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原理
  • (英)约瑟·G.内利斯(Joseph G. Nellis),(英)大卫·帕克(David Parker)著;张永美,张永军,党晶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20737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念、目的和政策1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

宏观经济与企业2

宏观经济政策4

经济问题8

政府与经济11

政府的经济目标14

政策目标、工具与目的15

结束语15

学习要点16

讨论题17

第二章 经济活动的衡量19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9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20

国民收入统计值的调整24

经济活动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6

国民收入统计值的应用30

影响国民收入规模的因素32

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36

经济活动的其他指标37

结束语41

学习要点42

讨论题43

第三章 经济建模——收入的循环流动45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45

经济部门46

收入的循环流动模型49

经济均衡的概念51

漏出与注入52

收入的循环流动与总需求60

非均衡的概念62

结束语63

学习要点64

讨论题65

第四章 经济活动的决定67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67

国民收入均衡的含义69

计划总支出的组成部分71

国民收入均衡的决定82

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84

乘数效应87

加速数理论93

结束语97

学习要点97

讨论题99

第五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101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01

总需求102

总需求的变化104

总供给107

长期总供给107

短期总供给108

宏观经济均衡111

结束语115

学习要点116

讨论题118

附录5.1:IS—LM分析118

第六章 管理经济——概述127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27

政策对象、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128

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平衡130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131

经济发展的动力134

结束语136

学习要点136

讨论题137

第七章 财政政策和政府金融139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39

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141

总需求调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45

政府支出和财政政策148

税收和财政政策149

政府借入155

对财政政策和财政赤字的评论161

结束语164

学习要点165

讨论题166

第八章 货币、银行和利息率167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67

什么是货币168

货币供给的衡量170

银行与货币创造174

货币增长的决定182

利息率的决定185

货币与经济政策189

结束语190

学习要点190

讨论题191

第九章 货币政策193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193

货币主义原理195

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202

货币政策工具206

货币需求209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12

对货币主义的评论216

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218

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221

结束语222

学习要点224

讨论题225

第十章 经济增长和供给性经济学227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227

经济增长的实质229

经济增长的计算232

技术进步和创新233

经济增长模型235

供给性经济学原理245

现实中的供给性经济学250

结束语259

学习要点260

讨论题261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原因、结果与政策含义263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263

通货膨胀的衡量264

通货膨胀的原因268

通货膨胀的影响277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280

通货膨胀的政策含义284

通货紧缩287

结束语289

学习要点290

讨论题292

第十二章 就业与失业——衡量方法与政策293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293

就业和失业的衡量方法295

就业与失业之间的关系297

失业的类型和解决失业的政策298

失业产生的成本309

结束语312

学习要点312

讨论题313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15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315

比较利益理论317

支持自由贸易的其他论点322

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322

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329

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和受损者333

结束语336

学习要点336

讨论题337

第十四章 国际收支339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339

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340

国际收支平衡表342

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347

对经常项目失衡的管理和调节348

结束语358

学习要点358

讨论题359

第十五章 汇率361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361

汇率的含义362

购买力平价理论367

汇率制度369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377

汇率的决定384

汇率与国际收支388

汇率和企业389

结束语391

学习要点391

讨论题392

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组织395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39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96

世界银行399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403

欧洲联盟(EU)405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409

南方共同市场410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411

亚洲开发银行(ADB)413

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413

结束语414

学习要点414

讨论题415

第十七章 经济周期417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417

经济周期的定义418

预测经济周期419

经济周期的原因421

经济周期理论426

经济周期的影响和政策选择436

结束语436

学习要点437

讨论题438

第十八章 市场力量和宏观经济管理441

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44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市场经济443

政府调控下的信息问题447

政府的动机问题448

规则与相机抉择449

采取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理由452

结束语454

学习要点454

讨论题455

词汇表457

实际应用1.1 宏观经济挑战7

实际应用1.2 处于危机之中的委内瑞拉10

实际应用2.1 经济活动与地下经济27

实际应用2.2 经济活动与“真正的经济进步指标”34

实际应用2.3 什么时候的经济萧条并非真正的衰退?39

实际应用3.1 美国的收入循环流动的变化50

实际应用3.2 经济增长的源泉58

实际应用4.1 经济活动的推动者80

实际应用4.2 商业投资和经济92

实际应用5.1 石油价格冲击的影响109

实际应用5.2 葡萄牙的双重赤字114

实际应用6.1 全球化中的宏观经济130

实际应用6.2 削减工资的政策会奏效吗?135

实际应用7.1 自由财政政策存在的风险147

实际应用7.2 凯恩斯主义的拥护者都到哪儿去了?158

实际应用8.1 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173

实际应用8.2 处于压力中的德国银行179

实际应用9.1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200

实际应用9.2 狭义货币的流通速度204

实际应用9.3 货币政策和财政的稳定220

实际应用10.1 高生产率的重要性244

实际应用10.2 私有化——仍然在轰轰烈烈地进行258

实际应用11.1 通货膨胀的衡量267

实际应用11.2 通货膨胀与预期陷阱假说274

实际应用11.3 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288

实际应用12.1 欧洲大陆的就业面临的挑战304

实际应用12.2 美国、爱尔兰和日本的失业311

实际应用13.1 农业保护和自由贸易328

实际应用13.2 世界银行与自由贸易332

实际应用13.3 国际贸易的“重力模型”334

实际应用14.1 全球经常项目的不平衡341

实际应用14.2 英国的贸易收支正在改善346

实际应用14.3 美国的贸易赤字356

实际应用15.1 欧洲单一货币379

实际应用15.2 汇率的决定386

实际应用16.1 国际经济组织的前景400

实际应用16.2 欧盟新宪法草案407

实际应用16.3 建立东盟的单一市场412

实际应用17.1 是什么导致了经济周期的出现?425

实际应用17.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周期435

实际应用18.1 一个伟大的构想446

实际应用18.2 各国政府与全球市场力量449

实际应用18.3 大危机的原因——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与货币主义的观点452

