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 教学生学会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 教学生学会思考
  • 涂荣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845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中学数学课-教学研究-高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 教学生学会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简论教育的科学发展观1

1.1 培育“人”的教育观1

1.1.1 教育目标被异化1

1.1.2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3

1.1.3 践行为了人之成长的教育6

1.2 注重基础的全面发展观9

1.2.1 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

1.2.2 “全面发展”重在基础10

1.2.3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11

1.3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观13

1.3.1 使学生爱学13

1.3.2 使学生会学14

1.3.3 发展学生的认识力16

1.4 教会思考的数学教育观17

1.4.1 学生希望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到的?”17

1.4.2 数学的育人功能18

1.4.3 “教会思考”是数学学科特点使然19

1.4.4 在思维活动中学思考20

第2章 中国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与特点23

2.1 中国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24

2.1.1 加强“双基”的思想24

2.1.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思想25

2.1.3 坚持启发式教学的思想26

2.1.4 贯彻数学活动教学的思想27

2.2 中国数学教学的特点28

2.2.1 目标具体,知识细化28

2.2.2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29

2.2.3 夯实基础,熟能生巧31

2.2.4 变式练习,深化理解31

2.2.5 注重解题,模仿记忆34

2.2.6 数学交流,师生互动35

2.2.7 渗透思想,掌握方法35

2.2.8 考试导向,良莠俱存36

第3章 数学教学二重对应之“教与学对应”37

3.1 课堂教学的目标——预设和生成37

3.1.1 数学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统一体37

3.1.2 知识型目标的生成性38

3.1.3 能力型目标的生成性39

3.2 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对话与讨论41

3.2.1 为什么要进行对话教学42

3.2.2 对话教学的内涵与基本准则43

3.2.3 对话教学的特点44

3.2.4 如何进行对话教学45

3.3 课堂教学的过程——探究和启发48

3.3.1 探究和启发的内涵49

3.3.2 为什么要进行探究教学50

3.3.3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类型51

3.3.4 探究式教学中的启发52

3.4 课堂教学的工具——启发性提示语54

3.4.1 启发性提示语的由来与发展54

3.4.2 启发性提示语的形式与内涵55

3.4.3 启发性提示语思维力度的控制57

3.4.4 启发性提示语的类型58

第4章 数学教学二重对应之“教与数学对应”65

4.1 把握核心概念——实质与形式65

4.1.1 学习数学概念要把握其本质属性66

4.1.2 数学教学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67

4.1.3 把握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表达形式69

4.1.4 创设问题情境要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70

4.2 教育效法自然——教本原的方法73

4.2.1 什么是效法自然的本原的方法73

4.2.2 找解题思路——从问题的原始起点开始74

4.2.3 新授课教学——尽可能还原到原始问题76

4.2.4 解题有技巧——要教技巧是怎么想到的79

4.3 教学之魂——科学方法论的修养82

4.3.1 什么是科学研究的方法82

4.3.2 为什么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教学82

4.3.3 怎样用科学方法论指导数学教学设计85

第5章 构建新的数学教学设计原理88

5.1 “教学生学思考”的原理88

5.1.1 教学生学“提出问题”89

5.1.2 教学生学“建构新概念”89

5.1.3 教学生学“寻找新方法”91

5.1.4 教学生学“研究问题一般方法”93

5.2 “运用研究问题一般方法”的原理93

5.2.1 什么是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93

5.2.2 为何要用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设计教学94

5.2.3 如何用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设计教学96

5.2.4 用研究问题一般方法设计教学的案例96

5.3 “用问题结构推进教学”的原理98

5.3.1 每课问题化99

5.3.2 每课问题结构化100

5.3.3 每课解题教学化101

5.3.4 “用问题结构推进教学”的设计案例102

5.4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原理104

5.4.1 什么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原理104

5.4.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105

5.4.3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式及其案例106

5.5 “从无到有探究”的原理113

5.5.1 “从无到有探究”的含义113

5.5.2 发现式探究教学114

5.5.3 引导式探究教学115

5.6 “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的原理116

5.6.1 如何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117

5.6.2 面向全体学生探究的启发性提示语117

5.6.3 用启发性提示语教学的案例118

5.7 “反思性教学”的原理121

5.7.1 “反思”和“反思性教学”121

5.7.2 反思性教学原理的建构性122

5.7.3 反思性教学的方法123

5.7.4 如何进行数学反思性教学126

5.8 “归纳先导,演绎跟进”的教学原理128

