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鹤鸣九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万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4672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模态逻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鹤鸣九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文献、研究现状与方法1
1.1 文献与研究现状1
1.2 选题的勘定与意义6
1.3 儒家思想特质与方法问题8
2 综论:儒学对中国画学的规范与影响12
2.1 做为社会指导思想的儒学12
2.2 画论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14
2.3 画家“儒学化”现象16
2.4 功能观与绘画的中心论题20
3 教化功能论的儒学色彩与其理论发展22
3.1 儒家文艺观与教化功能论的提出及其理论发展22
3.1.1 绘画教化论的提出22
3.1.2 绘画功能论的自觉总结期:六朝至唐代33
3.1.3 教化功能论发展的盛期:两宋35
3.1.4 教化功能论的延续与衍变:元明清38
3.2 教化功能论的儒学色彩与绘画的宗教题材创作39
4 教化功能论的基本理论44
4.1 教化功能论的立足点44
4.2 教化功能论的基本要求48
4.3 绘画的教化作用59
4.3.1 对帝王的规鉴讽谏作用59
4.3.2 对属僚功臣的“旌表”62
4.3.3 对吏民百姓“劝善戒恶”的教化作用65
4.3.4 满足皇室重大历史活动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存形纪盛”作用68
4.3.5 补益儒家礼乐典籍之缺轶的“图史”作用69
4.3.6 山水与花鸟:人文象征与譬喻的“比德”价值70
4.4 古代画学家对绘画功能的工具性论证与先验性论证72
5 教化功能的实现与儒家的人品要求85
5.1 绘画功能的实现与其人品根据85
5.1.1 士大夫画家成为绘画载道功能的实现主体85
5.1.2 内圣外王:儒家文化的两翼和绘画双重功能的统一88
5.1.3 儒家的载道传义功能与画家的人品89
5.1.4 画家的人品与绘画作品的伦理性解读93
5.2 教化功能观的人品要求94
5.3 读书以明理,务学以开性:人品修为的根本途径102
5.4 人品论的文人画取向与儒家的文艺功能观107
5.4.1 文人画论中的人品论107
5.4.2 人品论对文人画立意传达方式的功能转换114
6 宫廷美术与绘画政教作用的实现121
6.1 宫廷绘画是实现绘画政教作用的主体121
6.1.1 宫廷绘画的发展演变121
6.1.2 画院的设立是儒家文明的制度化表现126
6.1.3 宫廷美术是实现绘画政教功能的主体130
6.2 宫廷绘画的基本特征134
6.2.1 宫廷画风的形成134
6.2.2 宫廷绘画的基本特征136
6.2.2.1 以写实为基础,由形似求神似的技术追求136
6.2.2.2 格法严谨,工整妍丽140
6.2.2.3 经营位置,精构巧思141
6.3 宫廷绘画在实现其社会功用上的复杂性143
6.4 宫廷绘画的文人画化倾向与中国古代儒、士、官、贵族的合一147
6.5 宫廷绘画的命题性和艺术质量问题153
7 教化功能观与文人画的自娱功能论160
7.1 文人画的自娱观与儒家正统教化观的背离161
7.2 文人画论与教化功能论在儒学根据和逻辑思理上的共通性170
7.2.1 文人画自娱养心论的儒学根据170
7.2.2 文人画“自娱内养”说与儒家论理逻辑174
7.3 游移于伦理事功责任和精神陶养之间的画家与士人生活型态的多样性178
8 中国画的观念性图式与儒家伦理观念的表达182
8.1 画像赞样式与伦理功能的发挥182
8.1.1 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的画像赞样式182
8.1.1.1 画像赞样式的出现182
8.1.1.2 画像赞样式的存在价值187
8.1.1.3 作为现象的画像赞样式190
8.1.2 圣贤像赞式的伦理功能及其造像法则192
8.1.2.1 圣贤像赞式的造像法则193
8.1.2.2 圣贤像赞式与文人肖像画的功能表现之不同196
8.1.3 图像赞式的衍化:“故事画像赞”及其伦理功能200
8.1.3.1 造像立意:“历史时空”与“画面时空”的平衡202
8.1.3.2 人物造型的类型化和儒家伦理纲常的整一化208
8.1.4 史传赞文的补图作用:不可或缺的一环217
8.1.4.1 类型化下图像表意功能的无力217
8.1.4.2 传赞、图画、观众三者的交互作用220
8.1.4.3 图像赏悦价值的旁溢与经史传赞的平衡作用223
8.2 花鸟图式的伦理性链结230
8.2.1 花鸟画的教化题材类析230
8.2.1.1 象征性的规谏花鸟画230
8.2.1.2 祥瑞颂德的花鸟图式231
8.2.1.3 草木“比德”的花鸟画式233
8.2.2 花鸟画样式的演变与儒家文艺思想特质235
8.2.3 花鸟画功能传达的程式化链结237
8.2.3.1 花鸟世界的自然秩序与画家图式链结的主观性238
8.2.3.2 《松鹤图》与图式链结的三种隐喻赋予方式240
8.2.3.3 鹤鸣九皋——花鸟图式的谲谏价值244
8.3 山水画图式的伦理价值249
8.3.1 山水画的三种图式表现249
8.3.2 三种山水画图式的儒家伦理根据252
8.3.2.1 “天境山水”中的儒家社会伦理秩序的投射252
8.3.2.2 “人境山水”:治平理想的表达和德性陶养255
8.3.2.3 “心境山水”:文人自我的膨胀与抒泄259
8.3.3 儒家正统、画坛“正脉”与“四王”的审美理想260
结论268
主要参考文献270
索引280
图片目录291
附:对贺万里博士学位论文294
后记296
热门推荐
- 1576980.html
- 681638.html
- 1003421.html
- 2309647.html
- 3903429.html
- 3360222.html
- 687654.html
- 3550658.html
- 688784.html
- 1977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4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8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2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7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3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7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