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药理学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藻宸主编;姚明辉,江明性,钱家庆,孙琛副主编;方理本,苏定冯,黄守坚,丛铮,李学军,王国祥,江明性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631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259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1297页
- 主题词:药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药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本草学和药物学3
二、药理学3
目录3
第1篇 总论3
第1章 绪言3
第1节 药理学发展史3
六、药物治疗学4
五、药剂学4
第2节 研究药物的学科4
一、生药学4
二、药物化学4
三、药物分析4
四、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4
四、沿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发展的药理学分支5
三、向宏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5
七、毒理学5
第3节 药理学的分支5
一、沿生理学系统和病理学系统发展的药理学分支5
二、向微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5
七、其它分支6
六、向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药理学分支6
五、沿基础学科发展的药理学分支6
一、基因和基因组概念7
第1节 基因和基因组7
第2章 基因科学和药理学7
三、基因和基因组研究在药理学中应用8
二、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8
二、基因治疗载体10
一、基因治疗类型和条件10
第2节 人体基因治疗10
三、基因治疗应用12
四、基因治疗临床试验13
第3节 药物基因组学14
五、基因治疗问题和前景14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给药方案研究中的应用15
一、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15
二、几何异构体的构型及命名17
一、几何异构体的定义17
第3章 药物立体化学基础以及手性药物17
第1节 概述17
第2节 几何异构体17
三、几何异构体在药效上的差异18
一、有关分子手性的一些基本概念19
第3节 光学异构体、构象异构体19
二、手性化合物的构型与命名20
一、手性药物的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差异22
第4节 手性药物22
三、构象异构体22
三、手性药物的分析27
二、单一对映体药物发展和外消旋转换27
一、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30
第1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30
第4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30
二、吸收31
三、分布32
四、生物转化34
五、排泄41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43
第2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43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45
一、治疗药物监测48
第3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的制订48
二、给药方案的制订50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52
第4节 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52
二、肾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53
三、心衰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55
一、药物的治疗效果57
第1节 概述57
第5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57
二、药物的不良反应58
第2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59
一、药效基团60
第3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60
第4节 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61
四、分子极性改变和药动学过程的关系61
二、立体结构61
三、侧链61
二、竞争性阻断药62
一、受体激动药62
四、部分激动药63
三、非竞争性阻断药63
第5节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64
三、酶65
二、离子通道65
一、受体65
一、细胞内受体66
第6节 受体类型和特性66
四、载体66
五、其它66
五、G-蛋白偶联受体67
四、含离子通道的受体67
二、配体调节的跨膜酶受体67
三、细胞因子受体67
一、环磷腺苷68
第7节 第二信使68
第8节 受体的调节69
三、环磷鸟苷69
二、Ca2+和肌醇磷脂69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70
第2节 药物因素70
第6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70
第1节 概述70
二、药物理化性质71
四、配伍用药的相互作用72
三、药物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72
一、遗传因素74
第3节 机体因素74
二、年龄因素79
三、疾病因素81
一、吸烟、嗜酒和外源性物质因素83
第4节 环境因素83
二、时间节律因素84
一、新药评价86
第1节 临床药理学的任务86
第7章 临床药理学与新药临床评价86
五、教学与培训87
四、医疗与会诊87
二、市场药物再评价87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督87
一、药物评价发展简史88
第2节 药物评价发展简史与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88
六、咨询与服务88
三、药物评价的内容和步骤89
二、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89
一、进行人体试验必须执行的法律、法规、原则及注意事项90
第3节 临床药理评价90
二、临床药理评价内容91
三、临床试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94
第1节 概述99
第8章 社会药理学99
一、阿片类100
第2节 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滥用100
二、乙醇和镇静催眠药102
三、烟草和其它兴奋剂105
一、影响药物合理应用的因素108
第3节 药物使用的社会问题108
四、致幻药108
五、吸人性有机溶剂108
二、合理用药的建议110
二、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115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115
第2篇 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统药理115
