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
  • (新加坡)谢世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780006222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简化汉字(学科: 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研究新中日简体字的原因、范围和方法1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新中日简体字1

第二节 新中日简体字的研究范围3

第三节 新中日简体字的研究方法7

第二章 历代简俗字的盛行与汉字的简化19

第一节 笔画趋简的俗体字19

第二节 帛书竹简里的简俗字20

一 马王堆帛书《老子》21

二 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22

三 武威汉墓出土的医药简牍23

第三节 字书里的简俗字24

一 《说文解字》所收的简俗字25

二 《玉篇》所收的简俗字26

三 《干禄字书》所收的简俗字27

四 其他字书里的简俗字28

一 历代著名碑版里的简俗字29

第四节 历代碑版法帖墨迹里的简俗字29

二 名人法帖墨迹里的简俗字32

第五节 木刻刊本里的简俗字34

一 成为新加坡《五○二》简体字的俗字34

二 成为国民政府《第一批》简体字的俗字35

三 成为日本简体字的俗字36

第六节 简俗字的盛行与汉字的简化36

第二篇 新加坡的简体字44

第三章 新加坡简体字运动的背景与分期44

第一节 简体字运动的背景44

一 政府决心推行双语教育44

二 中国和日本简体字的流传46

三 学者和教育人士的提倡49

第二节 简体字运动的分期52

一 民间自用期52

二 官方试用期55

三 全面使用期56

第四章 新加坡颁行的简体字表61

第一节 五○二《简体字表》61

一 字表名称与简化字数61

二 没有确定偏旁的简化原则61

三 常用的字简化不够全面63

第二节 二二四八《简体字总表》69

一 增加简体字的原因69

二 字表名称与简化字数70

三 不再分批推行的理由71

四 《简体字总表》的编制方式73

第三节 修订本《简体字总表》74

一 采用新字形类推简化76

二 规范选用字的笔形和笔画78

三 有待订正的一些字80

四 需要举例说明的字82

第一节 简体字的混乱情形87

第五章 新加坡简体字的混乱及其教学问题87

一 官方人士的批评88

二 舆论界与语文工作者的意见90

三 简繁字体及其异体字的混乱现象92

第二节 简体字混乱的原因95

一 由于多种简体字的刊行95

二 由于简体字表没有确定简化规则96

三 由于日本简体字的干扰97

四 由于工具书的载录100

第三节 简体字的教学问题104

一 多种简体字带来的困扰105

二 教科书的字体不统一108

三 学生书写生造简体字111

第四节 解决字体混乱的途径114

一 采用汉字发源地的简体字114

二 采用官方规范的字体116

一 《五○二》简体字的时代意义121

第六章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成就121

第一节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意义121

二 《二二四八》和《修订本》简体字的使命123

三 影响邻近国家推行简体字124

第二节 官方的措施与民间的反应126

一 官方的措施方面126

二 报章及出版物方面127

三 民间推行简体字的情形130

第三节 教学与教材方面132

一 华英校以简体字教学132

二 教科书用简体字印刷134

三 官方考试以简体字命题136

第三篇 中国的简体字142

第七章 汉字简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142

第一节 明清学者有意识使用简体字142

第二节 陆费逵揭开简体字运动序幕144

第三节 钱玄同的减省汉字笔画案145

一 汉字应谋现在的适用146

二 历代字体的演变是由繁趋简146

三 提出汉字的八种简化方法147

四 用简体字印刷新书报刊和古籍图书148

第四节 钱玄同二度提出搜采简体字案149

一 简体字应在正式教育内提倡149

二 搜采固有简体字并规定其写法150

第五节 黎锦熙与部颁简体字151

一 为简体字正名151

二 提出简体字的应用原则152

第六节 其他学人的提倡155

一 陈光垚臆造简体字系统155

二 胡愈之主张写别字157

三 林语堂提倡俗体字159

四 陈望道与手头字运动162

第一节 《字表》的编制与选字原则168

第八章 《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公布与取消168

第二节 《字表》的内容概要与评析170

一 《字表》的笔画分析171

二 《字表》的字体及其影响172

三 《字表》的不足之处174

第三节 《字表》的推行办法176

第四节 《字表》的通令取消178

第九章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编制与评析185

第一节 由政府推动汉字简化工作185

第二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编制186

第三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内容概要188

一 简化汉字的笔画189

二 精简汉字的字数192

三 规范偏旁手写法197

第四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评析200

一 常用字的简化问题200

二 体例上的一些矛盾203

三 关于臆造的简体字204

四 手写简化偏旁的问题205

第十章 《汉字简化方案》的编制与评析212

第一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编制212

第二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内容概要214

一 汉字简化表214

二 偏旁简化表216

第三节 《方案》与《草案》的比较217

一 《方案》与《草案》简化相异者217

二 《草案》未简化而《方案》增补者219

三 简化偏旁的比较221

