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传钧,施雅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1658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82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8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地理学家1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张天麟]1
翁文灏先生对我国地理学的贡献[李旭旦]17
回忆我给竺老当秘书的一段日子[李文彦]21
竺可桢是我国极地研究的最早倡导者[谢自楚]25
严谨热枕绘美与--傅角今教授百年华诞忆[雷明德]27
恩师黄国璋先生[刘胤汉]30
纪念一代学人--吾师张其昀教授[谢觉民]34
地理学大师胡焕庸[钱今昔]50
忆胡焕庸先生[严正元]56
王成组教授二三事[赵荣]59
地理学家王勤堉教授[马湘泳]63
奔走在野外考察荆棘丛中的吴尚时[司徒尚纪]65
洪绂博士[杨宗干]69
地理教育家邹豹君教授[赵济]71
怀念地理教育专家王钧衡教授[高如珊]74
谦逊坦荡 治学严谨--追忆曹廷藩教授[张克东]77
徐近之教授在我国地理学上的贡献[曾昭璇]80
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开拓者--周廷儒院士[任森厚]84
王德基教授事略[王乃昂]88
王德基与《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王乃昂][赵晶]94
忆林超先生[黄秉维]105
中国地理学第二代大师林超教授[曾昭璇][刘南威]108
人文地理学家鲍觉民[陈可馨][季任钧][何自强]113
求实与奉献--周立三院士一生的追求[屠清瑛]118
周立三与国情分析研究[吴楚材]121
谭其骧对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贡献[葛剑雄]125
李旭旦先生在南宁会议前后[金其铭]130
恩师教诲 受益终身--回忆侯学煜先生给我的教导[陈昌笃]134
从区域地理到历史地理--记冯绳武教授的治学道路[王乃昂]138
李春芬的地理环境结构思想[汤建中]145
怀念我国著名地貌学家罗来兴教授[曾昭璇]147
严钦尚的考察活动及其在地貌学上的贡献[许世远][朱新轩]154
严钦尚先生与研究生[许世远]158
相信事实,相信自己 [郑祥民]162
怀念地貌学家王乃樑教授[曾昭璇]164
忆先师王乃樑教授[朱景湖]170
怀念沈玉昌教授[曾昭璇]173
傅祖德教授与福建经济开发研究[陈佳源]179
受教难忘--悼念赵松乔教授[曾昭璇]182
缅怀汪安球[王荷生]187
兼容并蓄 拓展科学--怀念陈传康教授[曾昭璇]191
我有幸成为陈传康先生的 外传弟子 [彭华]197
忆方永同志[谢又予]202
我与地理学家[景才瑞]205
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几位地理学者[褚绍唐]212
恩师长往,风范永存--记林超、赵松乔、陈传康先生[蔡远龙]217
学术机构团体224
中国地学会(1909--1937年)[林超]224
在燕园里成长[侯仁之]229
清华大学地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前身简史[王恩涌][李文彦][陈昌笃]231
从中国地理研究所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施雅风]238
复旦大学史地系杂忆[程鸿]253
我与中国地理学会[景才瑞]257
记浙江大学史地系从复员杭州至院系调整的一段历史[陈吉余]262
筹备与举行解放后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施雅风]264
经济地理人才的孵化器--记50年代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郭振淮]267
河南大学地理系50年回顾[赵秉栋]执笔271
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广西本科院校地理专业撤销与建立的片断回忆[莫大同]275
中科院前西南地理所的筹建[程鸿]280
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 的姊妹学会--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张同铸]283
我国第一个开放遥感实验站[赵华昌][万恩璞]285
我与历史性的广州会议[郭来喜]288
忆原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张维邦]292
国家计委为何一度与中科院共同对地理所实行双重领导--地理所参与国土规划工作的回顾[胡序威]300
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及首届全国地理书刊评比活动[张国友]306
乘风扬帆领绿潮--记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姚文宇]311
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成立[刘兴土]315
竺可桢和翁文灏的两本最早的地理学讲义[任美锷]317
教育317
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的优良传统[曾昭璇]319
徐近之回忆录--1936年至1950年[严德一]整理325
忆丁骕老师二三事[张荣祖]336
西北大学地理系四十年--1952-1992年的自然地理专业[雷明德]338
赵书文教授与地理科普事业[张文彩]343
瞿宁淑老师是我从事地学事业的引路人[王守一]346
黄河综合考察对地理工作者成长的影响[刘濂]349
倡扬学术民主的一个范例--记侯仁之院士坦承对城川古城定名有误之感人事迹[朱士光]351
大团结、大联合,促进中国自然地理教学研究[韩渊丰]执笔355
争取高考恢复地理科的前前后后[陈尔寿]364
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黄进]371
研究371
林观得教授的学术贡献[吴幼恭]373
记任美锷院士学术风采二三事[彭补拙]375
水利建设需要地理研究工作配合[杨利普]378
中国第一张径流模数图和第一次地表水资源的估算[汤奇成]381