第9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15
第1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115
第2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116
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117
一、化学传递学说的发展史117
三、递质的贮存与生物合成118
四、递质的释放119
第3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120
五、递质的失活120
三、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121
二、细胞膜水平研究121
一、离体组织水平研究121
一、信使123
第4节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激动-效应偶联中的信息传递123
三、受体-酶偶联124
二、受体-离子通道偶联124
二、影响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的药物125
一、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药物125
第5节 从受体和递质两方面看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的发展现状125
三、理论研究127
二、适应证的扩展127
第6节 展望127
一、新的靶点127
二、M胆碱受体的药理学分型129
一、M胆碱受体亚型的建立129
第10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129
第1节 概述129
第2节 M胆碱受体的亚型129
二、胆碱酯类M胆碱受体激动药130
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的分类130
三、M胆碱受体的分子生物学分型130
四、M胆碱受体亚型的分布和功能130
第3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130
三、生物碱类M胆碱受体激动药132
第4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134
第1节 概述135
第11章 抗胆碱酯酶药135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36
第2节 抗胆碱酯酶药136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40
一、抗胆碱酯酶药临床应用评价141
第3节 抗胆碱酯酶药临床评价141
二、抗胆碱酯酶药毒理学评价142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144
第1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144
第12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144
二、阿托品合成代用品147
二、骨骼肌松弛药149
一、神经节阻断药149
第2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149
二、构效关系153
一、简史153
第13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53
第1节 概述153
三、分类155
第2节 α1-、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56
第3节 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1
第5节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2
第4节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2
第6节 β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7
一、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8
第8节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8
第7节 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68
二、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71
二、α肾上腺素受体的亚型174
一、发展史174
第14章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4
第1节 概述174
一、短效α1-、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5
第2节 α1-、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非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5
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分类175
四、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一般药理作用175
二、长效α1-、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7
一、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8
第3节 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8
二、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80
第1节 发展史181
第15章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81
二、与配体的相互竞争性182
一、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和立体异构体的特异性182
第2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特点182
五、部分激动活性和反相激动活性183
四、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特异选择性183
三、作用强度的可比性183
三、3类β受体阻断药(α、β受体阻断药)184
二、2类β受体阻断药(β1受体阻断药)184
六、对机体功能状态的依赖性184
第3节 β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分类184
一、1类β受体阻断药(β1、β2受体阻断药)184
一、β受体阻断药的脂溶性对体内过程的影响185
第4节 β受体阻断药的体内过程185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186
第5节 β受体阻断药适应证的扩展186
二、吸收186
三、首关效应186
四、生物利用度186
五、体内分布186
六、消除186
一、1A类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188
第6节 各类β受体阻断药188
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8
三、偏头痛188
二、1B类有部分激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194
三、2A类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196
