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3.0版)》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3.0版)》解读
  • 李东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52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金融-IC卡-行业标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3.0版)》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PBOC标准发展体系概述1

1.1 PBOC标准的发展与PBOC3.0编制情况1

1.1.1 PBOC标准的发展历程1

1.1.2 PBOC标准与国际金融IC卡标准2

1.1.3 PBOC标准金融IC卡发展现状4

1.1.4 PBOC3.0编制背景6

1.1.5 PBOC3.0编制原则7

1.1.6 PBOC3.0组成部分7

1.1.7 PBOC3.0标准体系8

1.2 PBOC3.0与PBOC2.0的主要差异9

1.2.1丰富了金融IC卡产品功能9

1.2.2优化了非接电子现金流程10

1.2.3增加了对SM算法的支持10

1.2.4废止了对电子钱包的支持11

1.2.5完善了原有规范的部分描述11

1.3 PBOC标准与金融移动支付标准的关系11

1.3.1金融移动支付标准是PBOC标准的继承11

1.3.2金融移动支付标准是PBOC标准的创新12

2 PBOC3.0主要功能解析15

2.1与应用无关的接触式接口规范15

2.1.1文件和命令15

2.1.2卡片操作过程16

2.1.3复位应答16

2.1.4传输协议17

2.2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接口规范17

2.2.1工作原理18

2.2.2初始化和防冲突18

2.3借记/贷记应用规范19

2.3.1标准借记/贷记内容19

2.3.2交易流程概述19

2.3.3交易流程说明24

2.3.4基于借记/贷记的小额支付应用规范73

2.4非接触式支付应用主要内容73

2.4.1交易预处理74

2.4.2交易路径选择74

2.4.3非接触PBOC应用75

2.4.4 qPBOC应用75

2.5非接小额扩展应用79

2.5.1新增文件和数据项79

2.5.2主要交易流程80

2.5.3业务场合83

2.6双币电子现金应用83

2.6.1新增数据元83

2.6.2基于借记/贷记应用的双币小额支付84

2.6.3基于qPBOC的双币电子现金85

2.6.4业务场合86

2.7金融IC卡互联网终端规范86

2.7.1应用背景86

2.7.2证书体系87

2.7.3安全通道87

2.7.4应用模式88

2.8增强型安全算法89

2.8.1应用背景89

2.8.2认可的算法89

2.8.3 SM算法应用方案90

3 PBOC3.0重点难点解析92

3.1借记/贷记难点分析92

3.1.1部分应用选择92

3.1.2接触式借记/贷记与非接触借记/贷记92

3.1.3 CDA/DDA/SDA区别93

3.1.4终端行为分析94

3.1.5持卡人认证处理94

3.1.6发卡行脚本执行限制96

3.1.7密钥种类说明96

3.1.8 TLV数据元编码规则97

3.1.9 AID编码规则99

3.2基于借记/贷记的小额支付难点分析100

3.2.1小额支付概念对比解析100

3.2.2卡片行为分析100

3.2.3电子现金充值流程100

3.2.4电子现金参数的修改100

3.2.5电子现金圈存日志101

3.3快速借记/贷记难点分析102

3.3.1可用脱机消费金额102

3.3.2与通讯接口有关的判断102

3.3.3卡片附件处理中的风险检查102

3.3.4 Read Record命令处理103

3.3.5金融IC卡动态签名的返回103

3.3.6交易时间限制103

3.3.7 fDDA版本01103

3.3.8闪卡处理105

3.4非接触小额扩展应用难点分析107

3.4.1扩展应用与借记/贷记、电子现金应用的关系107

3.4.2非接小额扩展应用的闪卡处理107

3.5增强型算法难点分析109

3.5.1椭圆曲线算法概述109

3.5.2基于椭圆曲线的SM2算法110

3.5.3椭圆曲线算法与RSA算法比较110

3.5.4 SM2算法与通用椭圆曲线算法比较111

3.6 PBOC3.0与EMV规范的异同112

4 PBOC3.0安全体系介绍117

4.1密码学基础117

4.1.1密码学的发展历史117

4.1.2密码算法分类及原理117

4.1.3密钥系统安全的重要性119

4.1.4密码学的实际应用121

4.2金融IC卡安全体系架构121

4.2.1金融IC卡安全体系总体概述121

4.2.2金融IC卡芯片安全体系122

