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绍兴通史 第4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永鑫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5164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绍兴通史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元代的绍兴1
第一节 元王朝在绍兴的统治1
一、从绍兴府到绍兴路1
(一)元朝统治的确立1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3
二、元朝的统治制度与绍兴地方政治4
(一)人口统计和户籍制度4
(二)土地制度与田地清查7
(三)赋役征发9
(四)民族歧视政策和地方政治13
第二节 元代绍兴的经济17
一、农业17
(一)耕作方式的改进17
(二)粮食生产的发展22
(三)棉花和茶的种植24
二、手工业26
(一)纺织业26
(二)其他手工业29
三、交通和商品经济32
(一)交通网络32
(二)钞法的推行34
(三)重商观念与商品经济37
第三节 元代绍兴的教育和文化40
一、教育与科举40
(一)地方官学40
(二)私学和书院43
(三)科举状况46
二、文学和艺术47
(一)诗文创作47
(二)杨维祯的诗歌成就54
(三)书画艺术59
第四节 元代绍兴的宗教和社会生活62
一、宗教62
(一)元朝的宗教政策和盗掘宋陵事件62
(二)佛寺道观的修建65
(三)绍兴籍佛教高僧66
二、社会生活69
(一)生活方式69
(二)社交和婚丧礼俗74
(三)节日习俗78
第二章 明代的绍兴81
第一节 李文忠攻占绍兴及绍兴府的建立81
一、攻占绍兴经过81
二、绍兴府的建立84
第二节 明王朝在绍兴的统治86
一、行政区划建置86
二、府、县官衙87
(一)府衙88
(二)县衙89
三、卫所与民兵90
(一)卫所制度90
(二)民兵制度91
四、土地与赋役92
(一)官田与民田92
(二)重赋与徭役93
(三)赋税制度改革97
五、隅坊与里甲98
(一)巡检司98
(二)户籍制度99
(三)坊里制度100
六、社会等级制度103
(一)官僚和绅衿103
(二)府、县小吏111
(三)农民阶层113
(四)工匠阶层115
(五)商人阶层117
(六)奴婢与堕民118
第三节 明代绍兴的水利、交通和城市建设121
一、水利建设124
(一)戴琥125
(二)南大吉129
(三)汤绍恩131
(四)其他水利功臣132
二、交通建设133
(一)衢路134
(二)津梁135
(三)驿、亭136
三、府城、所城建设137
(一)府城建设139
(二)其他建筑142
(三)所城建设143
第四节 明代绍兴的经济145
一、明初的经济措施146
(一)解放奴婢,提高农民地位146
(二)奖励农垦,减轻赋税徭役146
(三)屯田制度,减轻人民负担147
(四)扩种经济作物,开展多种经营148
(五)兴修水利,保障农业丰收149
(六)设预备仓,储粮备荒149
二、传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50
(一)粮食生产150
(二)畜牧生产152
(三)淡水鱼养殖152
三、手工业的蓬勃兴起153
(一)重心转移后的绍兴纺织业153
(二)“酿日行而炊日阻”的酿酒业157
(三)炒青散茶取代“龙凤团饼”161
(四)锡箔业的兴起164
(五)制盐业的异军突起166
(六)其他新兴手工业169
四、商贸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70
(一)商品和商人170
(二)牙行和商帮171
(三)城镇的勃起172
(四)纸币发行与当铺174
(五)手工业工场175
(六)对外交流175
第五节 明代绍兴人民的抗争176
一、韩宜可、何鉴等整饬法纪176
(一)韩宜可废谪屯、连坐之法176
(二)何鉴倡民兵还田、裁减戍兵等制177
二、王守仁、吕光洵、吴兑的事功精神178
(一)王守仁事功、立说的一生178
(二)吕光洵以守边安疆为己任195
(三)吴兑居边十余年,烽烟无警196
三、“越中四谏”反奸臣198
(一)沈炼历数严嵩十大罪状198
(二)沈束系狱十八年读《易》不辍199
