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的力量 振兴中国之紧急计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的力量 振兴中国之紧急计划
  • 董小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039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金融-影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的力量 振兴中国之紧急计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后危机时代:世纪之轮转向中国3

第一章 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崛起3

一、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与世界大国崛起规律3

二、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逻辑7

第二章 1949—2020年中国经济周期性分析9

一、中国正处于三大经济周期的重叠与切换的特殊时期9

二、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13

第三章 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崛起的象征性事件19

一、中国在全球的相对地位提升19

二、2015年中国有望从全球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21

三、中国有望在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2

四、中国最早将在2023年赶超美国23

五、中国金融业可望实现再次飞跃,但银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4

六、理想与现实:世界综合国力比较研究25

第二篇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评估33

第四章 中国当前金融风险状况总体评估与化解对策33

一、中国潜在的货币危机分析33

二、中国潜在的资产泡沫危机分析41

三、中国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分析52

四、中国潜在的银行危机分析72

第五章 未来10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判断77

一、2013年前后我国经济因较大的向下波动而产生的金融风险77

二、潜在的货币危机:未来10年中国将面临“国家财富耗干型”危机79

三、潜在的资产泡沫破灭危机:未来10年房地产将面临周期性调整的风险80

四、潜在的债务危机:未来10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测83

五、未来10年中国潜在的银行危机预测85

第六章 把握美元变动规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93

一、美元的价值与价格93

二、美元霸权下的世界经济特殊循环体系97

三、历次全球经济危机中美元的变动规律98

四、与美元变动规律相关联的五个子规律102

五、根据美元变动规律对战略机遇期的把握112

第七章 美国国债系统性风险与化解特殊机制115

一、美国财政风险直接威胁中国外汇资产安全115

二、汇率风险和通胀风险是持有美债的两大系统性风险122

三、化解机制一:要求美国发行“奥巴马债券”以对抗汇率风险123

四、化解机制二:要求将存量美债置换成“通胀联动国债”以规避通胀风险125

第八章 国家财富的使用与管理转型127

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60年实现从零到全球第一的飞跃127

二、绩效评估: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效果分析128

三、外储合理使用的前提:厘清外汇储备的经济属性129

四、外汇储备分类使用: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双重视角132

五、拓宽思路:多途径探索“外储内用”的具体方式134

第九章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139

一、将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纳入中央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框架139

二、建立科学、合理、长效的房地产政策框架和调控机制145

三、加强制度建设,从根子上铲除产生地方债务风险的土壤150

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158

第三篇 提高资源控制力165

第十章 资源是全球实体经济的“归宿”165

一、世界有限资源和资本无限攫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165

二、全球实体经济已经进入“资源经济时代”167

三、谁控制着中国的战略资源“血脉”168

四、中国如何利用“战略机遇期”来拓展战略资源空间172

第十一章 中国资源战略:“收金于国”与“藏金于民”179

一、从200多年的黄金价格看美元的腐败179

二、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石183

三、黄金储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188

四、“收金于国”与“藏金于民”189

第十二章 中国资源战略:“藏油于国”与“藏油于民”193

一、150多年国际油价变动情况193

二、经济增长、石油需求增长和石油价格195

三、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198

四、石油价格将持续上涨203

五、“石油峰值论”下的中国能源安全问题206

六、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209

七、中国全球石油布局的“多元化战略”212

第十三章 中国资源战略:“藏粮于国”与“藏粮于民”217

一、美国试图掌控全球农业生产的资源命脉217

二、引发中国粮食危机的内外部因素227

三、中国资源战略:“藏粮于国”、“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民”242

第十四章 中国资源战略:控制稀土资源,把握“进入未来世界的钥匙”249

一、稀土:21世纪的黄金249

二、中国是稀土金属供应的“最大产量国”251

三、世界大国“稀土”战略254

四、中国要牢牢控制好“进入未来世界的钥匙”259

第四篇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突围战略265

第十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模式265

一、单一主权货币的困境265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四种选择模式266

第十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利益与现实障碍273

一、货币国际化的铸币税收益273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及进展277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与难题280

