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工程手册 第4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小林明编;汽车工程手册编译委员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88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工程手册 第4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汽车电气设备及附件1
第一章电气设备概述1
1·1电器、附件的种类1
1·2汽车电器、附件的特点2
第二章点火装置4
2·1概述4
2·1·1点火装置的功能4
2·1·2标准和试验方法6
2·2高压磁电机式点火法7
2·2·1 基本结构7
2·2·2性能检查8
2·3蓄电池式点火法8
2·3·1基本电路8
2·3·2点火线圈9
2·3·3分电器10
3·2·2车辆试验和诊断用试验机器12
2·3·4检查方法13
2·3·5使用方法14
2·4晶体管式点火法15
2·4·1概况15
2·4·2半晶体管式点火法15
2·4·4 电容放电式点火法16
2·5 火花塞16
2·5·1火花塞概要16
2·4·3全晶体管式点火法16
2·5尺寸和规格17
2·5·3火花塞的热特性(热范围)17
2·5·4火花塞的放电电压18
2·5·5火花塞的污损18
2·5·6特殊火花塞19
2·5·7火花塞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9
2·6·2性能和使用20
2·6 预热塞20
2·6·1结构和电路20
2·6·3特殊预热塞21
第三章发电机22
3·1概述22
3·1·1种类22
3·1·2标准22
3·1·3检查24
3·1·4修理极限值24
3·2直流发电机25
3·2·1原理25
3·2·2结构25
3·2·3性能26
3·2·4调节器(直流发电机用)26
3·2·5特殊直流发电机28
3·3交流发电机29
3·3·1交流发电机的特点29
3·3·2交流发电机的原理29
3·3·3交流发电机的结构30
3·3·4二极管31
3·3·5交流发电机的性能32
3·3·6调节器(交流发电机用)36
3·3·7特殊交流发电机38
3·3·8发电机的选定39
第四章起动机42
4·1 概述42
4·1·1起动条件42
4·1·2性能、种类42
4·1·3标准和使用方法43
4·2惯性移动式起动机44
4·2·1结构44
4·2·2性能44
4·3·2性能45
4·3强制啮入式起动机45
4·3·1结构45
4·4电枢移动式起动机46
4·5特殊起动机46
4·5·1同轴式起动机46
4·5·2减速齿轮式起动机46
4·6其他47
4·6·1 电磁开关47
4·6·2保护装置47
第五章蓄电池48
5·1概述48
5·2铅蓄电池48
5·2·1原理48
5·2·2结构49
5·2·3种类51
5·2·4性能和试验方法52
5·2·5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关系55
5·2·6使用与保养56
5·3汽车用蓄电池的动向58
5·3·1概况58
5·3·2大量生产体制的确立58
5·3·3新产品的研制58
5·3·4轿车用蓄电池的小型轻量化58
5·3·5今后的研究课题58
5·4·3结构59
5·4·1原理59
5·4其他蓄电池(碱蓄电池)59
5·4·2充、放电特性59
第六章照明装置60
6·1概述60
6·1·1概况60
6·1·2种类60
6·2前大灯60
6·2·1概况60
6·2·2种类、结构60
6·2·3全封闭型灯泡62
6·2·4配光性能62
6·2·5标准63
6·2·6调整光束64
6·3·1概况65
6·3·2种类与结构65
6·3·3灯泡65
6·3尾灯、刹车灯、转向指示灯65
6·3·4标准66
6·4其他灯具66
6·4·1辅助前大灯66
6·4·2牌照灯66
6·5·1溉况67
6·5反射器67
6·5·2种类和结构67
6·4·5车室灯67
6·4·3倒车灯67
6·4·4停车灯、示宽灯67
6·5·3标准68
7·2·1磁铁式车速表69
第七章仪表69
