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玉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631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玉石-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玉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常识篇3
第一章 玉的概述3
第一节 玉的起源及发展3
一、“玉”字的起源3
二、玉的概念4
三、玉的起源及发展历程6
四、玉石之路的形成9
第二节 玉与文化生活10
一、以玉命名10
二、以玉喻人11
三、有关玉的诗句13
四、有关玉的词语13
第三节 玉与北京奥运奖牌17
一、“金镶玉”方案的确定17
二、18方案保玉平安18
三、“金镶玉”奖牌赏析19
第四节 玉与养生20
第二章 玉的家族23
第一节 玉的分类方法概要23
一、按硬度分23
二、按产地分24
三、按颜色分24
四、按质地分24
五、按古新分24
第二节 软玉25
一、按产地命名的玉种26
二、按色彩命名玉种48
三、其他类命名玉种52
第三节 硬玉60
一、翡翠概述60
二、有关翡翠的名词61
三、翡翠的商家分类63
四、翡翠的行家分类64
六、其他类命名硬玉66
第三章 千变万化的纹饰68
第一节 龙纹69
第二节 凤纹70
第三节 谷纹72
第四节 乳丁纹73
第五节 云纹74
第六节 蒲纹75
第七节 蟠螭纹75
第八节 其他纹饰76
一、夔龙纹76
二、饕餮纹77
三、螭纹77
四、虺纹77
五、虬纹78
六、漩涡纹78
七、皿纹78
八、藻纹78
九、雷纹78
十、几何纹79
十一、辅纹79
十二、其他纹饰79
第四章 鬼斧神工的玉器雕琢81
第一节 古代玉器雕琢概述81
第二节 历代玉器雕琢技法83
第三节 玉雕的构思与设计84
一、意境84
二、审玉85
三、描样85
四、粗雕86
五、细雕86
第四节 常用的玉雕工具86
一、砣87
二、钻88
三、抛光工具90
四、常用辅料92
第五节 玉器雕琢的基本流程94
一、选料94
二、设计95
三、琢玉96
四、抛光96
第六节 几种常见器物雕琢简介97
一、玉雕摆件97
二、玉雕器皿98
三、玉珠玉球99
第二篇 历史篇103
第五章 中国玉器历史概述103
第一节 孕育期103
第二节 成长期103
第三节 嬗变期104
第四节 发展期104
第五节 繁盛期105
第六节 鼎盛期105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玉器106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概述106
第二节 东北辽河流域108
一、新乐文化玉器108
二、红山文化玉器109
第三节 黄河中下游流域109
一、仰韶文化玉器110
二、大汶口文化玉器110
三、龙山文化玉器111
四、齐家文化玉器111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流域112
一、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113
二、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114
三、四川巫山大溪文化114
四、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115
五、良渚文化玉器116
六、河姆渡文化遗址118
第五节 东南沿海地区119
第七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121
第一节 夏代玉器121
一、夏代玉器概述121
二、夏代玉器的种类、造型与工艺122
三、夏代玉器的特征123
第二节 商代玉器123
一、商代玉器概述124
二、商代玉器的种类126
三、商代玉器的特征129
第三节 西周玉器130
一、西周玉器概述130
二、西周玉器的种类132
三、西周玉器的特征134
第八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139
第一节 春秋战国玉器概述139
一、春秋时期141
二、战国时期141
第二节 春秋战国玉器的种类142
一、丧葬玉类142
二、日用玉类143
三、礼玉类143
四、装饰类144
第三节 春秋战国玉器的特征149
一、玉器材质150
二、琢玉工艺150
三、首现谷纹152
四、蒲纹兴起153
五、螭纹初现153
六、龙虎合体佩饰154
七、组佩简化154
八、玉石盟书154
第九章 汉代玉器157
第一节 汉代玉器概述157
第二节 汉代玉器的种类159
一、日常用器159
二、玉艺术品160
三、辟邪用玉161
四、丧葬用玉161
五、装饰用玉163
六、礼仪用玉165
第三节 汉代玉器的特征166
一、玉器材质167
二、琢玉工艺167
三、汉代玉璧168
四、弃旧图新的背景169
第十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玉器171
第十一章 隋唐玉器173
第一节 隋唐玉器概述173
第二节 唐代玉器的种类174
一、朝廷用玉175
二、佛教用玉177
三、玉制器皿177
四、装饰用玉178
五、其他用玉178
第三节 唐代玉器的特征179
一、材质工艺181
二、玉器纹饰181
三、唐玉风貌及其变化原因183
四、玉飞天与佛教文化184
第十二章 宋辽金时期玉器186
第一节 宋代玉器概述186
第二节 宋代玉器的种类188
一、玉礼器189
二、玉酒器190
三、玉带饰191
四、玉容器192
五、玉雕人物192
六、玉雕动物193
七、铭刻玉器194
第三节 辽代玉器195
第四节 金代玉器196
第五节 宋辽金玉器的特征196
一、宋辽金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197
二、神形兼备的宋代玉器197
三、世俗化、艺术化的宋代玉器198
第十三章 元代玉器199
第一节 元代玉器概述199
第二节 元代玉器种类及特点200
第十四章 明代玉器202
第一节 明代玉器概述202
一、明代玉器分期202
