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
  • 钱正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5769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78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8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报告3

前言3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5

一 浙江省沿海及海岛的基本情况5

(一)自然条件5

(二)主要资源8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9

(四)当前存在的矛盾与问题9

二 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路和目标12

(一)立足海岛,充分开发海域的空间资源12

(二)发展以核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改变能源结构13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13

(四)战略目标13

(五)战略布局14

三 建设舟山群岛新区15

(一)基础条件15

(二)战略意义17

(三)建设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基地17

(四)加快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8

四 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20

(一)加快发展核电20

(二)积极推进天然气利用21

(三)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21

(四)科学布局抽水蓄能电站21

(五)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2

(六)研究和应用煤的清洁利用技术22

五 发展以港航物流和旅游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23

(一)港航物流业23

(二)旅游业24

六 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海洋渔业26

(一)农业在本区的地位与问题26

(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27

(三)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27

(四)调整海洋渔业发展战略,建设现代海洋渔业29

七 建设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城镇体系31

(一)优化城镇布局结构,促进城镇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转变31

(二)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引导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32

(三)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关系向互补协调转变33

八 科学开发利用滩涂和小岛资源34

(一)开发利用滩涂资源34

(二)科学开发小岛资源38

九 完善交通和水利的基础设施网络41

(一)沿海及海岛港口建设41

(二)综合交通体系42

(三)水利基础设施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42

十 严格生态保育,坚决防治污染45

(一)严格生态保育45

(二)坚决防治环境污染47

十一 主要结论和建议49

(一)主要结论49

(二)主要建议49

课题报告53

报告一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地质与气象环境研究53

一 自然地理概况53

二 浙江沿海气象基本特征、灾害影响与风力资源58

(一)气候特征58

(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62

(三)浙江沿海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影响64

(四)浙江沿海与近海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析与评价73

(五)结论76

(六)措施建议79

三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86

(一)岩石地层86

(二)地质构造88

(三)水文地质条件91

(四)工程地质条件91

四 海岸带地质环境93

(一)杭州湾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93

(二)浙江海岸带97

(三)海岛100

(四)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的岸线资源105

五 区域地壳稳定性111

(一)区域新构造运动及地貌演化111

(二)地震活动特点112

(三)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受地震海啸袭击的可能性113

(四)地壳稳定性分区114

(五)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地壳稳定性主要特征分析116

六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和主要地质灾害120

(一)沿海平原和海岛的水文地质特点120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20

(三)主要地质灾害问题122

七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地质旅游资源135

(一)地质遗迹资源分布135

(二)地质遗迹重要价值及意义137

(三)地质遗迹保护现状139

(四)开发利用建议141

八 舟山海底地下淡水资源145

(一)海域淡水资源潜力145

(二)海域地下水资源勘查任务和方法146

(三)建议147

九 地质环境的结论与建议148

(一)结论148

(二)建议149

参考文献150

报告二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水旱灾害防治与水资源配置研究153

一 区域基本概况153

(一)自然地理简况153

(二)社会经济概况153

二 水旱灾害概况155

(一)水旱灾害时空分布155

(二)水旱灾情155

三 水旱灾害的防御现状166

(一)防御工程体系166

(二)非工程体系173

(三)区域防洪除涝能力173

(四)存在问题175

四 水旱灾害的防治对策177

(一)巩固与提升沿海地区防潮能力,构筑与沿海产业带发展相适应的防潮闭合圈177

(二)加强沿海产业集聚区的洪涝风险论证,强化防洪防台安全管理177

(三)加快实施骨干工程建设与中小河流治理,提升整体防洪排涝能力177

(四)加强城镇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与安全管理,为城市化推进与产业集聚提供重要保障178

(五)加强防洪防潮排涝的非工程体系建设,推进和完善风险管理178

(六)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调配能力,提高增强水资源的保障作用178

五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配置179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179

(二)用水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的变化趋势18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四)供需水发展趋势及预测186

