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第2版
  • 叶琳,邱龙辉主编;张慧英,宋晓梅,高晓芳,程建文,李旭,骆华锋,陈东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2867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画法几何-高等学校-教材;机械制图-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有关规定3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 14689—2008)3

1.1.2 比例(摘自GB/T 14690—1993)7

1.1.3 字体(摘自GB/T 14691—1993)8

1.1.4 图线(摘自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9

1.1.5 尺寸标注(摘自GB 4458.4—2003、GB/T 16675.2—1996)11

1.2 尺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16

1.2.1 绘图铅笔16

1.2.2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的用法17

1.2.3 曲线板的用法18

1.2.4 圆规和分规的用法18

1.2.5 其它绘图辅助物品19

1.3 几何作图19

1.3.1 等分直线段19

1.3.2 常用正多边形画法20

1.3.3 椭圆的画法21

1.3.4 斜度和锥度23

1.3.5 圆弧连接24

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25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25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26

1.4.3 常见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示例28

1.5 尺规绘图与徒手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9

1.5.1 尺规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9

1.5.2 徒手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1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34

2.1 投影法基础34

2.1.1 中心投影法34

2.1.2 平行投影法34

2.2 点的投影35

2.2.1 投影面体系35

2.2.2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36

2.2.3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37

2.2.4 投影面和投影轴上的点39

2.2.5 两点的相对位置40

2.2.6 重影点40

2.3 直线的投影42

2.3.1 直线的分类和投影特性42

2.3.2 直角三角形法45

2.3.3 直线上点的投影46

2.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8

2.3.5 直角投影定理(两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投影)53

2.4 平面的投影55

2.4.1 平面的表示法55

2.4.2 平面的分类和投影特性55

2.4.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58

2.4.4 平面的迹线表示法61

2.4.5 圆的投影64

2.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66

2.5.1 平行关系67

2.5.2 相交关系69

2.5.3 垂直关系73

第3章 投影变换76

3.1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76

3.2 点的投影变换77

3.2.1 点的一次变换77

3.2.2 点的二次变换78

3.3 直线的投影变换79

3.3.1 直线的一次变换79

3.3.2 直线的二次变换80

3.4 平面的投影变换81

3.4.1 平面的一次变换81

3.4.2 平面的二次变换83

3.5 换面法的应用举例83

3.5.1 求解距离问题83

3.5.2 求解角度问题86

3.5.3 求解定位问题88

第4章 立体的投影92

4.1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92

4.1.1 三视图的形成92

4.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92

4.2 平面立体94

4.2.1 棱柱94

4.2.2 棱锥97

4.3 常见回转体102

4.3.1 圆柱体102

4.3.2 圆锥体106

4.3.3 圆球112

4.3.4 圆环116

4.3.5 同轴回转体119

第5章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122

5.1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122

5.1.1 概述122

5.1.2 作图举例123

5.2 回转体的截交线129

5.2.1 概述129

5.2.2 圆柱体的截交线130

5.2.3 圆锥体的截交线138

5.2.4 圆球的截交线142

5.2.5 组合回转体的截交线145

第6章 立体与立体表面相交149

6.1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表面相交150

6.2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152

6.2.1 积聚性法求相贯线152

6.2.2 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154

6.2.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63

6.3 多个立体表面相交165

第7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167

7.1 组合体的分析167

7.1.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167

7.1.2 基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画法167

7.2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70

7.2.1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170

7.2.2 切割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173

7.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175

7.3.1 读图须知175

7.3.2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177

7.3.3 切割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178

7.3.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81

7.4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189

7.4.1 构形设计的基本方法189

7.4.2 构形设计举例190

7.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92

7.5.1 简单立体的尺寸标注192

