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圳,一个城市的奇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振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327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成就-深圳市-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深圳,一个城市的奇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79,闯一条新路刘田夫1
谷牧同志说:要学孙悟空,打破条条框框的桎梏1
看似偶然的必然:蛇口工业区2
两位老战友的不谋而合2
选择蛇口3
一条带有很大风险的无人走过的道路5
王震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6
描绘深圳充满希冀的未来7
出租土地给外商,一次意识超前的工作会议7
省经济工作小组首次大规模办公会9
一个边陲小镇的迅猛崛起9
见证历史性的变革&方苞12
来自香港比邻宝安的改革呼声12
天差地别的两片土地12
公社体制非改不可了15
偷渡,一个似乎永远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16
由细致调研到大胆决策&中央决定办经济特区17
“不建设好就是死了也不甘心”17
习仲勋与广东省委“三个建成”的构想18
邓小平同意搞特区但说:“中央没有钱,你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20
中央批准的首批四大经济特区21
诸多的首次和问题22
特区到底应该有多大?23
特区如何划线管理?24
特区该引进怎样的外资企业?25
特区引进外资的同时,可否允许国内大企业投资?28
如何层层冲破旧经济管理体制的藩篱?29
如何层层冲破旧经济管理体制的藩篱?29
回眸:1979,中国特区—原广东省委书记兼深圳特区第一任市委书记、市长吴南生访谈录杨剑回眸历史,一个拓荒者在没有路时的跋涉,每一个脚印,都有着其非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32
十年后,新华社对外报道:中国特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册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35
如何反思与总结20年间的得与失,成为确保改革取得更大成功的关键37
关于加快深圳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吴南生回忆深圳特区艰难起步的几点往事 张岳琦艰难而又风险很大的使命48
创建初期面临太多太难的问题49
任仲夷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办特区的决策52
大的转机53
特区试水初记&方苞54
恢复过境耕作和边境小额贸易54
深圳建市与涌向香港的流民潮55
减少种粮食56
对农村管理体制颠覆性的变革57
打破外贸垄断,请港商到养鸡场收购活鸡59
从荔枝、蔬菜开始的物价变革60
农民成立投资公司,发行股票的创举61
我所经历的深圳发展的几件大事 周溪舞62
从珠三角的重镇佛山调到经济特区的深圳62
收起不同意见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走马上任62
以梁湘为首的新一任市委领导班子64
“土八路”、“土改队”照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7
从商品短缺到商品极大丰富70
市委书记抱怨&过年连吃饺子的醋都买不到70
不断“惹麻烦”的进出口服务公司72
广交会:不知道怎样与深圳代表团打交道73
实行内联,吸引内地商品入深圳76
合资企业部分产品内销78
在国际市场收购国内紧缺商品79
走向市场经济的先声79
解开城市蔬菜供应的死结81
我做“菜市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81
果菜公司承包蔬菜经销的尝试82
突破粮食凭证供应制度85
由商品极大丰富所产生的联想86
几经酝酿,最终也未发行的特区货币88
为什么要考虑发行特区货币?88
对发行特区货币利与弊的争论90
“特区货币”淡出人们的记忆92
“特区货币”发行不是不可能,而是没必要94
解决电话不灵的问题95
电话不灵港商不敢在深圳过夜95
邮电局长王勇的一个好主意97
“电信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北京有关部门不同意合作98
一个颇为典型的小插曲100
我国首家合资的电话公司—深大电话公司101
20年间的巨变102
深圳港最大的港区—盐田港的起步104
为开发盐田港成立的一个公司104
盐田港建设一步步走向成熟107
打下的第一根桩&进来的第一艘船109
一个新崛起的国际大港110
筹建深圳机场的历史回顾112
建机场十分复杂一纸报告无法解决问题112
后海湾、黄田哪里更适合建机场?114
难产的深圳飞机场场址116
沙角B电厂的建厂模式118
BOT模式,用一种全新的模式合资兴建电厂119
吃亏还是占便宜?一个中央部委反复讨论的项目121
“调峰”起争议双方互摔电话124
有惊无险的汇率风波126
周溪舞能不捞一点油水吗?128
风风雨雨的传说和猜测最终尘埃落定130
深圳皇岗—中国第一个最大的公路入境口岸133
苏醒的土地134
两个中国官员和一个香港富翁138
平和地看待双方的分歧和争论139
慎重应对合作方不合时政的修改要求141
历时五年的皇岗口岸全面开通143
改革开放的一路通途145
深圳在政治架构方面曾经进行过的探索147
把经济性质的局改为公司148
借鉴新加坡经验成立工业发展委员会148
政治架构改革的设想—成立三个委员会154
深圳市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前后157
我做深圳特区第一届政协主席157
富有特区特色的深圳政协工作160
告别政协164
深圳是如何探索市场经济之路的&李定166
荔枝出口,深圳外贸头一次赚了那么多钱166
从吃牌价肉到吃议价肉的日子167
走出蔬菜供应的困境169
蔬菜内销与外贸的怪圈170
首次工程招标,开创“深圳速度”陈荣光172
青草没膝高的工地172
走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173
顶着“出卖国家主权”大帽子的压力174
盖楼由20天一层到五天一层175
深圳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件事&李定口述178
迈出用工和工资制度改革第一步的竹园宾馆178
沙头角综合商店开创性的承包经营180
竹园宾馆的“铁饭碗”是怎样打破的?187
—企业用工和工资制度重大改革的探索 李定187
深圳初砸“铁饭碗”的日子 张文超 口述187
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411纪实 张淑运187
首批拓荒者187
基建工程兵的光辉历程187
两万基建工程兵赴深圳188
深圳第一批拓荒者188
“深圳奇迹”、“深圳精神的”奠基石,,190
义务清理布吉河—展现基建工程兵风范190
深圳市政府办公大楼—指导深圳改革开放的190
指挥部终于落成190
深圳电子大厦—我国当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192
空前的逆境194
斗志满怀赴征程194
沉甸甸的“见面礼”194
峥嵘岁月稠195
两则小故事198
苦痛和仿徨199
逆境奋起201
科技创业205
