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公平不是梦 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公平不是梦 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
  • 傅明宝,邬晓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0327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教育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公平不是梦 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源起:蓝天下的呼唤1

第一节 建邺区民工子女的生活状态3

一、家庭经济窘迫,孩子无钱上学3

故事之一:捡垃圾挣够钱才能上学4

故事之二:钱不够,只好让弟弟妹妹先上学5

二、父母进城打工,孩子孤独飘落7

故事之三:“孤独虫”渴望与打工父母团聚7

故事之四:城市,容下了我身,却未能滋润我心8

三、离异家庭,孩子心理被扭曲10

故事之五:在父亲重组新家后弃学10

故事之六:他像一棵长弯的小树11

四、居无定所,流动的打工生活影响子女安定学习12

故事之七:八年里搬了六次家,转换了五所学校14

第二节 建邺区民工子女的求学道路16

一、政策规定,民工子女可以全部进入公办学校读书16

二、一波三折,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实到位19

故事之八:开学前小邵婷们“两头不着地”的烦恼20

三、事实再现,政策与现实距离有点远22

1.“四证”难以齐全22

故事之九:58岁单身老汉收养的弃婴13年无户口22

故事之十:无户籍的学生进不了公办学校24

2.“择校费”无力缴纳25

故事之十一:找不到低收费的高中26

3.“困难证明”条件苛刻27

故事之十二:进城的外来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到政府的困难救助29

四、沙洲中学的明智选择31

理论链接32

一、教育公平32

二、外来民工和外来民工子女33

三、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35

四、外来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37

五、外来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的解决措施42

第二章 接纳:教育良知的唤醒45

第一节 教师痛苦的心路历程46

一、起初认为:他们应该比城市学生更懂事46

故事之十三:一个执著求学的学生及其家长46

二、后来发现:他们的现状令教师揪心48

1.埋怨48

故事之十四:我的“蜗牛”学生48

2.无奈49

故事之十五: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49

3.惊愕50

故事之十六:他竟用“死”来诅咒父母50

4.气愤51

故事之十七:毫无顾忌地离家出走51

故事之十八:理直气壮地撒谎51

5.悲哀52

故事之十九:他自己不愿意再读,家长也认为算了52

第二节 教师从“怨”到“爱”的转变54

一、探寻真相:不能怨学生54

1.学习与生活的高压54

故事之二十:既然学不好,还不如早点跟着父亲跑生意54

2.父母的抛弃56

故事之二十一:他感到父母已“双亡”56

3.教育者的操之过急58

故事之二十二:学生的期待被老师遗忘了58

4.学生极强烈、敏感的自尊心58

故事之二十三:最难忘的一顿晚餐58

5.充满诱惑的外面世界60

故事之二十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情60

二、细细品味:学生可爱、可贵62

1.他们在意老师的夸奖62

故事之二十五: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会让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62