第十七章 大国崛起中的强币发展轨迹285

一、“市场化渐进”模式——英镑国际化道路285

二、“制度化”模式——美元国际化道路288

三、“经济货币联合”模式:欧元国际化道路290

四、“主动推进”模式——日元国际化道路294

五、“区域货币合作”模式——德国马克国际化道路295

第十八章 人民币国际突围战略299

一、战略一:货币集团与货币联盟战略299

二、战略二:“碳—人民币”国际化方案307

三、战略三: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战略313

第五篇 低碳经济与新的地球产业引领者319

第十九章 国际低碳博弈与低碳经济本质319

一、三足鼎立:国际气候谈判利益格局319

二、国际气候制度演进的主导权之争321

三、气候协议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规则322

四、低碳经济本质:发达国家管控世界的新方式324

第二十章 欧洲“低碳”全球布局:重新获得世界控制权327

一、欧洲推行“新世界主义”327

二、欧洲实现“新世界主义”的制度设计328

三、一个巧妙的新能源技术与欧元输出机制的建立336

第二十一章 中国应对国际“碳”压的国家战略339

一、国际气候谈判策略:坚持三个原则339

二、在气候规则制定上,促成国际社会建立六个公平减排机制341

三、以灵活的气候外交与不同国家建立战略联盟350

第二十二章 低碳全球布局之国家行动355

一、欧洲低碳全球布局之国家行动355

二、美国全球低碳布局的国家行动357

三、中国低碳转型的国家行动359

第二十三章 第四次产业革命与中国新能源战略365

一、新能源革命将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365

二、历史教训:中国失去三次崛起的机会367

三、全球新能源大行动369

第二十四章 国际新能源发展趋势与中国“新一代能源体系”的设计375

一、未来10~50年全球“新一代能源体系”呈四大发展趋势375

二、中国占领产业制高点重在“四网一图”的设计378

第二十五章 能源管理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385

一、国际上能源管理主要模式比较385

二、中国现有能源管理模式:多头低效率的分散管理387

三、改革后的能源综合管理体制:重在宏观调控与制定国家统一能源战略388

四、中国改革的启动:设立一个能源权威管理机构390

第六篇 建立具有全球“传染力”的全面强国理论395

第二十六章 强国理论与大国崛起395

一、重农主义理论与四大文明古国395

二、重商主义理论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崛起397

三、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的崛起399

四、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与德国的崛起401

第二十七章 新自由主义理论全球“渗透力”与美国霸权405

一、西方预言: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405

二、“华盛顿共识”实验基地一:拉美的“先进性”脱离了“适应性”改革408

三、“华盛顿共识”实验基地二:俄罗斯只有“休克”没有“治疗”的改革412

四、“华盛顿共识”实验基地三:中东欧外国资本主导的私有化改革416

五、“华盛顿共识”实验基地四:中国走在“意识形态”陷阱的边缘421

第二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427

一、“中国奇迹”:中国30年经济增长之谜4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成功的理论基础42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意义434

四、中国百年振兴期待具有全球“传染力”的全面强国理论436

第七篇 大国崛起的国与民441

第二十九章 “经济发展观”下的增长:“幸福悖论”441

一、中国定位之惑:发达国家之强与发展中国家之弱441

二、不幸福增长:中国的“幸福悖论”446

第三十章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与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451

一、高税赋:30多年“国富国强”之路径451

二、“经济发展观”的逻辑结果:产能扩张与消费萎缩并存453

三、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新模式455

第三十一章 “启动内需”的密钥459

一、启动内需逻辑思路:调整政府和国民的资产负债表459

二、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与消费主导型模式462

三、扩大内需的密钥: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474

四、反贫穷方案:负所得税方案478

第三十二章 “富民工程”中的国家责任:国与民的关系483

一、“强政府—弱社会”:中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范式483

二、关于中国税收痛苦指数之争486

三、中国税收现状之素描: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489

四、中国税负国际比较:净税比率排名高居世界第一491

五、建立合理的税收政策,实现三次分配的公平494

第三十三章 “富民工程”中的国家责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99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历史演进499

二、分税制下中央政府角色的变化501

三、地方事权大于财权,形成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505

四、土地财政下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507

五、新世纪“富民工程”中的财税改革513

参考文献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