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技术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038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下流体的数字观测台站1

第一节 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及其现状1

1.1地下流体前兆观测1

1.2地下流体前兆观测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动向1

1.3地下流体数字台站技术系统的总构成3

第二节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信息检测系统4

2.1信息检测系统中的仪器设备4

2.2信息检测系统中的“软”技术5

第三节 数字观测的井与井口装置系统6

3.1数字观测井的要求6

3.2井口装置7

3.2.1井口装置概述7

3.2.2脱气-集气装置7

3.2.3热水井的冷却装置10

3.2.4井口装置的组合11

第四节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的技术保障系统13

4.1供电设施13

4.2防雷设施13

4.3通信设施14

4.4观测井房的要求14

第二章 地下流体主要测项的数字观测15

第一节 水位的数字观测技术15

1.1概述15

1.2仪器的构成与原理15

1.2.1水位传感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15

1.2.2水位仪主机的构成与功能18

1.3仪器的性能与指标20

1.3.1仪器的性能20

1.3.2仪器的技术指标20

1.3.3仪器的其它性能及其技术指标21

1.4仪器的安装与调试21

1.5仪器的使用24

1.6水位观测值的换算26

1.7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7

1.7.1应用软件的安装27

1.7.2水位仪与计算机的连机27

1.7.3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28

1.8仪器的标定与水位测量值的订正29

1.8.1仪器的标定与检查29

1.8.2水位测量值的订正29

1.9仪器故障及其检查与维修31

第二节 氡的数字观测32

2.1氡观测概述32

2.2仪器构成与工作原理32

2.2.1仪器的构成32

2.2.2测氡装置及其工作原理33

2.2.3主机及其功能36

2.2.4仪器的面板40

2.3仪器的性能与技术指标43

2.3.1仪器的性能43

2.3.2仪器的技术指标43

2.4仪器的安装与调试43

2.4.1仪器的安装43

2.4.2仪器的调试45

2.5仪器的使用47

2.5.1键盘命令的使用47

2.5.2主机的使用49

2.5.3打印机的使用50

2.6仪器的标定与检查52

2.6.1仪器标定的设备与方法52

2.6.2仪器标定的操作规程(以加拿大RN-105氡气源为例)52

2.6.3仪器的检查53

2.7仪器故障的识别与排除54

2.7.1主机的故障及其排除54

2.7.2测氡装置的故障及其识别与排除54

2.7.3仪器标定与检查中的故障及其识别与排除54

第三节 汞的数字观测55

3.1汞观测概述55

3.2仪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56

3.2.1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总体组成56

3.2.2主机的构成与工作原理56

3.2.3采样控制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61

3.3仪器的性能与技术指标63

3.3.1仪器的主要性能63

3.3.2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63

3.4仪器的安装与调试63

3.4.1安装前的准备63

3.4.2仪器的安装63

3.4.3仪器的调试64

3.5仪器的使用与维护68

3.5.1仪器的使用68

3.5.2仪器的维护69

3.6仪器的标定70

3.6.1标定前的准备工作70

3.6.2标定步骤与方法70

3.6.3标定结果的处理71

3.7仪器的故障识别与排除71

第三章 其它气体测项的数字观测技术73

第一节 氦与氢的数字观测技术73

1.1氦与氢的观测概述73

1.1.1氦及其观测73

1.1.2氢及其观测74

1.2观测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74

1.2.1氦与氢气的观测系统74

1.2.2观测系统的工作原理75

1.3WGK-1型自动测氦仪75

1.3.1仪器结构75

1.3.2工作原理75

1.4WGK-A型自动测氢仪76

1.5仪器的关键技术76

1.5.1关键技术概述76

1.5.2关键技术说明77

1.6仪器的性能与指标78

1.6.1测氦仪的性能与指标78

1.6.2测氢仪的性能与指标79

1.7仪器的安装与使用79

1.7.1观测系统安装79

1.7.2仪器的调试与使用79

1.7.3仪器的维护81

1.8仪器标定81

1.8.1标定方法与标准物质81

1.8.2标定步骤81

1.9仪器故障的识别与排除82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数字观测技术82

2.1二氧化碳及其观测概述82

2.2仪器的构成与原理83

2.2.1二氧化碳的观测系统83

2.2.2二氧化碳测量仪的工作原理86

2.2.3关键技术89

2.3仪器的性能与指标89

2.3.1仪器的性能89

2.3.2仪器的技术指标89

2.4仪器的安装与调试89

2.4.1观测系统的安装89

2.4.2仪器的调试与使用90

2.4.3仪器的手动操作92

2.4.4仪器的联机操作92

2.4.5仪器通过前兆台网总线操作92

2.5仪器的标定92

2.5.1出厂标定92

2.5.2用户标定93

2.6仪器的故障识别与排除93

第四章 地下流体数字观测的数据处理与管理94

第一节 观测数据的处理94

1.1观测数据的换算与格式94

1.1.1水位观测数据的换算与格式94

1.1.2氡观测数据的换算与格式95

1.1.3汞观测数据的格式97

1.1.4氦与氢观测数据的换算与格式97

1.2观测数据的传输与报送99

1.2.1观测数据的传输99

1.2.2观测数据的报送100

1.3观测数据的存储与处理100

1.3.1数字观测数据的存储100

1.3.2数字观测数据的处理100

1.4观测数据的动态曲线100

第二节 数字观测台站的应用软件103

2.1软件概述103

2.2软件的使用104

2.2.1台站基础资料库的使用104

2.2.2观测仪器技术档案库的使用107

2.2.3观测数据库的使用111

2.2.4资料质量监控116

2.2.5资料处理方法117

第三节 地下流体学科前兆台网中心120

3.1前兆台网中心的任务120

3.1.1前兆台网中心的类型120

3.1.2地下流体学科前兆台网中心120

3.2学科中心的技术构成与功能122

3.2.1学科中心的构成122

3.2.2学科中心的功能122

3.2.3学科中心与分中心的关系123

3.3学科中心的硬件设施与配置123

3.4学科中心软件及其应用123

3.5学科中心的数据库124

3.5.1观测数据库124

3.5.2基础数据库124

3.5.3学科管理文件库124

第四节 地下流体学科数字观测数据的质量管理125

4.1观测数据质量的日常管理125

4.1.1数据流125

4.1.2观测数据的日常管理125

4.2观测质量监控125

4.2.1质量监控概述125

4.2.2观测数据完整率125

4.2.3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126

4.3观测资料质量评比126

主要参考文献1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