7·1概述69
7·2车速表69
7·2·2离心式车速表70
7·2·3滚筒式车速表70
7·2·4里程累计机构70
7·2·5警告灯式车速表70
7·2·6车速自动记录仪71
7·2·7车速表软轴71
7·3·1磁铁式转速表72
7·3·2电测式转速表72
7·3发动机转速表72
7·4油压表73
7·4·1波尔登管式油压表73
7·4·2双金属式油压表73
7·4·3电阻式油压表75
7·4·4警告灯式油压表75
7·5温度表75
7·5·1波尔登管式温度表75
7·5·2双金属式温度表75
7·5·5警告灯式温度表76
7·5·4复合式温度表76
7·5·3电阻式温度表76
7·6 电流表77
7·7·1 电阻式燃油表78
7·7燃油表78
7·7·2双金属式燃油表79
7·7·3复合式燃油表79
7·7·4液化石油气(LPG)燃油表79
7·8液面表79
7·9复合仪表及照明80
8·1·1概况81
8·1·2种类、结构及特性81
8·1转向指示器81
第八章标志警告装置81
8·1·3 其他83
8·1·4有关规定84
8·2喇叭84
8·2·1 概况84
8·2·2种类、结构及特性84
8·2·3其他87
8·2·4有关规定88
8·3其他警报指示器88
第九章开关89
9·1概述89
9·1·1 电气条件89
9·1·2 机械条件90
9·1·4一般条件91
9·1·3环境条件91
9·2材料及零部件92
9·2·1导体92
9·2·2绝缘体92
9·2·3触点96
9·2·4 弹簧97
9·2·5双金属97
9·2·6橡胶97
9·2·7润滑剂97
9·2·8其他97
9·3机构和种类100
9·3·1通断机构100
9·3·2操作方法和机构101
9·4 目前和将来的问题104
9·3·3按用途来分类104
第十章电线106
10·1接线方式106
10·2 电线106
10·2·1低压电线106
10·2·2高压电线107
10·3接头107
10·4·3点火用软线109
1 0·5最新动向109
1 0·4·2蓄电池电缆线109
10·4 电线总成109
10·4·1 电线束109
第十一章刮水器和洗涤器110
11·1刮水器110
11·1·1概况110
11·1·2摆杆和刮片110
11·1·3联动机构110
11·1·4刮水器电动机111
11·2洗涤器112
11·2·1 电动式洗涤器112
11·2·2其他方式113
11·2·3喷嘴和洗涤液113
11·2·4试验114
1 2·1概述115
12·2种类及结构115
12·2·1按安装位置分类115
1 2·2·2按镜面形状分类115
12·2·3按特殊功能分类115
第十二章后视镜115
1 2·2·4结构116
12·3性能116
1 2·3·1安装的必要条件116
12·3·2视野117
1 2·3·3清晰度117
12·4其他118
12·3·4振动118
第十三章汽车收音机及电磁噪声的119
抑制119
13·1概述119
13·2收音机119
13·2·1收音机部分119
13·2·2扬声器120
13·2·3 天线121
13·2·4安装122
13·2·5客车收音机124
13·3电磁噪声及抑制方法125
13·3·1电磁噪声的产生125
13·3·2电磁噪声的传播126
13·3·3电磁噪声抑制器126
13·3·4电磁噪声的抑制方法127
13·3·5汽车电磁噪声电场强度的允许值129
第十四章冷暖气设备131
1 4·1 舒适环境131
14·2车辆的热负荷131
14·3通风132
14·4·3排气式暖气装置134
14·4·2热水式暖气装置134
14·4·1暖气设备的种类134
14·4暖气设备134
14·4·4独立燃烧式暖气装置135
14·4·5 防霜器136
14·4·6控制137
14·5冷气设备137
14·5·1冷气设备的种类137
14·5·2蒸汽压缩式冷气装置137
14·5·3冷气装置的主要部件140
14·5·4冷藏车143
14·6试验方法143
15·1·2安全带的种类144
第十五章安全带144
15·1·1概况144
15·1概述144
15·2安全带的结构、性能和强度145
15·2·1结构和材料145
15·2·2性能与强度145
15·3安装方法和安装强度146
15·3·1安装方法146
15·3·2安装部件强度147
16·1·3结构及功能148
