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子兵学大典 第6册 词语通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邱复兴主编;苏桂亮,刘庆,庄大川,朴泓霖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435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孙子兵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子兵学大典 第6册 词语通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存亡之道1
卷首语1
《计篇》原文1
计1
兵者,国之大事1
死生之地1
道、天、地、将、法2
经之以五事2
校之以计2
将孰有能3
而不畏危3
主孰有道3
法令孰行4
天地孰得4
智、信、仁、勇、严4
兵众孰强5
赏罚孰明6
士卒孰练6
将听吾计7
诡道十二法8
计利以听8
因利而制权8
兵者,诡道也8
卑而骄之9
能而示之不能9
用而示之不用9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9
利而诱之9
乱而取之9
实而备之9
强而避之9
怒而挠之9
多算胜,少算不胜10
佚而劳之10
亲而离之10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10
兵家之胜,不可先传10
庙算10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1
《计篇》注文11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11
变动相应,在于将之所裁11
顺天行诛12
用兵之道,人和为本12
悦以犯难,民忘其死12
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臆(腹)12
道之以政令,齐之以礼教12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12
兵家者流,用智为先13
天时不作,弗为人客13
五行、刑德、向背13
赏不僭,刑不滥14
五者兼备,各适其用14
五者相须,阙一不可14
非知之艰,行之惟难14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14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14
用兵本于仁义,取胜必在诡诈15
赏不逾时,罚不迁列15
悬法设禁,贵贱如一15
兵之利势,须因敌而为15
以弱制强,理须待变16
晋侯伐虢,假道于虞16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16
对垒相持,常须为备16
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17
将之多怒,权必易乱17
示以卑弱,以骄其心17
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误之17
料敌在心,察敌在目18
带甲十万19
《作战篇》原文19
作战19
用兵之法19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19
兴师十万,日费千金20
千里馈粮20
内外之费20
宾客之用20
兵闻拙速,未睹巧久21
久则钝兵挫锐21
攻城则力屈21
暴师21
屈力殚货21
诸侯乘其弊而起21
役不再籍,粮不三载22
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尽知用兵之利22
杀敌者,怒也23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23
智将务食于敌23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23
卒善而养之24
取敌之利者,货也24
车杂而乘之24
知兵之将,国家安危之主25
胜敌而益强25
兵贵胜,不贵久25
兵久无功,诸侯生心26
《作战篇》注文26
战必先算其费26
老师费财,智者虑之26
战虽胜人,久则无利26
兵犹火,弗戢将自焚26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27
舟中之人,尽为敌国27
先知老师殚货之害,然后能知擒敌制胜之利2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27
气怒,则人人自战27
推心置腹,人人投死28
奖一而劝百28
因敌之资,益己之强28
兵不可玩,武不可黩29
全胜为上,破胜次之30
《谋攻篇》原文30
谋攻30
不战而屈人之兵31
军、旅、卒、伍31
其次伐交32
上兵伐谋32
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33
其次伐兵33
其下攻城33
十围、五攻、倍分、敌战、少逃、不若则避34
距堙,又三月而后已34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34
屈人之兵而非战34
拔人之城而非攻34
毁人之国而非久34
以全争于天下34
兵不顿而利可全34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35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35
将者,国之辅35
乱军引胜36
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36
以虞待不虞者胜37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37
识众寡之用者胜37
上下同欲者胜37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38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8
知胜之道38
道胜、力胜39
《谋攻篇》注文39
咫尺之书,从风而靡39
交马语40
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40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40
筑室反耕41
必胜之道,器械为宝41
一女乘城,可敌十夫41
上谋不斗41
将性坚忍,故为所擒42
无顿兵血刃之害,有国富兵强之利42
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42
固壁观变,见可则进42
以名使括,如胶柱鼓瑟43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43
国不可以从外治,军不可以从中御43
不御之权43
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43
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44
疑志不可以应敌44
师克在和,不在众44
进退惟时,无曰寡人45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45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45
出门如见敌45
指授在君,决战在将45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46
临敌乘机,间不容发46
绊韩卢而求获狡兔46
士马百万,投鞭可济47
形48
《形篇》原文48
胜可知而不可为49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49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49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50
不可胜守,可胜攻50
胜于易胜51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51
自保而全胜51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52
无智名,无勇功52
战胜不忒,所措必胜52
立于不败之地52
度、量、数、称、胜53
修道而保法,能为胜败之政53
兵法53
称胜54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54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55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55
《形篇》注文55
藏形内治,伺其虚懈55
在己故能为,在敌故无必55
若秘于地,若邃于天56
非百胜不战,非万全不斗56
因山川之固,因天时之变56
韬声灭迹,幽比鬼神56
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57
势迅声烈,疾若雷电57
胜见未然之胜,善知将然之败57
见于著则胜于艰,见于微则胜于易57
无过在于度数58
筹不虚运,策不徒发58
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58
斗众如斗寡59
《势篇》原文59
势59
治众如治寡59
以碫投卵60
必受敌而无败60
奇正60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61
虚实61
以正合,以奇胜61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61
终而复始,死而复生61
五声之变,不可胜听61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61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61
势险,节短62
奇正相生62
激水漂石,鸷鸟毁折62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63
势如?弩,节如发机63
斗乱而不可乱63
形圆而不可败63
以利动之,以卒(本)待之64
治乱,数也64
勇怯,势也64
强弱,形也64
形之,敌必从之64
予之,敌必取之64
择人而任势65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65
多多益办68
转圆石于千仞之山68
《势篇》注文68
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69
当敌以正阵,取胜以奇兵69
奇正之说,诸家不同69
用兵任势,如峻坂走丸70
奇正发于无穷之源70
势迅则难御,节近则易胜70
恃治则乱生,恃勇强则怯弱生70
兵威已成,如破竹70
