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 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945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法的实施-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 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起诉受理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3
一、问题的提出3
二、民事立案登记制改革在各地法院的实施情况分析4
(一)各地法院实施民事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基本情况4
(二)各地法院推进民事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问题分析7
三、民事立案登记制改革对我国立案程序的影响8
(一)我国立案审查制之弊8
(二)政策推动下的立案登记制改革10
(三)立案登记制改革对于我国立案程序的优化11
(四)立案登记制改革未改变我国立案基本秩序13
四、我国适用域外立案登记制的障碍与制约16
五、民事起诉受理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建议19
(一)诉讼要件论中国化的渐进式探讨:基于大陆法系诉讼要件审查顺序的启发20
(二)程序性事项二阶化的重置22
(三)二阶化重置后的裁判制度26
六、结语28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31
一、问题的提出31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概况32
(一)陪审员选任情况34
(二)陪审员参审情况40
(三)陪审员的补贴42
(四)陪审员的管理和培训43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中的问题44
(一)陪审员代表性和广泛性缺乏44
(二)拒绝参审、固定陪审现象突出45
(三)陪而不审,审而不议47
(四)陪审制适用追求数量,忽略质量48
(五)陪审员培训和管理制度不合理,效用不足50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运作缺陷的原因分析51
(一)陪审员选任广泛性、代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52
(二)多重原因造就“拒绝陪审”和“固定陪审”54
(三)“陪而不审,审而不议”原因分析58
(四)陪审制适用泛化的原因60
(五)陪审员培训和管理制度不合理,效用不足的原因61
五、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63
(一)陪审制入宪和立法完善63
(二)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64
(三)合理设定陪审制的适用方式和适用范围67
(四)合理配置陪审员的职权70
(五)建立和完善陪审员参审促进与保障机制74
(六)提高陪审员补贴标准,落实陪审经费75
(七)建立合理的陪审员培训制度76
(八)建立和完善陪审员管理制度77
第三章 审委会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81
一、审委会制度运行的实证考察81
(一)审委会制度运行的基本状况81
(二)审委会制度存在的问题83
二、审委会制度改革的实践观察87
(一)审委会制度改革的文本分析87
(二)审委会制度改革的各地实践89
(三)审委会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91
三、审委会制度的再改革建议95
(一)进一步凸显审委会的审判组织属性95
(二)探索建立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适度区分技术97
(三)深化审委会公开改革98
(四)规范审委会运行程序99
(五)强化审委会对审判宏观事务的指导职能100
第四章 诉讼调解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103
一、问题的提出103
二、诉讼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考察104
(一)1949—1982年:“调解为主”时期105
(二)1983—1990年:“着重调解”时期106
(三)1991—2002年:“自愿合法调解”时期107
(四)2003—2007年:“调判结合”时期108
(五)2008—2012年:“优先调解”时期110
(六)2012年至今:“规范调解”时期111
三、诉讼调解制度的实施状况评估112
(一)诉讼调解制度的宏观检视112
(二)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深描118
四、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问题分析124
五、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对策建议129
(一)调解不应当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29
(二)确立调审适当分离的结构131
(三)调解程序启动的职权性133
(四)建立诉讼调解合意诱导机制134
第五章 审限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141
一、审限制度运行的实践面相141
(一)审限制度运行的困境141
(二)审限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146
二、解决诉讼迟延的比较法考察151
三、适时审判之当事人与法院诉讼促进义务156
(一)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之法理分析157
(二)法院适时审判义务之理论展开160
四、我国审限制度改革之路径选择162
(一)合意审限:赋予当事人程序管理参与权165
(二)程序管理:课以法院和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166
(三)释明权:法院诉讼促进义务的实现167
(四)异议权: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程序保障168
第六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171
一、问题的提出171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特征与功能172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实施状况评估175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实施的局部扫描175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实践功能的检视177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考察183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改革对策建议186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分别定位186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相互协调187
(三)第三人权利保护体系的系统定位189
第七章 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195
一、问题的提出195
二、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的现状检视196
(一)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适用的总体情况196
(二)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96
三、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的完善203
(一)管辖法院的限定解释204
(二)形式审查原则的重新定位205
(三)作出许可执行拍卖、变卖裁定的要件208
(四)非讼审查中对关系人的程序保障210
(五)非讼许可裁定的性质、构造与效力212
(六)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的纠错程序217
(七)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219
(八)引入承诺制度,构建社会征信体系221
四、结语222
第八章 案外人异议制度实施状况评估与完善225
一、问题的提出225
二、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实证考察227
(一)案外人异议制度适用的现状检视228
(二)案外人异议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31
三、审执分离下案外人异议制度的改革234
(一)保留抑或废除:关于案外人异议前置程序的理性思考235
(二)专业化执行裁决庭:“审执分离”的第三次改革浪潮237
(三)另起炉灶:独立之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变革239
四、独立之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构建241
(一)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基本理论:目的、性质与诉讼标的241
(二)独立之案外人异议之诉程序构建250
五、结语272
热门推荐
- 3041436.html
- 510169.html
- 1374782.html
- 350067.html
- 3896128.html
- 1024290.html
- 2356250.html
- 2833150.html
- 2964481.html
- 250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6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8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9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