16·1·2种类148
16·1·1必要性148
16·1 自动车门148
第十六章其他电器及附件148
16·2车门锁151
16·2·1必要性151
16·2·2种类151
16·2·3结构与性能151
16·3行李箱启闭机构154
16·3·1必要性154
16·4·2种类155
16·4·1必要性155
16·4可调式车座155
16·3·3结构及性能155
16·3·2种类155
16·4·3结构及性能156
16·5 自动升降玻璃风窗157
16·5·1必要性157
16·5·2种类157
16·5·3结构及机能157
1·2·1普通客车160
1·2城市公共汽车的各种形式160
1·1·2城市公共汽车应具备的特性160
1·1·1公共汽车运输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160
1·1概述160
第一章城市公共汽车160
第二篇各种用途的汽车160
1·2·2双层客车161
1·2·3铰接式客车161
1·2·4拖挂式公共汽车161
1·2·5无人售票公共汽车161
1·3城市公共汽车的参数162
1·4 出入口布置及上下车方式163
1·6·1法规和标准164
1·6·2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用装备164
1·5座椅的排列164
1·6无人售票公共汽车运行装备164
第二章旅游客车166
2·1概述166
2·2旅游客车的各种型式166
2·3冷气设备167
2·4暖气装置168
2·5污物处理装置168
3·3高速客车的性能169
3·3·2爬坡能力169
3·3·1最高车速169
3·2高速客车的运行情况169
3·1概述169
第三章高速客车169
3·4高速客车的规格170
3·4·1规格概况170
3·4·2发动机170
3·4·3制动器171
3·4·4轮胎和车轮172
3·4·5 转向装置172
3·4·6其它的底盘规格172
3·4·7车身规格172
4·4底盘结构175
4·5车身结构175
4·3·2普通轻型客车175
4·5·2座椅175
4·5·1车身175
4·3轻型客车的型式175
4·2轻型客车的用途175
4·1概述175
4·3·1小型轻型客车175
第四章轻型客车175
4·6专用轻型客车176
5·3结构177
5·1 法规177
5·2分类177
第五章客货两用车177
5·4·2运输性能178
5·3·1后门的种类178
5·5与轿车的强度比较178
5·3·2座椅的种类178
5·4性能178
5·4·1 货台178
5·6空气动力学的考察179
5·6·1风压分布179
5·6·2空气动力学稳定性179
6·2牵引车的结构180
6·1概述180
第六章挂车牵引车和挂车180
6·2·1半挂式牵引车181
6·2·3制动装置182
6·2·2全挂式牵引车182
6·2·4制动器和电动联接器184
6·3挂车的结构184
6·3·1半挂车184
6·3·2全挂车185
6·3·3制动装置186
6·4行驶轨迹186
6·5·1半挂车的弯折现象187
6·5铰接式车辆的弯折现象187
6·5·2全挂车的弯折现象188
6·5·3防弯折装置188
6·6·1普通挂车189
6·6挂车的使用189
6·6·2重型货物运输用挂车190
6·6·3长货物挂车190
6·6·4宿营挂车191
第七章特殊货车192
7·1 自卸车192
7·1·1概况和分类192
7·1·2结构192
7·2液态货物运输车193
7·2·1概况和分类193
7·2·2结构193
7·3混凝土搅拌车194
7·3·1概况和分类194
7·3·2结构194
7·4粉状货物运输车195
7·4·1 一般结构195
7·4·2特殊结构195
7·5带有装卸装置的特殊货物运输车195
7·5·1 概况195
7·5·2带有装卸机构的货车195
7·5·3叉式货车196
7·7·1概况和分类197
7·6·1概况197
7·7·2结构197
7·7低温货物运输车197
7·6长货物运输车197
7·6·2结构197
7·8·1消防车的特性199
7·8消防汽车199
7·8·2水泵车200
7·8·3云梯车200
7·8·4化学消防车200
7·9运瓶车201
7·10其他201
第八章特种汽车202
8·1 工程机械202