(五)水资源配置与保障措施188

报告三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发展研究192

一 土地利用与农林牧渔业生产现状192

(一)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不足192

(二)浙江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在省内占至关重要的基础地位,只能增强,不能削弱193

(三)渔业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好,在全国地位重要196

(四)城乡统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发展条件成熟199

二 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201

(一)资源衰退,生态赤字扩大,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201

(二)农业持续弱化,粮食安全形势严峻208

(三)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任务艰巨208

三 土地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215

(一)耕地保有量215

(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17

(三)嘉兴模式的启示219

(四)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20

(五)舟山群岛土地利用策略220

四 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23

(一)战略需求与思路223

(二)战略重点223

五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27

(一)发展态势分析227

(二)战略方向与目标228

(三)战略实施重点项目228

六 城乡统筹与农村发展232

(一)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律与启示232

(二)浙江沿海地区城乡统筹基本思路234

(三)实现城乡统筹与农村发展主要措施234

七 几点建议241

(一)建议国家在浙江沿海地区开展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41

(二)建议国家在舟山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特区241

(三)继续开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242

(四)建议在浙江沿海地区开展依靠“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试点242

(五)建议在浙江沿海地区建设国家级“外向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42

参考文献242

报告四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港口与交通发展研究247

前言247

一 浙江省沿海港口与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251

(一)沿海港口与交通发展现状251

(二)综合评价254

二 浙江省沿海港口资源分析258

(一)自然条件特点258

(二)港口资源利用现状及评价259

(三)重点开发岸线的资源分析260

三 浙江省沿海港口与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263

(一)面临的形势263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与交通的要求265

(三)沿海港口吞吐量与交通量预测266

四 浙江省沿海港口与交通发展战略270

(一)发展思路、定位及目标270

(二)战略重点271

五 浙江省沿海港口发展重点273

(一)沿海港口总体布局273

(二)加快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建设274

(三)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278

(四)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建设280

六 浙江省沿海交通发展重点283

(一)沿海综合交通网总体布局283

(二)加快沿海港口集疏运网络建设284

(三)加快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建设285

(四)加快海岛交通建设287

七 问题与建议290

(一)共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优惠政策290

(二)支持浙江沿海建设大宗物资战略储备基地290

(三)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290

(四)支持浙江沿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91

报告五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能源与电力发展研究292

前言292

一 绪论293

(一)21世纪世界能源发展趋势293

(二)中长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295

(三)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基本情况297

(四)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298

二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发展现状300

(一)浙江经济发展现状300

(二)浙江能源发展情况301

(三)浙江电力发展情况308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311

三 浙江省能源与电力发展背景和中长期需求预测312

(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312

(二)能源需求预测315

(三)电力需求预测321

四 浙江省能源与电力发展战略目标329

(一)能源发展指导思想329

(二)能源发展战略目标330

(三)电力发展指导思想331

(四)电力发展主要目标332

五 浙江省能源与电力发展总体布局335

(一)发展思路335

(二)总体布局335

(三)建设方案337

(四)供需平衡339

六 浙江省能源与电力发展重点342

(一)大力加快发展核电342

(二)积极推进天然气利用348

(三)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363

(四)合理配套抽水蓄能电站374

(五)努力构建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系统381

(六)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关联产业385

七 保障措施387

(一)加强能源规划管理387

(二)加大政府引导力度387

(三)抓好示范试点先行388

(四)促进能源技术进步388

(五)推动体制机制完善388

(六)积极开展能源合作389

八 结论和建议390

(一)将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实施390

(二)加快核电建设,尽快确立核电在未来能源供应和清洁能源发展中的主体地位391

(三)科学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利用厂址优势满足电网调峰和安全需要392

(四)积极加快天然气稳定安全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作用394

(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395

(六)加强能源技术和机制创新397

参考文献397

报告六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城镇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402

