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立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5792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沥青路面-损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引论1
1.1对路面设计的要求1
1.2路面设计方法2
1.2.1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2
1.2.2基于力学的设计方法5
1.2.3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21
1.2.4路面设计方法的基本评价30
1.3我国的路面研究37
1.4沥青路面的性能及其设计考虑39
1.4.1路面使用性能与路面结构行为39
1.4.2路面性能的研究40
1.4.3设计中关于路面性能的考虑46
1.5目前路面实践中的问题46
参考文献48
2.1研究的背景51
2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分布51
2.2国内外研究综述52
2.2.1国外的研究52
2.2.2国内的研究61
2.2.3国内外研究方法的评价61
2.3路面温度的实测62
2.4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65
2.4.1影响机理65
2.4.3主要环境因素和路面温度场的日变化规律66
2.4.2主要影响因素66
2.5路面温度场的预估模型68
2.5.1预估模型的基本形式68
2.5.2预估模型的地区差异72
2.5.3地区差异的产生原因73
2.5.4地区差异的解决途径74
2.5.5考虑地区修正系数的预估模型75
2.5.6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79
2.6.1简化预估模型的基本形式81
2.6路面温度场的简化预估模型81
2.6.2简化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82
2.6.3简化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82
2.7路面特征温度的预估模型84
2.7.1路面日最高温度的预估模型85
2.7.2路面日最低温度的预估模型87
2.8等效温度的确定88
2.8.1疲劳等效温度的确定89
2.8.2车辙预估等效温度91
2.8.3计算实例93
2.8.4与SHRP模型的比较94
参考文献95
3路面结构轮载应力分析98
3.1轮地接触压力分布98
3.1.1概述98
3.1.2轮地压力的静态测试仪研制103
3.1.3轮胎接地压力的测量结果及分析117
3.2.1路面结构及计算模型146
3.2计算参数146
3.2.2轮胎接地面形状及压力的简化148
3.3重型轮胎作用下的路面力学响应161
3.3.1走向花纹轮胎作用分析161
3.3.2横向花纹轮胎作用分析179
3.4轻型轮胎作用下的路面力学响应197
3.4.1计算结果及分析197
3.4.2路面基层模量的影响分析209
3.5小结以及对车辆超载的重新定义209
参考文献212
4沥青路面的损坏特征214
4.1沥青路面的常规损坏特征214
4.1.1裂缝214
4.1.2变形216
4.1.3表面损坏217
4.1.4其他损坏218
4.2沥青路面的损坏研究219
4.2.1早期损坏现象220
4.2.2早期损坏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224
4.3沥青路面的损坏调查232
4.4初期损坏现象及其特征235
4.4.1典型损坏类型和特征235
4.4.2调查发现的其他一些问题248
4.4.3路面损坏的时间特征250
参考文献251
5路面初期损坏的机制254
5.1初期损坏的试验研究254
5.1.1道路A255
5.1.2道路B256
5.1.3道路C258
5.1.4道路D259
5.1.5道路E260
5.1.6道路F262
5.1.7道路G263
5.1.8道路H264
5.1.9道路I265
5.2级配分析266
5.3空隙率的影响270
5.3.1空隙率的测量270
5.3.2空隙率与路面初期损坏的关系275
5.3.3空隙率与透水性的关系276
5.3.4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278
5.3.5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关系280
5.3.6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关系289
5.3.7沥青/集料的粘附性292
5.4沥青面层的分层293
5.5动水压力的作用294
5.5.1行车产生的动水压力294
5.5.2动水压力的理论计算295
5.5.3实测动水压力297
5.6路面初期损坏的产生机理299
5.6.1沥青在路面中的迁移299
5.6.2路面初期损坏的解释301
5.6.3新型龟裂的产生302
5.6.4车辙309
5.6.5初期损坏的机理311
参考文献318
6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测定方法322
6.1相关研究背景322
6.2抗剪试验方案设计325
6.2.1试验方案设计325
6.2.2试验参数的初步确定328
6.3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342
6.3.1第一种方法342
6.3.2第二种方法348
6.4试验参数确定与验证353
6.4.1试验材料及材料参数354
6.4.2加载速率的影响355
6.4.3试验结果及初步分析356
6.5.1预备的力学知识370
6.5沥青混合料抗剪标准初探370
6.5.2 Mcleod设计方法371
6.5.3 Smith设计方法373
6.5.4对Smith设计方法的改进374
6.5.5现场取样试件的初步试验结果376
参考文献377
7沥青路面的结构行为方程380
7.1路面性能指标及其计算380
7.1.1路面性能指标选择380
7.1.2路面状况指数PCI381
7.1.3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387
7.1.4路面弯沉391
7.2数据调查与积累391
7.2.1路面数据的采集与积累391
7.2.2交通数据的调查与换算397
7.3使用性能衰变方程形式的选择402
7.3.1国际上代表性的方程形式403
7.3.2方程形式选择414
7.3.3统一模型形式的意义418
7.4结构行为方程的建立419
7.4.1数据分析方法419
7.4.2数据整理420
7.4.3数据分类分级421
7.4.4PCI的衰变方程423
7.4.5RQI的衰变方程426
7.4.6路面弯沉的变化规律431
7.5环境因素的影响436
7.5.1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参数436
7.5.2地区系数的确定441
7.5.3环境参数和地区系数的关系模型449
7.5.4全国主要城市的环境系数452
7.6综合方程及验证457
