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人必知的2300个篆刻常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人必知的2300个篆刻常识
  • 楚石,吴临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ISBN:978754700028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篆刻-技法(美术)-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人必知的2300个篆刻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篆刻各期特点2

滥觞2

商代印玺2

西周印玺3

春秋印玺3

战国印玺4

昌盛5

秦代印章5

汉代印章6

衰微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7

隋唐宋元时期的印章8

繁盛10

明代印章10

清代印章11

民国时期的印章12

当代印章13

流派印16

印派16

文何派16

徽派16

泗水派17

娄东派18

浙派18

邓派19

其他印派20

印人21

米芾21

赵孟頫22

王冕23

文彭24

何震25

苏宣26

甘旸26

朱简27

汪关28

程邃29

黄经30

胡正言30

朱耷31

林皋32

高凤翰32

沈凤33

丁敬34

潘西凤35

蒋仁35

巴慰祖36

黄易36

奚冈37

邓石如38

吴熙载39

陈鸿寿39

赵之琛40

钱松41

徐三庚42

赵之谦43

吴昌硕44

黄士陵45

赵时棢46

齐白石47

吴隐48

赵石48

王禔49

邓散木50

钱瘦铁51

邓尔雅52

李尹桑53

丁仁54

叶铭55

沙孟海56

来楚生57

陈巨来57

印人传记59

周亮工《印人传》59

汪启淑《续印人传》60

冯承辉《历朝印识》、《国朝印识》61

叶铭《广印人传》62

表现方式64

字体64

甲骨文64

金文65

大篆66

小篆67

缪篆68

殳篆69

鸟虫篆70

九叠篆71

章法71

笔画增减71

疏密相生72

参差呼应73

方圆相间74

挪让移位75

正欹险夷75

类别76

玺印76

官印77

封泥78

姓名印79

斋馆印79

鉴藏印80

闲章印80

花押印81

形制82

字数82

字序83

阴阳83

肖形印83

形状84

子母印85

习篆88

篆字分类88

大篆88

小篆89

大篆和小篆的区别89

六书90

象形90

指事91

会意92

形声92

转注93

假借94

篆字书写95

结体特点95

执笔95

笔法96

笔顺97

字形结构98

形体辨识100

结体相异100

形近篆法100

楷篆差别100

用具102

印材102

青田石102

寿山石103

昌化石103

巴林石104

田坑石105

水坑石105

山坑石106

田黄石107

鸡血石108

大松石109

宝华石110

其他石材110

金属印材111

玉石印材112

牙角竹木113

陶瓷114

印泥114

印泥114

印泥制作115

西泠印泥116

八宝印泥117

参考资料118

毛公鼎118

虢季子白盘119

散氏盘119

大盂鼎120

石鼓文121

峄山刻石121

泰山刻石123

会稽刻石124

《说文解字》124

天发神谶碑125

《三坟记》125

《考古图》126

《三代吉金文存》128

《古玺文编》129

《甲骨文编》129

《金文编》130

《石刻篆文编》131

《古文字类编》132

其他133

刻刀133

印床134

拓包、印规、印箸135

打磨工具135

笔墨纸砚136

制印138

刻印138

刻印步骤138

执刀139

运刀139

刀法140

铜、玉、瓷印141

凿刻141

铸印142

碾玉143

陶瓷印144

钤印145

钤印步骤145

历代印钤法146

赵之谦钤印法147

书画用印二十九忌147

印屏148

明印谱149

清印谱151

印款154

边款制作154

款向154

单刀边款154

隶书边款155

草书边款156

篆书、楷书边款157

拓印边款157

名家款识158

丁敬158

张燕昌162

蒋仁163

邓石如165

黄易167

奚冈169

陈豫钟170

陈鸿寿172

赵之琛173

吴熙载174

钱松177

赵之谦178

吴昌硕182

黄士陵185

郑文焯188

其他189

字数189

印款历史191

内容192

印钮194

钮式194

钮头雕194

全面雕195

印钮造型含义196

雕刻名家197

杨玉璇197

周彬198

林文宝199

陈可铣199

林清卿200

林元珠201

林友清202

郑仁蛟203

周宝庭203

名印206

皇帝宝玺206

秦汉玺206

隋唐印玺207

宋代印玺207

明代印玺208

康熙帝佩文斋御用十二玺209

大清二十五玺210

其他清帝后玺211

鉴藏用印212

宋徽宗212

宋高宗213

米芾214

项元汴214

名人名款215

赵孟頫215

王冕216

董其昌216

沈周218

王铎218

文徵明219

唐寅220

祝允明221

徐渭222

王蒙223

朱耷223

石涛224

郑燮225

张大千226

名作鉴赏226

开方之玺(战国)226

春安君(战国)227

大吉昌内(战国)227

安昌里玺(战国)227

