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基本理论及新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邓海潮,杜跃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5440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基本理论及新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与时俱进8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8
二、列宁的贡献10
三、毛泽东的贡献13
四、邓小平的贡献19
五、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2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根本任务25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2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8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31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层次性和目的33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36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6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37
二、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关系38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39
第二节 商品41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41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43
三、商品的价值量45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7
第三节 货币49
一、货币的起源49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53
三、货币形式的发展56
四、货币流通规律57
第四节 价值规律59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59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60
三、市场机制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61
四、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63
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64
第五节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65
一、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65
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69
第六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时代前进中的发展和深化71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71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72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性73
一、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76
第三章 剩余价值生产论76
第一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76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78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79
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80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82
一、劳动过程82
二、价值增殖过程83
三、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85
第三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86
一、不变资本86
二、可变资本86
三、剩余价值率87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89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89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91
第五节 资本积累93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93
二、资本积累95
三、资本有机构成98
四、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02
第四章 剩余价值实现论105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105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105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09
三、产业资本的循环机制112
四、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113
一、资本周转的含义及周转速度115
第二节 资本周转115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16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19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20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21
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121
二、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123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124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28
五、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131
第五章 剩余价值分割论134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34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34
二、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136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37
四、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40
第二节 商业利润和利息143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43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147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49
四、股份资本和股息15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租和土地价格153
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53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态154
三、土地价格159
第六章 资本论161
第一节 资本的一般性161
一、资本一般的含义和内容161
二、资本一般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163
三、资本一般的形态165
四、资本一般的特征和功能168
第二节 资本的特殊性172
一、资本主义资本17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174
第三节 资本运营177
一、资本运营的内涵及特点177
二、资本运营的形式180
三、国有资本运营183
第七章 劳动和生产劳动论186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186
一、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本内涵186
二、劳动和劳动力的科学划分188
三、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190
一、从生产力角度研究生产劳动192
第二节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192
二、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生产劳动193
第三节 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95
一、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及劳动理论的创新195
二、生产劳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97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论201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01
一、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201
二、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04
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208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0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211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12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214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化范围的扩展216
一、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216
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化扩展的基本形式217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219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222
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协调224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论22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228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及表现228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原因230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23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3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37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39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40
四、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发展2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246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247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249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25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论2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254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5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256
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2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58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258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59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形式262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273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73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275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78
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统一27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论281
第一节 经济体制的一般理论281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281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区别282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联系2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285
一、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286
二、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实践289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291
第三节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及理论探索292
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293
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探索历程298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299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属性300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属性302
三、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30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论307
第一节 企业307
一、企业的概念及其市场主体地位307
二、企业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09
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13
第二节 市场体系315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征316
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319
三、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321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322
第三节 宏观调控324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24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325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327
四、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334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33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论3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34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按劳分配理论341
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43
三、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实现形式34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347
一、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依据34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349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350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52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354
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354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55
三、实现共同富裕357
第四节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与完善359
一、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359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36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365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思想365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365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367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369
第二节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370
一、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371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73
三、精心部署对外开放374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形式和战略格局376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376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378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382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387
一、经济全球化387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92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393
热门推荐
- 3511901.html
- 3032296.html
- 1762590.html
- 2374948.html
- 1360469.html
- 2564178.html
- 1943641.html
- 851973.html
- 3375298.html
- 246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5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7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