7.5.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95

7.5.3 常见孔的标注方法201

7.6 轴测图202

7.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03

7.6.2 正等测的画法204

7.6.3 斜二测的画法213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217

8.1 视图217

8.1.1 基本视图217

8.1.2 向视图219

8.1.3 局部视图219

8.1.4 斜视图220

8.2 剖视图221

8.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221

8.2.2 剖视图的画法和规定标注222

8.2.3 剖视图的种类和适用条件224

8.2.4 剖切方法和剖切面230

8.2.5 剖视图中尺寸标注的特点237

8.3 断面图238

8.3.1 断面图的基本概念238

8.3.2 断面的种类和画法238

8.4 其它表达方法241

8.4.1 局部放大图241

8.4.2 简化画法241

8.4.3 过渡线的画法246

8.5 表达方法应用分析举例247

第9章 螺纹、常用标准件和齿轮251

9.1 螺纹252

9.1.1 螺纹的形成和结构252

9.1.2 螺纹的要素253

9.1.3 螺纹的规定画法255

9.1.4 螺纹的种类和标记257

9.2 常用螺纹紧固件261

9.2.1 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规定标记261

9.2.2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画法263

9.2.3 常用螺纹紧固件连接的装配图画法266

9.3 键和销273

9.3.1 键273

9.3.2 销275

9.4 滚动轴承275

9.4.1 滚动轴承的类型276

9.4.2 滚动轴承的代号和规定标记276

9.4.3 滚动轴承的画法277

9.5 弹簧278

9.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279

9.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术语、代号及尺寸关系280

9.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图步骤示例280

9.5.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标记281

9.6 齿轮281

9.6.1 圆柱齿轮282

9.6.2 锥齿轮286

9.6.3 蜗轮蜗杆288

第10章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290

10.1 表面粗糙度简介290

10.1.1 基本概念290

10.1.2 常用评定参数291

10.1.3 检验规范的相关概念292

10.1.4 Ra、lr及ln的选用292

10.1.5 表面粗糙度代号293

10.2 极限与配合简介296

10.2.1 零件的互换性296

10.2.2 尺寸公差297

10.2.3 配合298

10.2.4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298

10.2.5 配合制300

10.2.6 优先、常用配合301

10.2.7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和查表方法303

10.3 几何公差简介304

10.3.1 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305

10.3.2 几何公差标注示例305

第11章 零件图306

11.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306

1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307

11.2.1 零件的分类307

11.2.2 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307

11.2.3 零件图上尺寸配置形式311

11.3 零件常见工艺结构简介312

11.3.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312

11.3.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313

11.4 读零件图316

11.4.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316

11.4.2 读图举例316

第12章 装配图321

12.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321

12.2 装配图中视图的表达方法323

12.2.1 对表达机器(部件)的基本要求323

12.2.2 选择表达方法的步骤323

12.2.3 装配图的画法324

12.3 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326

12.3.1 装配图的尺寸326

12.3.2 技术要求326

12.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明细栏、标题栏327

12.4.1 零、部件序号的编写规则327

12.4.2 零件明细栏和标题栏327

12.5 装配结构简介328

12.6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330

12.6.1 概括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331

12.6.2 拟定表达方案332

12.6.3 画装配图的方法332

12.6.4 拼画装配图的步骤332

12.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33

12.7.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333

12.7.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34

12.7.3 读图举例335

第13章 焊接图和展开图342

13.1 焊接图342

13.1.1 焊缝的图示法和符号标注342

13.1.2 焊缝的标注示例及焊接图例346

13.2 展开图349

13.2.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349

13.2.2 可展曲面的展开351

第14章 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356

14.1 概述356

14.1.1 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的目的356

14.1.2 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的基本任务356

14.2 零件测绘357

14.2.1 零件测绘的一般步骤357

14.2.2 常用的尺寸测量方法359

14.2.3 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362

14.3 部件测绘363

14.3.1 测绘的方法和步骤363

14.3.2 部件“齿轮油泵”的测绘举例366

附录376

F.1 螺纹376

F.2 螺栓378

F.3 螺柱379

F.4 螺钉380

F.5 螺母383

F.6 垫圈384

F.7 键385

F.8 键连接387

F.9 销388

F.10 滚动轴承389

F.11 极限与配合392

F.12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394

F.13 热处理398

F.14 常用机械加工规范和零件结构要素400

F.15 机械制图国外标准简介403

参考文献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