四、2B类有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200
五、3类α,β受体阻断药201
一、利血平类204
第1节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204
第16章 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转运和转化的药物204
二、胍乙啶类205
第2节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酶抑制药206
三、MAO-B抑制药207
二、MAO-A抑制药207
第3节 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抑制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207
一、MAO-A,MAO-B抑制药207
三、作用机制208
二、来源、化学结构和分类208
第17章 局部麻醉药208
第1节 概述208
一、简史208
五、药理作用209
四、理化特性209
六、体内过程和药代动力学210
八、药物相互作用211
七、不良反应211
九、用途和用法212
十、评价213
第2节 常用的局麻药214
第3节 展望217
二、神经环路221
一、神经元221
第3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221
第18章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221
第1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221
第2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222
三、突触与信息传递222
一、乙酰胆碱223
二、抑制性氨基酸224
三、兴奋性氨基酸226
四、儿茶酚胺227
五、5-羟色胺228
七、神经肽230
六、组胺230
第3节 药物的中枢作用231
二、来源和化学结构234
一、简史234
第19章 全身麻醉药234
第1节 概述234
三、作用机制235
五、理化特性236
四、构效关系236
六、药理作用238
七、体内过程和药代动力学239
九、药物相互作用240
八、不良反应240
十一、评价241
十、用途和用法241
第2节 吸入全身麻醉药242
第3节 静脉全身麻醉药245
第4节 展望250
三、失眠252
二、焦虑252
第20章 抗焦虑药和催眠药252
第1节 概述252
一、概述252
二、长效苯二氮?类253
一、概述253
四、分类253
第2节 苯二氮?类253
四、短效苯二氮?类255
三、中效苯二氮?类255
五、苯二氮?拮抗剂256
第3节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256
二、长效类257
一、概述257
第4节 巴比妥类257
第5节 其它镇静催眠药258
四、短效类258
三、中效类258
第1节 抗癫痫药260
第21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260
一、传统抗癫痫药261
二、新抗癫痫药267
三、抗癫痫药的临床选择和注意事项269
第2节 抗惊厥药271
二、阿片受体及阿片肽273
一、简史273
第22章 阿片类镇痛药273
第1节 概述273
四、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应用与滥用275
三、阿片类镇痛药的构效关系275
第2节 阿片生物碱277
第3节 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280
第4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285
第5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286
二、抗帕金森病药物288
一、概述288
第23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抗阿尔茨海默病药288
第1节 抗帕金森病药288
二、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296
一、概述296
第2节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296
三、脑细胞代谢激活剂298
四、脑血循环促进剂299
六、抗氧化剂300
五、钙离子拮抗药300
七、其它301
一、概述303
第1节 抗精神病药303
第24章 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303
二、吩噻嗪类304
三、硫杂蒽类307
五、苯甲酰胺类308
四、丁酰苯类308
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309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310
第2节 抗抑郁药310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311
三、四环类或杂环类抗抑郁药312
五、其它新型抗抑郁药313
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313
第3节 情绪稳定剂314
七、用途314
六、药物相互作用314
第5节 促智药316
第4节 精神兴奋药316
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变机制319
第2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变机制及遗传因素319
第25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319
第1节 概述319
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因素320
二、线粒体功能障碍机制321
一、氧化应激机制321
第3节 神经细胞死亡机制321
第4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作用新靶点322
五、细胞凋亡机制322
三、兴奋性毒性机制322
四、免疫炎症机制322
第5节 小结323
一、解热作用327
第1节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的基本药理作用327
第4篇 解热镇痛药、抗炎药、抗痛风药和免疫药理327
第26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327
三、抗炎作用328
二、镇痛作用328
五、抑制环氧酶的作用329
四、抗血小板作用329
六、不良反应330
第2节 常用的药物331
一、水杨酸类332
二、苯胺类334
三、吡唑酮类336
四、其它抗炎有机酸类337
五、其它类341
第3节 解热镇痛药的选用和复方343
一、治疗急性痛风的药物344
第2节 治疗痛风的药物344
第27章 抗痛风药344
第1节 概述344
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慢性痛风的药物346
第3节 药物评价350
三、其它抗痛风药物350
一、概述352
第1节 免疫抑制剂352
第28章 免疫调节药352
二、糖皮质激素类353
三、细胞毒类355
四、真菌产物356
六、中草药有效成分358
五、单克隆抗体358
一、微生物来源的免疫增强剂359
第2节 免疫增强剂359
二、免疫细胞因子360
三、天然免疫增强药物362
四、化学合成药物364
二、CHF时心脏的改变369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发病369
第5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369
第29章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369
第1节 概述369
