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家谱史图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家谱史图志
  • 王鹤鸣,王澄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587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家谱-中国-图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家谱史图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知血统始”——中国家谱的起源1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是中国最早的血缘集团1

第二节 口传家谱3

第三节 结绳家谱6

第四节 甲骨家谱8

第五节 青铜家谱10

第二章 “奠系世、辨昭穆”——中国家谱的诞生12

第一节 周代宗法制度12

第二节 周代铭器家谱13

第三节 世系清晰、内容翔实的青铜家谱《?盘》17

第四节 屈原担任掌管楚国王族谱系的官吏19

第五节 周代谱系著作《大戴礼记·帝系》21

第六节 周代最系统的谱系著作《世本》22

第三章 “有司选举,必稽谱籍”——中国家谱的勃发25

第一节 汉代宗正官掌管皇族谱牒25

第二节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一部司马氏家谱27

第三节 碑谱29

第四节 汉代家谱体例、内容30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谱学的黄金时代32

第六节 九品中正制促进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33

第七节 “家之婚姻,本于谱系”35

第八节 谱学著作和谱学世家37

第九节 北魏《高昌某氏残谱》40

第十节 北魏《薛孝通贻后券》42

第十一节 北魏《彭城武宣王妃李媛华墓志铭》44

第四章 “崇树今朝冠冕”——中国家谱的兴盛46

第一节 唐代官修谱牒发展的原因46

第二节 唐太宗修《氏族志》48

第三节 武则天修《姓氏录》51

第四节 唐中宗修《大唐姓族系录》52

第五节 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54

第六节 唐代家谱内容56

第七节 唐代敦煌谱牒残卷58

第八节 家谱种类61

第九节 唐代谱学名家63

第十节 唐代皇族谱牒66

第五章 “尊祖、敬宗、收族”——中国家谱的转型68

第一节 宋代官修公谱废绝68

第二节 宋代私修家谱兴盛71

第三节 欧阳修编修《欧阳氏谱图》74

第四节 苏洵编修《苏氏族谱》75

第五节 欧阳修、苏洵创立五世图式谱法78

第六节 宋代谱学创新81

第七节 《(浙江金华)叶氏家谱书画卷》82

第八节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84

第九节 郑樵《通志·氏族略》86

第十节 朱熹的谱学思想89

第十一节 宋代皇族谱牒92

第十二节 元代家谱呈过渡形态特征94

第六章 “孝顺父母”“和睦乡里”——中国家谱的完善96

第一节 明代家谱数量大幅上升96

第二节 朱元璋的“圣谕六言”98

第三节 朱熹“三纲五常”伦理思想构成家谱灵魂100

第四节 体例规范103

第五节 祠堂、祠产105

第六节 内容扩展110

第七节 续修家谱频繁115

第八节 重视字辈排行118

第九节 规模宏大的会通谱、统宗谱120

第十节 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122

第七章 “修族谱以联疏远”——中国家谱的普及124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家谱数量激增124

第二节 康熙颁布“上谕十六条”127

第三节 家谱续修“以三十年为期”129

第四节 领谱、藏谱和验谱131

第五节 章学诚的谱学理论134

第六节 清代玉牒137

第七节 孙中山的三篇谱序140

第八节 20世纪谱学名家142

第八章 “对家史的注重和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中国家谱的新修146

第一节 中国台湾地区编修家谱简况146

第二节 《台湾区族谱目录》的编撰149

第三节 大陆地区编修家谱简况152

第四节 海内外宗亲共同编修新谱156

第五节 新谱对旧谱的继承与创新160

第六节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撰162

第七节 涵盖全球的《中国家谱总目》166

第八节 特大型会通谱、统宗谱168

第九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少数民族家谱172

第一节 蒙古族172

第二节 满族176

第三节 回族182

第四节 朝鲜族185

第五节 彝族189

第六节 畲族192

第七节 苗族195

第十章 “家族全书”——中国家谱的特点198

第一节 历史悠久198

第二节 数量巨大200

第三节 分布广泛202

第四节 姓氏众多205

第五节 种类繁多207

第六节 持续编修210

第七节 体例多样212

第八节 家族全书214

第十一章 “尚待开发的‘大金矿””——中国家谱的价值218

第一节 文物价值220

第二节 资料价值221

第三节 道德价值222

第四节 寻根价值224

第五节 文化价值226

图片来源229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