对我国沙漠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片断回忆[陈隆亨]384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葛剑雄]387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地理学发展管窥[邹逸麟]391
五十年来河南省地理研究闪光的几个侧面[钱新强][马建华]396
中国河口研究的绽发与成长[陈吉余]400
半个世纪世界地理工作的酸甜苦乐[徐成龙]403
建立冰川冻土研究事业的30年[施雅风]409
从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到环境变迁研究--侯仁之先生的学术实践[韩光辉]425
南京师范大学的乡村地理研究[金其铭]431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理论应用心得二例[黄锡畴]435
回忆冻土学创业前后[周幼吾]441
反思地理学发展的三个新方向[屠清瑛]448
人口居民点地理小组成立前后记略[严重敏]451
丹霞牌气压测高仪的研制[黄进]454
跟随黄秉维先生研究中国自然区划[杨勤业]457
黄秉维先生治学为人点滴事例[郑度]462
中国雪崩及其防治研究的开创[谢自楚]467
中国 海洋地理 记事[王颖]470
沙波推移率测绘与推移量计算[黄进]475
能源地理的实现与遗憾--走了二步,还少一步[钱今昔]477
我是怎样走上历史地理学道路的[周振鹤]479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复兴与发展[刘君德]492
关于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回忆[张耀光]499
参加三项国家地图编制任务的回忆和体会[侯学焘]503
全国第一次人文地理学讨论会的片断回忆[李润田]507
尝到应用新技术创新的甜头[朱鹤健]510
我与中外几位旅游地理名家[保继刚]512
考察518
回顾近百年来新疆有关地理的综合科考活动[韩德林][王树基]518
忆学生时代的两次野外实习[王钟山]522
周廷儒、陈述彭、施雅风三院士考察 历险 记[邬翊光]529
开拓者之路--初勘阿坝[范文纪]532
记解放初西南铁路选线的一次野外考察[王本琳]536
参加毛乌素沙地的四次考察[雷明德]539
世纪回眸大峡谷--从大发现到大穿越[杨逸畴]542
新疆考察遇险[汤奇成]547
记王富葆教授二三事[张捷][李升峰]550
在腾格里沙漠[郭绍礼]554
中国沼泽考察[刘兴土]557
横断山区考察生活散记[张文芬]561
60年代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回忆[赵秉栋]567
南口地质野外实习琐忆[赵秉栋]571
林一山地理考察二三事[文伏波]575
与彭加木先生一起工作的难忘日子[梁匡一]581
一次难忘的沙漠考察[曲耀光]586
巴托拉冰川考察[施雅风]591
忆长江源考察[石铭鼎]596
在萨拉乌苏河创业[董光荣][高尚玉][李保生][邵亚军]603
首次南极考察[张青松]606
贡嘎山的诱惑[范文纪]610
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 草地 --若尔盖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刘哲明]613
北羌塘无人区考察散记[郑度]616
遥想南极[张文芬]621
《地学杂志》(1910--1937年)[林超]632
编辑出版632
《中国地理学史》的著述历程[陈江]637
中央大学地理系《新地图》周刊的点滴回忆[徐成龙]639
地理辞书编写感怀[钱今昔]641
《地理知识》创办初期的信息资料工作[徐成龙]645
解放初期的《地理知识》[程鸿]647
徐士珍先生与地理翻译工作[全石琳]651
《中华地理志》的来龙去脉[李文彦]653
关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研究的前前后后[何业恒]657
《地理教学》杂志[褚绍唐]6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诞生记略[陈仲雍]664
商务印书馆与地理学名著[陈江]674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的编制和出版[刘明光][单树模][刘钟瑜][刘炎昭]678
一个残疾地理学者的学术生活[刘盛佳]686
文革 中的地理书籍出版情况[陈江]691
回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的编写[陈桥驿]695
回忆《江山多妖丛书》[杨伯震]702
我和《徐霞客游记》[褚绍唐]704
《中国自然地理》(一版)出版前后和意义[杨宗干]708
《国外地理科学文献选译》的始末[王煦柽]714
我与地理图书情报工作--忆地理情报网、文摘斯刊与数据库的创建[郭扬]718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两件大事[张修桂]723
《世界农业地理丛书》编辑追记[张同铸]726
《地理教育》的创刊和发展[张承胜][朱平]730
成长中的《地理科学》[马学慧]735
《地理文摘》十七年[卫杰文][黄致中]740
建国以来第一部《四川省志.地理志》[杨宗干]745
我国第一本《中国地理》专著问世[孙金铸]747
《青年地理学家》是怎样办起来的[王铮]750
国际交流757
我和IGU[吴传钧]757
IGU经历片断[张兰生]766
我与IGU工业委员会[李文彦]769
斯维婷博士与中国喀斯特研究[张捷][包浩生]773
忆我国参加悉尼IGU大会[温长恩]776
回眸非洲大陆的探索--博茨瓦纳工作纪实[严崇潮]779
其他786
中国地学会新置会所记[张相文]786
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中国地学会会址[赵济]789
难忘的印象[李旭旦]792
忆一次特殊的地理学会会员大会[邬翊光]795
运用地理知识探讨政策的一次尝试[胡兆量]798
广东省北回归线地理标志兴建的历史回顾[刘南威]801
立足智力优势 开展塔河研究 充分发挥政协的职能作用[毛德华]806
20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大事记811
出版者的话825
热门推荐
- 1998004.html
- 184757.html
- 1231967.html
- 1643341.html
- 2985348.html
- 3498.html
- 2251985.html
- 2669452.html
- 1482191.html
- 74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2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4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