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梨园轶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定国,钟泽骐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10138·48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梨园轶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笑脸上挂着两行泪痕3
手抱木雕入戏情3
马伶二演对台戏3
梨园“三怪”4
广学诸家的谭鑫培6
哪儿跌倒哪儿起来6
独创一帜的武生流派8
力排族议 毅然“下海”9
德克金易名“汪笑侬”9
“邋遢兵”学戏11
杨小楼的“武戏文唱”12
从“金豆子”到“盖叫天”13
笑脸上挂着两行泪痕13
我心里这时应该想什么?14
苦学成大师15
装谁象谁来不易16
“说吾孬者,吾师也”17
荀慧生练踩跷18
欧阳予倩学京戏18
程砚秋的童年19
唱腔流派的奥妙20
勤学苦读的周信芳21
特殊的“生活体验”22
在喝彩声的背后22
郝寿臣的字条23
头顶寒霜听金腔24
苦心攻艺创余派24
留得香甜在人间25
王金璐爱武术26
在教学中革新27
“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30
梅香苦寒来31
“铁嗓子”牛桂英32
徐玉兰与贾宝玉32
跟出跟入学精髓33
飞燕高翔凌冰霜37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37
一曲琴音四座惊38
慈禧看戏38
杨月楼之死39
最盛大的堂会戏39
焦麟昆六十七岁拜师39
奇冤血案又一桩40
赵君玉才高命薄41
关大姑战流氓42
赵燕侠第一次搭班唱戏43
黄梅戏第一个女演员44
临盆女伶任折腾45
《升官图》的风波46
“评剧皇后”的遭遇47
台上唱戏,台下受气49
“小红娘”连夜出走50
申凤梅的“科班”生活50
马樟花的命运51
筱丹桂之死52
要做清白人53
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54
赌场老板与彩调55
吴老年拒演堂会55
飞燕高翔凌冰霜56
马师曾落难58
红线女喂鸡59
好个“贼心不死”59
王传蕖住牛棚60
师友情深63
“补丁”精神63
杨小楼与第一舞台63
王瑶卿传艺有方64
梅兰芳与泰戈尔65
一只特别的火柴盒66
梅兰芳与歌王罗伯逊67
“幸有梅郎识姓名”68
师友情深69
梅兰芳与肖长华70
破例拜师71
姜妙香课徒71
大学讲师入梨园72
观众当师友73
互尊共勉75
艺海逢知己75
待同行如姐妹76
侯喜瑞倾囊相授77
伯乐巧识千里马78
大学生“下海”78
“你不是演我荀某人”79
“女梅兰芳”80
方荣翔不忘师81
一条轰动首都的戏曲广告82
难忘的幸会83
牡丹花和京剧84
爱徒如子85
新凤霞和吴祖光86
严凤英“回娘家”86
欧阳予倩与西安易俗社87
筱桐凤慧眼识珠88
“牛得草”艺名的由来89
范瑞娟收了个香港徒弟90
红线女与马师曾91
鲁迅与戏曲92
焦菊隐学小生93
闻一多画戏装93
田汉还是“人才学家”哩94
冒雨访“黄忠”95
三百套寒衣99
汤显祖拒绝宰相99
台湾演员抗敌兵99
柳州府“戏子”称王100
爱国伶圣汪笑侬101
程长庚爱才重艺101
打登州102
拒不媚袁103
吴检斋越唱越生气103
国剧宗师当配角104
上了舞台就得对观众负责105
京剧演员与“松柏庵”106
梅兰芳回故乡演出107
宁死不从命108
相待如宾108
叶盛章的毅力109
三百套寒衣110
徐兰沅的“备份琴”110
甘为青年演员铺路111
袁雪芬解囊建立剧务部112
儿童剧团的恩师113
为光明而战113
让角色114
“可以禁演,一字不改”115
尹羲在抗日热潮中116
黄婉秋的心灵美117
熊兰芳认真做戏117
学艺先学德118
一枚特制的“勋章”119
易俗社的先驱120
“我算老几啊”121
南国社的卖花女122
柴房洒泪125
皇帝当导演125
皇帝演丑角125
第一部戏曲论著126
柴房洒泪127
“我不允许滥演”128
《牡丹亭》逢知音128
汤显祖的岭南之行129
魏良辅与昆山腔130
三妇合评《牡丹亭》130
昭君戏与昭君故乡131
一出特别的戏132
孔尚任与他的《桃花扇》133
《赵氏孤儿》在国外134
《西厢记》在日本135
最早流传到外国的包公戏136
乾隆皇与京剧136
苏州古剧场137
变腐成奇137
看棋亭杂剧138
一字值千金140
梅兰芳精心改唱词141
马连良改《空城计》142
徐九经其人其事143
江南第一旦——黄桂秋144
鲁迅评梅派艺术144
郭沫若的咏剧诗145
不辞千里抱瓶来146
“蔡文姬就是我”147
洪深与京剧名伶同台演出148
饶有风趣的宝塔诗148
戏涌胭脂井149
观路人149
田汉与京剧《西厢记》151
《放下你的鞭子》及其由来151
锦上添花152
五小时写成的戏153
张恨水演戏154
画中有戏戏如画155
《钟馗嫁妹》入画图156
我国第一个戏曲舞台美术家157
京剧音韵的革新家——李少春157
著名漫画家扮演杨宗保158
中国戏曲在美国最早的一次演出159
美国人演京剧160
“京剧再次征服了我”161
粤剧与美国电影161
从迷信活动到地方戏曲162
花山壁画中的雏形戏曲163
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彩调164
第一个为越剧写剧本的人165
民间传说成名剧166
从偷学到写戏167
“好小子,中呀”168
评剧最早的外国题材戏169
小文盲成了剧作家170
长期积累,一触即发170
湖西流动剧社171
一串闪闪发亮的珍珠175
公孙大娘舞剑器175
嘲讽“三教”祖师爷175
“菊部”的由来176
梁上的尘土簌簌直落177
品艺双绝的昆丑178
净旦交融演钟馗179
“花腔之祖”余三胜180
观众恍然大悟181
王瑶卿闯新路181
盖叫天的“鹰展翅”182
七十高龄翻“抢背”183
布莱希特赞赏梅兰芳184
梅兰芳和美国工人“活报剧”184
用后背做戏185
周信芳的武功185
把观众引进忘我之境186
金少山勾脸的奥妙187
独具风格的徐碧云188
珠联璧合189
艺海无涯苦作舟190
“活关羽”李洪春191
郑大同教授是个“程派迷”191
《秋江》在国外193
李少春在印度193
关肃霜演《铁弓缘》195
“会说话”的胡琴196
生旦俱佳的竺水招197
曹州奇卉——崔兰田198
马金凤独创“帅旦”新行当199
丰富多彩的包公形象199
陈素真与《三上轿》200
筱桂花的哭腔201
“陈伯华的美”202
“一串闪闪发亮的珠珍”203
粤剧盲演员204
红线女年过半百重登台205
周全遇知音205
梆子腔进京206
湖广“打鼓王”207
热门推荐
- 3345379.html
- 1750099.html
- 365887.html
- 1767451.html
- 2970821.html
- 1671304.html
- 1446734.html
- 1046739.html
- 2550650.html
- 3612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8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4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8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7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2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