四 异体字的处理222

第四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评析223

一 笔画的统计分析224

二 简化字的类推问题227

三 简化偏旁的类推问题229

第一节 规范简体字的《简化字总表》234

第十一章 中国现行简体字的评骘234

一 不同性质的简化表235

二 笔画的统计分析236

三 《总表》与《方案》及《异体字表》的矛盾237

第二节 约定俗成与类推简化的矛盾239

一 约定俗成无规律可循240

二 类推简化常有变例242

三 可以类推的字没有简化244

第三节 同音代替与符号代用的得失247

一 同音代替的方法247

二 同音代替的得失249

三 符号代用的方法252

四 符号代用的得失252

第四节 笔画简省与形体简化的利弊256

一 笔画简省读音繁化256

二 形体简化偏旁繁化258

三 形近易误字的增加260

四 部首归类的问题262

五 汉字机械化的问题263

第四篇 日本的简体字272

第十二章 日本古代文字的由来272

第一节 中国汉字的传入日本272

一 出土文物的考证272

二 日本史书的载录275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移植与万叶假名的产生277

一 隋唐使者的交往与中国文化的移植277

二 万叶假名的产生及其缺点278

第三节 假名字母的创立280

一 由汉字偏旁和草书创立假名字母280

二 片假名和平假名字母的优点281

第十三章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文字改革运动287

第一节 日本文字为什么需要改革287

一 前岛密与假名文字派290

第二节 假名文字派的改革运动290

二 国学者与罗马文字派反对假名文字291

第三节 罗马文字派的改革纷争292

一 日语罗马字拼写法的纷争292

二 统一的罗马字拼写法294

第四节 限制与简化汉字的历程295

一 不能废弃汉字的原因296

二 压缩汉字与增加汉字的纷争298

三 《当用汉字表》的颂行300

四 《当用汉字字形表》与简体字302

五 由《新汉字表试案》到《常用汉字表》303

第十四章 日本现代汉字的整理与简化309

第一节 限制汉字与改用假名309

一 改用平假名309

二 改用片假名310

三 假名夹用汉字311

第二节 规范汉字的笔形312

一 采用接近手写体的313

二 采用楷书的314

三 采用连笔的315

四 省略容易遗漏的笔画316

五 为划一偏旁而增笔的字316

第三节 简化汉字的笔画317

一 同音代替317

三 采用古俗字319

二 同义代替319

四 采用今俗字321

五 更换偏旁321

六 简省偏旁322

七 草书楷化322

八 简存轮廓324

九 符号代用324

第四节 日本整理与简化汉字的评骘326

一 原有偏旁分化成多个偏旁326

二 原有偏旁不完全类推简化328

三 简化符号增加文字的混乱329

第五篇 新中日简体字的比较335

第十五章 新中日简化汉字的相互影响与干扰335

第一节 中国对日本方面336

一 《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影响336

二 现行简体字的影响与干扰现象339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方面341

一 《当用汉字表》的影响341

二 继续采用日本简体字344

三 人名也可学日本援例简化349

四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352

第三节 日本对台湾本岛方面357

一 日本推行简体字给台湾人士的刺激357

二 《国民学校常用字汇表》里的日本简体字358

三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360

一 中国简体字的影响364

第四节 中国对新加坡方面364

二 中国简体字的干扰现象367

第五节 日本对新加坡方面372

一 日本简体字的影响372

二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375

第十六章 新中简化汉字的比较381

第一节 《简体字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381

一 新加坡简化而中国没简化的字382

二 新加坡与中国简化方式不同的字386

三 新加坡偏旁没有简化的字388

四 新加坡用中国正体字作简体字390

第二节 《简体字总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391

一 保留新加坡的特用简体字391

二 保留部分异体简体字392

三 保留部分用中国正体字作简体的字395

第三节 修订本《简体字总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396

一 删除不适当的简体字方面的比较397

二 异体字表的比较398

三 新旧字形的比较400

第十七章 中日简化汉字的比较403

第一节 推行时间方面的比较403

一 中国一九三五年颁行后又通令取消403

二 日本一九四六年正式推行简体字404

三 中国一九五六年确定简体字地位406

第二节 圈定字量方面的比较407

一 日本战后即圈定汉字数量407

二 中国没有圈定汉字数量408

三 没有圈定汉字数量的弊端411

第三节 简化字形方面的比较413

一 中日完全相同的简体字414

二 中日笔画相同而笔形稍异的简体字415

三 中日只一笔之差的简体字416

四 中日笔画差异较大的简体字417

五 中国简化日本没简化的字420

六 日本简化中国没简化的字425

七 中国作异体日本作正体的字427

八 中国用新字形日本用旧字形的字428

第四节 系统类推方面的比较430

一 中国专家否定系统类推简化430

二 简化繁体偏旁的比较432

三 简省繁体偏旁的比较434

结论440

一 汉字的演变由繁趋简440

二 历代简俗字是简化汉字的根据442

三 新加坡的简体字444

四 中国的简体字446

五 日本的简体字449

六 统一中日简体字的方案451

七 现行简体字的优点456

八 现行简体字的缺点459

九 整理与简化汉字应循的原则466

附录 中日可以谋求统一的简体字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