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学生课业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学生课业评价
  • 蔡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4044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课程-评价-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学生课业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生课业评价的理论准备1

第一节 学生课业评价的基本概念、含义、类型及原则1

一、测验、测量和评价2

二、课业评价的含义3

三、课业评价的类型5

四、课业评价的基本原则8

第二节 学生课业评价的功能13

一、诊断——确定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14

二、引导——指明学生课业学习的努力方向14

三、反馈——报告学生学习成就的真实情况15

四、激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16

五、调节——协助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决策17

第三节 学生课业评价质量的检验方法19

一、课业评价的质量维度19

二、课业评价的效度22

三、课业评价的信度28

第四节 学生课业评价的一般过程33

一、评价目标的确立33

二、评价主体的界定36

三、评价工具的编制37

四、评价信息的收集38

五、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39

第二章 纸笔考试41

第一节 纸笔考试的功能与特点41

一、纸笔考试的功能42

二、纸笔考试的优势46

三、纸笔考试的缺陷47

第二节 纸笔考试题目的类型与编制48

一、客观性试题49

二、主观性试题58

第三节 纸笔考试的实施策略65

第三章 行为观察评价法68

第一节 行为观察的基本原理68

一、行为观察的类型69

二、行为观察的维度74

第二节 行为观察的实施程序77

一、设计观察活动77

二、编制观察工具80

三、记录观察内容84

一、对观察结果进行全面核查89

第三节 行为观察结果的处理89

二、对多人观察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91

三、对观察结果进行合理分类92

第四节 观察评价实施中应当注意的问题93

一、观察评价法的缺陷93

二、评价人员的培训95

三、观察情境的选择96

四、信度与效度的控制96

第一节 问卷评价的主要特点99

一、评价对象的广泛性99

第四章 问卷评价法99

二、评价内容的宽泛性100

三、评价结论的代表性100

四、学生反馈的保密性101

第二节 问卷评价的基本程序102

一、确定内容领域102

二、编写评价问题105

三、实施问卷评价105

四、检查回应情况108

五、分析问卷结果109

七、制定教学方案112

六、追补遗漏内容112

第三节 问卷评价的问题编写114

一、评价问题的类型114

二、问题编写的基本要求123

第五章 谈话评价法127

第一节 谈话评价法的教学功能127

一、信息补充128

二、问题诊断128

三、情感评价129

一、非结构性谈话130

第二节 师生谈话的类型130

二、结构性谈话132

三、个人谈话134

四、焦点小组谈话134

第三节 谈话评价法的实施137

一、确定评价内容137

二、形成谈话问题142

三、记录谈话内容144

四、进行成绩评定146

五、反馈评价结果148

第一节 表现性评定产生的背景概述152

第六章 表现性评定152

一、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153

二、“高标准”教育改革的影响153

三、心理学理论对传统考试的挑战154

第二节 表现性评定的含义与特征155

一、表现性评定的基本内涵155

二、表现性评定的主要特征156

第三节 表现性任务的基本要求158

一、学生独立完成158

三、具备操作条件159

二、测量多种结果159

四、体现教学公平160

五、对应评价目标160

六、观察内容明确161

第四节 表现性任务的类型162

一、按照完成任务的时间跨度分类162

二、按照完成任务的自由程度分类163

三、按照任务完成的人数分类165

四、按照任务涉及的技能领域分类166

一、表现性评定标准的确定169

第五节 表现性评定的实施169

二、表现性评定的操作174

第六节 制约表现性评定的因素179

一、表现性任务的设置179

二、评价结果的信度180

三、学生表现的类推182

第七章 档案袋评定183

第一节 档案袋评定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含义183

一、档案袋评定的产生背景与应用现状183

二、档案袋的定义186

三、档案袋的种类187

第二节 档案袋评定的功能与局限189

一、档案袋评定的教学功能189

二、档案袋评定的局限性192

第三节 档案袋评定的设计193

一、确定档案袋的评价目的194

二、选择档案袋的主要内容195

三、建立档案袋的评价标准200

第四节 档案袋评定的实施策略203

一、师生共同参与档案袋的评定204

二、监控档案袋评定的质量205

三、实现档案袋的充分利用207

第八章 学生自我评价212

第一节 自我评价的功能212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213

二、促进学生形成正向的自我激励214

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调节215

第二节 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217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217

二、自我评价标准的来源221

一、自我评价的认知224

第三节 影响自我评价质量的因素224

二、自我评价的态度226

三、自我评价的能力227

四、自我评价的方式228

五、教师的促进作用230

第四节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232

一、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233

二、训练自我评价的技能234

三、开辟自我评价的途径236

第一节 学生相互评价的教育价值240

一、互评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提供帮助240

第九章 学生相互评价240

二、互评为学生社会性发展扩展空间242

三、互评为学生人格养成创设环境243

四、互评为学生群体互动创造条件244

五、互评为教师了解学生积累信息245

第二节 学生相互评价的组织形式246

一、一对一的同伴评价246

二、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247

三、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249

四、班级集体对个体的评价250

第三节 学生相互评价中存在的不良倾向253

一、家庭背景取向254

二、学习成绩取向254

三、顺从教师取向255

四、嫉妒心理取向256

五、团体主义取向256

六、身体外貌取向257

第四节 学生相互评价的基本策略258

一、抓住有利的互评时机258

二、确定适宜的评价内容260

三、采取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262

参考文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