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学 上 = CRIMINAL LAW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明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968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180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学 上 = CRIMINAL LAW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刑法学与刑事法学1
二、刑法解释论与刑法立法论1
三、刑法解释学与刑法教义学2
四、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3
五、学派之争与学术发展4
六、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9
第一编 刑法基础论15
第一章 刑法概说15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渊源与分类15
刑法的概念15
刑法的渊源16
刑法的分类18
第二节 刑法的性质、机能与目的20
刑法的性质20
刑法的机能21
刑法的目的22
第三节 刑法的制定、修改与根据24
刑法的制定24
刑法的修改25
刑法的根据25
第四节 刑法的规范、体系与解释26
刑法规范26
刑法体系27
刑法解释28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43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43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43
刑法基本原则的确定43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44
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44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46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47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实现56
第三节 法益保护原则62
法益的概念62
法益保护原则的根据63
法益保护原则的要求64
法益保护的限度66
第四节 责任主义原则67
责任主义的含义67
责任主义的贯彻67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69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69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的概念69
对国内犯的适用原则69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72
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75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76
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的概念76
生效时间与失效时间76
溯及力76
限时法80
第二编 犯 罪论85
第四章 犯罪概说85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概念85
犯罪的一般定义85
犯罪的基本特征86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分类92
犯罪的理论分类92
犯罪的法定分类94
第三节 犯罪的成立条件96
犯罪成立条件概述96
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100
本书的犯罪构成体系103
第五章 不法107
第一节 不法概述107
第一款 违法性107
违法性的意义107
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107
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109
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110
可罚的违法性114
第二款 构成要件114
构成要件的概念114
构成要件的机能116
构成要件的分类117
构成要件的要素120
整体的评价要素124
第三款 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126
德国、日本的理论概述126
本书的立场127
第二节 构成要件符合性129
第一款 构成要件要素129
构成要件要素概述129
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130
第二款 行为主体131
自然人131
单位134
第三款 行为140
行为的概念与特征140
实行行为144
不作为145
持有的性质161
行为的时间、地点、状况及方法162
第四款 行为对象163
行为对象的概念163
行为对象的意义165
行为对象与保护法益的关系165
第五款 结果166
结果的概念与特征166
危险的性质166
结果与构成要件类型168
结果的种类与地位172
第六款 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174
我国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174
国外的因果关系学说与客观归责理论175
本书的立场181
因果关系的判断183
结果归属的判断188
第三节 违法阻却事由193
第一款 违法阻却事由概述193
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193
违法阻却事由的根据194
主观的正当化要素195
违法阻却事由的分类196
第二款 正当防卫197
正当防卫概述197
一般正当防卫198
特殊正当防卫215
第三款 紧急避险217
紧急避险的概念与性质217
紧急避险的条件218
受强制的紧急避险222
避险过当223
第四款 因法益性的阙如阻却违法的事由223
被害人承诺223
推定的承诺226
假定的承诺227
自损行为227
危险接受228
第五款 基于法益衡量阻却违法的事由231
法令行为231
正当业务行为236
自救行为236
行政许可236
义务冲突238
第六章 责任240
第一节 责任与责任要素概述240
第一款 责任概述240
责任的概念240
责任的本质241
责任的基础244
第二款 责任要素概述245
责任要素的概念245
责任要素的机能246
责任要素的地位247
责任要素的内容248
责任要素的分类249
责任要素的判断250
第二节 积极的责任要素251
第一款 故意251
故意的概念251
关于故意的学说252
故意的种类255
故意的认定264
第二款 事实认识错误268
事实认识错误概述268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269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277
违法阻却事由的认识错误279
第三款 过失280
过失概述280
过失犯的构造284
过失的种类287
过失犯的认定292
第四款 目的与动机298
主观的超过要素概述298
目的299
动机301
第三节 消极的责任要素302
第一款 责任能力302
责任能力的概念302
责任能力的判断304
醉酒人的责任能力与原因自由行为306
责任能力的程度311
责任能力与法定年龄311
第二款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317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概念317
违法性认识的对象317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地位318
违法性错误的类型、判断与后果322
违法性错误与事实错误的界限324
第三款 期待可能性326
期待可能性的概念326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327
期待可能性的认识错误328
第七章 犯罪的特殊形态330
第一节 犯罪的特殊形态概述330
