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逻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俄)舍尔巴茨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763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1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因明(印度逻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书名缩写1
前言1
绪论1
1.何谓佛教逻辑1
2.逻辑在佛教史上的地位3
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4
4.佛教哲学的第二阶段7
5.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11
6.佛教逻辑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14
1)唯物主义者27
2)耆那教27
3)数论27
4)瑜伽派27
5)吠檀多派27
6)弥曼差派27
7)正理—胜论派27
7.陈那之前的佛教逻辑27
8.陈那的生平32
9.法称的生平34
10.法称的著作37
11.《量评释论》各品的顺序38
12.释文派的诸注家40
13.迦湿弥罗派或阐义派40
14.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43
15.后佛教逻辑和印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47
16.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53
17.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55
第一部分 实在与知识1.佛教逻辑的范围和目的59
2.何谓知识来源62
3.认识和识别64
4.真理的检验66
5.实在论与佛教的经验观68
6.两种真实69
7.知识来源的两重性72
8.认识活动的界限——教条主义和批判主义76
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第一章 刹那存在论(K?a?ika-vāda)81
1.问题的提出81
2.实在是能动的83
3.从时空同一性而来的论证86
4.持续性与广延性是非实在的89
5.直接感知(现量)的论证90
6.识别并不能证明持续性91
7.从分析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92
8.从分析非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95
9.寂护的公式99
10.变化与消灭100
11.运动是非连续的102
12.消灭是先天规定的106
13.从矛盾律演绎出来的刹那性108
14.点刹那是一种实在吗——微分法111
15.瞬时性理论的历史113
16.欧洲的类似理论120
第二章 因果关系125
1.功能相依的因果关系125
2.因果律的公式127
3.因果性与实在性是同一的130
4.两种因果性131
5.因之多重性134
6.因的无穷性136
7.因果性和自由意志139
8.缘起的四种意义142
9.欧洲的类似理论149
第三章 感觉认识(现量)153
1.现量(pratyak?am)的定义153
2.法称的实验157
3.现量与虚妄(错乱)161
4.现量(直觉)的种类169
a)意现量178
b)瑜伽现量178
c)自证现量178
5.印度哲学中现量观的历史178
6.欧洲的类似理论184
第四章 终极实在(Pararnārtha-sat)191
1.何谓终极实在?191
2.个别者是终极的实在193
3.实在不可言说195
4.实在产生生动的表象196
5.终极实在是能动的199
6.单子与原子201
7.实在即肯定203
8.反对的意见204
9.实在观的演化206
10.欧洲的类似理论209
第三部分 构造的世界第一章 判断216
1.纯感知向概念活动的过渡216
2.知性的第一步221
3.何谓判断223
4.判断与概念的综合225
5.判断及命名226
6.范畴228
7.被视为分析的判断231
8.在客观上有效的判断233
9.判断论的历史236
10.欧洲的类似理论239
第二章 比量244
1.判断与推理244
2.三项246
3.关于比量的种种定义249
4.比量与比量果(推理与结果)251
5.比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知识253
6.理由的三个方面(因三相)256
7.法称论关系260
8.两种依赖关系263
9.分析的与综合的判断265
10.最终的范畴表267
11.范畴表中的各项是互相排斥的吗269
12.佛教的关系表是穷尽的吗271
13.共相一般与必然性判断275
14.纯知性的使用界限278
15.比量观的历史轮廓280
16.欧洲的类似理论284
第三章 为他比量(三段论式)(Parārthānumānam)291
1.定义291
2.为他比量的各支295
3.比量形式与归纳298
4.三支比量式的格300
5.三支比量式的价值304
6.对被视为为他比量的三支论式的历史简述308
7.欧洲的与佛教的推论式314
a)亚里士多德与佛教各自的定义b)亚里士多德的源于例证的三段论c)推论(比量)与归纳d)佛教的三支比量式包含两命题e)逆否命题形式f)格g)因果的与假言的三支比量式h)总结第四章 逻辑谬误341
1.分类341
2.与实在性相违的谬误(不成因过)349
3.矛盾理由的谬误(相违因过)353
4.不确定理由的谬误(不定因过)355
5.二律背反的谬误(相违决定因过)359
6.法称的补充361
7.历史363
a)有关论议的教本378
b)中观派破斥性的比量式c)受佛教影响的胜论体系d)受陈那影响的正理派体系8.欧洲逻辑中的类似理论378
第四部分 否定389
第一章 否定性的判断389
1.否定的本质389
2.否定是一种比量393
3.否定性三支论式的格和简单否定格397
4.其他的十种格式403
5.否定的意义411
6.仅存于经验范围中的矛盾性与因果性413
7.关于超感觉对象的否定414
8.这种理论在印度的发展417
9.欧洲的类似理论421
a)施瓦特的理论432
b)否定系词与否定性谓词c)判断与再判断第二章 矛盾律432
1.矛盾的起源432
2.逻辑矛盾434
3.能动的对立436
4.别性律(Law of Otherness)441
5.对矛盾律和别性律的不同表述443
6.印度其他派别的矛盾观446
7.欧洲的类似理论448
a)排中律479
b)双重否定律479
c)同一律479
d)两种欧洲逻辑479
e)赫拉克利特479
f)赫拉克利特残篇中的因果关系与同一关系g)爱尼亚学派的矛盾律h)柏拉图i)康德与施瓦特j)亚氏的矛盾陈述式及法称的关系论第三章 共相(一般universals)479
1.事物的静止的一般性被行动的相似性所代替479
2.关于共相问题的历史484
3.欧洲的类似理论487
第四章 辩证法494
1.陈那的名言论(theory of names)494
2.胜主慧论名言的否定意义499
a)一切名言皆是否定510
b)共相的起源510
c)同实在论者的争论510
d)个别者的经验成为人类心智的一致的经验e)结论3.寂护和莲花戒论语词的否定意义510
4.佛教辩证法发展的历史简述516
5.欧洲的类似理论522
a)康德与黑格尔549
b)J.S.穆勒和A.培恩c)施瓦特d)何谓肯定e)乌尔里奇和洛采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1.何谓真实549
2.何谓外在552
3.三个世界553
4.批判的实在论553
5.终极的一元论556
6.观念论557
7.陈那论外部世界的非真实性563
8.法称破斥唯我论的短论567
9.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的历史570
10.欧洲的类似理论576
11.印度—欧洲关于外部世界实在性的讨论会584
a)对话一 题目:一元论b)对话二 题目:二元论与多元论c)对话三 题目:朴素实在论的逻辑与批判的逻辑d)对话四 题目:物自体e)对话五 题目:辩证论结论595
专用名索引597
逻辑主题索引606
附录616
热门推荐
- 2375989.html
- 2794386.html
- 1266120.html
- 3134917.html
- 3547411.html
- 1728099.html
- 3404410.html
- 1005604.html
- 1290110.html
- 3626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9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0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6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