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庆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06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产业结构-研究-中国;就业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3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3
1.2.1.1 国外研究现状3
1.2.1.2 国外研究评述6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7
1.2.2.1 国内研究现状7
1.2.2.2 国内研究评述12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13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16
第2章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理论基础17
2.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动因17
2.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内部动因18
2.1.1.1 需求结构变动因素18
2.1.1.2 供给结构约束因素19
2.1.1.3 技术进步因素19
2.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外部动因21
2.1.2.1 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因素21
2.1.2.2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因素22
2.1.2.3 国际投资因素22
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24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24
2.2.2 库兹涅茨法则25
2.2.3 钱纳里—塞尔奎因国际标准结构28
2.3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型30
2.3.1 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30
2.3.2 拉尼斯—费景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32
2.3.3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动态模型33
2.3.4 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34
2.4 本章小结35
第3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分析38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38
3.1.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轨迹38
3.1.2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45
3.1.3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稳定性分析47
3.2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49
3.2.1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轨迹51
3.2.2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55
3.2.3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演进57
3.3 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国际标准模式的比较60
3.4 中国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演进预测63
3.4.1 成分数据的内涵63
3.4.2 灰色GM(1,1)预测模型66
3.4.2.1 灰色GM(1,1)模型建模步骤66
3.4.2.2 模型检验67
3.4.3 成分数据灰色预测模型68
3.4.4 中国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预测分析70
3.5 本章小结75
第4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分析77
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77
4.1.1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77
4.1.2 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80
4.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实证分析81
4.2.1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81
4.2.2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84
4.2.3 中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90
4.3 本章小结95
第5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协调性分析97
5.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98
5.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98
5.1.2 协同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99
5.1.2.1 协同论基本概念和原理101
5.1.2.2 现代经济管理系统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103
5.2 中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析104
5.3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分析109
5.3.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110
5.3.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与分析111
5.3.3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区域差异分析113
5.4 中国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与分析116
5.4.1 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模型117
5.4.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指标117
5.4.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119
5.4.1.3 时滞分析模型121
5.4.2 中国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122
5.4.2.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Moore结构值122
5.4.2.2 基于Moore结构值测算中国就业结构滞后时间124
5.5 中国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测度与分析126
5.5.1 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概念及其测度模型128
5.5.2 中国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测度129
5.6 本章小结132
第6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因素分析134
6.1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134
6.1.1 工业化发展战略135
6.1.2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139
6.1.3 对外开放程度142
6.1.4 投资与消费的失衡146
6.1.5 劳动力素质148
6.1.6 技术进步150
6.1.7 城市化水平153
6.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通径分析157
6.2.1 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模型概述157
6.2.1.1 模型的设定157
6.2.1.2 模型估计159
6.2.1.3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模型计算步骤161
6.2.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161
6.2.3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64
6.2.3.1 数据来源与处理164
6.2.3.2 模型建立与估计165
6.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169
6.3 本章小结172
第7章 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174
7.1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74
7.2 科学理解工业化的含义,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176
7.3 强化技术进步的“就业带动效应”,妥善解决二者的关系179
7.4 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科学引导外资流向182
7.5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184
7.6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186
7.7 本章小结188
第8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190
8.1 主要研究结论190
8.2 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192
8.2.1 研究局限192
8.2.2 进一步研究方向193
附表195
参考文献198
后记213
热门推荐
- 3436622.html
- 3364425.html
- 3542480.html
- 3047223.html
- 2221814.html
- 1076030.html
- 2180345.html
- 713631.html
- 3177881.html
- 2169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6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4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