擎起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大旗207
石破天惊—经济目标责任制207
初尝甜头—股份制改造208
迅猛发展—净资产全员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209
入团到财团—授权经营210
产权制度改革—资本经营、产权管理和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资产经营公司211
历史永远铭记213
期待新的辉煌216
深圳特区能长寿吗?—访深圳市委秘书长邹尔康 户张东夫“特区”概念何时形成?219
特区为“九七”而设吗?220
如何对待外国投资?221
特区经济属何性质?222
特区与14市有别223
特区完成实验阶段224
政治局有无反对派?224
特区路线是否太右?225
邓如不在,路线会变吗?227
特区居民思想状况227
特区人评论香港电视229
四个问题有待解决230
早期的深圳特区和小平首次南巡 梁灵光232
特区的路怎样走?232
小平同志说:特区要坚持办下去,不能动摇234
陪同邓小平同志首次南巡235
成功?失败?邓小平南巡定音238
1984年,那个春日融融的日子&陈荣光239
邓小平同志要亲自看一看特区是否成功239
晚风中,邓小平在20层国商大厦天台上盘桓20分钟241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243
深圳最早富起来的第一个万元渔民村243
回荡在深圳湾的掌声如春潮245
邓小平题词,险些错过的机遇246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视察和题词&邹尔康250
杀出一条血路办特区250
对深圳的种种非议252
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253
关键时刻的视察和题词254
一石激起千层浪255
有了改革权当市长才有点儿意思257
—关于深圳几项重大改革的回忆&李灏口述257
有了改革权当市长才有点儿意思257
四项改革为深圳发展铺平道路258
以壮士断臂的勇气调整经济结构261
从股份制改革到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263
一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266
我国第一块土地在深圳拍卖亲历记&叶本统268
20分钟的拍卖整整等了38年268
我们当时的焦点是:土地拍卖是否违法?270
早期深圳证券市场决策内幕 郑良玉274
股市快速成长的三年274
股票初期的冰点274
混乱不堪的股票黑市交易275
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悬疑276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竞好不好?278
中央领导批转的一封群众来信278
小卒子过了河,只能进不能退279
大起大落281
股票失去了控制地疯涨281
如何应对火暴的股市?282
新中国首次经历的股票大跌283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的“救市”行动284
“8·10”,事件28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顺利成功285
百姓质疑:你深圳市政府&还是不是人民政府?286
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壮观、也是最糟糕的一幕287
10日晚上,“定时炸弹”爆炸了288
作为主要决策者应负的责任289
“按国际规则打篮球”&李灏291
深圳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91
成功与失败都是借鉴292
接待邓小平同志纪事姚欣耀301
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陪同小平视察让我终生难忘张晓“这里的景象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301
“小平教导我们办特区首先要敢闯!”303
“深圳应该继续坚持敢试敢闯的特区精神”304
原深圳市市长郑良玉:小平与特区人民心连心王奋强重温燃情岁月,缅怀一代伟人306
“感谢邓爷爷,发自内心,代表深圳308
小平二次南方视察具有里程碑意义309
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深圳改革开放实311
践验证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冯庆311
国贸大厦是深圳速度的体现,改革开放的象征311
胡锦涛亲抵深圳,检查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和312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312
深圳改革开放纪事320
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320
第一批外资企业扎根深圳321
工程招标:被逼出来的改革举措322
深圳特区报创刊323
建立特区管理线323
两万工程兵开进深圳324
创办首所高等学府325
“新事新办,特事特办”326
劳动合同制试点326
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327
“深圳速度”享誉世界328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329
供求矛盾逼出来的物价改革329
谷牧要求经济特区奋力爬坡330
“城中之城”华侨城331
股份制—国企改革的新尝试332
科技进步—深圳的希望所在333
首次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334
拍卖小汽车营运牌照334
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立法权335
《世纪行》—人民创造历史的颂歌336
江泽民勉励深圳当好排头兵336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337
邓小平第二次视察深圳338
外贸出口首次居全国第一339
社会保障体系正式运作339
江泽民重申特区“三个不变”340
江泽民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周年题词:341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341
解放军经深圳进驻香港342
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342
公布市民行为道德规范343
热门推荐
- 2045165.html
- 3286888.html
- 1910564.html
- 3084095.html
- 1645897.html
- 3889464.html
- 1710893.html
- 237620.html
- 2973944.html
- 3548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2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1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8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