先处战地而待72
《虚实篇》原文72
虚实72
佚能劳之73
致人而不致于人73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73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74
饱能饥之74
安能动之74
出其所不(必)趋74
趋其所不意74
行于无人之地74
能为敌之司命75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必)攻75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75
画地而守之76
进而不可御76
退而不可追76
攻其所必救76
我专而敌分77
乖其所之77
形人而我无形77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78
以十攻(共)其一78
以众击寡78
知战地、知战日,则可千里而会战79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79
敌虽众,可使无斗80
胜可为80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81
策之、作之、形之、角之81
避实而击虚82
因形而错胜82
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82
因敌变化而取胜83
因敌而制胜83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84
五行无常胜84
《虚实篇》注文84
宋人已成列,楚师未既济84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85
要其粮道,使不得馈85
饥敌之术,在临事应机85
樽俎帷幄之间以策筹之86
攻守之谋,令不可测86
通于虚实之变,可入神微之妙86
以我之专,击彼之散86
计未定而出兵,则战而自毁86
兵无常势,盈缩随敌87
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87
不以一形之胜万形87
兵有常理而无常势87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89
《军争篇》原文89
军争89
莫难于军争89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90
后人发,先人至90
迂直之计90
军无辎重则亡91
举军而争利91
委军而争利91
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91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92
无粮食则亡92
无委积则亡92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92
以分合为变93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93
兵以诈立93
兵以利动93
不动如山94
其疾如风94
其徐如林94
侵掠如火94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95
难知如阴95
动如雷震95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96
《军政》96
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96
一人之耳目96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97
用众之法97
变人之耳目97
治气98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98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98
治力99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99
治心99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99
背丘勿逆100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100
治变100
高陵勿向100
围师必阙101
佯北勿从101
锐卒勿攻101
饵兵勿食101
归师勿遏101
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102
穷寇勿迫102
《军争篇》注文102
恭行天罚102
足兵足食103
秦伯袭郑,三帅皆获103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103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10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4
即鹿无虞104
凡兵,必先审知地图104
重者如山如林,轻者如炮如燔104
如火烈烈,莫我敢遏104
圆居而方正(止),则若盘石然104
攻者,不止攻其城击其阵而已105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105
战以力久,以气胜105
先人有夺人之心105
困兽犹斗106
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106
好以整,又好以暇106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106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107
九变108
《九变篇》原文108
城有所不攻109
途有所不由109
军有所不击109
九变之利110
地有所不争110
君命有所不受110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111
九变之术111
役诸侯者以业112
杂于利而务可信112
杂于害而患可解112
屈诸侯者以害112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113
趋诸侯者以利113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113
必生,可虏114
将有五危114
必死,可杀114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115
忿速,可侮115
廉洁,可辱115
爱民,可烦115
见义而行,不待命116
《九变篇》注文116
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故不可由116
纵之而无所损,克之而无所利,则不须击116
拔之而不能守,委之而不为患,则不须攻116
得之不便于战,失之无害于己,则不须争116
兵卫不彻警117
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117
兵贵因败以为成117
上生多疑118
险其走集,明其伍候118
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118
上死不胜118
失利后时,反受其殃118
取则于己,为凶于兵119
相敌120
《行篇》原文120
行军120
处军120
绝水必远水121
绝山依谷121
视生处高121
战隆无登121
处山之军121
视生处高,无迎水流122
令半济而击之122
无附于水而迎客122
四军之利123
处水上之军123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123
依水草而背众树123
处斥泽之军123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123
处平陆之军123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124
好高而恶下124
贵阳而贱阴124
养生而处实124
军无百疾,是谓必胜124
兽骇者,覆也125
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125
伏奸之所处125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125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125
其所居易者,利125
众树动者,来也125
众草多障者,疑也125
鸟起者,伏也125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126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126
卑而广者,徒来也126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126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126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126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126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126
轻车先出而居其侧者,阵也126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127
半进半退者,诱也127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127
杖而立者,饥也127
汲而先饮者,渴也127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127
鸟集者,虚也127
夜呼者,恐也127
军扰者,将不重也127
旌旗动者,乱也127
吏怒者,倦也127
粟马肉食,军无悬缶,不返其舍者,穷寇也127
惟无武进128
数赏者,窘也128
数罚者,困也128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128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128
兵非益多128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129
无虑而易敌,必擒于人129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129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129
水上之阵,不逆其流130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130
