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龙君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345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校管理:人事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1
引言:走向校本人力资源管理1
一、校本管理运动沿革1
(一)校本管理改革的背景2
(二)校本管理运动的三个阶段3
(三)校本管理的基本假设4
(四)校本模式中的人力资源管理5
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与策略7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7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8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9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11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历史演变12
(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15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构建17
(一)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性17
(二)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和职能18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则20
(四)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25
第二章 校本工作分析28
引言:谁适合当教师28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性质29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定义29
(二)校本工作分析的重要作用31
(三)校本工作分析的基本程序34
二、校本工作分析实用方法36
(一)面谈法36
(二)问卷法37
(三)工作日记法40
(四)现场观察法41
(五)美国公务员委员会工作分析法41
三、校本工作描述42
(一)校本工作描述的内容42
(二)校本工作描述的使用范围48
第三章 校本人力资源规划49
引言:为学校的明天储备人力资本49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概述49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49
(二)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50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51 )(四)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52
(二)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54
(一)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含义54
二、校本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54
(三)校本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57
(四)校本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典型步骤59
三、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发展规划60
(一)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60
(二)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60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与对策61
第四章 校本教师的招募、甄选和聘任64
引言:“千里马”何在64
一、校本教师招募64
(一)校本教师招募活动是市场行为64
(二)校本教师的招募程序67
二、常用的人员甄选方法70
(一)知识考试70
(二)面试71
(三)心理测验74
(四)情景模拟74
(五)评价中心技术75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76
(一)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回顾76
(二)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77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的特点78
(四)校本教师聘任原则79
(五)校本教师聘任方式选择策略80
(六)校本教师的聘任程序82
(七)校本教师聘任中应注意的问题83
四、新教职员的入职85
(一)教职员入职活动的目标85
(二)新教职员的入职引导86
第五章 校本教师激励90
引言: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了90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基础知识90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概念、内容和特点90
(二)校本教师激励的重要作用91
(三)校本教师的激励过程93
(四)校本教师的激励原则96
二、激励的基本理论97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97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01
(三)综合型激励理论103
三、校本教师的货币性激励104
(一)工作报酬激励概述104
(二)教师的工资报酬106
(三)工资形式109
(四)教师的福利111
四、校本教师的非货币性激励112
(一)目标激励法113
(二)工作激励法114
(三)语言激励法115
(四)榜样激励法116
(五)感情激励法116
(六)参与激励法117
(七)校园文化激励法117
五、教职员的挫折管理118
(一)挫折的含义118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118
(三)教职员挫折行为的管理119
引言:痛苦的学期考核122
第六章 校本教师绩效评价122
一、校本教师绩效评价概述123
(一)校本绩效的含义与特点123
(二)校本绩效评价的含义和特点123
(三)校本绩效评价的作用124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126
(五)校本教师绩效评价的程序127
二、校本绩效评价方法129
(一)交错排序法129
(二)配对比较法129
(三)强制分布法130
(四)关键事件法131
(五)等级鉴定法131
(六)行为锚定评价法132
(七)行为观察评价法133
(八)工作成果评价法134
(九)绩效改进描述表格法135
三、校本绩效评价面谈136
(一)校本绩效评价面谈的作用136
(二)绩效评价面谈成功的关键要素136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控制139
(一)成功校本绩效评价的特征139
(二)绩效评价的效度和信度141
(三)绩效评价误差的控制142
第七章 校本效能评价151
引言:方向何在151
一、学校效能模型152
(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函数152
(三)综合的、多层次教育效能模型153
(二)教学过程模型153
二、成功学校的特征154
(一)成功学校的基本特征155
(二)成功学校的范例157
三、学校效能评价指标165
(一)我国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指标165
(二)中小学校长的学校效能指标167
(三)OECD的效能指标框架167
(四)指标的弹性169
四、校本效能评价的一般程序169
(一)确定效能评估标杆169
(二)设计效能评估指标170
(三)选定效能评估方法170
(四)组织实施170
(一)教育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的主题171
(五)结果处理和改进方案设计171
五、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171
(二)几种主要的应用模式简介172
(三)应用案例173
第八章 校本职业生涯管理178
引言:单调的职业生涯178
一、校本职业生涯管理概述179
(一)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定义179
(二)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179
(三)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要素180
二、校本职业生涯规划181
(一)个人职业发展阶段的界定181
(二)职业性向的确定182
(三)校本职业生涯设计策略183
(一)职业通道187
三、教师的职业通道187
(二)激励型工作设计法188
(三)教师的晋升189
(四)教师的低聘190
(五)教师的解聘190
四、现代职业生涯的特征190
(一)易变性职业生涯的特征191
(二)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策略192
(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193
第九章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196
引言:陈旧的观念,过时的技术196
一、新世纪的教师196
(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197
(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198
(三)开放型的工作方式199
(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199
(五)成为终生的学习者200
(六)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动者20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200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20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203
(三)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缺失与回归205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战略性发展规划21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211
(二)教师专业成熟的表现214
(三)战略性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21
(一)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策略225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策略225
(二)专业发展学校策略231
(三)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策略232
第十章 校本教师培训235
引言:我不想参加培训了235
一、校本教师培训概述236
(一)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236
(二)国外校本培训的发展趋势236
(三)校本培训人员的角色和能力239
二、校本培训需求评估240
(一)组织分析241
(二)人员分析241
(三)任务分析242
(四)培训需求评估的方法242
(一)学习理论243
三、学习理论和校本培训项目设计243
(二)校本培训项目设计245
四、校本培训方法的选择247
(一)传统的培训方法247
(二)运用新技术进行培训251
(三)培训方法的选择252
五、培训成果的转化252
(一)培训成果转化模型253
(二)使用自我管理策略253
(三)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学校工作环境254
六、校本培训效果评估254
(一)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254
(二)校本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法255
引言:知识管理向我们走来257
第十一章 校本知识管理257
一、校本知识管理概述258
(一)学校知识管理提出的背景258
(二)学校的知识及分类259
(三)校本知识管理的内涵262
二、校本知识管理的策略265
(一)关注学校组织的三种核心资源265
(二)关注知识管理的连续性267
(三)关注知识的转化269
(四)关注学校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272
三、教师知识管理274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含义274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架构275
(三)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275
主要参考资料281
热门推荐
- 1763791.html
- 1047984.html
- 593963.html
- 1869106.html
- 1979814.html
- 940205.html
- 2859556.html
- 3040849.html
- 784260.html
- 267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3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8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