8·1·1机动平路机202
8·1·2机动铲运机205
8·1·3拖拉机206
8·1·4推土机216
8·1·5起重车220
8·2军用车221
8·2·1绪论221
8·2·2装甲车221
8·2·3坦克223
8·2·4牵引车228
8·3农用车辆228
8·3·1绪论228
8·3·2轮式拖拉机229
8·4·1雪地车234
8·3·3履带式拖拉机234
8·3·4自行作业车234
8·4雪地车、扫雪车234
8·4·2扫雪车236
8·5厂内搬运车237
8·5·1厂内蓄电池搬运车237
8·5·2升降叉车238
8·5·3其他240
8·6 电动汽车240
8·6·1 电池汽车240
8·6·2无轨电车241
8·7·1概况242
8·7竞赛汽车242
8·7·2种类243
8·7·3结构和特性243
8·7·4车辆性能250
8·7·5竞赛分类和赛车251
第三篇三轮汽车和摩托车255
第一章三轮汽车255
1·1概述255
1·1·1发展史255
1·1·2三轮汽车的种类和生产概况257
1·1·3外国的三轮汽车257
1·2汽油发动机260
1·2·1发动机结构260
1·2·2进气系统263
1·2·3排气系统263
1·2·4燃料系统264
1·2·5冷却系统264
1·2·6润滑系统265
1·3动力传递装置266
1·3·1传递方式266
1·3·2离合器266
1·3·3变速器267
1·3·4传动轴和万向节267
1·3·5减速齿轮和差动装置268
1·3·6驱动轴268
1·4车轮和轮胎268
1·5制动装置268
1·6悬架装置270
1·6·1摇臂式前叉270
1·6·2油压式前叉270
1·6·3前轴271
1·7转向装置272
1·7·1 转向机构272
1·7·2 转弯半径272
1·8操纵性、稳定性273
1·8·1作用于前轮的力和力矩273
1·8·2保持角、保持力、转向角、转向力274
1·8·3摆动问题275
1·8·4前轮负荷限度和后倾倒275
1·8·5侧倾例275
1·9·2车架276
1·9车架和车体276
1·9·1结构276
1·9·3驾驶座278
1·9·4货箱278
1·10电器及附件278
1·10·1 电器溉况278
1·10·2点火装置278
1·10·3充电发电机278
1·1 0·4起动电动机278
1·10·5蓄电池278
1·10·6照明装置279
1·10·7仪表279
1·10·8指示警告装置279
1·10·9刮水器279
2·1·2摩托车的划分及各国的情况280
2·1概述280
2·1·1摩托车的发展和日本的地位280
第二章摩托车280
2·1·3摩托车将来的发展281
2·1·4现在主要摩托车的性能、尺寸参数表281
2·2摩托车用发动机282
2·2·1动力性能282
2·2·2发动机284
2·2·3发动机附件288
2·3动力传递装置290
2·3·1概述290
2·3·2一次传动装置和离合器291
2·3·3变速器291
2·4·1 轮胎293
2·3·4二次传动装置293
2·4车轮和轮胎293
2·3·5机械式起动装置293
2·4·2轮辋和轮辐294
2·4·3制动装置295
2·5车架296
2·5·1概述296
2·5·2结构上的分类297
2·5·3部件上的分类297
2·6悬架装置、转向装置及前后轮的结构298
2·6·1概述298
2·6·2前轮悬架装置及其性能298
2·6·3转向机构299
2·6·4后轮悬架装置及其性能301
2·7摩托车用电气装置302
2·7·1 发电机302
2·7·2起动装置302
2·7·3点火装置303
2·7·4整流器304
2·7·5蓄电池305
2·7·6喇叭305
2·7·7灯光设备305
2·7·8开关类305
2·8摩托车的稳定性、操纵性306
2·8·1概述306
2·8·2轮胎的路面特性306
2·8·4稳定性307
2·8·3摩托车前轮系的几何学307
2·8·5操纵性308
2·9振动、噪声311
2·9·1概述311
2·9·2作为振动源的发动机的惯性力的控制311
2·9·3车体振动312
2·9·4噪声312
第三章轻型摩托车314
3·1概述314
3·1·1轻型摩托车的发展史314
3·1·2轻型摩托车的特点314
3·3·1行驶阻力315
3·3动力性能315
3·2结构强度315
3·3·2行驶性能316
3·4发动机317
