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理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G.N.Agrios著;陈永萱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230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病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通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2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分类5
第三节 植物病理学的历史6
第四节 遗传工程和植物病理学11
第五节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13
第六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20
第七节 一种新病害的鉴定——柯赫法则(Koch sRule)22
第二章 寄生性和病害的发展24
第一节 寄生性和致病性24
第二节 病原物的寄主范围25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发展26
第四节 病害的发展过程:病害循环26
第五节 病害循环和病害流行之间的关系38
第三章 病原物如何侵害植物39
第一节 病原物施加在寄主组织上的机械力39
第二节 病原物的化学武器40
第三节 植物病害中的生长调节剂50
第四章 病原物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55
第一节 病原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55
第二节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水分和营养运输的影响55
第三节 病原物对呼吸作用的影响57
第四节 病原物对转录和转译的影响60
第五章 植物如何防御和抵抗病原物62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防御62
第二节 代谢的(生化的)防御66
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遗传74
第一节 绪言74
第二节 基因和病害75
第三节 生物体的变异76
第四节 变异的机制76
第五节 病原菌变异的阶段79
第六节 病原菌的毒力和寄主植物抗性的遗传84
第七节 抗性品种的培育88
第七章 环境对植物侵染性病害发展的影响96
第一节 温度的影响96
第二节 湿度的影响97
第三节 风的影响99
第四节 光的影响99
第五节 土壤酸度的影响100
第六节 寄主植物营养的影响100
第七节 除草剂的影响101
第八章 植物病害流行学103
第一节 流行病的组成因素103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计量108
第三节 流行病的结构109
第四节 流行病的模式110
第五节 流行病的比较111
第六节 流行病的发展112
第七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模型113
第八节 流行病的计算机模拟114
第九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115
第九章 植物病害的防治120
第一节 杜绝病原物到寄主上的防治方法120
第二节 铲除或减少病原体的防冶方法125
第三节 通过免疫或提高寄主的抗性防治病害133
第四节 直接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侵染135
第五节 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151
第二篇 各论(病原及其病害)155
第十章 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155
第一节 绪言155
第二节 温度156
第三节 湿度158
第四节 氧气不足159
第五节 光160
第六节 空气污染160
第七节 植物缺乏营养163
第八节 土壤无机元素对植物的毒害165
第九节 除草剂的损害165
第十节 其他不适当的农业措施166
第十一节 常见的病原学混淆的病害166
第十一章 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168
第一节 绪言168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特性168
第三节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171
第四节 鉴定178
第五节 真菌为害植物引起的症状179
第六节 真菌(和细菌)的分离180
第七节 真菌的生活史182
第八节 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184
第九节 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184
第十节 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202
第十二章 原核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285
第一节 绪言285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287
第三节 细菌性斑点病和疫病293
第四节 细菌性维管束萎蔫病298
第五节 细菌性饮腐病306
第六节 细菌性瘿瘤病309
第七节 细菌性溃疡病312
第八节 细菌性疮痂病316
第九节 豆类植物的根瘤317
第十节 维管束寄生的难养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319
第十一节 绪言321
第十二节 菌原体的性状323
第十三节 其他类似菌原体的微生物——L型细菌326
第十四节 类菌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326
第十三章 寄生性高等植物引起的植物病害332
第十四章 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338
第一节 绪言338
第二节 病毒的特征338
第三节 病毒组分的生物学功能——编码343
第四节 病毒的侵染和合成343
第五节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输导和分布346
第六节 植物病毒为害症状348
第七节 感染病毒植物的生理学349
第八节 植物病毒的传播350
第九节 植物病毒的提纯353
第十节 植物病毒的血清学354
第十一节 植物病毒的命名和分类355
第十二节 植物病毒的鉴定和检测357
第十三节 植物病毒在经济上的重要性358
第十四节 植物病毒的控制358
第十五节 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359
第十六节 类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380
第十五章 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384
第一节 绪言384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特征385
第三节 线虫的分离389
第四节 线虫引起的症状390
第五节 线虫如何影响植物390
第六节 线虫和其他植物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91
第七节 线虫的控制392
第八节 几种重要的植物线虫病392
第十六章 原生动物引起的植物病害407
第三篇 生物技术和植物病理学411
第十七章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411
第一节 植物病理学上重要的组织培养技术411
第二节 植物病理学上重要的遗传工程技术415
第三节 生物技术和植物病理学:一个开端423
热门推荐
- 2951041.html
- 2013910.html
- 2496221.html
- 1709788.html
- 1927062.html
- 325957.html
- 2506677.html
- 1288588.html
- 320034.html
- 1959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4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2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