一 浙江沿海地区城镇发展现状与特征402

(一)沿海地区总体呈现城镇密集但差异性较为突出的特征402

(二)三大都市区主导沿海地区城镇与产业空间发展410

(三)海岸地带与岛屿已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空间413

(四)港城互动、陆岛联动格局基本形成416

(五)中心城市与相邻县市的一体化进程显著4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快417

二 浙江沿海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20

(一)城镇之间协调性不足,空间分异发展,新区功能单一420

(二)沿海地带资源利用缺乏省级层面的统一规划和管理422

(三)无序、过度围垦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425

(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舟山群岛的发展支撑不足428

三 浙江沿海地区空间发展趋势判断429

(一)沿海地区逐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429

(二)岛屿等新兴资源利用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增长动力439

(三)海岸带一体化、陆岛联动发展趋势更加明显441

(四)新时期港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444

四 浙江沿海地区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447

(一)城镇发展目标447

(二)城镇发展策略448

五 浙江沿海地区城镇发展战略对策451

(一)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统筹区域间的功能组织与产业布局451

(二)以精明增长为目的,创新沿海空间拓展模式454

(三)以战略资源为抓手,加强省级重要地区的监管456

(四)以空间政策为引导,健全海岸带的管理机制459

(五)以舟山新区为示范,推动我国沿海地区科学发展460

六 结论与建议465

(一)主要结论465

(二)对策建议466

报告七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滩涂与海岛开发研究468

一 浙江省开发利用海岛及滩涂资源的重要意义468

(一)浙江省沿海及海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468

(二)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沿海地区的依赖性470

(三)浙江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472

(四)浙江省经济发展中海岛及滩涂开发的关键作用472

二 浙江沿岸海洋动力过程的基本规律474

(一)浙江沿岸地形地貌的特点474

(二)浙江沿岸水动力环境的基本特征474

(三)浙江沿岸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477

三 浙江省海岛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481

(一)浙江省海岛资源概况481

(二)浙江省海岛的开发利用价值485

(三)浙江省海岛开发利用的历史486

(四)浙江省海岛开发利用的现状488

四 浙江省滩涂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490

(一)浙江省滩涂资源的分布规律490

(二)浙江省滩涂资源的演变趋势493

(三)浙江省滩涂资源开发的历史493

(四)浙江省滩涂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496

(五)浙江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496

五 舟山地区海岛及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98

(一)舟山市自然条件及产业发展概况498

(二)建设国家战略物资物流枢纽中心的海岛开发方案500

(三)建设区域性度假旅游基地的海岛开发方案511

六 其他地区海岛及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战略515

(一)环杭州湾地区515

(二)温州沿岸地区520

(三)台州沿岸地区523

七 主要结论527

报告八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小岛开发研究528

一 浙江省海岛基本情况及特征528

(一)基本情况528

(二)主要特征529

二 浙江省小岛开发的历程及现状545

(一)浙江海岛开发的历程545

(二)浙江小岛利用的现状549

(三)浙江小岛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550

(四)浙江小岛开发相关规划551

三 浙江省小岛开发的重要意义553

(一)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553

(二)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553

(三)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553

四 海岛资源特点及主要开发模式555

(一)海岛资源特点555

(二)海岛开发主要模式555

(三)开发模式研究结论及建议560

五 浙江省小岛开发方案设想562

(一)小岛开发的基本思路562

(二)小岛开发资源利用类型562

(三)小岛开发方案设想563

六 小岛开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587

(一)浙江海岛对外交通587

(二)浙江海岛供水589

(三)浙江海岛供电590

(四)浙江海岛废弃物处理592

(五)浙江海岛防灾减灾593

七 小岛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研究595

(一)连岛施工技术研究595

(二)陆域形成技术研究597

(三)其他专项施工技术研究598

(四)海上施工作业平台技术研究598

(五)小结599

八 小岛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对策600

(一)小岛开发过程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600

(二)小岛开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对策600

(三)小岛开发对海洋动力环境的影响及对策601

(四)小岛开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及对策601

(五)小岛开发对滩涂湿地生态的影响及对策602

(六)小岛开发对陆域生态的影响及对策602

九 研究结论和建议604

(一)结论604

(二)建议604

参考文献605

报告九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生态保育研究606

一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陆地生态保育研究606

(一)浙江沿海生态保育的地位与作用606

(二)浙江沿海生态保育面临的难点与问题607

(三)生态保育战略思想与目标607

(四)陆地生态保育战略609

总结612

二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海洋生态保育研究613

