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
  • 李赶顺,张玉柯,长谷川达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26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文集;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研究篇1

中国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

一、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背景和必然抉择3

二、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9

三、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的保障措施11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4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14

二、以产业结构生态重组转型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化建设15

三、围绕“绿色”市场建立的制度创新16

四、循环经济的若干实践进展及主要特征17

五、结束语18

从我国国情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19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9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1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24

生态市建设规划内容及编制要点25

一、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总体要求25

二、生态市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26

三、规划编制要点26

四、结束语31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32

一、我国现行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32

二、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新体系34

发展生态工业是解决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40

一、生态工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生态学40

二、生态工业的实践:生态工业园区41

三、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策略和措施42

四、开展我国生态工业建设的建议44

要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生态城市46

一、为何要建设“生态城市”46

二、为何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发展生态城市47

三、构建生态城市的战略思考48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生态城市51

一、对和谐生态城市的再认识51

二、目前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51

三、构建和谐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55

发展循环经济:公共利益需求与财政政策60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公共利益60

二、财政政策应该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62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63

以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67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所需的配套政策67

二、我国现行政策体系的不足与缺失69

三、完善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70

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74

一、循环经济与金融74

二、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75

三、循环经济资金支持体系的建设76

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链条79

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业链79

二、产业链与生态工业80

三、循环型产业链的经济效益82

四、政府、社会、企业与生态产业链85

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生态城市建设88

一、循环经济理论88

二、中国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89

三、发展生态城市在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92

四、科学规划生态城市的政策建议94

关于构建循环经济保障制度问题的探讨97

一、现行制度缺失需要完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97

二、循环经济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98

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制度安排103

一、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103

二、建立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制度104

三、完善自然资源的定价制度105

四、建立绿色公共预算制度106

五、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教育和宣传制度106

六、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107

七、完善循环经济信息交流制度107

八、建立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和表彰制度108

浅议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功能109

一、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发挥功能的理论依据109

二、我国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功能定位110

三、我国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111

四、如何进一步提升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功能111

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113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3

二、生态城市评价方法选择115

三、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116

循环经济认知误区的实证分析121

一、全社会物质循环模型的构建121

二、实现全社会物质循环可能性的理论分析122

三、实现全社会物质循环可能性的实证分析124

四、几点启示127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诠释131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131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想133

从生态型城市发展内涵谈城市经济发展136

一、生态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提出136

二、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38

三、我国生态型城市发展策略建议140

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城市建设143

一、城市现代化与和谐城市、生态城市的关系143

二、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4

三、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思路146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149

一、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149

二、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150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对策建议151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155

一、我国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155

二、循环经济与节约型消费模式156

三、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型消费的战略意义156

四、节约型消费模式的构建157

完善绿色技术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161

一、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161

二、完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创新机制162

三、中国发展绿色技术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64

对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与思考166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性166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7

三、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169

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71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内涵171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172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175

人口因素与循环经济的发展177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77

二、我国人口因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177

三、推进循环经济的几点对策179

四、结束语181

实践研究篇183

张家港市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实践与思考185

一、创建生态市的实践185

二、我市创建全国生态市的思考与探索191

三、我市创建全国生态市工作的进一步深化192

我国大型城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之探讨194

一、大型城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194

二、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差距195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197

打造中国新能源设备产业之都 为循环经济发展贡献力量199

一、政府推动与技术优势199

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200

三、多方推动,注重交流,共创新能源产业美好未来200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与思考202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202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最佳模式202

三、保定城市基本情况203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对策205

发展循环经济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7

一、河北省城市生态环境的时序分析207

二、河北省城市生态环境的截面分析211

三、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13

高科技园区的生态农业规划216

一、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216

二、保定高新区农业生态化运营的基本模式218

三、保定高新区生态农业的实施效果220

加快发展甘肃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研究222

一、甘肃省的基本概况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222

二、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226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228

一、引言228

二、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关系的理论分析228

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现状229

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分析231

五、本文主要结论233

循环经济在“梅花味精集团”中的实践和启示235

一、“梅花味精”企业内部至外部的循环经济模式235

二、梅花味精集团对“三农”的作用238

三、梅花味精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238

国际研究篇241

面向环境协调型可持续发展的名古屋大学生态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概况243

名古屋大学生态科学研究所研究目标243

名古屋大学生态科学研究所的能源、环境研究构想253

地区公害与全球规模问题260

一、用经济学的框架能够解决CO2问题260

二、经济学和环境260

三、科斯定律261

四、“零交易成本”261

五、地区公害与全球规模问题262

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266

关于日本再利用政策的现状以及日中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71

一、日本循环再利用政策的概况271

二、包装容器再利用法271

三、家电再利用法272

四、有关废弃物贸易的模型272

推进日本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276

一、ISC关于建立循环社会的构想276

二、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277

三、相关措施和行动计划281

日本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和对中国的启示283

一、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83

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建设284

三、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对中国的启示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