期一 同济的可持续性转型472

[2011/11/8]星期二 上海服务经济的三元组合474

[2011/11/9]星期三 两个服务城市理论的差异476

[2011/11/10]星期四 上海3.0的四个转型478

[2011/11/11]星期五 同济SD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分析480

[2011/11/16]星期三 绿色增长还是绿色转型482

[2011/11/19]星期六 创意阶级的生活方式484

[2011/11/20]星期日 可持续性大学的现状分析486

[2011/11/23]星期三 降低发展观念与发展绩效的剪刀差489

[2011/11/25]星期五 深入思考低碳发展指标490

[2011/11/27]星期日 大学与可持续发展492

[2011/11/28]星期一 第六次经济长波的专著493

2011年12月495

[2011/12/1]星期四 中国新能源的基本战略495

[2011/12/3]星期五 在学术上强调“三不三要”496

[2011/12/4]星期日 城市区域中的上海新城建设498

[2011/12/5]星期一 绿色经济的基本问题499

[2011/12/7]星期二 城市管理的OSP模型500

[2011/12/11]星期日 提高课题申请的技术含量502

[2011/12/12]星期一 中国转型发展时间已经不多503

[2011/12/13]星期二 PM2.5的PSR分析507

[2011/12/16]星期五 明确组织的责任边界509

[2011/12/17]星期六 世界城市的中国思考510

[2011/12/24]星期六 七分很同济三分不同济5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