(三)徐学诗等“上虞四谏”参劾严嵩200
(四)赵锦劾严嵩、议居正,诤谏不已202
四、王、陶、黄、刘斗阉宦203
(一)王守仁反刘瑾、张忠及嬖幸204
(二)陶谐疏刘瑾乱政遭谪戍205
(三)黄尊素反魏忠贤被冤杀205
(四)刘宗周护东林、反阉党206
五、明代绍兴人民抗倭207
六、明末的抗清和气节之士213
第六节 明代绍兴的教育科技和出版藏书222
一、科举与府县之学223
(一)科举考试223
(二)府县之学224
二、科学技术228
(一)医学228
(二)农业技术229
(三)蚕丝缫作230
三、出版和藏书230
(一)出版和刻书230
(二)藏书家与藏书楼230
第七节 明代中期的阳明哲学232
一、心即理234
二、知行合一236
三、致良知238
第八节 晚明刘宗周创立蕺山学派240
一、以“气”为本的一元论242
二、以气质为本的人性论243
三、以“意”为本的诚意说244
四、以“独”为体的慎独说245
五、以“儒”为宗的辟佛论246
第九节 明代绍兴的史志之学和文学艺术248
一、以张元忭、徐渭为代表的方志学248
二、吴简、王洪、张岱的史学252
三、张岱、王思任等的诗歌和散文253
(一)王思任的游记散文253
(二)张岱的散文小品254
四、萧鸣凤与《金瓶梅》256
五、孟称舜、叶宪祖等的杂剧和戏曲理论258
(一)孟称舜的南杂剧259
(二)叶宪祖的北杂剧259
(三)吕天成的《曲品》和王骥德的《曲律》260
六、陈洪绶、倪元璐等的书画261
七、文坛奇才徐文长262
第十节 明代绍兴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尚263
一、士庶家庭264
二、衣食住行265
(一)衣着265
(二)主食268
(三)宅院、庐舍270
(四)出行273
三、四时八节273
四、礼仪习俗277
(一)婚嫁习俗277
(二)生育习俗279
(三)取名习俗280
(四)寿诞习俗281
(五)丧葬习俗281
五、社会风尚283
(一)士人的结社、集会283
(二)庶民的淫祀、庙会284
第三章 清代前期的绍兴288
第一节 多铎部队进占绍兴288
一、多铎部将博洛定越288
二、行政区划与地方建制289
第二节 清代前期统治政策的调整290
一、康熙、乾隆二帝南巡绍兴291
二、雍正帝为绍兴堕民削籍293
(一)堕民的由来293
(二)堕民的地位295
(三)削籍的经过295
三、废止圈地制度297
四、鼓励垦荒以恢复生产298
五、蠲免税粮以减轻人民负担299
六、笼络汉族地主和上层士子300
七、“永不加赋”和“推丁入亩”301
第三节 清代前期专制统治的加强303
一、清初的统一战争和血腥屠杀303
(一)榆青岭石仲方率众反清303
(二)余姚大岚山王翊反清304
(三)括苍山何兆龙反清304
(四)祁班孙的反清活动305
(五)张煌言一生抗清305
(六)朱之瑜、黄宗羲的反清斗争307
(七)绍兴全境的反清斗争308
二、地方的军事设置和治安工作309
(一)府、县驻军310
(二)教场与操练311
(三)险要与烽堠312
(四)海防与巡警313
(五)武器装备313
(六)保甲制度313
三、等级森严的阶级统治和压迫314
(一)特权阶层314
(二)帮闲阶层316
(三)从农阶层321
(四)工、商、匠人阶层323
(五)“贱民”阶层325
四、文字狱与思想钳制326
第四节 清代前期绍兴经济的发展328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329
(一)耕地面积增加329
(二)重视水利建设329
(三)摊丁入亩后的经济发展339
(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42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43
(一)酿酒业344
(二)丝织业345
(三)茶叶业346
(四)锡箔业346
(五)酱作业347
三、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曲折生长347
(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348
(二)商业与乡镇集镇349
(三)手工业工场日益扩大350
(四)包买商活跃350
第五节 绍兴人民在建立巩固统一国家中的作为351
一、平“三藩”、平准噶尔和统一台湾351