5.8.1 关于“归纳与演绎”的认识129

5.8.2 “归纳先导,演绎跟进”原理的内涵130

5.8.3 “归纳先导,演绎跟进”的教学案例132

第6章 数学新授课教学案例的研究136

6.1 数学概念教学的案例研究136

6.1.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137

6.1.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145

6.1.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151

6.1.4 对两个案例的研究153

6.2 数学命题教学的案例研究159

6.2.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160

6.2.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167

6.2.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174

6.2.4 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175

6.3 数学公式教学的案例研究180

6.3.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181

6.3.2 课堂数学案例2及点评187

6.3.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194

6.3.4 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195

6.3.5 两个教学案例的启示198

6.4 数学方法教学的案例研究200

6.4.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201

6.4.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205

6.4.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211

6.4.4 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212

6.4.5 认识数学归纳法的本质215

6.5 数学法则教学的案例研究216

6.5.1 课堂教学案例及点评217

6.5.2 本案例的教学路线图222

6.5.3 对本课教材的重新认识223

6.5.4 对本案例的整体评析223

6.5.5 对本案例的局部评析226

6.5.6 本案例的启示228

6.6 数学关系教学的案例研究229

6.6.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229

6.6.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238

6.6.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246

6.6.4 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248

6.6.5 本课的核心知识和大观点250

6.6.6 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研究251

6.7 数学模型教学的案例研究255

6.7.1 课堂教学案例1与点评256

6.7.2 课堂教学案例2与点评268

6.7.3 两个案例教学路线图278

6.7.4 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279

6.8 运用现代技术教学的案例研究283

6.8.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284

6.8.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291

6.8.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299

6.8.4 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300

6.8.5 对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些分析304

6.9 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307

6.9.1 课堂教学案例及点评308

6.9.2 本案例的教学路线图312

6.9.3 本案例的教学形式313

6.9.4 对本教学案例的整体分析314

6.9.5 对本教学案例的局部分析314

6.9.6 本教学案例的启示317

6.10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案例研究318

6.10.1 课堂教学案例1及点评318

6.10.2 课堂教学案例2及点评324

6.10.3 两个案例的教学路线图333

6.10.4 对两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分析335

6.10.5 错在哪里342

第7章 数学解题教学的原理及其运用344

7.1 “以寻找思路为核心”的解题教学原理344

7.1.1 教“从无到有”地寻求思路345

7.1.2 “如何着手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346

7.1.3 “如何理解题意”的启发性提示语350

7.2 初中解题教学中提示语的运用355

7.3 高中数学解题启发提示语的运用364

7.4 解题启发性提示语的心理分析371

7.4.1 心理思维动作概述372

7.4.2 心理操作性思维动作之“归入概念”373

7.4.3 心理操作性思维动作之“推出性质”374

7.4.4 心理操作性思维动作之“重新理解”374

7.4.5 解题启发性提示语的心理分析376

7.4.6 心理操作性思维动作之“模式识别”378

7.4.7 数学操作性思维动作的案例分析380

第8章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原理381

8.1 数学课堂教学的分析性评价381

8.1.1 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概述381

8.1.2 怎样“研究”数学课堂教学386

8.1.3 数学课堂教学分析性评价的分析框架388

8.2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判断391

8.2.1 数学课堂教学特征判断的基本理论391

8.2.2 数学课堂教学特征判断的依据392

8.2.3 数学课堂教学特征判断的案例分析396

8.3 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401

8.3.1 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402

8.3.2 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402

8.3.3 数学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案例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