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与东协的新政治经济 建构主义的观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镇照等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1615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与东协的新政治经济 建构主义的观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建构中国与东协新世纪关系的模式1
第一节 前言1
第二节 中国经济崛起后的东亚发展策略与转变:大国政治外交2
第三节 冷战后东协对东亚发展策略的转变5
第四节 中国南向东南亚的发展策略:门罗主义翻版或区域共同体建构7
第五节 东协对中国的发展策略:多元建构的区域平衡战略10
第六节 中国与东协的新政治经济:建构新世纪发展观和安全观13
第七节 建构主义的应用与分析:依赖与互赖VS安全与发展15
第八节 中国与东协关系发展之建构:隐藏式霸权20
第二章 理论架构与研究设计23
第一节 前言23
第二节 区域主义、区域化与强权角色24
第三节 迈向新东亚:区域连结的政治经济学34
第四节 建构中国—东协新政经关系:建构主义式的研究设计41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协的政经发展策略模式与转变51
第一节 前言51
第二节 建构主义的运用和外交策略选择设计53
第三节 东南亚区域权力更迭时期(1990-1997)64
第四节 亚洲金融风暴冲击时期(1997-2001)80
第五节 全球反恐怖攻击时期(2001-2008)92
第六节 结语:发现与策略选择倾向101
第四章 建构主义下东协安全思维的转变:由依附冷战霸权、互赖依存到多边合作109
第一节 前言109
第二节 东协国家的安全危机意识112
第三节 分析架构:建构主义下的东协区域主义113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应用与分析:规范、认同、文化121
第五节 东协「安全共同体」的理念129
第六节 结语140
第五章 建构主义下中国与东协的外交关系143
第一节 前言143
第二节 文献探讨:建构主义的外交政策分析架构145
第三节 背景: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国家的外交政策152
第四节 中国与东协外交关系的建构主义诠释156
第五节 结语166
第六章 从建构主义分析中国与东协的新政经发展:人民币角色169
第一节 前言169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协的互动与发展:从建构主义的出发171
第三节 中国的自我身分认同的转变:霍布斯、洛克、康德文化的选择174
第四节 东协的自我身分认同:霍布斯、洛克、康德文化的选择178
第五节 经济合作的建构主义分析:人民币的案例184
第六节 结语192
第七章 中国与东协的政经发展:区域主义197
第一节 从「非友即敌」到「化敌为友」的中国—东协关系197
第二节 建构区域主义201
第三节 中国—东协关系变迁的路径:如何化敌为友?211
第四节 中国—东协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中南半岛上的新中国结219
第五节 当前中国—东协区域主义的评估229
第八章 中国与东协的政经发展:区域安全233
第一节 前言233
第二节 建构主义观点的区域安全意涵234
第三节 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论述与战略239
第四节 中国战略观点下的东南亚安全244
第五节 中国与东协的非传统安全合作249
第六节 中国与东协的反恐怖主义合作254
第七节 结语258
第九章 中国与东协的政经发展:区域合作261
第一节 前言261
第二节 区域合作的建构主义分析263
第三节 促成东亚区域合作的背景因素265
第四节 东亚区域合作的建构:中国的角色解读273
第五节 东亚区域合作的建构:东协的角色解读280
第六节 中国与东协在东亚区域合作中互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286
第七节 结语:中国与东协对东亚的集体认同293
第十章 结论:发现与建议297
第一节 研究发现297
第二节 理论意涵301
第三节 建议与后续研究305
参考书目307
索引333
热门推荐
- 1096371.html
- 2989996.html
- 152910.html
- 1242268.html
- 1000278.html
- 2522564.html
- 2015980.html
- 1202884.html
- 122970.html
- 909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2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7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3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3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0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