图目录4

图1.1 宏观经济与商业4

图1.2 生产可能性曲线9

图2.1 对经济活动信息的解释——关键问题21

图2.2 实际GDP与名义GDP36

图3.1 收入的循环流动——简单模型50

图3.2 收入的循环流动——加入了财政部门的模型54

图3.3 收入的循环流动——加入了政府部门的模型56

图3.4 收入的循环流动的完整模型58

图3.5 生产能力的增加61

图3.6 关于经济的另一个模型61

图4.1 消费函数75

图4.2 储蓄函数75

图4.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转换76

图4.4 消费支出和投资78

图4.5 消费支出、投资和政府支出79

图4.6 计划支出总额一览表82

图4.7 均衡线(45°线)83

图4.8 计划的支出总额与国民收入的均衡84

图4.9 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85

图4.10 政府支出增加对总支出的影响88

图4.11 乘数效应的作用过程90

图4.12 经济周期96

图5.1 总需求曲线103

图5.2 总需求政策的影响105

图5.3 长期总供给108

图5.4 短期总供给109

图5.5 总需求、总供给与宏观经济均衡111

图5.6 高投入成本对总供给的影响112

图5.7 总需求的增长:新的宏观经济均衡113

附录119

图A5.1 IS曲线的推导119

图A5.2 LM曲线的推导121

图A5.3 IS—LM的均衡122

图A5.4 IS—LM曲线与总需求曲线123

图A5.5 IS—LM分析——对财政政策的解释124

图A5.6 IS—LM分析——对货币政策的解释125

图6.1 经济增长与生产能力132

图6.2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活动134

图7.1 存在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的财政政策141

图7.2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142

图7.3 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总供给曲线143

图7.4 总供给具有完全弹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144

图7.5 一些国家的税收总收入(2000)150

图7.6 递增的、递减的和等比例的税率153

图8.1 货币供给的衡量——流动性范围171

图8.2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短期利息率186

图8.3 由政策决定的利息率变化的影响187

图8.4 可借出资金和长期利息率的决定188

图9.1 利息率与投资支出之间的联系197

图9.2 总的计划支出与总寻求之间的联系198

图9.3 货币的传递机制199

图9.4 利息率和货币控制209

图9.5 流动性偏好曲线——货币需求曲线211

图9.6 货币主义关于利息率与货币供给变化之间关系的观点213

图9.7 凯恩斯主义关于利息率与货币供给变化之间关系的观点214

图9.8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观点的比较215

图9.9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连锁反应219

图10.1 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230

图10.2 投资与经济增长231

图10.3 经济增长的计算232

图10.4 古典主义增长理论236

图10.5 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和稳定增长状态238

图10.6 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和储蓄率240

图10.7 内生性增长理论243

图10.8 总供给曲线245

图10.9 总需求的增长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247

图10.10 总需求的增长和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247

图10.11 总需求的增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248

图10.12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249

图10.13 拉弗曲线——税率和税收收入253

图10.14 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254

图11.1 通货膨胀的原因269

图11.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短期效应270

图11.3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长期效应271

图11.4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短期效应272

图11.5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长期效应272

图11.6 预期产生的通货膨胀273

图11.7 菲利普斯曲线281

图11.8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83

图11.9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86

图12.1 就业、失业和劳动人口297

图12.2 劳动力市场298

图12.3 失业的类型299

图12.4 实际工资和失业303

图12.5 总需求、总供给和失业304

图13.1 贸易前的生产可能性曲线318

图13.2 贸易利益——贸易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320

图13.3 关税的效应324

图13.4 自由贸易造成的福利损益334

图14.1 马歇尔—勒纳条件353

图14.2 J曲线效应354

图14.3 反J曲线效应355

图15.1 汇率的决定365

图15.2 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汇率366

图15.3 供给曲线的移动与汇率366

图15.4 浮动汇率370

图15.5 固定汇率371

图16.1 IMF成员国的增长,1945~2003399

图17.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418

图17.2 政治性经济周期422

图17.3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收缩阶段427

图17.4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扩张阶段428

图17.5 货币主义的经济收缩阶段429

图17.6 货币主义的经济扩张阶段430

图17.7 新古典理论——紧缩432

图17.8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紧缩433

图17.9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紧缩434

表目录318

表13.1 贸易前的总产量水平318

表13.2 贸易前没有进行专业化生产时的产出水平319

表13.3 贸易前进行了专业化生产的总产量水平319

表13.4 贸易后的消费模式320

表13.5 改变贸易条件321

表14.1 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344

表16.1 关贸总协定的各轮贸易谈判404

表16.2 OECD成员国,2003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