7.7不同因素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分析459
7.7.1外部因素的影响459
7.7.2内部因素的影响460
7.8.1行为图示的含义463
7.8路面结构行为的图示463
7.8.2行为函数曲线作法464
7.8.3不同路面结构的函数示例465
7.8.4行为函数曲线的应用——剩余寿命预估466
参考文献470
8.1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的研究473
8.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73
8复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行为473
8.1.2研究的现状474
8.1.3典型的考虑方法489
8.2数据采集与处理490
8.2.1数据采集490
8.2.2数据预处理491
8.3复合沥青路面结构的耦合行为模型492
8.3.1复合结构的耦合行为模型492
8.3.3有效厚度系数预测模型的建立493
8.3.2有效厚度系数的反演493
8.3.4沥青路面罩面后的结构行为方程508
8.4有效厚度模型的应用508
8.4.1寿命周期费用组成509
8.4.2应用程序介绍510
8.4.3应用实例510
参考文献516
9沥青路面的全寿命设计方法518
9.1设计考虑519
9.2路面结构的概念设计524
9.2.1面层的功能和要求525
9.2.2排水层526
9.2.3基层526
9.2.4垫层和土基527
9.2.5交通527
9.3路面设计中的费用模型527
9.3.1养护费用模型528
9.3.2用户费用模型529
9.3.3残值模型534
9.3.4有关说明535
9.4路面厚度的设计与优化535
9.4.1设计指标与设计标准的选取535
9.4.2结构厚度优化设计流程537
9.4.3结构设计方法中考虑的主要因素537
9.4.4寿命周期费用分析541
9.4.5设计软件简介547
9.4.6结构组合的详细设计547
9.4.7厚度设计示例549
9.5面层材料的设计原则563
9.5.1面层材料的设计563
9.5.2半刚性材料的设计567
参考文献567
10统一的分析理论和系统569
10.1.1基本原理570
10.1设计方程的统一570
10.1.2疲劳方程的建立与比较571
10.1.3基层类型的影响574
10.1.4路面分析理论的综合575
10.2材料、环境因素对疲劳特性的影响575
10.2.1基本原理575
10.2.2材料性能影响系数576
10.2.3环境因素的影响578
10.3室内疲劳寿命与现场疲劳寿命的关系581
10.3.1基本原理581
10.3.2室内疲劳方程582
10.3.3室内外比较585
10.3.4综合现场疲劳方程586
10.4统一的路面设计系统586
10.4.1损坏模式、设计指标与力学图式586
10.4.2设计流程589
10.4.3结构模量组合分析591
10.4.4路面厚度设计604
10.4.5力学验算和材料设计604
10.4.6最终方案选择606
10.5弯沉修正与路面验收606
10.5.1试验概况607
10.5.2试验结果608
10.5.3建议的弯沉修正式613
10.6.1长寿命的概念614
10.6长寿命设计的比较614
10.6.2长寿命路面设计615
10.6.3路面设计比较618
参考文献619
11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研究621
11.1研究意义621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622
11.3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630
11.3.1数字图像处理630
11.3.2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633
11.3.3集料颗粒形状与测量635
11.3.4分析系统软件MASAC的功能简介638
11.4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645
11.4.1截面上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645
11.4.2沥青混合料整体均匀性655
11.4.3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656
11.5影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因素657
11.5.1试验材料657
11.5.2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659
11.6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其性能变异性669
11.6.1试验材料669
11.6.2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空隙率670
11.6.3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高温稳定性671
11.6.4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力学强度671
参考文献673
12路面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679
12.1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统一679
12.2荷载换算的研究681
12.3环境影响分析和设计考虑682
12.3.1地下水的作用682
12.3.2高速行车产生的动水压力的影响683
12.3.3温度的影响684
12.3.4材料的老化和材料性能的变化684
12.3.5荷载、环境的相互作用对路面性能的影响685
12.4路面材料研究的结构化趋势685
12.4.1材料设计的力学要求685
12.4.2结合料和集料在混合料中的作用686
12.4.3路面结构和环境对材料性能的要求687
12.4.4高性能的路面材料687
12.5路面车辙的研究688
12.6沥青材料研究的数字化技术690
12.7动荷载的影响692
12.8按需设计:路面设计的新境界692
参考文献693
附录695
热门推荐
- 3748218.html
- 2058490.html
- 3271469.html
- 1117935.html
- 1427846.html
- 2973164.html
- 436834.html
- 2556322.html
- 1466019.html
- 2709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2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5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5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4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