4.2.3金融IC卡嵌入式软件安全体系124

4.2.4金融IC卡应用安全体系125

4.3联机安全认证126

4.3.1联机安全认证目的126

4.3.2联机安全认证中的密码算法及识别方法127

4.3.3联机安全认证流程127

4.3.4联机安全认证密文计算过程说明129

4.4脱机数据认证130

4.4.1脱机数据认证目的130

4.4.2脱机数据认证类型130

4.4.3 SDA/DDA/CDA/fDDA的具体流程131

4.5行业密钥管理137

4.5.1概述137

4.5.2扩展应用下行业应用密钥管理138

4.6 SM算法概述140

4.6.1 SM算法的现实需求和发布背景140

4.6.2 PBOC3.0中使用的SM算法141

4.6.3关于SM算法银行需要做的升级工作142

4.7互联网终端安全143

4.7.1互联网终端自身安全机制143

4.7.2互联网终端与外界交易安全机制143

5 PBOC3.0个人化149

5.1卡片生命周期149

5.1.1芯片阶段149

5.1.2预个人化阶段149

5.1.3个人化阶段149

5.1.4用户阶段149

5.2金融IC卡通用个人化150

5.2.1通用个人化流程150

5.2.2金融IC卡个人化模板151

5.3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158

5.3.1个人化规范158

5.3.2个人化流程158

5.3.3个人化指令159

5.3.4个人化数据分组160

5.4借记/贷记卡个人化难点分析161

5.4.1数据分组要求161

5.4.2数据重复出现161

5.4.3数据重复设置162

5.4.4个人化安全控制163

5.4.5关键数据个人化163

6 PBOC3.0标准技术业务支撑体系167

6.1 PBOC3.0与银行卡相关规范167

6.1.1银行卡相关规范体系167

6.1.2 PBOC3.0对银行卡相关规范的影响167

6.2 PBOC标准金融IC卡业务规则169

6.2.1金融IC卡(借记/贷记应用)业务规则169

6.2.2金融IC卡(电子现金)业务规则172

6.3根CA管理规则/技术规范175

6.3.1管理规则175

6.3.2技术规范176

6.4联网联合技术规范176

6.4.1交易处理说明176

6.4.2报文接口规范176

6.4.3文件接口规范177

6.4.4数据安全传输控制规范177

6.4.5通讯接口177

6.5借记/贷记发卡行/收单行实施指南177

6.5.1发卡行实施指南177

6.5.2收单行实施指南178

6.6 PBOC标准金融IC卡风险防范179

6.6.1金融IC卡降级交易策略179

6.6.2金融IC卡伪卡风险责任转移181

6.7 PBOC3.0检测认证体系183

6.7.1检测要求概述183

6.7.2卡片检测要求183

6.7.3终端检测要求189

7 PBOC3.0项目实施与改造建议194

7.1 PBOC3.0实施要求194

7.2 PBOC3.0实施思路195

7.3 PBOC3.0系统改造范围195

7.4发卡行实施建议196

7.4.1实施准备197

7.4.2实施步骤198

7.4.3业务完善199

7.5收单行实施建议199

7.5.1实施准备199

7.5.2实施步骤199

7.5.3业务完善199

7.6发卡行技术改造要求200

7.6.1 PBOC3.0必备功能改造200

7.6.2非接小额扩展应用改造203

7.6.3双币电子现金改造206

7.6.4金融IC卡互联网终端改造207

7.6.5 SM算法应用改造210

7.7收单行技术改造要求212

7.7.1 PBOC3.0必备功能改造212

7.7.2非接小额扩展应用改造213

7.7.3双币电子现金改造217

7.7.4 SM算法应用改造217

8 PBOC标准配套支撑体系218

8.1电子现金跨行圈存218

8.1.1工程建设概要情况218

8.1.2关键技术实现方案220

8.1.3系统投产成效初步评估226

8.2多应用平台和规范227

8.2.1项目背景情况227

8.2.2多应用规范设计架构229

8.2.3多应用平台建设230

8.3交易流程优化234

8.3.1受理终端规范修订234

8.3.2发卡端关闭磁条芯片复合卡降级交易238

8.4金融IC卡片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239

8.4.1项目背景239

8.4.2项目建设情况240

8.4.3项目成果及意义243

8.5非接商圈建设245

8.5.1非接商圈建设作用重大245

8.5.2非接商圈建设典型方案245

8.5.3非接商圈建设推动情况250

8.6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251

8.6.1工程建设概要情况251

8.6.2关键技术实现方案253

8.6.3系统投产成效初步评估257

附录:PBOC3.0标准常见问题258

参考文献262

热门推荐