3·4·1概述317
3·4·2二冲程发动机的性能317
3·4·3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317
3·4·4冷却318
3·5 传动机构318
3·5·1概述318
3·5·2 自动离合器318
3·5·3液力变扭器319
3·6·3壳式车架321
3·6·2脊骨式车架321
3·6·1概述321
3·6车体结构321
3·5·4其他自动无级变速器321
3·7悬架装置和平顺性323
3·7·1概况323
3·7·2油压减振器324
3·7·3空气弹簧324
3·7·4橡胶缓冲324
3·8车轮和轮胎325
3·8·1车轮325
3·8·2轮胎325
3·9操纵机构的操纵性326
3·11·1进气噪声和进气消声器327
3·11·2排气噪声和排气消声器327
3·11噪声和消声器327
3·10振动和防振装置327
3·12外国的轻型摩托车328
第四篇燃料、润滑油和润滑脂329
第一章汽车燃料329
1·1车用汽油329
1·1·1 气油的性质329
1·1·2车用汽油标准336
1·2轻柴油337
1·2·1轻柴油的性质337
1·2·2轻柴油标准339
1·3 液化石油气(LPG)340
1·4汽车燃料的添加剂342
2·1·2发动机油的台架试验方法343
第二章润滑油和润滑脂343
2·1发动机油343
2·1·1发动机油的分类343
2·1·3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349
2·2·1齿轮油分类358
2·2·2齿轮油试验方法360
2·2·3齿轮油的使用性能364
2·3工作油和防冻液366
2·3·1 自动变速器油366
2·3·2液压工作液368
2·4润滑脂370
2·4·1润滑脂分类370
2·3·3 防冻液370
2·4·2润滑脂的性质372
2·4·3汽车润滑脂分述373
2·4·4润滑脂试验法375
2·5润滑油添加剂377
2·6与润滑油有关的图表378
2·6·1粘度和温度378
2·6·2比重和温度379
2·6·3比热和温度379
2·6·4热导率和温度379
1·1·5车辆衰老度的影响381
1·1·4道路状况的影响381
1·1·3 每月行驶里程的影响381
1·1·2故障发生状况381
1·1 使用指标381
第一章预防性保修381
第五篇汽车维修保养381
1·1·1运行经费381
1·2保修管理383
1·2·1保修种类383
1·2·2预防保修的效用383
1·2·3检查时间383
1·2·4检查内容383
1·2·5保修管理人员383
1·3检查保修法制384
1·3·1安全标准385
1·3·4国家进行的检查390
1·3·2作业检查标准390
1·3·3定期检查保修390
第二章保修厂保修391
2·1标准保修作业391
2·1·1发动机调整391
2·1·2离合器检查393
2·1·3变速器检查395
2·1·4传动轴检查395
2·1·5差速器和后桥检查395
2·1·6前悬架检查395
2·1·7后悬架检查396
2·1·8转向机构检查396
2·1·9前轮定位检查396
2·1·10制动器的检查和调整397
2·1·11辅助装备检查398
2·1·12车身各部检查399
2·1·13底盘各部检查399
2·1·14高速行驶保修399
2·2保修厂设施401
2·2·1 工厂设施401
2·2·2解体保修厂401
2·2·3审定保修厂402
2·2·4指定保修厂402
2·3保修厂管理404
2·3·1 防灾404
2·3·3接待人员的业务405
2·3·4教育训练405
2·3·2设备机器管理405
第三章 保修用机械、工具和试验机407
器407
3·1保修用机械和工具407
3·1·1保修用机械、工具407
3·1·2洗涤、清扫用机械和工具409
3·2保修用试验机器410
3·2·1 保修用试验机器410
3·3检验用机具416
3·3·1检验用机具的种类和型式416
3·3·2检验用机具416
1·2 日本的汽车保有量和增长420
辆汽车平均人数420
1·1各国汽车保有量、人口和每一420
第一章车辆、公路及交通统计420
第六篇汽车交通和道路420
1·3公路421
1·3·1世界各国的公路现状421
1·3·2 日本的公路现状422
1·4高速公路423
1·5交通424
