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物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药物治疗学
  • 李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01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6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药物疗法-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物治疗学概述1

一、药物治疗学的历史沿革1

二、药物治疗的过程与作用2

三、临床药物治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

第二节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3

第三节 临床药物治疗学与药学服务4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6

第一节 影响药物治疗效应的因素6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6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8

第二节 药物处方10

一、处方概述10

二、处方的管理12

三、处方调剂14

第三节 基本药物与非处方药物16

一、基本药物16

二、非处方药17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药物治疗学19

一、药物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及历史20

二、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0

三、成本与收益的概念20

四、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21

五、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比较23

六、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3

七、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用范围24

第五节 患者的依从性与用药指导25

一、依从性的意义及不依从的危害25

二、产生非依从性的原因25

三、依从性的评价27

四、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方法27

第三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药理学基础31

第一节 临床药效学31

一、药物的作用31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32

三、药物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34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7

五、临床药物评价37

第二节 临床药动学38

一、药物体内过程38

二、房室模型及药动学参数42

三、药动学-药效学联合模型45

四、药动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46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48

一、体外药物相互作用49

二、药动学相互作用50

三、药效学相互作用54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55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理学基础55

二、TDM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58

三、游离药物与活性代谢物浓度的监测59

四、TDM与用药方案的调整60

第四章 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63

第一节 概述63

第二节 不同遗传特征人群的合理用药64

一、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效应的影响64

二、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效应的影响67

三、药物转运蛋白多态性对药物效应的影响70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72

一、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72

二、小儿用药76

三、老年人用药78

第四节 不同疾病状态的合理用药81

一、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81

二、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83

三、疾病状态临床用药注意86

第五章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89

第一节 药物流行病学概述89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89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89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90

四、药物流行病学的应用91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91

一、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定义91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92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新分类93

四、药源性疾病的分类94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及评价方法94

一、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94

二、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95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系统97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97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系统98

第五节 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100

一、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因素100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101

三、药源性疾病的防治101

第六节 药物警戒102

一、什么是药物警戒102

二、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03

三、药物警戒的目的与意义104

四、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104

第六章 循证医学的概念与合理用药105

第一节 EBM的相关概念105

一、什么是EBM105

二、关于医学模式的转变105

三、生命质量106

四、随机对照试验106

五、系统评价106

六、证据的等级106

七、Cochrane collaboration(考科蓝协作组织)107

八、替代指标和临床预后指标107

九、EBM的证据来源107

第二节 EBM在临床药学上的应用108

一、根据EBM选择治疗方法及其实施步骤108

二、EBM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药物治疗学中困惑的问题109

三、用EBM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制定决策110

四、EBM药物评价结果的其他应用110

五、利用和建立循证医学证据110

第三节 标准治疗指南110

一、临床指南简介111

二、临床治疗指南的制定和应用111

第七章 药学信息与药物治疗学114

第一节 概述114

一、信息与文献114

二、药学信息与药物信息115

第二节 药学信息的收集与整理116

一、药学信息的收集116

二、药学信息的分析与整理118

第三节 药学信息的计算机检索119

一、MICROMEDEX(临床及循证医药学数据库)119

二、医药文摘型数据库120

三、对文献全文的检索121

第四节 药学信息服务123

一、药学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23

二、药学信息服务的特点124

三、药学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实施124

四、实施药学信息服务的条件125

五、药学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与质量评价126

六、药学信息服务的偿付127

第二篇 内科疾病药物治疗学129

第八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129

第一节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29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9

二、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31

三、脑栓塞133

第二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134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134

二、脑出血136

三、药物治疗137

第三节 重症肌无力138

第四节 癫痫141

第五节 帕金森病149

第六节 老年期痴呆152

一、阿尔茨海默病152

二、脑血管性痴呆155

第七节 偏头痛156

第九章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16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162

第二节 心境障碍170

第三节 神经症178

第四节 睡眠障碍184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188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188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91

一、稳定型心绞痛192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194

三、急性心肌梗死196

第三节 心力衰竭200

第四节 心律失常206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210

一、自体瓣膜心内膜炎211

二、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217

第六节 心肌疾病217

一、扩张型心肌病218

二、肥厚型心肌病220

三、限制型心肌病222

四、心肌炎222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25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25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27

第三节 肺炎229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229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232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238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3

第六节 肺血栓栓塞症247

第七节 肺结核250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56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256

第二节 反流性食管炎259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261

第四节 炎症性肠病263

第五节 肝脏疾病266

一、非病毒性肝炎266

二、肝硬化270

第六节 胰腺炎273

第十三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76

第一节 贫血276

一、缺铁性贫血276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278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281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283

第三节 紫癜286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6

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288

第四节 白血病289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治疗295

第一节 垂体疾病295

一、垂体瘤295

二、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297

三、尿崩症301

第二节 甲状旁腺疾病305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05

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07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309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9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12

三、亚急性甲状腺炎314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317

一、Addison病317

二、Cushing综合征319

三、嗜铬细胞瘤320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23

第五节 性腺疾病324

一、男性性腺疾病324

二、女性性腺疾病326

第十五章 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330

第一节 糖尿病330

第二节 低血糖症340

第三节 肥胖343

第四节 脂质异常血症345

第五节 痛风349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352

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356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356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356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359

第二节 泌尿道感染363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368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371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376

第十七章 常见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381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381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385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392