二、《格古要论》有关玉器的记载203
第二节 明代玉器的种类205
一、玉礼器205
二、玉制器皿206
三、玉制文具208
四、佩玉体系208
五、玉雕人物、动物209
第三节 明代玉器的特征210
一、玉器材质210
二、工艺纹饰210
第十五章 清代玉器212
第一节 清代玉器概述212
一、萧条期213
二、昌盛期213
三、衰微期213
四、复苏期214
第二节 清代玉器的种类214
一、玉佩饰214
二、玉制器皿215
三、陈设用玉215
四、玉制文具216
五、天王玉玺216
第三节 清代玉器的特征217
一、玉器材质217
二、纹饰造型217
三、玉器工艺218
四、集大成的清代玉器219
五、清代玉器的成就219
第十六章 现代玉器221
(本章附录:中国玉器历史发展简表)225
第三篇 文化篇225
第十七章 神奇独特的玉文化225
第一节 玉文化的概况225
第二节 玉与传说故事227
第三节 虔诚的玉崇拜233
一、玉与神灵崇拜233
二、玉与图腾崇拜234
三、玉崇拜与乐声235
四、玉崇拜与丧葬235
第四节 玉文化的分期236
第五节 儒释道与玉文化237
一、佛教237
二、道教240
三、儒家241
第六节 历史名人与玉的不解渊源243
一、商纣聚敛的珍宝知多少243
二、汉高祖刘邦聚敛的珍宝知多少244
三、为什么说和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244
四、为什么说慈禧是一个奢侈糜烂的统治者245
五、清乾隆帝玉器观246
六、元统治者与玉器251
第七节 红楼梦与玉文化252
一、“玉美”观念的体现252
二、“玉神”观念的体现253
三、“玉宝”观念的体现253
四、“玉德”观念的体现253
第八节 中国玉器的流派253
一、中国古代玉器的三大流派253
二、近代中国玉器的四大流派254
第九节 中国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55
第十八章 蕴含深刻的玉雕题材257
第一节 吉祥258
第二节 富贵260
第三节 喜261
第四节 福262
第五节 禄263
第六节 寿265
第七节 爱情、婚姻267
第八节 避邪268
第九节 神话传说269
一、神话269
二、传说270
第十节 名人典故271
第十九章 文化拾零273
第一节 中国名雕、名璧273
一、“大禹治水图”——国宝273
二、“聚珍图”——国雕珍品274
三、清代“白玉桐荫仕女图”274
四、“中华魂——玉龙壁”274
五、世界最大的彩石镶嵌画——“广东玉雕”275
六、大型玉器“渎山大玉海”276
第二节 中国玉器之最276
第三节 治玉大师陆子冈277
第四篇 鉴藏篇283
第二十章 古人传统的鉴识方法283
第一节 传统鉴识法283
一、文献—古玉—考证283
二、古玉—感觉—经验284
第二节 简易鉴识法284
第二十一章 古玉器鉴定的常识285
第一节 硬度285
第二节 颜色286
一、本色286
二、杂色286
三、其他色286
四、脏色287
五、旺色287
六、俏色287
第三节 质地288
一、细腻与粗糙288
二、裂纹288
三、杂质289
四、断口质地289
第四节 透明度289
第五节 其他专业术语290
一、包裹体290
二、热学性质290
三、电气性和发光性290
四、结晶水和吸附水291
五、光泽291
六、比重291
七、化学性质292
第二十二章 古玉器的鉴定293
第一节 从玉质玉色鉴定古玉器293
一、新石器时期294
二、商代时期294
三、周代时期295
四、春秋战国时期295
五、汉代时期295
六、唐宋元明清时期295
第二节 从器型鉴定古玉器296
一、商周之前时期296
二、春秋战国时期296
三、汉唐时期297
四、宋元明时期297
五、清代时期297
第三节 从纹饰鉴定古玉器297
一、新石器时期的纹饰298
二、夏商周时期的纹饰298
三、春秋战国的纹饰300
四、汉代玉器的纹饰301
五、唐代玉器的纹饰304
六、宋元玉器的纹饰306
七、明代玉器的纹饰309
八、清代玉器的纹饰310
第四节 从工艺鉴定古玉器310
一、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加工工艺311
二、夏商周时期的玉器加工工艺313
三、战国时期的玉器加工工艺315
四、汉代玉器的加工工艺317
五、唐宋时期玉器的加工工艺318
六、元明清时期玉器的加工工艺318
第五节 从其他方面鉴定古玉器319
一、伤残319
二、改制320
三、铭款320
四、包浆320
五、盘玉321
第二十三章 仿古玉器的鉴识323
第一节 历代仿古玉323
一、宋代仿古玉323
二、明代仿古玉324
三、清代仿古玉325
第二节 现代仿古玉326
一、现代仿古玉的材质326
二、现代仿古玉的制作328
第二十四章 伪古玉器的鉴定330
第一节 古玉器的伪造方法330
第二节 伪古玉器的鉴定331
第二十五章 玉器的收藏与保养333
第一节 中国玉器收藏简史333
第二节 玉器的选购收藏335
一、选购玉器335
二、古人养玉336
三、玉之忌讳338
四、收藏简说340
第三节 玉器的清洗与修复342
一、清洗方法342
二、玉器修复343
第二十六章 海内外中国玉器市场行情345
第一节 东方美玉西方受宠345
第二节 近年玉拍屡创新高347
第三节 帝玉宝玺霸气十足348
第四节 西风东吹荣归故里350
第二十七章 中国主要玉器市场352
第一节 新疆和田玉器市场352
第二节 镇平玉雕大世界353
第三节 南阳玉雕大世界353
第四节 云南腾冲玉器市场354
第五节 广东阳美玉器市场354
第六节 岫岩玉器市场355
第七节 平洲玉器市场355
附录一 中国玉器历史发展简表356
附录二 中国各省玉石资源汇总358
参考文献362
热门推荐
- 1567948.html
- 1441867.html
- 173006.html
- 2129212.html
- 2514294.html
- 3654070.html
- 175429.html
- 3172871.html
- 2384892.html
- 1850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3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2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