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研究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传播学研究方法
  • 陈燕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174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源流与发展3

第一章 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回顾3

第一节 关于传播媒介研究3

一 我国学者的研究3

二 国外学者的研究6

第二节 关于传播模式研究9

一 单向传播模式9

二 双向传播模式10

三 系统传播模式11

第三节 关于传播制度研究14

一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14

二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16

三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19

第四节 关于传播效果研究20

一 魔弹论20

二 影响不一论21

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23

四 培养理论25

第二章 传播学的流派与研究方法的形成28

第一节 经验学派的传播学研究28

一 研究的总体特征及研究方法的成因28

二 经验学派的主要学者和研究方法的创立30

三 传播研究方法史的三个分期36

四 经验学派传播学研究中一些著名理论成果及其评析38

第二节 批判学派的传播学研究41

一 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41

二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其研究方法42

三 当代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学者46

四 近年来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作48

第三节 各学派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主要区别50

一 关于社会内容和研究的着眼点的区别50

二 两大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53

三 其他有代表性的传播学研究视点54

第四节 传播学的流传与研究现状55

一 传播学的流传回顾56

二 传播学的扩散与中国的传播学59

三 传播学现况概略及本土化62

第三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前瞻性问题66

第一节 新媒介与新的研究方法67

一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表述67

二 网络传播为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方法68

第二节 新老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实践77

一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宏观变化78

二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微观变化84

第三节 新学科研究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87

一 “老三论”奠定了传播学的科学体系88

二 “新三论”推动了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发展93

三 非线性学对复杂传播现象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95

四 信息环境论对传播学受众研究带来启示97

五 文化研究为传播学研究注入了人文精神97

第四节 传播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99

一 传播学的开放性99

二 传播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100

第二编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策略111

第四章 课题的选择与确定11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111

一 选题是研究工作的起点111

二 选题是研究工作的目标111

三 选题是成功的依据112

四 选题是研究者才能的体现113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113

一 理论创新性课题113

二 理论发展性课题115

三 实践应用性课题117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118

一 选题的客观性原则118

二 选题的主观性原则121

第四节 选题的确定124

一 课题的调查124

二 课题的限定125

第五章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设计127

第一节 制定方案的意义127

一 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127

二 增强研究工作的目的性128

三 明确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128

第二节 方案的基本内容129

一 研究工作的目的129

二 研究工作的措施129

三 研究工作的步骤130

第三节 研究方案的论证与注意问题131

一 方案的制约性与执行方案的灵活性131

二 研究方案的模式意义与序列化132

三 研究方案的题目与内容切忌大而空132

第四节 传播学中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133

一 调查设计133

二 问卷设计133

三 抽样设计134

四 访问调查135

第六章 研究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利用137

第一节 搜集资料的意义137

一 选择、缩小或调整论题137

二 提炼学术观点138

三 支撑学术创新140

第二节 文献资料的分类141

一 原始资料和研究资料141

二 不同功用的传播学研究资料142

第三节 搜集资料的方法153

一 选择搜集资料的策略153

二 利用图书信息机构155

三 利用互联网(Internt)159

四 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161

第四节 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方法163

一 评估资料的价值163

二 仔细阅读资料165

三 做好资料笔记166

第七章 研究成果的写作与发表169

第一节 发表成果的重要意义169

一 撰写论著是研究工作的必备环节169

二 撰写论著是对研究成果的再创造169

三 撰写论著是对研究成果的积累与交流170

四 撰写论著是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检验171

第二节 写好论著的基本要素172

一 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172

二 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173

三 理论性与可读性的统一174

第三节 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175

一 研究论文的基本类型175

二 研究论文基本结构及写作方法177

三 研究论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183

四 研究论文的修改与定稿191

第四节 选择发表成果的方式198

一 对发表形式的选择198

二 对出版机构的选择200

三 对网络出版的选择204

第三编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211

第八章 实证研究方法211

第一节 调查研究法211

一 定义、特点及形式211

二 调查研究法的步骤212

三 调查研究的新方法——网上调查214

四 范例214

第二节 数理统计法215

一 特征216

二 常用方法216

三 统计分析类型217

四 统计分析法中确立的量、数、值的关系217

第三节 自然观察法218

一 观察218

二 自然观察法219

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222

一 控制实验法222

二 控制实验法的优缺点224

三 控制实验法的基本程序224

第九章 解释研究方法226

第一节 推理预测法226

第二节 个案研究法230

第三节 解释描述法233

第四节 符号学研究法235

一 符号的定义235

二 符号的特性235

三 符号的基本功能236

四 符号学研究方法237

五 运用符号学研究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8

第五节 模式法238

一 模式法在传播学研究中建立的基础239

二 模式的定义与分类240

三 模式的功能、建立与评估241

四 模式研究的分期与各时期的代表模式243

五 模式法的发展趋势244

第十章 批判研究方法246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246

第二节 思辨比较法252

第三节 反馈批判法255

一 反馈255

二 反馈批判法的定义及重要性255

三 反馈批判法的应用255

四 范例256

第十一章 移植科学方法258

第一节 模糊数学方法258

第二节 耗散结构论方法260

第三节 美学原理研究法262

第四节 行为科学研究法263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