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凤君主编;李天威,任景明,刘洋,王成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093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开展五大区域战略环评的意义与目标1
第一节 五大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局性1
一、五大区域是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主要指向区域3
二、五大区域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5
第二节 五大区域产业发展特征与趋势7
一、过程与现状8
二、愿景与趋势11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3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态势13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14
三、重点任务与目标15
第二章 全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格局16
第—节 全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格局与特征16
一、我国自然地理格局16
二、自然环境基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18
第二节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19
一、我国生态地理特征与区划方法19
二、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描述21
第三节 国土生态脆弱性评价23
一、全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性24
二、全国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27
三、我国国土脆弱性综合空间分异30
四、生态与环境问题31
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演化与国土开发格局37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历程37
一、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发展战略37
二、改革开放后的区域发展战略39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土开发格局40
一、主体功能区内涵与任务40
二、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43
三、能源与资源46
第三节 国家重大区域规划及发展指向48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层次与任务48
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48
三、国家重大区域规划52
第四节 未来区域发展基本趋势57
一、多元化区域板块的宏观战略57
二、城市区域为重点的发展区域58
三、产业转移的多元化路径59
四、问题区域的发展战略与政策61
五、跨境或战略性资源富集区的开发62
六、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扶持63
第四章 战略环评重点指向区筛选64
第一节 区域发展情景与生态环境格局64
一、重点发展地区与生态环境的空间耦合64
二、重化工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空间耦合66
第二节 战略环评重点指向区筛选及生态环境问题69
一、重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区域筛选69
二、重点指向区的发展趋势与生态环境问题69
第三节 战略环评重点指向区的生态环境对策指引72
一、率先奔入小康区域72
二、流域性社会经济区74
三、河口型生态经济区77
四、内陆重点开发区域78
五、跨境国际河流流域80
六、沿海新兴开发区域82
七、集中连续性贫困区83
八、战略性资源开发区85
第五章 全国资源型产业发展及布局趋势87
第—节 产业发展历程与特征87
一、产业发展历程87
二、产业发展总体特征89
第二节 主要资源型产业发展与布局92
一、石化工业92
二、钢铁产业95
三、煤炭产业99
四、电力工业106
五、水泥工业114
六、造纸工业115
第三节 结论与五大区域发展态势117
一、基本结论117
二、五大区域产业发展态势119
第六章 五大区域产业功能定位121
第一节 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趋势121
一、规模扩张态势121
二、结构调整态势122
三、区域分工变动格局123
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变化动态124
五、市场变化与国际竞争格局125
第二节 基于全国发展格局的地位与功能126
一、国家宏观战略的指向区域127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区域127
三、新一轮工业化规模扩张的主要承载区域128
四、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区域129
第三节 五大区域产业基本定位130
一、五大区域产业定位框架130
二、分区域发展方向与定位132
第七章 五大区域生态与环境现状及其演变趋势139
第一节 在全国生态与环境格局中的地位139
一、五大区域的生态区位139
二、五大区域的生态地位140
第二节 生态与环境的历史演变趋势142
一、生态环境的总体概况142
二、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144
三、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148
第三节 生态与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151
一、生态与环境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51
二、关键因素的作用152
第四节 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问题155
一、资源环境压力趋势155
二、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157
第八章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效率评价160
第一节 资源环境效率概述160
一、资源环境效率的概念内涵160
二、资源环境效率的评价方法162
三、资源环境效率的研究意义163
第二节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164
一、资源环境效率总体评价164
二、产业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166
三、产业发展的污染排放效率167
四、区域资源环境效率评价168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及态势170
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170
二、重点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174
第四节 重点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趋势177
一、重点产业对能源需求的压力177
二、重点产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178
三、重点产业对水资源利用的压力179
四、重点产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压力181
五、重点产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183
六、重点产业对地表水环境的压力184
七、重点产业对大气环境的压力186
第九章 五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189
第一节 资源承载力及演变趋势189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及演变趋势189
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193
第二节 环境要素承载力197
一、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97
二、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200
第三节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03
一、岸线资源及变化趋势203
二、海洋环境承载力现状及利用情况205
第四节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的影响因素与基本态势207
一、资源利用问题207
二、环境质量面临的问题209
第十章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机制212
第—节政策设计目标导向212
一、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生态安全212
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212
三、引导区域合理分工213
第二节 五大区域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环境政策体系213
一、建立责权明晰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213
二、设立跨省区域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214
三、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参与的区域环境综合管理委员会214
四、强化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215
五、以节能减排、绿色GDP完善政绩考核体系215
六、制定区域性产业准入与退出政策体系216
七、探索以生态友好型替代生态破坏型的产业置换机制216
第三节 行动方案217
一、制定“三临”化工类产业布局的环境规制体系217
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218
三、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升级的环保支撑工程219
四、热带与亚热带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220
五、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环境建设工程221
六、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工程体系222
七、沿海岸线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控制工程223
八、基于陆海统筹的环渤海减排与综合治理行动224
参考文献226
热门推荐
- 1252140.html
- 938769.html
- 2152308.html
- 1109370.html
- 3314667.html
- 2452428.html
- 378594.html
- 3338923.html
- 498325.html
- 1721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1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3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7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