三、CHF时心肌肥厚反应的信号转导371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374
第2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374
四、CHF药物治疗进展374
二、AngⅡ受体阻断药376
第3节 利尿药378
三、抗醛固酮药378
一、β受体阻断药治疗CHF的作用机制379
第4节 β受体阻断药379
二、β受体阻断药治疗CHF的临床研究380
一、药理作用382
第5节 强心苷382
三、β受体阻断药在CHF治疗中存在的问题382
二、正性肌力作用机制383
三、体内过程384
五、强心苷类药物385
四、临床应用385
二、磷酸二酯酶(PDEⅢ)抑制药387
一、多巴胺类β受体激动药387
第6节 非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387
二、常用药物388
一、血管舒张药治疗CHF的依据388
三、钙增敏药388
第7节 血管舒张药388
结语389
三、选择药物与剂量的一般原则389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392
第1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392
第30章 抗心律失常药392
二、心肌细胞的离子流及其通道393
第2节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395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397
第4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药理学397
第3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397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399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401
第5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401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405
三、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06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407
六、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408
五、其它类408
二、心肌的耗氧量412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412
第31章 抗心肌缺血药412
第1节 概述412
四、心肌缺血的类型413
三、缺血对心肌的影响413
一、硝酸酯类414
第2节 抗心肌缺血的药物414
二、β受体阻断药416
三、钙通道阻滞药418
四、其它药物419
五、心绞痛的联合用药420
二、钙通道422
一、钙离子422
第32章 钙通道药理422
第1节 钙离子与钙通道422
第2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发展简史424
一、对心脏的作用425
第4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425
第3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425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425
二、国际药理学联合会的分类425
二、对血管的作用426
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427
一、钙通道阻滞药在通道蛋白上的结合部位(受体)428
第5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机制428
四、其它作用428
第6节 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429
四、钙通道阻滞药对通道的激活作用429
二、状态-依赖性结合429
三、频率-依赖性阻滞429
第7节 关于长期用药安全性问题436
一、钾通道的基本特性439
第1节 概述439
第33章 钾通道药理439
一、药理作用443
第2节 钾通道开放药443
二、钾通道药物的分类443
二、用途及应用前景444
三、各种钾通道开放药445
一、钾通道阻滞药446
第3节 钾通道阻滞药及其特点446
三、腺苷及其衍生物447
二、钾通道阻滞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特点447
第1节 概述451
第34章 抗高血压药451
一、利尿降压药452
第2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452
二、β受体阻断药453
三、钙拮抗药454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457
五、AT1受体阻断药459
一、中枢性降压药460
第3节 其它抗高血压药物460
二、神经节阻断药462
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463
三、α受体阻断药463
五、血管平滑肌扩张药464
一、钾通道开放药(钾外流促进药)465
第4节 研究与发展中的抗高血压药465
五、心房肽调节药466
四、前列环素合成促进剂466
二、肾素抑制药466
三、5-HT受体阻断药466
二、保护靶器官467
一、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467
六、腺苷受体激动药467
七、cGMP磷酸二酯酶抑制药467
八、内皮素受体阻断药467
第5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467
五、联合用药468
四、个体化治疗468
三、平稳降压468
一、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470
第1节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概述470
第35章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470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型471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472
一、抗凝与溶栓药物473
第2节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473
三、血管扩张药与钙通道阻断剂474
二、抗血小板聚集药474
六、脑保护剂476
五、脱水剂476
四、血液稀释剂476
一、概述477
第3节 抗偏头痛药477
二、常用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药480
三、常用的预防偏头痛发作药481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成分483
第2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功能483
第36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483
第1节 概述483
二、局部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487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488
三、AT受体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488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药理作用490