(一)姚启圣降耿精忠、克台湾352
(二)吴兴祚参与统一台湾和平定噶尔丹354
(三)绍兴知府许宏勋带领市民保卫府城355
二、“康乾盛世”佐治内政的名宦355
(一)治事缜密、不徇私情的梁国治356
(二)辑《六书略》、编查“五城保甲”的茹棻357
(三)辅佐嘉庆初政之盛的朱珪357
三、改善地方行政的好官359
(一)余缙治中州推为第一359
(二)童华为民请命、体恤民艰360
(三)史致光一生清廉、为民除害361
四、治河治水的能吏362
(一)何煟治黄河,被乾隆誉为“爱民知政”362
(二)何裕城著《江南全河指要》363
(三)姚祖同著《堤堰刍议》363
(四)陈庆偕上疏《水利八策》364
五、名师爷为清廷佐治定律364
(一)沈文奎为清廷入关出谋划策364
(二)邬斯道弹劾皇亲隆科多365
(三)汪辉祖刑名第一,“佐人为治”366
(四)王贤仪参与修注《大清律例》368
(五)杨宾在游幕中立档存案368
第六节 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梨洲学派369
一、黄宗羲的生平和著述371
(一)青年时反阉党斗争372
(二)中年时的反清活动373
(三)晚年“毕力于著述”374
二、黄宗羲的基本思想375
(一)“天下万民”的民主性政治思想375
(二)“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378
(三)“理气是一”的哲学思想383
三、黄宗羲的学术活动和梨洲学派387
(一)黄宗羲的学术活动387
(二)梨洲学派传人及其影响391
第七节 黄宗羲、章学诚等的浙东史学394
一、黄宗羲:浙东史学的开创者396
(一)目的在于“观古今之治乱”,资治于当世396
(二)治史要“征信”和“原情”,以“正其是非”397
(三)不泥古,不弃古,注重思辨,贵在创新399
二、章学诚:浙东史学的殿军402
(一)章学诚的生平事迹403
(二)章学诚的史学理论405
(三)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412
三、绍兴浙东学派的中坚和其他学者421
(一)浙东学派的中坚422
(二)绍兴野史的史学成就423
(三)清初疑古与考辨思潮中的学者426
第八节 清代前期绍兴的文学艺术428
一、骈散429
二、诗词431
三、小说和戏曲435
(一)俞万春等的小说435
(二)绍兴的戏曲435
(三)南词弹唱胡嗣源436
四、书法与绘画437
(一)主要金石家、书画家437
(二)女书画家群439
(三)文人结社440
第九节 清代前期绍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444
一、教育事业444
(一)府学、县学444
(二)书院449
(三)学塾453
(四)科举454
二、出版与藏书事业457
(一)刻书与出版458
(二)藏书与藏书楼462
三、地方志事业467
(一)傅王露纂雍正《浙江通志》468
(二)《绍兴府志》469
(三)《山阴县志》471
(四)《会稽县志》472
四、科技事业473
(一)天文历法474
(二)医学技术474
(三)地理学475
第十节 清代前期绍兴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476
一、节令习俗的铺张478
(一)四时旧节478
(二)祀神祭祖驱鬼481
二、婚嫁习俗的排场483
(一)托媒联姻483
(二)择日迎亲484
(三)举办婚礼仪式488
(四)会房、回郎、闹房489
三、嫁女破家的陋习490
四、丧葬习俗的靡费491
(一)制寿件491
(二)出殡494
(三)做“七忌”497
大事年表499
热门推荐
- 2293794.html
- 1265575.html
- 2884114.html
- 1689204.html
- 355121.html
- 246746.html
- 3539679.html
- 3129062.html
- 3374215.html
- 2932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7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6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