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主义司法改革与法治现代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技术主义司法改革与法治现代化
  • 宋远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4458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主义司法改革与法治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院与司法制度改革1

第一节 精英化与专业化的迷失——法官员额制度的困境与出路1

一、导言1

二、法官员额制目标失灵的表象3

三、法官员额制设计的反思10

四、法官员额制支撑理论的代入及验证17

五、法官员额制的出路21

第二节 司法责任追究制的限度与核心建构要素——以法官司法责任制为主的考察29

一、导言29

二、司法追责经验惯性的忧思31

三、司法责任制的设计困境34

四、司法责任制与基础性原理的相悖36

五、司法责任制的核心建构要素38

六、余论40

第三节 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迷失与建构要略41

一、导言42

二、作为参照的中外巡回审判组织(形式)42

三、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优缺分析48

四、我国巡回法庭建构要略53

第二章 证据制度改革56

第一节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虚化与实化——以法律实用主义为指导的证据排除规则的出路56

一、引言56

二、域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及实践59

三、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虚化的现实图景67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设计的反思75

五、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支撑性理论的失灵79

六、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路82

七、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趋势86

第二节 强奸案件被害人性品格证据适用之省思88

一、导言88

二、我国强奸案件中被害人性品格证据适用的实践维度89

三、法治原则下强奸案件被害人性品格证据的立法、理论及实践:以美国为例92

四、我国强奸案件中被害人性品格证据适用与基础性理论的悖反97

五、被害人性品格证据的有限适用100

第三章 司法鉴定改革103

第一节 专家辅助人制度适用的迷思与建构——法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103

一、专家辅助人发展的三重线路104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设计的偏差106

三、专家辅助人与相关基础性原理的悖论109

四、专家辅助人制度建构之路径111

第二节 “定病”与“定罪”:精神病鉴定专家对刑事法官裁判权的双重挑战116

一、精神病鉴定专家与法官的冲突116

二、精神病鉴定专家权力的根据119

三、精神病鉴定意见的两面性及鉴定专家权力的限制122

四、确立以法官为主导的且与精神病鉴定专家分工合作的司法裁判机制125

第四章 刑事司法程序改革129

第一节 从“侦查中心主义”到“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诉审关系建构129

一、两种对立的“中心主义”129

二、我国侦查中心主义向审判中心主义转化的具体体现与实证分析133

三、审判中心主义的可质疑性135

四、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审关系的建构136

第二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论反思与重构138

一、我国速裁程序的动力机制及渊源139

二、速裁程序制度设计的反思143

三、刑事速裁程序与相关基本原理的悖反146

四、刑事速裁程序完善之方向148

第三节 认罪认罚的限度与出路150

一、引言150

二、认罪认罚制度启动的动因及背景152

三、认罪认罚制度的界定及设计困境156

四、认罪认罚制度与刑事诉讼基础性理论的背离158

五、认罪认罚制度的限度与出路160

六、余论163

第四节 自媒体介入刑事司法的限度164

一、导言164

二、作为一种技术性/知识性权力的自媒体165

三、自媒体发挥作用的基础要素:民意逻辑与政治逻辑168

四、自媒体介入刑事审判的支撑性理论及悖反173

五、民意逻辑的稀释及政治逻辑的转换177

第五章 刑事强制措施改革180

第一节 监视居住的异化与规训180

一、监视居住制度存废修各种观点的冲突180

二、监视居住制度中侦控机关的困境及权力异化182

三、监视居住技术设计的反思184

四、监视居住与基本权原理的冲突188

五、监视居住制度的建构方略191

第二节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改革逻辑192

一、曲折前行的羁押审查制度的立法与司法193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设计的偏差195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基本诉讼原理的悖反200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进路与展望202

第六章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205

第一节 从仁慈少年司法到适当少年司法——以校园暴力或低龄犯罪频发为切入点205

一、我国低龄犯罪或者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及两种少年司法观的角力206

二、仁慈少年司法的理据210

三、适当少年司法的理由211

四、从仁慈少年刑法向适当少年刑法转向之路216

第二节 风险社会视域下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以网络风险为对象的分析218

一、引言218

二、从风险社会到网络风险社会219

三、未成年人网络风险的现实镜像222

四、中国未成年人网络风险的省思225

五、未成年人网络风险保护的进路227

参考文献229

一、著作229

二、论文236

后记:雪未消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