西方疾(战国)227

千秋(战国)227

登画(战国)228

敬事(战国)228

敬(战国)228

肖孟(战国)228

上官黑(战国)228

长平君相室玺(战国)229

兇奴相邦(战国)229

长秦(战国)229

王倚信玺(战国)229

万岁(战国)229

钟固(战国)230

悊正司敬(战国)230

弓舍(秦)230

焦得(秦)230

公孙穀印(秦)230

邦侯(秦)231

字丞之印(汉)231

皇后之玺(汉)231

假司马印(汉)231

陈请士(汉)231

桓驾(汉)232

武意(汉)232

巨蔡千万(汉)232

李嘉(汉)232

淮阳王玺(汉)232

楚侯之印(汉)233

桓启(汉)233

文帝行玺(汉)233

高小奴(汉)233

利苍(汉)233

黄贤私印(汉)234

卜望私印(汉)234

任彊(汉)234

琴罢倚松玩鹤&明·文彭234

放情诗酒&明·何震236

程守之印&明·何震236

作个狂夫得了无&明·苏宣236

丁敬身印&清·丁敬236

结习未除&清·丁敬236

蒋仁印&清·蒋仁237

真水无香&清·蒋仁237

龙尾山房&清·奚冈237

频罗菴主&清·奚冈238

侠骨禅心&清·赵之琛238

高隐南屏小石门&清·赵之琛238

翰墨缘&清·钱松239

疁城一日长&清·邓石如239

一日之迹&清·邓石如239

有好都能累此生&清·邓石如240

丹青不知老将至&清·吴熙载240

学然后知不足&清·吴熙载240

石寿斋&清·吴熙载241

梦萱草堂&清·徐三庚241

两方端砚斋藏书之印&清·张熊241

夥山汪氏&清·黄士陵242

季荃一号定斋&清·黄士陵242

十六金符斋&清·黄士陵242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清·赵之谦242

濮氏孚柱&清·汪启淑243

堇浦诗词之印&清·吴骞243

息游园长物印&清·任淇243

蕉绿馆主孙老萼之印&清·钟以敬244

破荷亭&近代·吴昌硕244

石人子室&近代·吴昌硕244

老夫无味已多时&近代·吴昌硕245

大匠之门 &近代·齐白石245

人长寿&近代·齐白石245

悔乌堂&近代·齐白石245

丙寅岁首穆清邈斋主人245

陆佑申年正七十审编劫余&近代·王福庵245

糜研斋藏书记&近代·王福庵246

节厂印泥&近代·唐醉石246

挥毫春在手&近代·唐醉石246

游手于斯&近代·陈巨来246

二十从军三十作宰&近代·陈巨来246

安和室&近代·赵时棢247

墨戏&近代·赵时棢247

楚生一字初生又字初升&近代·来楚生247

钱溥&近代·赵石248

陈官邓氏&近代·邓尔雅248

赵友兰&近代·钱君匋248

历代印论250

唐250

李阳冰《论篆》250

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251

元明254

吾丘衍《学古编》(摘录)254

徐上达《印法参同》序255

赵光《篆学指南》(摘录)257

杨士修《印母》(摘录)258

沈野《印谈》(摘录)259

徐官《古今印史》(摘录)260

朱简《印章要论》(摘录)261

甘旸《印章集说》(摘录)262

方以智《印章考》(摘录)264

程远《印旨》265

万寿祺《印说》266

清、民国267

姜绍书《韵石斋笔谈》(摘录)267

许容《说篆》268

孙光祖《古今印制》269

孙光祖《六书缘起》(摘录)271

秦爨公《印指》273

冯泌《东里子论印》(摘录)274

高积厚《印辨》275

魏锡曾《印论》(摘录)276

魏锡曾论印诗278

冯承辉《印学管见》(摘录)280

陈炼《印说》(摘录)282

夏一驹《古印考略》284

袁三俊《篆刻十三略》285

丁敬论印绝句286

鲁迅《蜕龛印存》代序286

鉴藏288

鉴赏288

文字鉴赏288

章法鉴赏289

线条鉴赏291

内容与形式293

收藏295

印石辨伪295

古印辨伪296

封泥辨伪297

名家辨伪298

印章作伪方法299

藏印与蓄石300

印章拍卖301

逸事304

明清304

文何制印304

西泠八家304

扬州八怪305

吴熙载306

吴昌硕习篆307

近现代309

齐白石的成功之路309

钱瘦铁310

鲁迅的印章311

邓散木313

来楚生好印314

西泠印社315

治学严谨的罗福颐315

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316

钱君匋317

毛泽东的藏书印318

印文化320

文学艺术320

印与书画320

印与诗文321

印与音乐323

印谜323

经济政治325

印与经济325

印与政治326

印与姓氏327

印与宗教327

印与军事329

印与民俗330

少数民族印章331

蛮印331

羌印331

氐印332

狄印333

滇印333

高车印334

南越印334

高句丽印335

鲜卑印335

契丹印336

回民印336

乌桓印337

其他337

印与语言文字337

印与天地339

印与衣食340

印与居所341

印与邮驿341

印与医药342

印与生物343

印与体育344

国外影响346

国内外印章比较346

中外印章相同点346

中外印章不同点347

中国印的外传347

日本347

朝鲜349

欧洲349

印学组织352

民国印社352

西泠印社352

乐石社353

冰社354

建国后355

龙渊印社355

第一阶段355

第二阶段357

历代篆刻欣赏359

历代篆刻欣赏359

编著者小传445

跋446

索引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