一、概述490
第3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490
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491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体内过程491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491
二、AT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496
一、概述496
第4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496
三、AT1受体阻断药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作用比较497
四、AT1受体阻断药498
第5节 肾素抑制药501
二、休克时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变化503
一、休克的治疗原则503
第37章 抗休克药503
第1节 概述503
二、常用的血管舒张药504
一、概述504
第2节 血管舒张药504
二、常用的血管收缩药506
一、概述506
第3节 血管收缩药506
第4节 β受体阻断药507
五、磷酸二酯酶抑制剂508
四、多巴酚丁胺508
第5节 强心药508
一、概述508
二、胰高血糖素508
三、强心苷508
二、人工冬眠合剂509
一、概述509
第6节 糖皮质激素509
第7节 纠正代谢紊乱的药物509
二、抗凝药510
一、概述510
三、三磷酸腺苷-氯化镁510
四、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510
五、1,6-二磷酸果糖510
六、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510
第8节 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药物510
三、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511
二、纳洛酮511
三、防止血小板聚集的药物511
四、促进血栓溶解的药物511
第9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511
一、概述511
第11节 拮抗炎症介质活性的药物512
第12节 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512
第10节 抗休克中药512
一、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514
第2节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514
第38章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514
第1节 概述514
二、苯氧芳酸类518
四、烟酸类521
三、离子交换树脂或胆汁酸螯合剂类521
五、其它调血脂药522
一、铁制剂527
第1节 抗贫血药527
第6篇 血液和泌尿系统药理527
第39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527
二、叶酸类和维生素B12529
第2节 血容量扩充剂532
第3节 造血细胞因子533
一、血液凝固系统和血液凝固的有关因子534
第1节 止血药534
第40章 影响凝血过程药和抗血小板药534
二、止血药539
一、血小板的基本生理功能545
第2节 抗血小板药545
二、抗血小板药物548
第1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555
第41章 抗血栓药555
二、纤溶酶原激活剂556
一、纤溶酶原和纤溶酶556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抑制物557
四、血栓的形成和溶解558
一、抗凝血药559
第2节 抗血栓药559
二、纤维蛋白溶解药564
三、蛇毒和蚯蚓制剂566
一、抗血栓药的临床应用和要求568
第3节 抗血栓药临床应用的一些共同问题568
二、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569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的结构和功能573
第1节 概述573
第42章 利尿药和抗利尿药573
三、肾脏的水孔蛋白577
二、心房利钠肽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577
一、概说579
第2节 利尿药579
二、高效能利尿药580
三、中效能利尿药582
四、低效能利尿药584
五、不良反应的机制和防治587
六、利尿药的用途588
第3节 抗利尿药589
七、利尿药的耐药因素589
二、噻嗪类药物590
一、加压素受体激动药590
四、抗利尿药的用途591
三、其它药物591
一、抗炎性平喘药595
第1节 平喘药595
第7篇 呼吸、消化和生殖系统药理595
第43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595
二、抗过敏平喘药597
三、支气管扩张药599
一、概述609
第2节 镇咳药609
二、中枢性镇咳药610
四、镇咳药物进展情况614
三、外周性镇咳药614
一、呼吸道粘液过度分泌与治疗615
第3节 祛痰药615
二、粘液分泌促进药617
三、粘痰溶解药618
二、常用的呼吸兴奋药622
一、概述622
第4节 呼吸兴奋药622
一、概说625
第1节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625
第44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625
二、抗酸药626
三、H2受体阻断药627
五、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药629
四、M-胆碱受体阻断药629
七、胃黏膜保护药631
六、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631
第2节 助消化和促食欲药633
一、泻药634
第3节 泻药与止泻药634
二、止泻药636
第4节 促动力药638
第5节 止吐药与催吐药640
一、止吐药641
一、利胆药643
第6节 利胆药和治疗肝昏迷药643
二、催吐药643
二、治疗肝性脑病药物646
一、垂体后叶激素650
第2节 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650
第45章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650
第1节 概述650
二、前列腺素652
三、米非司酮653
四、麦角生物碱654
第3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655
一、口服避孕药658
第1节 女用激素避孕药658
第46章 计划生育用药658
二、长效避孕针662
三、紧急避孕药和探亲避孕药663
四、其它664
一、激素类干扰精子生成药物665
第2节 男用避孕药665
五、女用激素避孕药的评价665
第3节 抗早、中孕药物666
三、作用于附睾精子的药物666
二、非激素类干扰精子生成药物666
第4节 杀精子药667
二、内分泌的现代概念与内分泌药理学的关系671
一、内分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671
第8篇 内分泌药理671
第47章 内分泌药理概论671
第1节 概述671
第3节 激素作用的宏观机制672
第2节 激素作用的特点与内分泌药用药方案672
二、激素作用的受体后机制673
一、概述673
第4节 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673