(一)国内外海洋生态保育发展趋势613

(二)沿海海洋和岛屿自然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状况613

(三)沿海海洋及岛屿生态环境状态与生态保育存在的主要问题614

(四)浙江沿海生态保育发展战略616

(五)重大海洋生态保育工程专项建设621

报告十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环境污染防治研究623

一 浙江沿海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主要环境问题识别623

(一)大气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623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630

(三)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631

(四)土壤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633

(五)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633

(六)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问题633

(七)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成效,但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634

二 浙江沿海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636

(一)经济结构是浙江沿海地区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636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大气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639

(三)污染减排取得初步成效,但工业污染问题依然严重640

(四)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643

(五)长江径流夹带的营养盐加重浙江近岸海域的水质富营养化644

三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综合开发环境影响情景分析645

(一)情景分析的背景645

(二)情景分析技术路线646

(三)杭州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49

(四)宁波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54

(五)温州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58

(六)嘉兴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61

(七)绍兴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64

(八)台州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68

(九)舟山市情景分析基本结论671

(十)情景分析共性结论674

四 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建议676

(一)控制适度的发展速度,合理调整经济结构676

(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676

(三)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677

(四)加强城市、农村污染源的防治677

(五)加强环境监管监测677

报告十一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水利工程布局研究678

一 浙江水利工程布局现状与评价678

(一)浙江水利工程建设现状678

(二)水利工程布局现状总体评价680

(三)水利工程布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81

二 水资源保障与供水工程布局682

(一)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供水工程布局总体要求682

(二)沿海平原地区供水工程布局684

(三)海岛地区供水工程布局691

(四)核岛供水工程布局696

(五)海水淡化697

三 防台、防洪排涝工程布局701

(一)防台、防洪排涝工程现状701

(二)防台与海塘工程布局709

(三)防洪排涝工程布局712

四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布局715

(一)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715

(二)水功能区划与达标状况722

(三)水源地与水生态治理的目标和措施726

(四)水功能区划达标与河道纳污总量控制727

(五)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730

五 抽水蓄能、水电和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工程布局731

(一)抽水蓄能工程布局731

(二)水电开发利用736

(三)潮汐能738

六 结论与建议741

(一)结论741

(二)建议743

报告十二 浙江沿海及海岛地区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745

一 发展现状评价745

(一)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745

(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748

(三)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749

二 面临形势及发展思路750

(一)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750

(二)国内经济将面临战略性转型752

(三)浙江省沿海及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思路与路径753

三 重点产业选择及布局757

(一)产业选择基准757

(二)重点产业发展761

(三)产业空间布局763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766

(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766

(二)新能源及核电关联产业767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767

(四)新材料产业767

(五)生物产业768

(六)节能环保产业768

(七)高端装备制造业768

(八)海洋新兴产业769

五 现代服务业770

(一)港口物流业770

(二)金融服务业770

(三)海洋旅游业771

(四)气象与灾害信息服务业771

(五)服务外包业771

六 石化产业772

(一)炼化工业772

(二)精细化工773

(三)石油储备774

七 舟山市产业发展775

(一)战略物资储备及港口物流产业775

(二)船舶修造业775

(三)大宗物资加工业775

(四)海洋旅游业776

(五)现代渔业776

(六)海洋新兴产业776

八 研究结论7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