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西佛教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河西佛教史
  • 杜斗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356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佛教史-西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西佛教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两晋时期&杜斗城1

第一节 敦煌菩萨——竺法护1

第二节 帛法祖在陇上11

第三节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译经23

第四节 敦煌本前凉净明所诵《法句经》28

第五节 竺佛念与慧常31

第六节 道安的《凉土异经录》36

第七节 东晋时期敦煌高僧的南巡及游巡于敦煌的僧人42

第八节 鸠摩罗什滞留凉州及僧肇的西来47

第二章 后秦西秦&杜斗城51

第一节 麦积山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51

第二节 圣坚与西秦译经58

第三节 玄高、昙无毗诸僧与西秦禅学68

第四节 炳灵寺石窟与西秦佛教71

第五节 法显西行与智严、宝云的南下78

第三章 北凉时期&杜斗城84

第一节 北凉译经85

一 昙无谶的译经86

二 浮陀跋摩与道泰等人的译经126

三 沮渠京声的译经139

四 北凉译经的意义150

第二节 北凉石窟164

一 张掖地区马蹄寺石窟群中的金塔寺、千佛洞、马蹄寺南北二窟、观音洞等164

二 武威地区天梯山第1、第10等窟166

三 酒泉文殊山石窟群的千佛洞,万佛洞等石窟167

四 玉门昌马石窟群168

五 敦煌莫高窟的早期洞窟168

第三节 北凉石塔177

一 石塔简述177

二 建造年代和造像特征182

三 早期佛教石塔风格186

四 石塔雕刻所反映的佛教思想189

五 石塔的用途201

第四节 北凉佛教的影响204

一 北凉佛教对北魏的影响204

二 北凉佛教对高昌等地的影响207

三 北凉佛教对南朝的影响214

第四章 北朝时期&杜斗城217

第一节 陇山左右的北魏石窟及其向西的影响217

第二节 奚康生与南、北石窟寺222

第三节 元太荣与敦煌莫高窟228

一 元太荣的西来与莫高窟的“中原风格”的形成228

二 元荣在敦煌的写经231

三 元荣造经及其有关问题233

第四节 尉迟迥与拉梢寺大佛236

第五节 李充信开凿及庾信作铭的麦积山七佛阁240

第六节 刘萨诃与凉州番禾望御山“瑞像”243

第七节 李贤与莫高窟第290窟及其相关问题248

第八节 于义与莫高窟北周石窟251

第九节 敦煌北朝晚期的写经活动254

第十节 敦煌高僧法颖与南朝律学259

第十一节 活动于南朝的陇右河西僧人261

第五章 隋唐时期&杨君265

第一节 寺院石窟的分布状况268

一 寺院与石窟的数量269

二 地方志中所见隋及唐前期河西寺院资料274

三 国家寺塔的分布状况285

第二节 河西僧人及其相关佛教活动289

一 达摩笈多、玄奘等高僧在河西的佛教活动289

二 河西本地僧人及其佛教活动292

三 外出游历弘法的河西僧人294

四 隋及唐前期河西籍僧人与华严宗296

第三节 民众佛教生活301

一 民众写经活动301

二 民众修窟活动307

三 民众佛教信仰的民间信仰化——以刘萨诃信仰为例312

第四节 高昌王国的民寺寺主315

附录 杜斗城:《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跋326

第六章 吐蕃时期&陈海涛333

第一节 吐蕃占领河西之前的河西与吐蕃333

一 吐蕃占领之前的河西佛教334

二 占领河西前的吐蕃佛教335

三 吐蕃对河西的占领339

第二节 吐蕃占领时期的河西佛教342

一 吐蕃统治者与河西佛教界的合作343

二 昙旷——从唯识宗的禅宗倾向看河西佛教与吐蕃佛教趋同的一次契机344

三 摩诃衍——汉地佛教与印度佛教在吐蕃的大决战352

四 法成——藏传佛教与中原佛教的融合362

五 吐蕃占领河西时期的其他佛教人物377