四、有意干预机体的调节机制作诊断试验或达到其它目的675
三、治疗非内分泌性疾病675
第5节 内分泌药物的临床应用675
一、防治内分泌功能低下性疾病675
二、治疗内分泌功能亢进性疾病675
第7节 内分泌药物的开发和合理应用676
三、制剂抗原性所致不良反应676
第6节 内分泌药物的不良反应676
一、内分泌功能紊乱676
二、非内分泌性不良反应676
二、垂体的结构与功能678
一、下丘脑的结构与功能678
第48章 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类药物678
第1节 概述678
一、生长激素679
第2节 腺垂体激素及相关药物679
三、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外联系679
四、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类药的临床和药理重要性679
二、影响催乳素分泌的药物682
三、促性腺激素类及相关药物683
五、促皮质素685
四、促甲状腺素685
第3节 下丘脑激素类药686
第2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693
二、合成和分泌的调节693
第49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其拮抗药693
第1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及其调节693
一、生物合成693
第3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695
第4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物700
一、抗糖皮质激素类药701
第5节 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701
二、抗盐皮质激素类药702
第1节 概说704
第50章 性激素类药704
一、雌激素类药705
第2节 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和抗雌激素类药705
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和抗雌激素类药709
一、孕激素类710
第3节 孕激素类和抗孕激素类药710
二、抗孕激素类药714
一、雄激素类715
第4节 雄激素类和抗雄激素类药715
二、抗雄激素类药717
第1节 甲状腺激素类药720
第51章 甲状腺激素类与抗甲状腺药720
一、硫脲类725
第2节 抗甲状腺药725
二、碘和碘化物727
三、放射性碘[131I]728
四、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729
五、离子抑制剂730
一、甲状旁腺激素732
第2节 甲状旁腺激素732
第52章 影响钙磷代谢及骨代谢的药物732
第1节 概述732
第3节 降钙素737
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737
第4节 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739
一、二磷酸盐类745
第5节 影响钙磷代谢的非激素类药物745
二、氟化物747
二、胰岛细胞和旁分泌751
一、糖尿病简介751
第53章 胰岛激素和抗糖尿病药751
第1节 概述751
一、胰岛素752
第2节 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752
三、抗糖尿病药的种类752
一、磺酰脲类759
第3节 口服抗糖尿病药759
二、奥曲肽759
三、双胍类762
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762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763
五、噻唑烷二酮类764
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765
一、糖化蛋白质形成抑制剂765
第4节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765
二、高血糖素样肽-1766
一、胰高血糖素766
三、抗氧化治疗药766
四、降血脂药与减肥药766
五、抗高血压药766
第5节 胰脏的其它激素及其类似物766
三、组胺受体的分布及效应771
第2节 组胺和组胺受体激动药771
第9篇 体内活性物质及相关物药理771
第54章 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771
第1节 组胺受体771
一、组胺受体的分型771
二、组胺受体信号转导机制771
一、H1受体阻断药773
第3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773
二、H2受体阻断药787
三、H3受体阻断药789
二、5-羟色胺受体的结构及信号转导机制791
一、5-羟色胺受体分型791
第55章 5-羟色胺、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791
第1节 5-羟色胺受体791
三、5-羟色胺受体的分布、功能以及选择性激动剂和阻断剂792
二、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793
一、5-羟色胺793
第2节 5-羟色胺和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793
第3节 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796
第4节 影响5-羟色胺合成和转运的药物798
一、多巴胺的生物合成800
第2节 多巴胺的体内过程800
第56章 多巴胺800
第1节 概述800
简史800
三、多巴胺的重摄取和代谢801
二、多巴胺的贮存和释放801
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功能802
一、多巴胺能神经通路802
第3节 CNS多巴胺能神经通路802
二、多巴胺受体阻断药与激动药803
一、多巴胺受体亚型803
第4节 多巴胺受体803
一、多巴胺与帕金森病治疗进展804
第5节 多巴胺与帕金森病804
一、多巴胺与精神分裂症治疗进展806
第6节 多巴胺与精神分裂症806
一、多巴胺与抑郁症807
第7节 多巴胺与其它疾病807
三、多巴胺与药物成瘾808
二、多巴胺与催乳素瘤808
四、多巴胺与细胞保护809
一、前列腺素的化学结构和分类811
第1节 前列腺素的化学和生物学811
第57章 前列腺素与白三烯811
三、前列腺素的分布和代谢814
二、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814
一、PG类受体的种类、其化学结构及激动剂815
第2节 前列腺素受体815
第3节 前列腺素的主要作用817
四、前列腺素类受体亚型及其分布817
二、配体结合的特性817
三、信号转导817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818
六、其它819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819
二、对血小板的作用819
三、对平滑肌的作用819
四、对胃肠道分泌的影响819
一、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820
第4节 前列腺素类药物及其应用820
第5节 前列腺素类拮抗药821
三、前列腺素E、F及其同系物821
二、前列环素类药物821
二、白三烯的主要作用822
一、白三烯的生物合成和降解822
第6节 白三烯的生物合成、作用及受体822
第7节 白三烯对抗药823
三、白三烯受体823
三、γ-氨基丁酸受体分型及其受体药理学825
二、γ-氨基丁酸的体内过程825
第58章 γ-氨基丁酸和内皮素825
第1节 γ-氨基丁酸825
一、概述825
四、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827
五、γ-氨基丁酸与疾病828
二、内皮素的体内过程829