与众相得130
《行篇》注文130
无为天下先战131
军必左川泽而右丘陵131
分险者无战心131
挑战者无全气131
孟明焚舟,楚军破釜131
总文武,兼刚柔132
蜂虿有毒,而况国乎132
灭此而朝食132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132
小过无更,小疑无申133
隘形134
《地形篇》原文134
地形134
通、挂、支、隘、险、远134
通形134
挂形134
支形134
走135
险形135
远形135
地之道,将之至任135
走、弛、陷、崩、乱、北135
崩136
弛136
陷136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137
乱137
北137
地形者,兵之助137
战道必胜137
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138
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138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139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139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139
听而无上,众无适从140
《地形篇》注文140
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140
武士不选则众不强141
唯余马首是瞻141
选良次兵,益人之强141
勤劳之师,将必先己142
宁违于君,不逆士众142
美酒泛流,三军皆醉142
温言一抚,士同挟纩142
师出以律143
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143
将之所?,莫不从移143
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143
善将者,爱与威而已144
交地145
《九地篇》原文145
九地145
散地145
轻地145
争地145
散地则无战146
衢地146
重地146
圮地146
围地146
死地146
围地则谋147
轻地则无止147
争地则无攻147
交地则无绝147
衢地则合交147
重地则掠147
圮地则行147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48
死地则战148
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148
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148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148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149
先夺其所爱149
兵之情主速149
攻其所不戒149
为客之道149
深入则专,主人不克149
深入则拘150
谨养勿劳,并气积力150
运兵计谋,为不可测150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150
死焉不得,士人尽力150
甚陷则不惧150
无所往则固150
善用兵者,譬如率然151
不得已则斗151
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151
禁祥去疑151
诸刿之勇151
静以幽,正以治152
吴越同舟152
方马埋轮152
齐勇若一152
刚柔皆得152
携手若使一人152
登高而去其梯153
能愚士卒之耳目153
易其事,革其谋153
易其居,迂其途153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154
焚舟破釜154
投之于险154
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155
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155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155
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155
信己之私,威加于敌155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155
顺详敌意156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156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156
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156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157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157
巧能成事157
夷关折符,无通其使157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157
军其郊,必不诫158
先其所爱,微与之期158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158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158
《九地篇》注文158
必死与必生不侔159
如坐漏船,伏烧屋159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159
养勇思战,然后用之159
危难之地,无不从计160
禁巫祝160
假妖祥以使众160
顿甲丘,修文德,正封疆,亲四邻161
晋胜则郑附,晋败则郑叛161
敌有所欲,当顺其意以骄之162
见敌作誓,瞻功行赏162
破釜焚庐,示以必死162
火队163
《火攻篇》原文163
火攻163
火攻有五163
火人163
火积163
火辎163
火库163
火发兵静,待而勿攻164
行火必有因164
烟火必素具164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164
五火之变164
火发于内,早应于外164
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165
火发于外,勿待于内165
火发上风,无攻下风165
昼风久(从),夜风止165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166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166
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167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168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168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168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68
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169
安国全军之道169
《火攻篇》注文169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169
先知者,必取于人170
《用间篇》原文170
用间170
不得操其事者七十万家170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170
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170
反间171
五间俱起,是谓神纪171
因间171
内间171
非圣智不能用间172
死间172
生间172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172
赏莫厚于间172
事莫密于间172
以上智为间,必成大功173
非仁义不能使间173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173
令吾间必索知之173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173
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173
几事不密则害成174
三军之所恃而动174
《用间篇》注文174
事机、智权174
主敛臣收,以御富民175
《孙子》佚文175
吴问175
六将军175
主骄臣奢,冀功数战175
黄帝伐赤帝176
王者之道,厚爱其民176
四变176
浅入则前事不信,深入则后利不接176
动则不利,立则囚176
君令有所不行176
右负丘陵,左前水泽177
右阴、顺术、倍冲177
地刑(形)二177
东方为左,西方为右177
三军出陈,不问朝夕177
赏善始贱,罚〔恶始贵〕178
见吴王178
兵,利也,非好也178
弗令弗闻,君将之罪;已令已申,卒长之罪178
让之者得,求之者失179
素教,将之道也179
三军信其将畏(威)者,乘其适(敌)179
以军为家,专志轻斗179
吾兵在国,安土怀生179
以入为务,无以战为179
兵弩相解180
守而易怠,示其不能180
重币轻使,约和傍国180
掠以继食,多者有赏180
失道而求生180
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180
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严也181
良将之动,犹璧玉之不可污181
非文无以平治,非武无以治乱181
其镇如山,其渟如渊181
热门推荐
- 2535138.html
- 1397244.html
- 3172692.html
- 2187933.html
- 2369111.html
- 551423.html
- 3760108.html
- 411770.html
- 48456.html
- 2469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9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0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6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1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