第四节 系统性硬化病397

第十八章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401

第一节 概述401

一、肿瘤生长的增殖动力学及对化学治疗的敏感性401

二、肿瘤分期和化疗401

三、常用的化疗药物402

四、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406

第二节 肺癌407

第三节 乳腺癌415

第四节 鼻咽癌417

第五节 食管癌419

第六节 胃癌421

第七节 肝癌423

第八节 大肠癌425

第九节 子宫颈癌429

第十节 子宫内膜癌431

第十一节 卵巢癌434

第十九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438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438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43

第三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445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45

二、人禽流感447

第四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449

第三篇 外科疾病药物治疗学453

第二十章 疼痛的药物治疗453

第一节 概述453

第二节 慢性疼痛的治疗456

第三节 术后镇痛460

第二十一章 心、肺、脑复苏的药物治疗466

第一节 概述466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用药467

第二十二章 休克的药物治疗473

第二十三章 外科感染的药物治疗479

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在外科的预防应用479

第二节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482

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82

二、腹腔脓肿484

第三节 骨与关节感染的药物治疗485

一、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485

二、化脓性骨髓炎486

三、化脓性关节炎488

第四节 皮肤、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489

一、疖和痈489

二、急性蜂窝织炎491

三、丹毒492

四、脓肿492

第二十四章 男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494

第一节 前列腺增生症494

第二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496

一、勃起功能障碍496

二、早泄497

第三节 男性不育症497

第二十五章 器官移植药物治疗500

第一节 概述500

第二节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药物治疗501

第二十六章 外科营养治疗507

第一节 概述507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用药509

第四篇 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学513

第二十七章 妇科疾病的药物治疗513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炎症513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517

一、葡萄胎517

二、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518

第三节 月经失调522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22

二、闭经526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528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530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531

二、子宫腺肌病533

第二十八章 产科疾病的药物治疗535

第一节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535

一、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535

二、妊娠期母体用药原则535

三、分娩期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536

四、分娩期用药原则536

五、哺乳期母体用药对婴儿的影响536

六、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536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36

第三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41

第四节 围生期心肌病543

第二十九章 生殖健康用药547

第一节 避孕药的应用547

第二节 终止妊娠药物的使用551

第三节 不孕症的药物治疗552

第五篇 儿科疾病药物治疗学555

第三十章 小儿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555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药动学特点555

第二节 小儿常用药物选择557

第三节 小儿用药方法与药物监测558

第三十一章 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治疗561

第一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561

一、维生素A缺乏症561

二、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563

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566

第二节 锌缺乏症567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568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568

二、肥胖症571

第三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574

第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574

第二节 小儿肺炎576

一、支气管肺炎577

二、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580

第三节 小儿肠炎581

第四节 化脓性脑膜炎586

第五节 寄生虫病589

一、蛔虫病589

二、蛲虫病591

三、钩虫病592

四、绦虫病593

第三十三章 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596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596

第二节 风湿热599

第三节 川崎病602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604

第五节 儿童肾病综合征607

第三十四章 先天性内分泌障碍的药物治疗611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低下611

第二节 尿崩症613

第六篇 五官科疾病药物治疗学619

第三十五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619

第一节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19

第二节 梅尼埃病621

第三节 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625

第四节 急、慢性扁桃体炎及咽喉炎628

第三十六章 眼科疾病的药物治疗631

第一节 青光眼631

第二节 白内障633

第三节 结膜炎635

第四节 角膜炎637

第三十七章 口腔科疾病的药物治疗639

第一节 牙周炎639

第二节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642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642

二、白塞病644

第七篇 皮肤科疾病药物治疗学647

第三十八章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治疗647

第一节 湿疹647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650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652

第三十九章 银屑病的药物治疗655

第四十章 荨麻疹的药物治疗660

第四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的药物治疗664

第一节 浅部真菌病664

一、花斑癣664

二、皮肤癣菌病665

第二节 念珠菌病668

第四十二章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672

第四十三章 性传播疾病的药物治疗676

第一节 梅毒676

第二节 淋病679

第三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681

第四节 尖锐湿疣682

第五节 生殖器疱疹683

第八篇 放射治疗用药687

第四十四章 放射治疗用药概述687

一、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688

二、放射性药物的摄取机制689

第四十五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用放射性药物690

第一节 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690

一、131I治疗Graves病690

二、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694

三、131I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695

四、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696

第二节 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700

第四十六章 其他放射性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703

第一节 131I-MIBG治疗恶性肿瘤703

第二节 增生性血液疾病的32P治疗704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32P治疗704

二、慢性白血病32P治疗705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32P治疗706

第三节 放射性胶体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关节炎706

第九篇 药物与毒物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第四十七章 常见药物中毒的解救709

第一节 概述709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中毒710

一、巴比妥类药物710

二、苯二氮革类药物711

第三节 强心苷类药物中毒712

第四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713

第五节 抗癫痫药物中毒714

一、苯妥英钠714

二、卡马西平715

第六节 麻醉性镇痛药716

第七节 抗菌药物中毒717

一、青霉素类药物717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719

三、氯霉素719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720

五、异烟肼721

第四十八章 毒物急性中毒的解救723

第一节 杀虫农药中毒723

一、有机磷农药723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724

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725

第二节 常见中药中毒726

一、巴豆726

二、乌头727

三、夹竹桃728

四、马钱子728

五、藜芦729

六、雷公藤729

七、麻黄729

八、白果730

九、人参730

第三节 常见动物咬刺中毒731

一、毒蛇咬伤731

二、蜈蚣咬伤732

三、蜂类蜇伤733

第四节 其他有害物质中毒734

一、河豚鱼中毒734

二、甲醇735

附录 中英文名词术语索引7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