一、概述829
第2节 内皮素829
四、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相关疾病830
三、内皮素受体分型及其受体药理学830
一、速激肽834
第2节 感觉神经肽的分类及其受体834
第59章 感觉神经肽834
第1节 概说834
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835
二、速激肽和CGRP的微血管作用836
一、历史836
三、其它感觉神经源性介质836
第3节 神经源性炎症836
一、辣椒素837
第4节 影响感觉神经传出功能的药物837
三、CGRP受体阻断药838
二、速激肽受体阻断药838
二、哮喘839
一、偏头痛839
四、抑制感觉神经肽释放的药物839
第5节 感觉神经功能与疾病的关系839
四、吗啡依赖性及忧郁症840
三、关节炎840
第6节 结语841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843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843
第60章 细胞因子843
第1节 概述843
三、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844
第2节 白细胞介素845
第3节 干扰素849
第4节 集落刺激因子851
第5节 红细胞生成素852
第6节 神经营养因子853
第2节 谷氨酸受体855
第1节 概述855
第61章 谷氨酸855
二、作用于代谢型受体的药物857
一、作用于离子型受体的药物857
第3节 谷氨酸受体药理学857
一、离子型谷氨酸受体858
第4节 谷氨酸受体生理学与突触可塑性858
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860
第5节 谷氨酸受体与神经毒性和与疾病的关系862
一、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866
第1节 概述866
第62章 反义核酸药物866
二、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867
四、反义寡核苷酸的体内过程868
三、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868
第2节 药物869
六、反义寡核苷酸的毒性869
五、反义寡核苷酸的给药途径869
一、HCY与心血管疾病872
第1节 概述872
第63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药物872
二、HCY引起阻塞性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873
一、叶酸和B族维生素874
第2节 高HCY血症的药物治疗874
三、HCY的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及药物作用的可能环节874
二、其它药物875
第3节 高HCY血症的预防876
二、一氧化氮合酶的分类878
一、一氧化氮的生成途径878
第64章 一氧化氮878
第1节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878
五、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879
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调节879
三、一氧化氮合酶的结构879
二、一氧化氮的作用880
一、一氧化氮的作用机制880
第2节 一氧化氮的作用及作用机制880
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药883
一、一氧化氮供体883
第3节 影响一氧化氮生成的药物883
第4节 结语884
二、化学治疗药物的发展简史887
一、定义887
第10篇 化学治疗学(Ⅰ)微生物感染的化学治疗887
第65章 化学治疗药概论887
第1节 概述887
三、药物、病原体、机体间的相互关系888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889
一、抗菌药物常用术语889
第2节 抗菌药物常用术语和分类889
一、细菌的结构和功能890
第3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890
二、抗菌药作用方式893
一、耐药性的定义、产生和分类894
第4节 细菌的耐药性894
二、耐药性的机制895
三、耐药性的对策899
一、天然青霉素902
第1节 青霉素类902
第66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902
二、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类907
一、概述909
第2节 头孢菌素类909
三、广谱青霉素类(氨基青霉素)909
四、抗假单胞菌青霉素909
五、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青霉素909
二、第一代头孢菌素910
三、第二代头孢菌素912
四、第三代注射用头孢菌素914
五、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917
六、第四代头孢菌素918
一、头霉素类920
第3节 其它β内酰胺类920
二、碳青霉烯类921
四、氧头孢烯类923
三、单环β内酰胺类923
二、氨基糖苷类的抗菌作用机制925
一、氨基糖苷类发展简史、化学结构与常用品种925
第67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925
第1节 概述925
四、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926
三、氨基糖苷类的共同特性926
五、氨基糖苷类的药代动力学927
六、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928
八、氨基糖苷类的临床应用929
七、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谱929
一、主要的氨基糖苷类930
第2节 药物930
二、其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937
一、概说939
第1节 四环素类939
第68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939
二、药物941
二、药物944
一、概说944
第2节 氯霉素类944
第1节 大环内酯类948
第69章 其它抗生素948
第2节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950
第3节 多肽类951
第4节 其它952
一、概述954
第1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954
第70章 合成类抗菌药954
二、药物959
一、概述968
第3节 磺胺类药968
第2节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968
二、药物969
第4节 甲氧苄啶和溴莫普林971
第5节 硝基呋喃类972
第6节 硝基咪唑类973
一、一线抗结核药975
第1节 抗结核病药975
第71章 抗结核药、抗鸟分枝杆菌复合体药和抗麻风药975
二、二线抗结核药979
三、结核病的化学治疗980
一、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的防治药981
第2节 抗鸟分枝杆菌复合体药981
一、抗麻风药982
第3节 抗麻风药982
二、鸟分枝杆菌复合体的化学治疗982
二、麻风病的化学治疗984
二、抗真菌药分类及其作用机制985
一、真菌病985
第72章 抗真菌药985
第1节 概述985
第2节 多烯抗生素类抗真菌药986
第3节 唑类抗真菌药988
第5节 其它抗真菌药991
第4节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991