犯罪的特殊形态概说330
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的关系331
特殊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331
第二节 犯罪预备332
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332
犯罪预备的类型334
犯罪预备的处罚范围336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336
第三节 犯罪未遂337
犯罪未遂的处罚根据337
犯罪未遂的特征339
犯罪未遂的成立范围347
犯罪未遂的类型351
未遂犯的处罚原则352
第四节 不能犯352
不能犯的概念352
不能犯的学说352
本书的观点357
幻觉犯360
第五节 犯罪中止360
犯罪中止的概念360
犯罪中止的法律性质361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364
特殊类型的中止373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375
第八章 共同犯罪379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理论前提379
共同犯罪的基本术语379
传统理论的基本框架379
共同犯罪的立法宗旨381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383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基础理论386
任意的共犯与必要的共犯386
正犯与共犯389
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392
第三节 共同正犯395
共同正犯概述395
共同正犯的类型396
过失的共同正犯399
第四节 间接正犯401
间接正犯的概念401
间接正犯的类型401
亲手犯406
第五节 狭义的共犯406
共犯的处罚根据406
共犯的性质408
教唆犯414
帮助犯/419教唆犯、帮助犯与正犯的区别426
第六节 承继的共同犯罪430
承继的共同犯罪的概念430
承继的时间范围431
承继的行为性质431
承继的责任范围434
第七节 片面的共同犯罪435
片面的共同犯罪的概念435
片面的共同犯罪的学说435
第八节 不作为的共同犯罪436
不作为的共同犯罪概述436
对不作为的共犯437
不作为方式的共犯437
共犯人的作为义务438
第九节 共犯与身份439
共犯与身份概述439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440
不同身份者的共同犯罪441
不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442
第十节 共犯与认识错误443
共同犯罪的认识错误概述443
同一共犯形式内的错误443
不同共犯形式的错误445
共犯过剩446
第十一节 共犯与犯罪形态446
共犯与犯罪形态概述446
共同犯罪的着手447
共同犯罪的中止447
共犯关系的脱离448
第十二节 共犯人的处罚原则449
共犯人的分类449
主犯及其处罚原则450
从犯及其处罚原则453
胁从犯及其处罚原则453
教唆犯的处罚原则454
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454
第九章 罪数456
第一节 罪数的区分456
区分罪数的意义456
区分罪数的标准456
罪数的种类459
第二节 单纯的一罪462
单纯的一罪概述462
继续犯462
法条竞合463
第三节 包括的一罪477
包括的一罪概述477
连续犯478
集合犯479
数额犯、多次犯与情节犯479
吸收一罪480
狭义的包括一罪481
第四节 科刑的一罪482
科刑的一罪概述482
想象竞合犯482
牵连犯490
第五节 并罚的数罪491
并罚的数罪概述491
貌似一罪实为数罪的情况491
同种数罪493
第三编 法律后果论497
第十章 犯罪的法律后果概说497
第一节 法律后果与刑事责任497
法律后果与刑事责任的概念497
法律后果的特点498
第二节 法律后果与处罚条件498
客观处罚条件498
处罚阻却事由500
第三节 法律后果与制裁措施501
法律后果的实现501
法律后果的表现形式501
第十一章 刑罚的观念503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503
刑罚与刑罚权503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504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509
刑罚目的的概念509
特殊预防510
一般预防512
综合预防517
第三节 刑罚的功能518
刑罚功能的概念518
刑罚功能的内容519
第十二章 刑罚的体系521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概述521
刑罚体系的概念521
确立刑罚体系的思想基础521
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523
第二节 主刑523
管制523
拘役524
有期徒刑526
无期徒刑527
死刑528
第三节 附加刑534
罚金534
剥夺政治权利538
没收财产540
驱逐出境541
第十三章 刑罚的裁量543
第一节 量刑概述543
量刑概念543
量刑原则544
量刑基准546
量刑根据551
第二节 量刑情节553
量刑情节的概念553
量刑情节的分类554
累犯557
自首561
坦白567
立功567
量刑情节的适用571
间接处罚的禁止575
第三节 量刑制度578
从重与从轻处罚578
减轻处罚580
免除处罚583
第四节 量刑方法583
量刑方法概述583
法定刑的选择583
责任刑的裁量586
预防刑的裁量594
宣告刑的确定598
第五节 数罪并罚600
数罪并罚的概念600
数罪并罚的原则600
数罪并罚的类型603
第六节 缓刑613
缓刑的概念613
缓刑的适用条件614
缓刑的考验期限与考察615
缓刑考验期满与缓刑的撤销616
缓刑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617
第十四章 刑罚的执行620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620
刑罚执行的概念620
刑罚执行的原则621
第二节 减刑621
减刑的概念621
减刑的条件622
减刑的限度与幅度623
减刑的程序与减刑后的刑期计算625
第三节 假释625
假释的概念625
假释的适用条件627
假释的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628
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629
第十五章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631
第一节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概述631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的概念631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的意义631
第二节 单纯宣告有罪632
单纯宣告有罪的概念632
单纯宣告有罪的适用632
第三节 非刑罚处罚632
非刑罚处罚的前提632
非刑罚处罚的概念635
非刑罚处罚的种类635
第四节 保安处分637
保安处分的概念637
保安处分的性质638
保安处分的一般要件639
保安处分的类型639
第十六章 法律后果的消灭647
第一节 法律后果的消灭概述647
法律后果消灭的概念647
法律后果消灭的事由647
第二节 时效647
时效概述647
追诉时效的期限648
追诉期限的计算650
第三节 赦免652
赦免的概念652
我国特赦的特点653
热门推荐
- 804364.html
- 717730.html
- 1950916.html
- 1602534.html
- 2233448.html
- 2380912.html
- 494740.html
- 3884533.html
- 3422669.html
- 1842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0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9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1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