2.他们喜欢老师的陪伴63

故事之二十六:老师的一个红苹果会给学生增添力量63

3.他们特别会体谅老师63

故事之二十七:老师,您要是累的话,我们就把您抬到教室里63

4.他们向老师的问好发自肺腑64

故事之二十八: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64

5.他们在贫困中怀揣着理想65

故事之二十九:唯一的书桌是她们梦想的起点65

6.他们有着诗意的青春65

故事之三十:虽然文句不够通畅,但真够奇妙和新鲜65

故事之三十一:无论我多么地卑微,也要灿烂一回67

三、欣然接纳:老师在努力68

1.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68

故事之三十二:我的“无意”,成就她的进步68

2.引导学生扬长抑短69

故事之三十三:男子汉,讲信用69

3.鼓励学生承担责任70

故事之三十四:体验负责70

4.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71

故事之三十五:捣蛋鬼也能做班干部71

第三节 师生都惊喜蜕变72

一、学生在改变72

1.他们把学校的卫生习惯带回了家72

故事之三十六:他们变干净了72

2.他们喜欢展示自己的文明风采73

故事之三十七:争做礼仪标兵73

3.他们的优秀事迹走出了校园73

故事之三十八:到处有他们自信的舞台73

二、教师在转变74

1.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75

故事之三十九:奖励送给有进步的学生75

2.为学生的自信由衷喝彩75

故事之四十:无论比赛的结果怎样,她都已经赢了75

3.记得每个学生的生日77

故事之四十一:真挚的生日祝福77

4.不会说英语就教唱英语77

故事之四十二:充满歌声的英语课77

三、蜗牛牵我去散步80

理论链接80

一、教育的目的与本质80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82

第三章 融合:勇抵理想的彼岸85

第一节 心理融合策略85

一、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问题86

1.焦虑心理86

故事之四十三:城乡学习差异的压力造成学习焦虑心理86

2.逆反心理86

故事之四十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让他自暴自弃86

故事之四十五:父母离异后她不再相信任何人87

3.自卑心理88

故事之四十六: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城市的同学88

二、嫁接良枝,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88

1.课堂教学中的嫁接良枝89

故事之四十七: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89

故事之四十八: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90

2.集体活动中的嫁接良枝91

故事之四十九:最具凝聚力的班集体91

故事之五十:让学生感受到被集体需要的温暖92

3.心理辅导中的嫁接良枝92

故事之五十一:细心体察并予以具体帮助93

故事之五十二:知心信箱引导学生自我调节94

三、人际互动,消解学生的自卑与孤独心理95

1.让他们负责班级事务,消解他们内心的孤独96

故事之五十三:让孤独的孩子当班级生活委员96

2.给学生创造“爱表现”的舞台97

故事之五十四:善待学生的“出风头”98

3.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99

故事之五十五:“清官”化解家务事100

四、师德为范,在学生心田里播洒爱的雨露101

1.做一个能向学生认错的老师101

故事之五十六:真诚的道歉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103

2.学会用多元方式评价学生104

故事之五十七: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更多的自信106

故事之五十八: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107

第二节 习惯融合策略108

一、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偏差及其原因108

故事之五十九:衣装不整,随地吐痰108

故事之六十:懒懒散散,愁眉苦脸109

故事之六十一:上课讲话,顽劣到“坏”109

二、立足课堂,狠抓良好习惯的养成110

1.各科教学都从培养良好习惯抓起110

故事之六十二:提前预习,我就不比别人笨114

2.用课程资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115

故事之六十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15

三、制度规范,有力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116

1.制度具有针对性、细致性116

故事之六十四:学生自已讨论并制定班级《一日常规》118

故事之六十五:人人有岗,个个在职118

故事之六十六:班级规定要在细节上下功夫119

2.制度具有合理性、人文性119

故事之六十七:给学生一个申述的机会120

故事之六十八:犯错也许是无心的121

四、家校同步,有效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122

故事之六十九:家长会的意外喜悦123

故事之七十:与家长共尝行为规范教育的甜点124

第三节 教学融合策略127

一、激发兴趣,才能实现有效学习127

1.学习兴趣是老师用教学情境激发出来的127

故事之七十一:精心创设教学问题情境129

故事之七十二:在英语话剧中学习英语130

2.学习兴趣是老师用多元评价鼓励出来的131

故事之七十三:一份“全家桶”让“后进生”眼里泛起了泪花131

故事之七十四:教师节的特别礼物132

故事之七十五:春风“单车”助推成才133

3.学习兴趣是老师用教学才能激发出来的134

故事之七十六:学唱学生最喜欢的流行歌曲134

故事之七十七:老师演奏乐器的吸引力136

4.学习兴趣是老师用教学机智点拨出来的137

故事之七十八:不听话的“牛”学生138

二、小组合作,利于学生全员参与141

1.异质分组141

故事之七十九:异质分组主要强调互补142

2.合作学习143

故事之八十:合作学习要实现互帮互助144

三、关注衔接,合理过渡到新环境145

1.中小学的教学衔接145

故事之八十一:教师要明确学科知识的衔接点146

故事之八十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148

故事之八十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148

2.插班生的教学衔接149

故事之八十四:教材、语音和学习基础的差异衔接技术150

四、分层指导,异步完成学习任务152

1.分层教学策略152

故事之八十五:分层教学具有隐性与动态性153

2.个别补差策略155

故事之八十六: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满足156

第四节 文化融合策略158

一、软硬件同步,优化和谐的环境文化159

1.校园环境中的硬件与软件159

故事之八十七:校园标语浸濡学生心田160

2.班级文化中的博爱与自主161

故事之八十八:营造博爱的班级文化氛围161

故事之八十九:班级环境布置中实现自我教育162

二、师生互动,开发“生本”的课程文化162

1.以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162

故事之九十:抖空竹的快乐164

2.以生为本的国家课程改良165

故事之九十一:语文课里的“本土味”166

故事之九十二:作文中的“家乡情”168

三、在“做中学”,激活学生社团文化169

1.“融合社团”推进融合教育步伐169

故事之九十三:全国百佳文学社团171

2.实践活动强化城市文化的陶冶174

故事之九十四:学生集体生日party174

故事之九十五:见识名牌大学学生的风采176

四、我心中的融合教育178

理论链接180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180

二、多元智能理论183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187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188

第四章 展望:路在脚下191

第一节“融”出和谐192

一、师生和谐192

1.老师爱学生192

故事之九十六:怜爱之心宽广192

2.学生爱老师194

故事之九十七:“小波老师好!”195

故事之九十八:“姐姐”是“妈妈”的代名词195

故事之九十九:随老师一起出游瘦西湖196

3.师生相融198

故事之一百:老师助我成长198

故事之一百零一:用心和每一位学生交朋友201

二、师师和谐204

1.学校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204

故事之一百零二:我们的理念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205

2.教师合力营造奋进的校园文化场206

故事之一百零三:教师在融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成长207

三、生生和谐210

1.融合编班211

故事之一百零四:告诉你,我的幸福211

2.走进南京213

故事之一百零五:南京是我第二故乡215

四、家校和谐217

1.搭建家校沟通平台217

故事之一百零六:教师节的家访217

故事之一百零七:感恩节学校让孩子带回家的“礼物”218

故事之一百零八:学校给每位家长送新年贺卡218

2.提升学校的服务意识219

故事之一百零九:学校和社区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219

故事之一百一十:沙洲中学的“教师回报社会”广场活动221

第二节“融”出佳绩223

一、中考喜创佳绩223

二、竞赛喜报连连223

故事之一百一十一:《我爱我家》224

第三节“融”出发展228

一、从追求教育机会公平走向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公平228

二、小学校做成了大文章230

小学校做“融合教育”大文章230

南京有家“货真价实”的公办民工子女教育初中232

民工子女的一座文学舞台234

第四节“融”出思索237

一、加剧了城市日益沉重的教育负担237

二、民工子女教育中仍存在制度性和政策性排斥现象237

三、民工子女教育的“后初中时代”尚无政策性安排238

四、融合心声——来自2009年初三毕业班学生的真情告白239

理论链接241

一、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241

二、文化反哺246

参考文献250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