第1节 概述994
第73章 抗病毒药994
第2节 抗病毒药995
第3节 抗艾滋病药1001
3.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1004
2.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1004
第74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004
第1节 概说1004
第2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004
1.重视和加强病原学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1004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1005
第4节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1005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1005
第3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1005
二、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1006
二、联合疗法的协同机制1007
一、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各种结果1007
第5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1007
第6节 肝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1008
五、抗菌药物的投药法1008
三、联合疗法的适应证1008
四、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1008
一、疟原虫与抗疟药1013
第1节 抗疟药1013
第11篇 化学治疗学(Ⅱ)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1013
第75章 抗原虫药1013
二、控制症状的抗疟药1014
三、用于根治的抗疟药1020
五、抗疟药的评价1021
四、用于预防的药物1021
第2节 抗黑热病药1022
第3节 抗阿米巴病药1023
第4节 抗滴虫病药1024
第76章 抗血吸虫药、抗其它吸虫药和抗丝虫药1026
第1节 抗血吸虫药1026
一、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1026
二、预防血吸虫病药1029
第2节 抗其它吸虫药1032
第3节 抗丝虫药1032
第4节 本章药物评价1034
第77章 驱肠虫药1036
第1节 概述1036
一、肠道蠕虫感染的发病简况1036
二、驱肠虫药的分类1036
第2节 驱肠线虫药1036
一、苯并咪唑类驱虫药1036
二、其它驱肠线虫药1039
第3节 驱绦虫药1041
第4节 驱肠虫药的选择应用与评价1042
四、驱鞭虫药1043
三、驱蛲虫药1043
五、驱粪类圆线虫和驱旋毛虫药1043
二、驱钩虫药1043
一、驱蛔虫药1043
六、驱绦虫药1044
第78章 肿瘤化学治疗概论1047
第1节 细胞增殖动力学基本概念1047
第12篇 化学治疗学(Ⅲ)肿瘤的化学治疗1047
第2节 抗药性与多药抗药性1048
一、抗药性产生的机制1048
二、多药抗药性1049
第3节 抗肿瘤药物与细胞凋亡1051
一、凋亡的调控1051
二、抗肿瘤药物诱导细胞凋亡1052
第79章 抗肿瘤药1057
第1节 主要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1058
一、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1058
二、脱氧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1059
三、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1060
四、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1062
五、脱氧核糖核苷酸多聚酶抑制剂1062
一、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1063
二、干扰核糖体功能的药物1063
第2节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1063
三、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1064
一、烷化剂概说1066
二、氯乙胺类1066
第3节 主要影响DNA大分子的药物1066
三、非氮芥的烷化剂1070
四、铂类化合物1072
五、主要影响DNA的抗生素1073
第4节 主要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1075
一、放线菌素D1075
六、酰化剂类1075
二、蒽环类抗生素1076
三、色霉素类1077
第5节 抑制拓扑异构酶的药物1078
一、抑制拓扑异构酶Ⅰ的药物1078
四、米托蒽醌1078
二、抑制拓扑异构酶Ⅱ的药物1079
二、抗雄激素类1080
一、雄激素类1080
三、雌激素类1080
第6节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抗癌药物1080
四、抗雌激素类1081
五、孕激素1081
七、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082
八、芳香酶抑制剂1082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082
一、范畴和简史1089
第1节 概述1089
二、放射性药物的基本作用和应用原则1089
第80章 放射性药物1089
第13篇 其它1089
三、放射性药物应用中的特有因素1091
三、受体结合浓集作用1093
二、代谢浓集作用1093
四、抗原结合浓集作用1093
一、转运浓集作用1093
第2节 选择性作用与选择性浓集机制1093
第3节 常用放射性药物1094
六、核素、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1094
一、碘[131I,123I]类药物1094
五、细胞膜转运和细胞成分结合1094
二、锝[99mTc]类药物1096
三、铊[201Tl]、镓[67Ga]、铟[111In]和铬[51Cr]类药物1098
四、磷[32P]、锶[89Sr]和铼[186Re,188Re]类药物1100
五、氙[133Xe,127Xe]、氪[81Kr]、氮[13N]和氧[15O]类药物1101
六、氟[18F]和碳[11C]类药物1102
第81章 主要药物的化学结构1105
附录1159
中文索引1170
英文索引1212
热门推荐
- 1925710.html
- 330670.html
- 285041.html
- 2380259.html
- 1730844.html
- 3442419.html
- 3611793.html
- 3273770.html
- 2387329.html
- 1940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9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1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4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4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2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4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7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