1·5·1汽车交通量424
1·5·2汽车运输424
1·6·1交通事故的增长426
1·6·2汽车引起的事故426
1·6交通事故426
1·6·3事故的原因427
第二章人及车辆的特性428
2·1 人的特性428
2·1·1 环境428
2·1·2心理上的主要因素428
2·1·3人体的因素428
特性的考虑429
2·3·2规章制度429
2·3在交通工程中,人与车辆429
2·3·3路标类别429
2·3·4公路设计429
2·3·1设施429
2·2·2刹车拖印和停车距离429
2·2·1车辆的分类429
2·2车辆的特性429
2·1·4行人429
第三章交通流430
3·1概述430
3·2交通量和交通量变化430
3·2·1逐年的变化430
3·2·2 年平均日交通量(ADT)430
3·2·3按月的变化430
3·2·4一周内的变化433
3·2·6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434
3·2·5每1小时带与24小时交通量的比值434
3·2·7时间交通量的程序435
3·2·8上、下行间的交通量分配435
3·2·9汽车的种类组成436
3·3速度的特性436
3·3·1两车车头间最小间隔436
3·3·2车头间隔时间和速度及速度差436
3·3·3交通量和平均速度437
3·3·4交通密度与空间平均速度438
3·3·5速度分布438
3·3·6超车次数439
3·3·7公路条件的影响439
3·3·8交通条件的影响439
4·1·2事故条件分析图440
4·1·1事故原始传票440
4·1·4事故道路状况图440
4·1·3事故碰撞状况440
第四章交通事故440
4·1事1故资料440
4·1·5事故资料的保存444
4·2事故分析444
4·2·1危险度的表示法444
4·2·2事故原因分析444
4·2·3事故前、后的调查445
4·3事故防止措施445
5·1·3光折射装置调查方法446
5·2·2对照车牌号的方法446
5·2·1试验行驶的方法446
5·2区间速度调查(行驶时间调查)446
5·1·4摄影测量调查方法446
5·2·3采用试验车上观测的方法446
5·1·2 使用两个车辆传感器的调查方法446
5·1·1使用雷达速度计的调查方法446
5·1定点车速调查446
第五章交通调查446
5·4·1人工观测447
5·4·2使用交通量计算器观测447
5·4交通量调查447
5·4·3试验行驶的方法447
5·5 OD交通起点——目的地的调查447
5·3·3测量停止时间的方法447
5·3·2测定行驶时间的方法447
5·3·1试验行驶的方法447
5·3滞后调查447
5·6特殊调查448
5·5·6 OD(交通起点——目的地)调查结果的分析448
5·5·5按用户访问的方法448
5·5·4路边提问法448
5·5·3邮寄卡片的方法448
5·5·2停车调查的方法448
5·5·1记录车牌号的方法448
笫六章道路设施449
6·1道路规划449
6·1·1道路网规划的要点449
6·1·2道路规划的调查449
6·1·6高速公路计划450
6·1·5使用计划450
6·1·3路线选定450
6·1·4道路作业实施计划450
6·1·7收税公路规划451
6·2道路结构451
6·2·1一般国道等级的分类451
6·2·2设计速度451
6·2·3横断面结构452
6·2·4路线452
6·2·5排水453
6·2·6交叉453
6·3路面的施工455
6·3·1路体的结构455
6·3·2路面455
6·3·3施工456
6·4·2横断面的结构457
6·4·1设计速度457
6·4高速公路457
6·4·3路线形状458
6·4·4 4级公路的特例458
6·4·5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型式458
第七章道路容量460
7·1道路容量的定义460
7·1·1基本交通容量460
7·1·2可能交通容量460
7·1·3实用交通容量460
7·2地方道路交通容量460
7·2·1基本交通容量460
7·2·2可能交通容量460
7·2·3实用交通容量460
7·2·4因各种因素的容量降低461
7·3街道容量463
7·3·1街道的交通现状463
7·3·2无障碍的街道区间的交通容量464