六 吐蕃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380

第三节 吐蕃时期河西佛教的社会影响388

一 促进了汉文化与吐蕃文化之间的交流388

二 促进了吐蕃佛教的发展390

三 继续保持了河西地区佛教的繁荣392

四 相对保持了河西社会的稳定394

第七章 归义军时期&刘惠琴397

第一节 概要397

第二节 归义军前期的河西佛教405

一 法成及其弟子的讲经活动406

二 张议潮对教团的整顿改革411

三 从吴洪辩到唐悟真413

第三节 归义军中后期河西佛教的发展418

一 张承奉时期的佛教状况419

二 曹氏归义军时期的佛教状况421

三 归义军中后期的开窟活动428

四 归义军中后期佛教的特点430

第四节 归义军时期佛教的世俗化431

一 佛教教学的终结和佛教的社会功能化432

二 从佛教经典的流行看佛教信仰的世俗化439

三 教团地位的低落和寺院经济的发展447

四 佛教宗教活动的习俗化与僧尼大众的俗人化和职业化452

五 佛教宗派的调和化与民众信仰的兴起456

第八章 回鹘时期&王艳玲461

第一节 回鹘佛教与回鹘政权461

一 甘州回鹘与佛教463

二 沙州回鹘与佛教467

三 高昌回鹘王国与佛教472

第二节 回鹘佛教的世俗化488

一 从佛教功德思想的流行看回鹘佛教的世俗化489

二 僧人参与世俗政治、经济生活493

三 回鹘佛教寺院经济中的世俗化倾向494

第三节 回鹘佛教对其他政权的影响495

一 回鹘佛教对曹氏归义军的影响495

二 回鹘佛教对西夏的影响496

三 回鹘佛教对辽朝的影响499

四 回鹘佛教对金朝的影响502

五 回鹘佛教对蒙元的影响503

附录 杜斗城:《从考古文物的发现看陇山左右的金代佛教》506

第九章 西夏时期&田德新512

第一节 西夏佛教的传播背景512

一 原有的佛教基础513

二 周边民族的影响514

三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516

四 西夏民众的精神寄托518

第二节 李德明—李乾顺时期的西夏佛教518

一 西夏佛教的奠基518

二 西夏佛教的成熟522

第三节 李仁孝—李德旺时期的西夏佛教529

一 西夏后期佛教的繁荣529

二 西夏晚期佛教的衰落536

第四节 西夏佛教和皇权的结合及其世俗化539

一 西夏佛教与皇权的结合539

二 西夏佛教的世俗化547

第五节 西夏佛教的社会影响552

一 有利于维护西夏王朝的统治552

二 促进了西夏文化的发展554

三 促进了西夏与周边民族的佛事交流559

四 西夏佛教促进了我国佛教的发展562

附录 杜斗城:《西夏的转轮王塔——宁夏拜寺口西塔之建造背景》567

第十章 蒙元时期&尹雁577

第一节 蒙元时期河西佛教发展的历史背景577

一 汉至西夏时期河西佛教概述578

二 蒙元河西佛教发展的背景581

第二节 蒙古人的早期信仰585

一 蒙古民族与萨满教585

二 蒙古诸王与藏传佛教各派588

第三节 阔端与萨班的“凉州会谈”591

一 “凉州会谈”前的阔端与萨班591

二 “凉州会谈”背景、过程、影响以及萨班在凉州的活动594

第四节 忽必烈与八思巴对河西佛教发展的影响598

一 八思巴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598

二 八思巴在河西的活动603

三 元朝的帝师制度及其对河西佛教的影响605

第五节 河西僧人及其相关佛教活动609

一 在河西活动过的僧人610

二 寺院经济与僧人615

第六节 河西各地石窟和寺院的修建与分布618

一 石窟的修建和分布618

二 寺院的修建和分布620

三 蒙元时期河西佛教的功利化和民族性626

附录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632

第十一章 明清时期&公维章634

第一节 明清统治者与河西佛教635

第二节 明清时期河西佛教发展概况637

一 凉州638

二 甘州649

三 肃州659

第三节 河西佛教的发展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674

一 河西佛教的发展特点674

二 河西佛教的社会影响682

参考文献685

后记6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