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与人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法与人性
  • 刘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42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与人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读1

引言32

第一章 性善论与性恶论:近代民法之历史经纬67

第一节 人性假设与近代民法67

一、人性假设与近代社会67

二、人性恶假设与近代民法69

三、界域或限制:性恶论之反向论证71

第二节 性善论与性恶论78

一、人性恶假设与民法价值判定78

二、性善论之缺失与误区:以中国农村地权为视角89

第三节 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之历史贡献101

一、财产与权利101

二、财产与权力105

三、财产与契约108

第二章 人性恶假设与民法之有机关联110

第一节 人性学说:相互关联的两种模式110

一、功能与实体110

二、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111

第二节 人性学说与民法之有机关联:历时性考察112

一、法与人性112

二、近代民法产生的历史前提114

三、人性学说与民法价值内核126

四、人性学说与民法体系131

第三节 人性学说与民法之有机关联:共时性考察135

一、人性与民法本质属性135

二、人性与民法之价值选择139

三、人性与民法之体系建构147

一、神性光环153

第一节 人的凸现:道德消解与人性自主153

第三章 人性恶假设与民法伦理哲学153

二、奴性樊篱156

三、人性自主157

四、消解道德159

第二节 中西文化之不同构造164

一、关于自我解放164

二、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172

第三节 人性恶与民法伦理哲学178

一、法哲学论证179

二、古典经济学假设184

三、伦理学突围188

四、政治学解构194

第四章 人性恶假设与民法人格制度建构202

一、罗马法上之“人格”203

第一节 “人格”语源考略:人何以成为“人”?203

二、近代“主体”范畴之拓展:人格主体之惟一性205

三、哲学“理性”之渗透208

第二节 二元论立场解蔽:二元人格理论之误区210

一、二元人格理论210

二、历时考察212

三、共时考察214

第三节 人性假设之普适性216

一、从身份到契约216

二、从“人”到“物”:近代民法人格抽象之必然218

三、财产即人格222

四、道德祛魅:“人”性与“物”性之共振224

第四节 法律映射与技术拟制228

一、抽象人格之价值平台228

二、抽象人格之价值内蕴231

三、抽象人格之法律营构236

第五章 欲望的旗帜:论占有240

第一节 占有之伦理哲学基础241

一、人类资源分配的原初样态241

二、从暴力攻掠到社会分工与市场交换245

三、神性占有到世俗占有250

第二节 占有保护之民法理据251

一、占有保护之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类型251

二、伦理学与经济学与占有保护252

三、占有行为之特质253

四、经济伦理与占有制度257

第三节 占有要件: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259

一、占有要件之历史源流259

二、康德、黑格尔对占有之不同诠释261

三、占有制度体系化构建及其位置265

四、占有制度中之两类关系:占有要件解构268

第四节 占有与所有权271

一、占有与所有权之必然关联272

二、占有产生所有权之方式:兼论中国未来之先占取得制度构建278

第六章 民法之人性归依:论所有权284

第一节 私法正义与所有权284

一、“正义”溯源及其演化284

二、私法人格与所有权287

三、所有权之正义内核290

第二节 所有权产生之两大基点:资源内核与个人主义立场293

一、所有权产生之必然前提293

二、个体主义立场与个人权利296

三、资源内核299

一、人性恶假设:占有本能及所有权的伦理基础304

第三节 所有权产生之三大假设304

二、稀缺性假设:占有事实及所有权的经济学基础313

三、理性秩序假设:占有权利推定及所有权的哲学基础316

第七章 契约之人性基础与契约权利之泛化322

第一节 契约之人性基础:中西契约精神比较研究322

一、西方视角:人性恶假设与西方契约法322

二、传统中国视角:伦理正义与契约精神327

第二节 权力系统中的契约精神335

一、人性恶:权力产生之历史前提335

二、社会契约:权力之源339

三、权利与权力:歧变与融汇342

第三节 契约之泛化:从神人之约到契约正义347

一、神人之约:契约之超验性与权威性347

二、契约之泛化:法哲学创见及契约正义之实现353

第八章 道德祛魅与人性张扬:理性主义与近代民法法典化357

第一节 从自然法到理性法359

一、法典化的时代推进力359

二、罗马法、教会法与近代民法法典化运动362

三、关于两种理性367

第二节 法典化价值核心373

一、实践理性373

二、形式理性383

第三节 法典化体系建构:逻辑与价值的统一387

一、罗马法与教会法之历史功绩388

二、体系与价值392

结语400

参考文献402

跋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