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龙君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345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校管理:人事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1

引言:走向校本人力资源管理1

一、校本管理运动沿革1

(一)校本管理改革的背景2

(二)校本管理运动的三个阶段3

(三)校本管理的基本假设4

(四)校本模式中的人力资源管理5

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与策略7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7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8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9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11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历史演变12

(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15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构建17

(一)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性17

(二)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和职能18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则20

(四)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25

第二章 校本工作分析28

引言:谁适合当教师28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性质29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定义29

(二)校本工作分析的重要作用31

(三)校本工作分析的基本程序34

二、校本工作分析实用方法36

(一)面谈法36

(二)问卷法37

(三)工作日记法40

(四)现场观察法41

(五)美国公务员委员会工作分析法41

三、校本工作描述42

(一)校本工作描述的内容42

(二)校本工作描述的使用范围48

第三章 校本人力资源规划49

引言:为学校的明天储备人力资本49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概述49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49

(二)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50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51 )(四)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52

(二)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54

(一)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含义54

二、校本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54

(三)校本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57

(四)校本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典型步骤59

三、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发展规划60

(一)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60

(二)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60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与对策61

第四章 校本教师的招募、甄选和聘任64

引言:“千里马”何在64

一、校本教师招募64

(一)校本教师招募活动是市场行为64

(二)校本教师的招募程序67

二、常用的人员甄选方法70

(一)知识考试70

(二)面试71

(三)心理测验74

(四)情景模拟74

(五)评价中心技术75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76

(一)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回顾76

(二)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77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的特点78

(四)校本教师聘任原则79

(五)校本教师聘任方式选择策略80

(六)校本教师的聘任程序82

(七)校本教师聘任中应注意的问题83

四、新教职员的入职85

(一)教职员入职活动的目标85

(二)新教职员的入职引导86

第五章 校本教师激励90

引言: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了90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基础知识90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概念、内容和特点90

(二)校本教师激励的重要作用91

(三)校本教师的激励过程93

(四)校本教师的激励原则96

二、激励的基本理论97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97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01

(三)综合型激励理论103

三、校本教师的货币性激励104

(一)工作报酬激励概述104

(二)教师的工资报酬106

(三)工资形式109

(四)教师的福利111

四、校本教师的非货币性激励112

(一)目标激励法113

(二)工作激励法114

(三)语言激励法115

(四)榜样激励法116

(五)感情激励法116

(六)参与激励法117

(七)校园文化激励法117

五、教职员的挫折管理118

(一)挫折的含义118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118

(三)教职员挫折行为的管理119

引言:痛苦的学期考核122

第六章 校本教师绩效评价122

一、校本教师绩效评价概述123

(一)校本绩效的含义与特点123

(二)校本绩效评价的含义和特点123

(三)校本绩效评价的作用124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126

(五)校本教师绩效评价的程序127

二、校本绩效评价方法129

(一)交错排序法129

(二)配对比较法129

(三)强制分布法130

(四)关键事件法131

(五)等级鉴定法131

(六)行为锚定评价法132

(七)行为观察评价法133

(八)工作成果评价法134

(九)绩效改进描述表格法135

三、校本绩效评价面谈136

(一)校本绩效评价面谈的作用136

(二)绩效评价面谈成功的关键要素136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控制139

(一)成功校本绩效评价的特征139

(二)绩效评价的效度和信度141

(三)绩效评价误差的控制142

第七章 校本效能评价151

引言:方向何在151

一、学校效能模型152

(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函数152

(三)综合的、多层次教育效能模型153

(二)教学过程模型153

二、成功学校的特征154

(一)成功学校的基本特征155

(二)成功学校的范例157

三、学校效能评价指标165

(一)我国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指标165

(二)中小学校长的学校效能指标167

(三)OECD的效能指标框架167

(四)指标的弹性169

四、校本效能评价的一般程序169

(一)确定效能评估标杆169

(二)设计效能评估指标170

(三)选定效能评估方法170

(四)组织实施170

(一)教育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的主题171

(五)结果处理和改进方案设计171

五、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171

(二)几种主要的应用模式简介172

(三)应用案例173

第八章 校本职业生涯管理178

引言:单调的职业生涯178

一、校本职业生涯管理概述179

(一)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定义179

(二)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179

(三)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要素180

二、校本职业生涯规划181

(一)个人职业发展阶段的界定181

(二)职业性向的确定182

(三)校本职业生涯设计策略183

(一)职业通道187

三、教师的职业通道187

(二)激励型工作设计法188

(三)教师的晋升189

(四)教师的低聘190

(五)教师的解聘190

四、现代职业生涯的特征190

(一)易变性职业生涯的特征191

(二)校本职业生涯管理策略192

(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193

第九章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196

引言:陈旧的观念,过时的技术196

一、新世纪的教师196

(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197

(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198

(三)开放型的工作方式199

(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199

(五)成为终生的学习者200

(六)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动者20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200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20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203

(三)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缺失与回归205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战略性发展规划21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211

(二)教师专业成熟的表现214

(三)战略性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21

(一)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策略225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策略225

(二)专业发展学校策略231

(三)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策略232

第十章 校本教师培训235

引言:我不想参加培训了235

一、校本教师培训概述236

(一)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236

(二)国外校本培训的发展趋势236

(三)校本培训人员的角色和能力239

二、校本培训需求评估240

(一)组织分析241

(二)人员分析241

(三)任务分析242

(四)培训需求评估的方法242

(一)学习理论243

三、学习理论和校本培训项目设计243

(二)校本培训项目设计245

四、校本培训方法的选择247

(一)传统的培训方法247

(二)运用新技术进行培训251

(三)培训方法的选择252

五、培训成果的转化252

(一)培训成果转化模型253

(二)使用自我管理策略253

(三)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学校工作环境254

六、校本培训效果评估254

(一)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254

(二)校本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法255

引言:知识管理向我们走来257

第十一章 校本知识管理257

一、校本知识管理概述258

(一)学校知识管理提出的背景258

(二)学校的知识及分类259

(三)校本知识管理的内涵262

二、校本知识管理的策略265

(一)关注学校组织的三种核心资源265

(二)关注知识管理的连续性267

(三)关注知识的转化269

(四)关注学校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272

三、教师知识管理274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含义274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架构275

(三)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275

主要参考资料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