7·3·3街道交叉口上的交通容量464
7·4·1合流处的容量466
7·4交叉处容量466
7·4·2穿插区间的交通容量466
7·3·4高级公路交叉口上的交通容量466
7·4·3坡道的交通量467
7·4·4高速坡道入口处的交通容量468
7·5交通容量的新的考虑方法468
8·1道路标志469
8·1·1道路标志的种类469
第八章道路标志及路面标志469
8·1·2设置分工470
8·1·3设置的位置470
8·2路面标志471
8·1·6标志的式样471
8·2·1路面标志的种类471
8·2·2路面标志的颜色471
8·1·5设置的位置场地471
8·1·4道路标志板的尺寸471
8·2·3路面标志的界限472
8·2·4路面标志所用材料472
9·1·2交通信号的作用473
9·1·1术语473
9·1·3交通信号器的构成473
9·1概述473
第九章交通信号473
9·3信号的运用474
9·2·2车动控制器474
9·3·1有效绿灯时间和损失时间,交通的滞后474
9·2·1预定周期交通信号控制器474
9·2信号控制器474
9·3·2预定周期交通信号控制475
9·3·3交通车动控制475
9·3·4系统控制476
10·1·2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实际情况477
10·1·1交通规则的意义477
10·1·3交通规则的种类和法的根据477
10·1概述477
第十章交通规则477
10·2·2种类478
10·2·1 目的478
10·2·3规定速度的决定478
10·2·4速度的管制478
10·2速度规定478
10·1·4交通规则的实施478
10·4单向通行479
10·5右转弯规则479
10·3·3停车规定479
1 0·6其他的规则479
10·6·1 超车规则479
10·3·2种类479
10·3·1必要性和目的479
10·3交叉口的规定479
10·6·5中心线变动移位480
10·6·4铺设轨道内的通行480
10·6·6行人规则480
10·6·3车辆通行带及通行的区分480
10·6·2慢行和临时停车480
11·1·2与照明有关的术语和单位481
11·1·1道路照明的目的481
11·1·3照明的基准481
11·1概述481
第十一章道路照明481
11·2·1基本原则482
11·2·2照明的方法482
11·2道路照明的设计482
11·3·3基本部照明484
11·3·2光源及照明器具484
11·3·4缓和照明484
11·3·1隧道照明的种类484
11·3隧道照明484
第十二章竞赛道路和试验道路485
12·1竞赛道路的分类485
12·2公认的竞赛道路486
12·5平均海拔与道路海拔的差487
12·4道路的路线形状487
12·6 周长487
12·3道路的地区选定条件487
缓和曲线、倾斜角488
12·8跑道宽度488
12·7公路环行路的曲线半径、488
12·10纵断面坡度及纵断面距离489
12·11公路环行路中的转弯489
12·9视距489
12·12行驶轨迹半径、单向倾斜度、490
速度490
12·1 4路肩部分、安全栅492
12·15检修坑、控制塔及其他492
12·13铺路492
2·2齿轮油558
热门推荐
- 1217427.html
- 3155287.html
- 339552.html
- 2717375.html
- 3892734.html
- 1720938.html
- 2868379.html
- 2416624.html
- 122118.html
- 3370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5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1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2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8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3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